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低迷 紐時:絕望情緒洶湧 愛國主義教育已無號召力
初次上稿11-16 23:59 更新時間11-17 06:52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紐約時報指出,中國經濟低迷,社會的絕望情緒暗潮洶湧,人們在社群媒體和私下交談中反覆出現的主題之一,是對失業、降薪和生計艱難的擔憂,一貫鼓吹的愛國主義教育如今已經無法引起共鳴,習近平高喊的「中國夢」已經褪色。
紐約時報中文版14日刊出常駐北京自由撰稿人高雨莘(Helen Gao)的評論文章。在這篇題為「『外強中乾』的祖國讓中國人感到絕望」的文章中,高雨莘指出,當今中國人正生活在一種奇怪的悖論之中。一方面,中國在國際上看似強大,是美國在塑造世界的能力方面唯一的對手。最近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宣布貿易戰休戰,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敘事,而北京也樂於推動它:一個在外部挑戰面前堅韌不拔、團結一致的國家。
然而,文章指出,這種強硬的外表在中國國內卻被戳破,人們對經濟和個人前景黯淡的絕望感無所不在。對於這種國家自信與民眾疲憊之間的反差,中國人以「外強中乾」這個詞來概括。
許多人現在感受到,正是那些讓中國在海外顯得強大的國家政策,正在傷害他們自身的利益。政府更關心建立全球影響力、主導出口市場,而非解決民生挑戰。數年前針對私營部門的打壓行動,被普遍視為中產階級生計受損的根源,財政資源被引導至政府認為更具戰略意義的行業,如電動汽車、太陽能和造船業。
與此同時,中國在稀土供應鏈和加工領域的全球壟斷,在國內造成空氣和土壤污染。
如今,人們感到一種苦澀的憤怒,他們成為1個痴迷於世界大國地位和擊敗美國的國家的犧牲品,卻無從發聲,這種情緒可能還會加劇。
在社群媒體廣傳的1篇貼文指出,政府在自誇時,普通人的日常掙扎,包括找工作、填飽肚子、教育子女等,卻困難重重,與美國打贏貿易戰意味著「準備犧牲一部分人民」。這篇發文及類似內容很快便遭到審查機構封鎖。
文章指出,多年前,中國人會基於政府數十年來灌輸的條件反射式民族主義,為「人民日報」鼓吹的「制度優勢」歡呼,但如今這種愛國情懷幾乎被反映民生困境的聲音所淹沒。
據估計,約2億人在零工經濟中勉強維持生計,許多消費者因為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淨資產縮水,不得不削減開支,使經濟陷入通貨緊縮漩渦。而經濟不安全感又導致人們放棄結婚和生育,加劇全國人口下降的趨勢。
此外,當多數人面臨日益黯淡的前景時,民眾對那些被視為利用經濟或政治關係獲取機會的既得利益者,也愈發仇視。心理健康問題據信也在上升,過去幾年來一連串無差別持刀襲擊和其他暴力事件,便是佐證。
北京現在已經無法再指望條件反射式的愛國主義,為其日益強勢的外交立場背書。在9月為紀念2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舉行盛大閱兵,許多人公開質疑,為什麼不把這些錢用來改善民生?
長久以來,中國在一種心照不宣的社會契約下取得繁榮,即給予人民更多改善生計的自由,以換取政治服從。近年來,政府宣傳中已不再強調2012年習近平上台時,反覆提及的「中國夢」。或許是因為政府認為,其願景已大半實現,但更可能的是,心知肚明,在目睹夢想日漸黯淡的民眾聽來,這樣的說辭已顯得蒼白無力。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中國房市恐爆違約大雷 彭博揭台灣苦主有板信
認了!中國前財長樓繼偉:房市尚未觸底 恐再拖累經濟5年
沒亂花錢卻越存越少?專家揭10項「隱形小開銷」正蠶食你的積蓄
自由觀點》習近平誇口中國夢 6億人吃饅頭鹹菜
其他人也在看

楊宏基觀點》2023火箭軍案餘燼未熄!反腐「同心圓」延燒進校園 還有下一步…
[Newtalk新聞] 自2023年下半年爆發火箭軍大規模腐敗案以來,反腐整肅行動呈現明顯的層層擴散趨勢。這種模式可形容為「同心圓」式:以軍隊核心(尤其是戰略部隊)為圓心,向外延伸至軍工企業(商),再進一步波及軍工相關高校(學)。這不僅反映了軍事裝備採購鏈條上的腐敗網絡,也凸顯了習近平當局對「絕對忠誠」的強烈需求。在中國傳統「學而優則仕」與「桃李滿天下」的官學一體文化下,高校不僅是軍工人才與技術的搖籃,更是許多高官的出身地或關係網樞紐。一旦整肅深入「學」這一環,下一步自然可能指向更廣泛的政界官僚體系。本文基於近期事件,分析這一模式的邏輯、動因與潛在走向。 圓心:火箭軍的窩案與軍隊高層清洗 中國前防長李尚福因涉貪遭中央政治局決議開除籍。 圖:翻攝自新浪新聞(資料照片) 整肅的起點是火箭軍,這支部隊負責中國核導彈與戰略打擊力量,涉及巨額資金與高度機密。2023年7月,軍委裝備發展部開始徵集2017年10月以來招投標違規線索,迅速引爆連鎖反應。前國防部長魏鳳和、李尚福,火箭軍前後任司令員李玉超、周亞寧,以及多名副司令、參謀長級將領相繼落馬。2024年至今,火箭軍後續清洗持續:僅20
新頭殼 ・ 1 天前
習近平在「四中全會」面臨兩難——選擇短期刺激經濟,還是堅持長期經濟規劃?
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中國經濟減速的疑慮升高。在第15個5年規劃中,政府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列為核心目標。筆者指出,中國政府部門持續介入企業經濟活動並推行經濟管制的情況「本身就
nippon.com ・ 1 天前
中國推動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研究深入實施「兩重」建設相關工作,並部署進一步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完善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藉此更好釋放內需潛力、暢通國內大循環。會議指出,要把「兩重」建設放在「十五五」全域中統籌謀劃和推進,牢牢把握戰略性、前瞻性、全域性要求,推動國家重大戰略深入實施,穩步提升重點領域的安全能力與保障水平,為經濟高品質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底座。會議強調,增強消費品供需適配性,是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暢通經濟循環的有效抓手。要以消費升級引領產業升級,引導企業加快供給側結構調整,以更多優質、多樣化產品與服務滿足居民日益多元的消費需求,推動供需在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平衡。在具體舉措方面,會議提出,要加快新技術、新模式的創新與應用,強化人工智能融合賦能,聚焦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開發新產品與增值服務,持續拓展新的消費增量空間。同時,要積極支持企業擴大特色、高品質消費品供給,培育更多消費新場景、新業態,豐富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並持續營造安全、便捷、放心的消費環境。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從數字到戰力:國防預算突破GDP 3%的意義與未竟挑戰
照片來源:軍聞社 記者/陳培煌;責任編輯/陳偉婷 行政院會8月21日通過明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國防支出編列新台幣9,495億元,占GDP 3.32%,較今年年增22.9%,增額1,768億元。這一比率在2008年(陳水扁執政末期)、2009年(馬英九執政初期)曾短暫達到,但此後10多年都未再觸及。直到2026年度,政府將退輔會、海巡署等預算納入統計,才讓國防支出比率重返3%以上。 台灣民意基金會11月16日公布的民調顯示,面對明年度國防預算,約49%民眾表示贊成,近40%不贊成(20歲以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1 小時前
中國軍方腥風血雨!習近平多次清洗高層 外媒:與2027攻台計畫有關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中國近日多次對軍方高層「大清洗」,可謂一片腥風血雨;不久前又驚傳中央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政治工作部前主任苗華等9人,因「涉嫌嚴重職務犯罪」,慘遭開除籍。另,自2022年20屆中央委員會誕生後,205名中央委員當中的44人軍方委員,也已有10人中箭落馬,佔比近4分之1。對此,外媒《紐約時報》特別刊文分析,國家主席習近平戮力清洗軍隊的因素,並稱此舉凸顯了「不安與擔憂」。
民視 ・ 1 天前洪耀南專欄》四中全會人事 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
當制度被掏空,權力回縮至密室決策 二十大四中全會,表面看來風平浪靜的人事安排,實則暗藏一場深層次的制度地震。 中央委員雖有遞補,但政治局席次依舊懸缺;軍委副主席張升民獲任,卻破例未入政治局。這兩項不尋常的安排釋放出一個關鍵訊號:制度仍在運行,卻逐步失去功能;形式依舊,實質已變。 坊間流傳「習近平人事權被封住」的說法,習只有拉人下馬的權力,沒有派人上位的權力,看似合理,卻忽略了關鍵問題: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的制度角色本身。 政治局不補:因為政治局已不是習近平的工具 歷史上,中央全會「屆中增補政治局委員」的情況屢見不鮮:自王明(1931)、彭德懷(1936),到鄧小平、林彪(1955),再到黃菊(1994)、張春賢(2012),歷史上至少有七、八次先例。 但此次四中全會,即便面對中委大規模出缺、軍委高層重整,卻只補部分中委、不補政治局。這並非制度無據可循,而是刻意為之。 自2017年孫政才落馬後,政治局首次出現「不補」的先例,如今再度發生,已非偶發,而成趨勢。背後原因無他,補與不補已無制度功能可言——因為政治局已不再是決策中樞。 今日的重大決策,早已轉入國安委、外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委內瑞拉中餐炒飯」暴紅紐約 22歲華裔青年將開餐廳
在紐約街頭,一輛簡單的汽車後車廂攤位中售賣的炒飯,日前掀發了一波網紅美食熱潮。22歲華裔青年洪永尼(Yony Hung,...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蘇澳煙波飯店30餘車遭滅頂!受災住客批「人禍」集體訴訟求償
[Newtalk新聞] 鳳凰颱風造成宜蘭多地淹水災情,其中蘇澳煙波四季雙泉館地下室停車場嚴重淹水,造成超過30輛車滅頂泡水,其中11名受災住客今日委任律師發表5點聯合聲明,指控「並非天災,而是典型人禍」,將提出集體訴訟求償。 受災房客指控,中央氣象署於11日下午16點55分將宜蘭列為「超大豪雨地區」,18點13分白米溪水位快速暴漲,飯店未巡查、未預警、也未通知住客移車,防水閘門及沙包防護設備失靈,導致大量水流灌入地下室。 當時出現淹水災情時,蘇澳煙波飯店曾指出,擔心客人臨時將車輛開出地下室可能更危險,因當時周邊都已淹水,可能不慎泡水,飯店方緊急調派機具抽水,並承諾事後全額負擔拖吊費用,賠償事宜交由第三方公正單位評估。 受災房客指出,飯店曾對外表示會主動聯繫保險公司並協助理賠,事實卻是住客「自行聯繫」,且飯店投保的公共意外責任險僅300萬元,飯店目前對住客損害補償皆以「待第三方認定」推託。 目前11位受災住客委託律師發表5點聲明:1、輕忽中央警報,未採取充足防災準備。2、未及時預警,錯失移車黃金時機。3、嚴重錯判防災能力、設備失靈、人員欠缺基本應變訓練。4、淹水後未採取安全防護措施,導致
新頭殼 ・ 1 天前榮剛再實施庫藏股 預計買回1.5萬張
榮剛(5009)17日宣布實施今年第三次庫藏股,預計將斥資116億元買回1.5萬張,買回的目的是轉讓股份予員工,買回價格區間在每股21.95~51.81元,設定買回期間則為今年11月18日至明年1月17日。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高市早苗講完「台灣有事」論後民調血崩 郭正亮:她會撐不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暗示自衛隊可介入台海,引發軒然大波。大陸13日召見日本駐陸大使強烈抗議後,高市早苗民調急速下滑。前立委郭正亮16日表示,日本是不禁打,高市早苗講了這些話後,大陸做了一些動作,民調馬上重挫,他認為高市早苗會撐不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日衝突加劇 共軍今南海實彈射擊1/台灣有事引爆對立 日外務高層赴中協商 高市急滅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談到台灣有事時的答詢,讓日中緊張關係升溫,為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日方派出外務省高層赴中進行協商,今天(18日)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也避免正面回應「台灣有事」相關話題,然而中方態度強硬,連日大動作嗆聲,還宣布今天開始連續8天要在黃海南部實施實彈射擊。
鏡新聞 ・ 8 小時前
傳林佳龍將轉戰桃園市長? 71歲張善政引「雷根名言」回應
[Newtalk新聞] 距離明年地方選舉仍有一年時間,不過各都正磨刀霍霍為、備戰明年選舉。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7)日被市議員林政賢問到市長是否「只做一任」,他強調,自己從來沒說過只會做一任,更表示只要市民支持,「當然會爭取連任」。至於外傳外交部長林佳龍可能空降桃園參戰一事,張善政引用前美國總統雷根的話,展現「71歲理工男」的自信。 國民桃園市議員林政賢質詢時表示,民進立委莊瑞雄曾說,面對 2026,台北和桃園可說是重中之重,民進不可能派「小咖」參戰,不然無法帶動選情。然而,他認為,目前外界傳言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兩人都太小咖」了。除此之外,還傳出民進「正國會」掌門人林佳龍要來桃園參選,他比較張善政與林佳龍在學經歷上打成平手或小勝,唯有年紀,張善政 71 歲、林佳龍 61 歲,他也問張善政「若是林佳龍代表民進,市長怎麼看」? 對此,張善政沒有正面回應林佳龍參選問題,但是對於被認為年紀較大的說法,他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競選連任時的話「不會因我的對手年紀輕、沒有經驗而來攻擊他」,自認在年紀上應該算是勝出。至於有沒有信心連任成功,張善政強調「有信心」。查看原文更
新頭殼 ・ 1 天前
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拒撤回 民調不降反升 黃暐瀚分析:薛劍嗆斬首反讓日本人更挺首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稱「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遭中國薛劍嗆斬首後,仍然拒撤回言論,日本共同社最新民調顯示支持度反飆69.9%創新高。黃暐瀚分析48.8%日本人挺台灣有事發言,薛劍言論反成助攻,美駐日大使連發兩文力挺。黃暐瀚籲:越激情越要冷靜,力量來自內斂,台日友好但不要過激。
風向台灣 ・ 1 天前
民眾認同嗎?鄭麗文竟提一國兩區 黃國昌急喊:「這些事」不退讓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後動作頻頻,先是參加「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追思對象包含共諜吳石,內反對聲浪四起。不僅如此,副主席蕭旭岑、張榮恭先後率團訪中,均獲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親自接見;蕭日前更直言,鄭的兩岸路線就是回歸「一中憲法」,當中包含「一國兩區」,其親中主張備受外界抨擊。對此,民眾主席黃國昌今(18)日回應,捍衛台灣自由、民主等,是們民眾不可能退讓的底線。蕭旭岑昨(17)日接受「中午來開匯」專訪,他指稱,目前任務就是協助鄭麗文務運作,而鄭的兩岸路線為回歸中華民國憲法這部「一中憲法」,跟前主席馬英九的路線並無不同。他又稱,只有回到「一國兩區」並捍衛「九二共識」,兩岸才能追求共同政治基礎。對此,黃國昌稱,民眾對於國家定位向來非常清楚,「中華民國主權屬於全體2300萬台灣人民」,捍衛台灣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的生活方式,是他們所堅持的原則,也是不可能退讓的底線。黃國昌也說,兩岸之間意見不一致或分歧,需要用最高智慧、最高誠意,本於善意相互多溝通,才能有效降低兩岸擦槍走火的風險,「我相信政府好好施政,讓人民可以過好日子,這是全體台灣人民共同心願」。原文出處:快新聞/民眾認同嗎?鄭麗文竟提一國兩區 黃國昌急喊:「這些事」不退讓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黃會」僅剩一天!沈榮欽:與會人員不會太尊重黃、國民能讓得不多台東體中棒球場有錢修復了! 陳瑩.莊瑞雄成功爭取3千萬腸病毒肆虐小心了!國內新增1死亡 疾管署:病例數已達流行閾值
民視影音 ・ 6 小時前
許願沈伯洋出戰台北市長 謝寒冰:發雞排、宣布當天下跪直播
2026地方大選腳步逼近,各地縣長候選人也備受關注,其中民進要派誰挑戰首都市長蔣萬安也充滿話題。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建議總統兼民進主席賴清德,徵召民進立委沈伯洋參選台北市長。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狠酸,「完全支持曹興誠建議」,並表示如果沈伯洋選台北市長,他發100份雞排,甚至在宣布提名當天,他會跪著開直播。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台海議題惹火北京 日相高市早苗陷外交風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個月,就因為「台灣有事,日本出兵」言論引發中國政府強烈不滿,聯合官媒全面開火;外交部發言人毛寧甚至翻牆發文,企圖透過國際社會施壓。日本則表示首相言論並無違反國際法,不會撤回發言;北京當局因此祭出「赴日警告」反制,呼籲中國公民暫停前往日本旅遊、求學。而日本週一(11/17)派出外務省官員出訪北京,以對話緩和兩國緊張氣氛。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洪秀柱嗆高市早苗「關你什麼事」!綠喊「難理解」:要舉家搬去中國?
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的挺台言論,引起中國不滿,更預告在黃海實彈射擊。前國民主席洪秀柱卻稱「台海關你日本人什麼事?」更附和中國稱「任何外部勢力妄想挾持台灣、挑戰中國核心利益,結果只有一個——必然失敗」。民進立院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7)日表示,中國的戰狼姿態才是亞太地區最大的危害因子,而他也難以理解洪秀柱的心態,其身家安全有賴台灣的國防才能維護,難不成要舉家搬去中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快訊/砍斷桌腳是中國!賴清德再籲韓國瑜一致對外:不該為侵略者找藉口
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回應總統賴清德點名,針對立委沈伯洋遭調查發表談話,提出「四隻腳」論述並批評「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引發討論。對此,賴清德總統今(17)日回應,中國只要跨境鎮壓台澎金馬2300萬人中的任何一人,都是對中華民國主權的傷害,沈伯洋是國會議員,中國跨境鎮壓沈伯洋,等於傷害我國憲政體制。若今天對中國跨境鎮壓找藉口,改天中國當要發動侵略台灣的戰爭,請韓國瑜三思,我們同屬於一個國家,面對境外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