中山醫大65週年 以教育、醫療與影像故事回望創辦人初心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台中中山醫學大學今(4)日舉辦「創辦人日特展」開幕式,以「川流不息・結繩成網」為主題,慶祝創校65週年。活動結合特展與校史紀錄片《做對的事》放映,回顧創辦人周汝川博士與周張不博士伉儷「醫療不是用來賺錢,而是服務人群」的信念,展現學校在AI時代與醫療人力挑戰下,持續延續醫者初心與教育使命。
▲紀錄片《做對的事》見證中山醫大65週年創校歷程,以及創辦人「醫療為民」的理念。(圖/中山醫大提供)
中山醫大創立於1960年,以牙醫專科學校起家,發展為兼具醫護、醫事及健康產業領域的綜合醫學大學。此次特展以創辦人精神為主軸,從數位牙醫教學、偏鄉到宅醫療到新南向口腔醫療合作與柬埔寨義診,呈現醫學教育與時代並進的軌跡;同時回顧護理系創系60週年的發展,展出高齡照護與USR行動成果,體現在臨床教育與社會責任上的轉型與深耕。
▲中山醫大展出牙醫系數位教學設備發展歷程,以及臨床應用的成果。(圖/中山醫大提供)
紀錄片《做對的事》則從創校故事出發,帶領觀眾看見周汝川與周張不夫婦如何以牙醫診所收入捐資辦學、親自規劃校舍,並資助清寒學生完成學業的歷程。在學校成立附設醫院、興建台中市首座BOT復健醫院後,更推動整合性醫療照護體系,並創立全台第一個私立大學復健醫學科系。這些發展不僅見證創辦人「醫療為民」的理念,也反映中山醫大在不同世代持續「做對的事」的堅定精神。
▲中山醫大護理系以回顧創系60週年的發展,與高齡照護和USR行動成果。(圖/中山醫大提供)
董事長周英香表示,創辦人以「誠愛精勤」為校訓,奠定中山醫大的教育根基,也延伸出重視臨床實務與社會關懷的傳統。她指出,在AI與商業盛行的時代,更應提醒學生不忘醫者初心。因為,醫療不是一門生意,而是一份對社會的責任。
校長黃建寧表示,中山醫大從牙醫專科起家,至今已發展為具完整醫療院校體系的大學。牙醫系延續創校精神,結合AI數位技術推動教學創新,也持續以國際義診與社區服務落實創辦人理念;護理系則在全台醫療現場人力吃緊的挑戰下,強化高齡照護與臨床訓練,培養能在第一線守護病人的專業人才。他說,這些努力的核心,都是讓醫學教育回到「以人為本」的初衷——讓學生不僅學會治病,也學會看見人的需求。
現場亦展出「顯微之美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學生以顯微鏡下的細胞與組織為創作靈感,將醫學影像轉化為藝術語言,讓觀眾從微觀世界感受生命的細膩與醫療的溫度。黃建寧說,醫學不僅關乎技術,更是一種理解生命的藝術。
中山醫大「創辦人日特展」即日起至11月26日於正心樓一樓展出,開放民眾自由參觀。校方期盼透過展覽與紀錄片,讓社會重新理解醫療的價值——醫療不只是治療疾病,更是回應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延續。
其他人也在看

乾癬恐伴隨肥胖、三高成共病!減輕病友醫療與心理壓力,民團提3點籲放寬給付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台灣乾癬協會於昨2日上午舉辦2025年世界乾癬日:乾癬性疾病圓桌論壇「醫療X職場: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友的雙重挑戰」。台北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乾癬的確不只影響患者皮膚、工作,若中斷治療或忽視也可能提高心肌梗塞的機率影響生命。
華人健康網 ・ 1 天前
紀念農民運動先驅簡吉研討會 11/8登場
二○二五年適逢「鳳山農民組合」成立一百週年,為致敬率先組織農民運動的先行者-「帶著小提琴的革命家」簡吉,並回望臺灣農民權益推進的關鍵歷程,財團法人大眾教育基金會、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除合作《牛背上的鬥士-簡吉與鳳山農民組合百年紀念特展》,十一月八日與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共辦學術研討會,假中研院南部院區國際會議廳舉行,期以專業學術與公共展覽引領對談,促進現代社會對農民教育的重視與對話。(見圖)主辦單位今(四)日說明,該研討會邀請陳延輝進行專題演講,中研院臺史所林正慧、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林傳凱、高雄師範大學吳玲青,及來自日本的明田川聰士等多位知名學者領銜,發表之七篇論文將聚焦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發展;議題自一九二○年代文化啟蒙與組織動員、農民運動的精神與行動網絡,延伸至簡吉戰後人 ...
台灣新生報 ・ 23 小時前
青銀共學世代融合 東華藝術系與社區合作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與花蓮縣吉安鄉干城社區發展協會合作,推動「高教深根計畫」,舉辦「青銀共創的幸福時光:從記憶到創意的博物館處方箋」,落實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力與永續力,促進世代交流、縮短青銀距離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3 小時前
快訊/新北2月大女嬰突失去生命跡象 急送亞東醫院搶救中
新北市樹林區4日下午發生女嬰命危案,2月大的孩子在保母家突然失去生命跡象,保母見狀連忙通知警消,消防人員趕抵後,立刻將孩子送到亞東醫院治療,目前尚未脫離險境,確切案件過程則仍待釐清。
CTWANT ・ 1 天前
拚政策! 邱議瑩推「亞運、演唱會、夜經濟」3箭齊發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高雄報導 民進立委、高雄市長初選參選人邱議瑩今(4)日穿著以高雄為主場的台鋼雄鷹「好客棒球日」主題球衣,舉辦「6大願景」第3場政策發表會,以「生活高雄」為主軸,表示若她當選市長,將啟動「申辦亞洲運動會專案小組」,全力爭取2038年亞洲運動會主辦權,讓高雄在2009世界運動會之後,再度登上國際體壇舞台。 邱議瑩表示,高雄在20...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符合「壯烈成仁!」 挖土機超人林鴻森將入祀桃園忠烈祠
日前赴花蓮馬太鞍救災卻意外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身亡的「挖土機超人」林鴻森,確定核准入祀桃園忠烈祠。內政部確認林鴻森的身分,符合褒揚條例中的「冒險犯難,忠貞不拔,壯烈成仁」,為了表揚他的義舉,將入祀忠烈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非洲豬瘟防疫遭批缺失 盧秀燕:勇敢面對、改進、再2天可解封
台中梧棲一家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農業部兩次清消仍有病毒,又怪罪台中市動保處人員逕行消毒案場,恐影響採檢結果而取消第三次採檢;另外,該案場也爆發廚餘蒸煮設備沒控溫裝置、也未上傳紀錄。市政府遭批螺絲鬆了。對此,市長盧秀燕今(4日)表示勇敢面對批評;目前最重要是「即時拆彈、化解危機,把疫情鎖在案例場」。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習近平送小米可檢查!胡采蘋:世界黑色幽默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韓國總統李在明於1日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進行會晤,雙方交換禮物時,習近平贈送李在明兩支小米手機,李在明笑著問說「通訊安全如何?」習近平回...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新壽分手費補件尚未完成 藍議員建議北市府:逾期就不列入
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宣布,輝達(NVIDIA)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台北市政府預計在11月底前,要與新光人壽解約,最快明年春節前與輝達完成簽約。不過新壽把合意解約費用40億元提報給市府後,有部分項目尚未提出憑證,至今仍未完成補件,由於蔣萬安將於明(5)日進議會專案報告,進度恐怕來不及,國民台北市議員建議,北市府應設立期限,逾期就不列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新青安明年7月到期 卓榮泰:不以相同的方式延長
新青安政策明年7月將到期,立委認為,新青安貸款造成房價高漲,後續是否會繼續推動?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表示,不會以相同的方式延長,會檢討現行方式,另外針對青年居住正義做不同的考量。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騎士撞車滾地連翻三圈!秒起身做「這件事」 矯健身手影片曝光
花蓮縣吉安鄉中華路口日前發生一起車禍,張姓男子(66歲)開車行經該處時與高姓機車騎士(44歲)碰撞,高男倒地後連續翻滾3圈,隨即起身把掉落的鞋子穿上,人看起來完全沒事,矯健身手全被行車紀錄器拍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影/彰化驚見整車垃圾丟洋子厝溪! 清潔隊門口變「垃圾山」
鹿港福口厝土地公廟周圍長期遭遇垃圾亂丟問題,廟方人員屢次清理但無法杜絕這種行為,在向凃淑媚議員反應後,最終於10月30日下午3點多完成監視器安裝,短短幾天就捕捉到3起亂丟垃圾行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025銅鑼杭菊生活節來了,浪漫賞花路線、杭菊宴美食、接駁車資訊一次看!
2025銅鑼杭菊生活節11/15~11/16將在苗栗縣銅鑼鄉樟樹村盛大登場,苗栗縣富農農產運銷合作社以「菊內人」為主題,結合賞景體驗、食農文化、低碳旅遊與國際交流,在杭菊盛放之際,走進銅鑼鄉找到屬於自己的「菊內人時刻」,體驗杭菊花海的魅力。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1 天前
台大推首部兒童醫療短片 細膩記錄兒醫價值與初心
在少子化與醫療人力挑戰日益嚴峻的時代,臺大醫院兒童醫院推出首部兒童醫療短片〈只有兒科才有的風景〉。影片於今(5)日正式發布,以溫柔細膩鏡頭記錄兒科醫療團隊的日常與信念,呈現臺大醫院兒童醫院的兒科醫師們如何以專業、耐心與愛心,讓「希望的種子」在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綻放。
中天新聞網 ・ 35 分鐘前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11/8起登場,飛天小女警主題裝置、接駁車交通管制資訊一次看!
中台灣最盛大的花卉慶典「2025新社花海暨台中國際花毯節-花開三盛事:花海、花毯、中農展售會」,將於11/8~11/30盛大登場!此次活動為期23天,橫跨4個週末假日,在新社區種苗改良繁殖場二苗圃繽紛開展。這屆花卉展區突破以往,裝置設計以卡通頻道的「飛天小女警」為靈感,精心打造2公頃絕美花毯,是前所未見的花卉盛宴。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2 週前
南投學子勇奪國際發明大獎 縣府表揚肯定創新實力
南投高中與鯉魚國小學生團隊日前參加2025年印尼國際青少年發明家日(InternationalYoungInventorsAward,IYIA)競賽,在全球二十一國共四百八十六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分獲金、銀牌佳績。副縣長王瑞德三日於縣長室接見表揚並頒發獎品,肯定他們的優異表現,縣長許淑華也驚喜現身,到場關心鼓勵,並聆聽學生們的創意發想與作品介紹。國立南投高中團隊以作品〈撐住!我來罩你!〉地震防災裝置勇奪金牌獎與「最佳科技影響力獎」雙項殊榮;竹山鎮鯉魚國小則以〈樹洞:智慧家居與情感互動語音夥伴〉榮獲銀牌與3項特別獎,展現南投在創客教育與國際舞台上的創新實力。王副縣長表示,孩子有無限潛能,透過學校與教師的引導,展現了從生活中發現問題、用創意改變世界的能力,此次能雙雙於國際競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揹媽祖上大武活動登場 102位好漢後天攻頂
南部中心/洪明生 屏東報導由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揹媽祖上大武活動4日上午登場,縣長周春米以及廟方人員上香祈福後,將媽祖神像請出登上神轎,出發前往大武山,102位好漢預計6日攻頂,完成這場山神與海神的世紀相遇。揹馬祖上大武活動,千里眼、順風耳兩神像也過爐,隨媽祖神像一同前往北大武山。(圖/民視新聞)在屏東縣長周春米以及廟方人員帶領下,信眾們共同上香祈福後,請下神桌上的千里眼、順風耳以及媽祖神像,陸續過完香爐後神像登上神轎,緊接著就要展開揹媽祖上大武的活動。三座神轎由廟方人員揹著一路前進,還有將近一千位民眾組成行腳隊伍,沿途更有信眾設香案恭迎媽祖聖駕,大家都不想錯過這場難得的盛會。民眾:「覺得很興奮很高興,這是第一次我們阿猴媽祖要上大武山,因為北大武山是我們屏東的守護山神。」民眾:「一個很好的活動,然後我們全家都出發都出動。」建廟超過三百年,慈鳳宮供請媽祖神像登北大武山。(圖/民視新聞)屏東慈鳳宮建廟超過三百年,首次要讓媽祖神像登上3092公尺高的北大武山,就是希望讓大家更了解宗教文化以及族群融合。阿猴媽祖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鄭清原:「將媽祖請上去我們的北大武聖山,我們要跟原住民一個文化的交流,所以說就是海神跟山神的千年一遇。」屏東縣長周春米:「宗教的洗滌跟配合我們這樣爬山,我相信對我們現代的社會,一定會有很大很大的幫助。」媽祖神像從屏東市出發,除了第一天有信眾陪走外,接下來由102位好漢組成的登山組,預計在11月6日攻頂大武山,11月8日回到慈鳳宮,屆時也會有來自全台各地最頂尖的陣頭到場共襄盛舉,要用精彩演出,為活動畫下最完美句點。原文出處:揹媽祖上大武活動登場 102位好漢後天攻頂!山神與海神的世紀相遇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驚!夫妻騎機車「4貼+吊掛幼童」網全嚇傻 孩童腳懸空畫面曝光:命真大50人台灣戶籍遭註銷 邱垂正:法律明定很清楚大谷翔平封王遊行攜真美子放閃 環抱愛妻「臂咚」超甜
民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