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太陽」搶能源主導權 美加速核融合商轉發電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4日專電)中國核融合實驗的「人造太陽」持續發展,引發美國政、業界焦慮。美國能源部長今天表示,中國不太公開成果,因此「有理由對此感到憂心」。他將協助民間打造具競爭力的核融合能力,矢言讓美國核融合發展動起來。
美國能源部長萊特(Chris Wright)今天在華府舉行的「核融合與人工智慧交會」論壇上表示,能源部正致力加速商業核融合技術的開發。在未來5到10年內,美國將在核融合領域取得更多進展,超越歷史上任何時期。
核融合利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迫使氫原子結合,模擬太陽的能量轉換過程。如果有效利用,將能夠產生比目前商用核分裂電廠多數倍的電力,過程中產生的廢料也比使用核分裂反應發電更少,不會引發輻射災難。
萊特說,美國終於要看到核融合成為現實,首先會應用於電網,隨後將進入工業領域,盼能在找到最有效率利用核融合能量的結構與技術後,能夠迅速擴大規模。
為了闡述新核融合策略,美國能源部這週發布「核融合科學與技術藍圖」,也是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加速美國新核子技術發展計畫的一環。
藍圖強調「速度」的重要性,目的在於「以最快的時間表,推動美國新興的民間核融合產業走向成熟」。
藍圖包含短、中及長期目標,將支持基礎設施、研究並發展公私合作夥伴關係,以實現核融合商轉,並於「2030年代提供支持核融合民間部門擴大規模的公共基礎設施」。
萊特說,目前美國的挑戰之一是資金。在預算削減時期,他的任務之一是說服國會「我們需要投入更多資金,遠超過目前的核融合與量子領域經費」。
萊特今天也提到對中國相關發展的疑慮。他指出,中國在核融合領域「投入巨資」,估計過去幾年的投資接近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69億元)。
「他們(中國)不太公開分享自己的成果。所以我們有理由對此感到憂心。這很重要。我認為,如果美國成為核融合領域的領導者,對世界有利。」
聯邦參議院核融合能源規模化委員會共同主席里契(Jim Risch)也說,核融合技術的發展對美國「在世界舞台上的戰略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而中國是「美國主導地位」的最大威脅。
美國能源需求約20年來首次成長,美國能源情報署(EIA)將這項趨勢歸因於人工智慧(AI)及先進製造業的需求擴大。萊特說,人工智慧促進核融合發展,而核融合能源反過來也能支撐AI領域成長。
「如果我們想用AI改變世界,我們就需要更多的能源。」(編輯:田瑞華)1141015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嚴防中國船 天價港口停靠費開徵 中國以魔法對付魔法 川普會TACO嗎?川習會再添籌碼 加薩走廊停戰 中東和平終於露出曙光?海鯤號11月交艦跳票|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4:53 川普打擊中船 重振美造船業 7:39 川習會有譜 美財長批中算計 ◎美中貿易戰一路從陸地延伸到海洋!美國川普政府在10月14日正式對中國製造或持有的船隻開徵「港口停靠費」,稱是藉此打擊中國在全球貿易和航運上的不公平競爭行為。此舉同時也被指是要把造船產業逼回美國,與全球造船霸主中國打對台。 ◎其實不只是中國,包含歐洲甚至台灣的航運業者也可能在這一波制裁中被波及,因為Made in China的船隻已經占全球將近1/3!而中國也祭出反制措施,要對中國製造以外的美國籍和美資持股船隻加徵「特別港務費」,恐怕進一步改變全球海運版圖。 ◎美國總統川普和埃及總統塞西,在13日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全球二十多國領袖齊聚埃及,這場峰會的目的是向世界宣告,加薩走廊的戰爭已經結束,各國將同心協力推動加薩走廊以及整個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但目前川普所提的和平計畫和協議內容,缺乏具體細節,以色列和哈瑪斯分別都還有不願接受的地方,計畫能不能按部就班進行,仍有許多不確定。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3 小時前
提升青少年網路安全!Instagram添PG-13過濾器 影響18歲以下用戶
為了提升青少年網路安全,Meta宣布旗下平台Instagram將採用PG-13電影分級制度,在美國電影分級中PG-13屬於家長輔導級,13歲以下孩童須家長陪同,才可觀賞含有輕度暴力、毒品酒精、暗示性場
台視新聞網 ・ 5 小時前
對手都入閣!高市早苗佈局小泉進次郎任防相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在當選自民總裁後,外界預估她有望成為首位女首相,日媒披露,高市早苗已經開始安排內閣人事,點名總裁選舉的對手小泉進次郎出任防衛大臣、林芳正出任總務大...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2025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批川普扯到明朝 評這事「史上最大的烏龍球」
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由莫基爾(Joel Mokyr)、阿吉翁(Philippe Aghion)以及郝伊特(Peter Howitt)3位學者獲得,他們研究發現,人類歷史發展中,創新是促成經濟成長、改善人們生活水準的關鍵。其中,莫基爾對美國總統川普的高等教育改革感到憂心,稱這很可能是自中國明朝以來史上最大的烏龍球。教授的話語不禁讓人懷疑,明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鏡報 ・ 7 小時前
德外長批中俄破壞國際秩序 在台海行動威脅印太安全
(中央社記者林尚縈柏林14日專電)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警告,中國與俄羅斯正試圖改寫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點名中國在台灣海峽與日本周邊的軍事行動,對印太安全構成威脅,並批評北京支持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削弱全球規則體系。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Sora 2侵權風暴!日本政府警告OpenAI 「不得再生成涉抄襲動畫內容」
根據《ITmedia NEWS》報導,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城內實於10日的記者會上證實,政府已正式向OpenAI提出相關要求。城內大臣在會中表示「動畫與漫畫是日本引以為傲、無可取代的文化資產,必須受到妥善保護。」他進一步透露,內閣府知識財產戰略推進事務局已透過線上管道向OpenAI...
CTWANT ・ 10 小時前
金正恩「羞辱性接見」陸總理李強? 一張照片各說各話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9日到11日,率領政代表團到北韓,出席北韓勞動建80周年慶祝活動,北韓官方媒體日前發布北韓勞動總書記金正恩,9日會見李強的相片,不過不少人在看到照片後認為,這場會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

八國聯軍撤軍後,慈禧床頭多了一段英文字,李鴻章看後,死活不敢翻譯
在晚清那段國運飄搖的歲月裡,「慈禧太后」幾乎成了權力與腐敗的代名詞。她主導的決策不僅讓大清從盛世滑入深淵,更把民族帶進了屈辱的年代。最諷刺的是,就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戰火過後,洋人竟在慈禧太后的床頭刻下一段英文,讓李鴻章看後臉色大變,死活不敢翻譯。(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廢鋁罐涉國防 美籲禁出口中國
美國鋁業協會(The Aluminum Association)14日呼籲美國政府禁止出口使用過的鋁罐至中國,強調此舉可確保國內鋁供應,用於汽車、戰機、戰車及衛星等國防與高科技產業。協會指出,美國每年消耗約500萬至600萬公噸鋁廢料,但出口量超過200萬公噸,其中大部分流向中國,加工後再返銷美國市場,削弱美國資源循環與供應安全。
中時財經即時 ・ 8 小時前美斷晶片、中禁稀土! 專家:一場不會有贏家的掐喉戰
美國從2018年以來一直意圖透過限制出口,來阻撓中國大陸獲取半導體以及晶片製造的相關工具。而中國也持續加強對於科技產業、汽車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來說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產的出口管制力道。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如今再度浮上檯面,市場正密切關注,最終究竟會由哪一方會成為這次爭端的贏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打壓新聞自由?美五角大廈收緊採訪規定 各大媒體集體抵制
美國國防部近期推出新的媒體採訪規定,要求記者必須簽署承諾書才能保有五角大廈的採訪證,此舉引發包括保守派在內的各大媒體強烈反彈。根據五角大廈記者協會表示,這項新規定似乎意在箝制新聞自由,並可能因記者執行正常採訪工作而遭到起訴。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騎上人行道被攔 無照男錄影反嗆警:也牽車下人行道
台中市一名男子騎車上人行道被警方攔查,男子當下非常不滿,認為人行道上還有很多機車停放,為什麼只查他一人?無論警方如何解釋他都聽不下去,當下還要求員警離開時機車也不准在人行道上發動,要用牽的。警方後來以...
華視 ・ 7 小時前商湯科技與寒武紀簽署戰略協議,就晶片適配、科技出海展開合作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商湯科技與中科寒武紀科技達成協議,就晶片適配、科技出海展開合作。商湯科技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指稱,公司與寒武紀科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重點推動軟硬體的聯合優化,有關國產化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構建、垂直業務開拓與科技出海等方向深度合作。公告指出,雙方將以智能算力與AI大模型技術為基礎,共同探索軟硬協同的階梯式產品創新體系,推動產業智能化轉型,並透過生態賦能共同培育高成長性創新企業。此外,雙方將積極推進最新型號的軟硬體產品適配,聯合打造面向算力市場的服務方案。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
喝下孟婆湯 看見失智症照顧歲月 (圖)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推出「孟婆體驗」全新課程,參與活動的曾小姐(前左1)在15年前成了照顧者,公公、婆婆先後罹患失智症,相較於艱澀的醫學文本、報導,「孟婆體驗」的沉浸式學習更觸動她。
中央社 ・ 8 小時前大陸買家消失!美國大豆出口斷崖式崩跌 恐損失1600萬噸訂單
自5月以來,中國大陸一直抵制購買美國大豆,以表達對美國總統川普徵收關稅的不滿,也導致美國豆農面臨嚴重的生計危機。據大陸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潭天」報導,市場預測,如果大陸11月中旬前未重返美國市場,美國將損失對華1400萬至1600萬噸訂單,等於丟失一半的市場。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中國大陸擬擴大所有符合條件口岸 辦一次性台胞證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5日電)繼推出免收首次申辦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台胞證)的證件費後,中國大陸宣布,擬於近期將台灣民眾來大陸落地辦證口岸範圍,擴大至全部符合條件的口岸。目前僅有46個城市口岸可申請「一次有效台胞證」。
中央社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