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四中全會」面臨兩難——選擇短期刺激經濟,還是堅持長期經濟規劃?
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中國經濟減速的疑慮升高。在第15個5年規劃中,政府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列為核心目標。筆者指出,中國政府部門持續介入企業經濟活動並推行經濟管制的情況「本身就是問題所在」,認為唯有推動自由化並進一步開放市場,才能讓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
中國共中央委員會的第20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四中全會)於10月20日在北京召開。 本次會議的核心議題,是討論並決定將於2026年啟動的「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同時,面對當前經濟大幅放緩的局勢,會議也針對如何振興經濟展開討論。 在會議開幕當天,國家統計局公布了第三季宏觀經濟數據。實質GDP成長率為4.8%,較第二季的5.2%明顯下滑。9月青年失業率為17.7%,雖較8月的18.9%略有下降,仍處於偏高水準。
原本,四中全會是為了解決長期結構性問題而召開的會議,其核心任務在於審議與討論5年計畫。現行的第14個5年規劃預計將於今年結束,因此必須進行總結。國家統計局於10月20日發布的宏觀經濟統計資料中,也納入了一份針對第14個5年規劃的總結報告。
這份總結文件歸納出8項成果:(1)中國的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進一步提升;(2)科技自立自強的水準有所提高;(3)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有所推進;(4)城鄉發展更加均衡;(5)市場開放持續深化;(6)綠色經濟轉型有所進展;(7)社會保障體系強化、生活水準提升;(8)糧食與能源等經濟安全保障能力增強。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是第1點「經濟實力與國際影響力的提升」。原因在於,習近平政權一直向人民倡導「讓中國成為強國」的願景。然而,這種定性式總結往往難以引起人民的共鳴,因為民眾難以實際感受到具體成果。
中國經濟真的還在成長嗎?
中國官方公布的宏觀經濟統計數據的可信度一直備受質疑。 然而,至少從整體趨勢來看,經濟正在減速一事幾乎是不爭的事實。具體而言,實質GDP成長率從第一季的5.4%、第二季的5.2%,下降至第三季的4.8%,明顯下降。究竟是什麼因素導致中國經濟在第二季至第三季之間出現如此明顯的下滑呢?
整體而言,中國經濟目前仍處於低迷狀態,主要受到新冠疫情後遺症與房地產不景氣長期化這兩項因素的影響。此外,從第二季開始,「川普關稅」的影響也逐漸浮現。疫情後遺症與房地產不景氣壓抑了中國的內需,而川普關稅則削弱了外需。中國對美出口的年增率(與去年同月相比)在8月下降33%,9月下滑27%,跌幅明顯。表面上看來,對非洲與東南亞國家的出口有所增加,似乎能彌補對美出口的減少,但實際上,出口至全球南方國家與地區的多為低附加價值產品,對中國出口企業而言利潤率偏低,難以彌補對美出口的下滑。
習近平政權正全力試圖擴大內需,透過具體的財政政策來刺激投資。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雖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已啟動量化寬鬆政策。然而,即使採取這些經濟措施,仍難以有效帶動景氣回升。其實從中國經濟的現況即可看出,供給已遠遠超過需求。在這種情況下,若再進一步刺激投資,只會進一步擴大供需落差。雖然人民銀行推行量化寬鬆政策,但在整體信用收縮的環境下,金融機構普遍放貸意願低落,增加市場流動性仍難以轉化為實際需求的成長。
這樣的基本邏輯,其實檢驗經濟數據便一目了然。但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往往刻意營造出「經濟正在穩步復甦」的表象。在這種情況下,將難以制定並執行正確的經濟政策。
究竟希望透過第15個5年規劃達成什麼目標?
前面整理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14個5年規劃的總結文件,下表則是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公布的「第14個5年規劃目標」與「第15個規劃目標」的比較。表中所附的評價為筆者加註,其中○代表達成目標、△代表不完全達成目標、×則代表未能達成目標。
「第14個5年規劃目標」與「第15個規劃目標」的比較
第14個 評價 △ (1)維持經濟成長目標 △ (2)科技的自立自強 ○ (3)環境與能源政策 × (4)就業穩定等社會政策 △ (5)地方發展與城市化 × (6)對外戰略 第15個 (1)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 (2)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 (3)擴大消費與內需 (4)強化環境與減碳行動 (5)兼顧安全保障與發展 (6)振興農村、縮小地方差距、提升所得
註:評價出自筆者
資料:筆者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內容整理而成
在第14個規劃期間,中國經歷了長達3年的新冠疫情,導致經濟成長下降,這點可說情有可原。但問題在於,疫情期間強硬推行的封城政策,以及疫情結束後景氣刺激措施不足,因此評為△。在科技自立自強方面,同樣給予△的評價。環境與能源政策則因環境狀況未出現明顯惡化,評為○。就業對策明顯不足,因此評為×。地方發展與城市化推動不夠充分,評為△。對外戰略方面,因「戰狼外交」的失敗導致中美關係緊張,故評為×。
從第15個規劃的目標來看,將「經濟復甦與結構轉型」以及「推動技術創新與研發」列為重點,這點值得肯定。對於「擴大消費與內需」的問題意識是正確的方向,但關鍵在於能否提出具體措施。強化減碳行動原本應是中國的強項。「兼顧安全保障與發展」固然是重要課題,但目前尚未見具體對策。至於最後一項「振興農村、縮小地方差距、提升所得」,可視為與習近平政權過去提出的「共同富裕」同義,但依目前情勢來看,實現的可能性不高。
打造讓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環境
雖然無須刻意比較第14與第15個規劃的目標,但可以明顯看出,習近平政權正試圖推動中國經濟的結構轉型。過去的中國經濟主要仰賴「量的擴張」來實現高速成長,然而這種模式的經濟效率低,持續現狀,恐難以為繼。
特別是第15個5年規劃,比以往更加強調「習近平思想」,並以實現「強大中國」的願景為核心目標。對習近平政權而言,在達成長期目標之前,首要任務是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為此,必須建立能讓市場機制正常運作的環境,然而這次的5年規劃中並未納入相關內容。更令人在意的是,目前仍未見到任何進一步推動市場開放的論述。
中國經濟效率下滑的原因之一,在於市場機制未能正常運作,導致資源配置效率低落。尤其是政府部門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干預與管制,仍被視為正面作法,這正是當前的問題所在。即使在第十五個五年規劃中,也未見放鬆經濟管制的政策取向。因此,照目前情勢發展下去,中國經濟能否恢復,充滿不確定性。
若習近平政權選擇無視當前的景氣減速,仍一味追求長期經濟目標,中國經濟恐將更加低迷。讓中國經濟重新回到成長軌道的解方其實相當簡單。首先,推動自由化;其次,進一步開放市場。同時,對國際社會則應承諾遵守現有的國際規則。
最後想提出的是,第15個5年規劃的落實,對鞏固習近平政權第4任期的權力基礎至關重要。 若仍如以往的5年規劃,只停留在表面、以華麗辭藻堆砌的描述,將可能加劇社會不公平感、引爆不滿,進而嚴重惡化治安。此刻更應拋開表面的光鮮,深究實質內涵,才是制定五年規劃的本意。必須具體檢視中國經濟哪個環節不合理,並深入問題核心,動刀改革。
高市政權上台恐拉遠日中距離
談到與日本的關係,目前保守色彩強烈的高市政權誕生。中國政府理應希望持續推動與日本的經濟合作,卻也對高市政權的動向愈加警戒。問題在於,過去一直扮演中日溝通窗口角色的公明,已退出執政聯盟。展望未來的日中關係,風險回避的人脈與對話管道已不復存在。在與美國對立日益激化的情勢下,與日本的距離也極可能進一步拉遠。可以說,中國如今正面臨內憂外患的局面。
標題圖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位於上海的人工智慧(AI)開發創新基地,2025年4月29日(新華社/共同通信Images)
柯隆 [作者簡介]
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首席研究員。1963年生於中國南京市,1986年畢業於南京金陵科技大學日語系,1988年赴日。1992年畢業於愛知大學法經系。1994年獲得名古屋大學研究所經濟學碩士學位。曾任長銀綜合研究所國際調查部研究員,1998年任富士通總研經濟研究所主任研究員。2007年起任現職。財務省外匯審議會委員(2000~2009年)、財務政策綜合研究所中國研究會委員(2001~2002年)。主要著作有:《暴走的中國經濟》(Business社,2014年)、《中國成為普通大國之日(日本實業出版社、2012年)》等。
其他人也在看

南市府積極推動地方創生 規劃「農村×社區×青年創意」旅遊
臺南市政府積極推動地方創生,鼓勵各區團隊深耕在地產業,發展獨特文化與生活場域。為讓民眾更貼近在地故事,市府經濟發展局特別規劃「農村×社區×青年創意」主題旅遊路線,串聯七股漁村,帶旅客體驗漁村日常與地方創生的實踐成果,深入了解城市背後的人與土地的互動。市長黃偉哲表示,七股以豐富的漁業資源聞名,是虱目魚與蚵仔的重要產地。近年返鄉青年結合創意與文化,注入產業新活力,讓漁村不只是產地,更成為生活、教育與文化的場域。返鄉青年除了延續傳統養殖技術,也融入社群經營、創意品牌與教育課程,讓產業價值與社區文化同步升級。本次行程由在地團隊「股份魚鄉」講解,旅客可參與「食魚講堂」,透過互動課程認識虱目魚從養殖到上桌的完整過程,了解漁業永續理念,體驗海線生活的日常節奏,並認識漁村居民如何在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旅程中還安排「虱目魚文創DIY」及「蚵殼風鈴製作」,參與者親手將漁村素材轉化為創意商品與手作作品,感受青年創意與在地文化的完美結合。而「鹹鹹夢享村」是行程中亮點之一,由大臺南好生活協會進駐原後港國中閒置空間,整合在地居民與青年力量,打造兼具教育、文化與產業的地方創生基地。團隊以「共創、共享」為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中國要求高市撤回「台灣有事」發言 4艘海警船闖釣魚台
民視新聞/吳彔瑾 綜合報導日相高市日前針對「台灣有事」的言論,令北京當局大為光火,除了透過官媒大肆批判,以及呼籲民眾避免赴日,昨天(11月16日)更派遣海警船,入侵中日爭議領土釣魚台一帶海域,對此日本政府除了表達強烈抗議,也呼籲中國應有所節制。
民視 ・ 1 天前
遭中國指涉嫌分裂國家犯罪並放話全球抓捕 沈伯洋:持續出國反擊威脅
民主進步籍立法委員沈伯洋,近日被中國重慶市公安局發布警情通報,指控沈為「台獨頑固份子」,並聲稱其行為涉嫌分裂國家犯罪,更傳出中國揚言透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在全球對沈伯洋進行抓捕。對此,沈伯洋今(17)日於民進發言人吳崢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中國恐嚇的對象不只是立委,而是全體台灣人民,必須加以防備。不過藍營立委卻對此出言嘲諷,甚至說「自作自受」。沈伯洋反問,難道得罪中國就該被威脅嗎?尤其身為立法院長的韓國瑜,更應該對此表態,而不是迴避。沈伯洋指出,已要求陸委會加強宣導中國的危險性,包括李明哲僅因社群發言就被判刑的案例。沈伯洋強調,中國對台心戰向來從政治人物、國軍開始,沈伯洋堅定表示,除了自己不害怕,也要把這份不害怕散播給大家,自己的責任就是把勇氣帶給更多台灣人。沈伯洋表示,中國越打壓,台灣人越不應屈服;因此這次臨時決定不以視訊,親赴德國國會,盡100%努力,這也是國會外交的突破,現在國際友台力量正在累積,自己也將會繼續出國行程,反擊中國威脅。吳崢則痛批,中國所謂的緝捕只是政治恐嚇,真正目的在殺雞儆猴、製造台灣社會不安。賴清德總統今早受訪時也再度對韓國瑜院長喊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操盤心法-台股修正 靜待輝達財報展望
全球經濟分析:美國史上最長的聯邦政府「關門」終於在歷經43天後落幕,被凍結的經濟數據陸續重啟,首先是勞工部統計局將於20日公布9月就業報告、21日公布9月實際薪資等,商務部也將於26日公布第三季GDP修正值、10月PCE等數據,至於10月就業報告可能在12月FOMC會議前公布。由於聯準會對於美國經濟數據掌握相對低,市場預估美聯儲在12月10日會議將面臨兩種選擇:可能暫時按兵不動,或是即便降息也可能暗示降息周期接近尾聲。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德一面與中談稀土、一面邀沈伯洋挺台獨? 北京恐以「這武器」作報復
[Newtalk新聞] 德國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貝爾的訪中行程還沒啟程,就恐怕已籠上陰影。德國聯邦議院最近的一場聽證會,邀請了被中國公安機關公開立案偵查、明確定性為「台獨」頑固分子的沈伯洋請上台,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 中國此前已因類似問題向德方發出明確警告,直言台灣問題是瓦德富爾外長訪華行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在,德方一邊安排財長訪華談合作,一邊又讓議會邀請沈伯洋,對此,中國專欄作家《曉瑩博士》今 ( 17 ) 日指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策矛盾」可以解釋,它深刻揭示了當前德國執政聯盟在對中國政策上的混亂與戰略短視。 民進立委沈伯洋。 圖:金大鈞/攝 《曉瑩博士》稱,德國外交部想著維持基本的外交對話管道,財政部和經濟部則冀求中國的市場和供應鏈,尤其是關乎德國工業命脈的稀土等關鍵資源。但德國議會和一些部門則遵從普世「價值觀」挺台,不斷的碰觸中國的「底線」。 德國經濟,特別是其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而資源有很大一部分握在中國手裡。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更是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核心地帶,從電池到電機,從軟體到稀土永磁材料,中國供應鏈的優勢短期內很難取代。 安世半導
新頭殼 ・ 1 天前

習近平好友、孟加拉前總理被控屠殺1400人 遭判死刑
孟加拉國國際刑事法庭在本月17日,對前總理哈西娜進行宣判,該案指控她犯下「反人類罪」,屠殺1400人,並判處她死刑。不過哈西娜目前已流亡印度1年。
鏡報 ・ 1 天前
東京GDP輾壓紐約 全球「最有錢城市」洗牌!台灣5城市排名曝光
根據商業雜誌《CEOWORLD》的年度報告,公布最新出爐的全球最「富」城市榜單,日本東京以驚人的2.55兆美元GDP,毫無懸念榮登第一,緊追在後的是美洲金融霸主紐約,以2.49兆美元展現雄厚實力,加州的「天使之城」洛杉磯則風光拿下季軍。值得一提的是,首爾、大阪、上海等亞洲閃亮之星也紛紛躋身前十強,亞洲在全球經濟舞台上的份量可說是越來越重,至於台北則以第25名的成績成為台灣唯一擠進百大的城市。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館長便當業績增三倍!Cheap吃過也說頂 曝1缺點很鳥
網紅「館長」陳之漢遭3名元老級員工毀滅式爆料,其中抱怨陳之漢開的便當店用料高級,從食材到包裝都要用最好的,害他們賺不到錢。不過這段說法曝光後,卻意外讓便當店業績成長三倍,網紅Cheap也對館長便當分享心得,直呼「便當是很頂,但店本身很鳥」。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王義川、林佳龍?民進桃園「出奇兵」 王世堅點名這戰將:非常適合
民進2026桃園市長初選,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被點名,近期更傳出立委王世堅都是可用的奇兵。對此,王世堅受訪時直言,能回到立法院這已經是最大光榮,這一點已經可以寫到祖譜裡面,「我不敢奢望」。不過他反而推薦綠營這戰將,強調「他很合適」。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有幕僚表示,民進在桃園市長選戰要出奇兵,「從從容容」......
風傳媒 ・ 4 小時前
中國全面抵日 他諷欺善怕惡:不敢抵制美國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言論,強調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讓中國氣炸跳腳,呼籲國人全面抵制赴日旅遊,此外後續發動實彈演習將展開經濟報復。對此綠委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中國全面抵制旅日 他評陸恐錯估高市韌性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讓中國氣炸跳腳,對此呼籲國人避免前往日本,此外中國三大國營航空公司竟在同一天宣布赴日航班能免費退票或改期,目的很清楚,就是要削減赴日旅遊、衝擊日...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日方拒收回「台灣有事」言論 日中外交官過招不歡而散
日中關係急速惡化,共軍在黃海實彈射擊從3天延長到8天,大陸外交部再罵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要求「給中國人一個明確交代」。美國智庫學者分析,高市早苗只是將前首相安倍晉三已知的事實,公開講得更明白,根本原因是北京過去幾年,升高對台武力脅迫。
TVBS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又要大內宣? 官媒貼中國外交官「雙手插口袋」照 日媒體人批:掩飾心虛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發表「台灣有事論」,暗示不排除動用自衛隊介入台海衝突,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導致中日關係緊張。對此,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昨(18)日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然而,中國官媒在會後放出一張一張劉勁松「雙手插口袋」的照片,意圖以此表達對日本的不屑之意。對此,有日本媒體人反擊,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宣傳手法。 本月7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首相質詢與答辯會議,在野立憲民主議員岡田克也詢問高市早苗有關可能的台灣發生「緊急事態」。高市以首相身份表示,如果台灣發生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那麼日本自衛隊可藉由集體自衛權行使,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衝突。 針對高市發言,北京當局接連幾天透過各種方式表示不滿。一方面召回中國駐日大使,另一方面透過各種宣傳管道暗示,日本若介入台海衝突,恐對日本本土發生嚴重的後果。 面對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論」而產生緊張,日本外務省亞太局局長金井正彰於17日飛抵北京,並於昨日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然而,雙方在會談中互不相讓,
新頭殼 ・ 7 小時前
分析:「台灣有事論」擦槍走火 中日衝突如何收尾?
中日關係因為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而迅速惡化,隨後中國政府發布各種警告。兩國關係會否進一步惡化?如何收尾?DW採訪在東京的中日關係學者等多名專家,提出分析。
德國之聲 ・ 5 小時前
UN告狀!陸批高市「重蹈軍國主義」 沒資格成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大使傅聰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於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全會的發言中表示,日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國民親中沒在演!蕭旭岑曝鄭麗文支持「一國兩區」 劉世芳反擊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親中」路線屢受抨擊,日前參加「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追思對象竟包含共諜將官吳石,連內都出現許多反對聲浪。不僅如此,其2副手蕭旭岑、張榮恭先後率團訪中,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均親自接見;蕭更大談鄭的兩岸路線,就是回歸「一中憲法」,也包含「一國兩區」。對此,內政部長劉世芳今(18)日反擊「憲法規定非常清楚」。蕭旭岑昨(17)日接受「中午來開匯」專訪,他指稱,目前任務就是協助鄭麗文務運作,而鄭的兩岸路線為回歸中華民國憲法這部「一中憲法」,跟前主席馬英九的路線並無不同。他又稱,只有回到「一國兩區」並捍衛「九二共識」,兩岸才能追求共同政治基礎。對此,劉世芳今日回應「我不清楚他的詮釋是什麼」,不過憲法規定非常清楚,尤其是增修條文,「我們按照增修條文來做行政處理、按照規定進行」。媒體追問「部長認為一國兩區在憲法框架之內嗎?」,劉世芳指出,按照目前憲法修正條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也如剛剛所提《國籍法》,限制還是一樣,擔任民選公職必須放棄中華民國以外的其他國籍,沒有解釋空間。原文出處:快新聞/國民親中沒在演!蕭旭岑曝鄭麗文支持「一國兩區」 劉世芳反擊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黃會面!詹凌瑀轟:把黃國昌當吉娃娃、給傅崐萁摸頭國民太扯!中常委竟穿「毛澤東衣」大談統一台灣 綠委憤怒反擊徐巧芯超糗?會面澳駐台辦事處「這1點大出事」網傻眼
民視影音 ・ 1 天前
立院三讀新修財劃法 卓榮泰:問題更大 政院會全面迎戰
立法院會14日再度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說,立法院通過的新修財劃法比過去公式計算錯誤的問題還大,將使政府的總預算無法編列,對於立法院在野團突然通過修正案,「行政院會全面迎戰」,明天與地方政府談過後,周四(20日)行政院會將討論院版財劃法。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下午指出,行政院會20日將提出完整修正草案,卓榮泰會出面說明,盼立法院朝野團理性討論。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 天前
「台灣有事論」觸怒中國 日外務省亞太局長飛抵北京 今展開嚴正交涉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發表「台灣有事論」,暗示不排除動用自衛隊介入台海衝突,引發中國強烈不滿,導致中日關係緊張,雙方互不退讓。對此,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親自飛抵北京,預計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今(18)日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 本月7日,日本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進行首相質詢與答辯會議,在野立憲民主議員岡田克也詢問高市早苗有關可能的台灣發生「緊急事態」。高市以首相身份表示,如果台灣發生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那麼日本自衛隊可藉由集體自衛權行使,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衝突。 針對高市發言,北京當局接連幾天透過各種方式表示不滿。一方面召回中國駐日大使,另一方面透過各種宣傳管道暗示,日本若介入台海衝突,恐對日本本土發生嚴重的後果。 面對中日關係因「台灣有事論」而產生緊張,日本外務省亞太局局長金井正彰於昨日飛抵北京,預計今日將和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等官員展開會談,試圖為當前局勢尋求降溫空間。 根據NHK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金井局長在今日會談中將重申,日本並未改變對華一貫態度。同時表明,即時雙方在安全保障、台灣問題上存在「根本
新頭殼 ・ 1 天前
鹿死誰手?內參民調贏謝龍介30%以上 陳亭妃直言:趨勢沒有改變
[Newtalk新聞] 民進2026年台南市長初選競爭激烈,民進立委林俊憲、陳亭妃兩強相爭,又時常爆出內互打爭議。對此,陳亭妃今(19)日直言,對不會內互打,內規則是對比式民調,她也透露內參民調贏過國民立委謝龍介30%以上。 民進立委陳亭妃今(1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 她表示,內規則是對比式民調,並非是跟內對手立委林俊憲做比較,而是她跟謝龍介比、林俊憲與謝龍介比。她透露,內參民調贏謝龍介30%以上,林俊憲也有領先謝,但比例相較之下,她與謝龍介的民調差距相較於林俊憲比謝龍介差距民調領先較多,就如同媒體之前所報導,趨勢並沒有改變。 陳亭妃也指出,她的支持者涵蓋中間選民、泛藍及泛綠選民,而深藍族群在對比民調中本就會支持謝龍介,「深藍當然不會支持我們」,但她強調真正勝負關鍵在於掌握中間選民的支持度。 她認為,民進若要在藍白合夾擊下保持競爭力,關鍵不是追逐民調,而是重新抓住基層真正的情感與信任,「不要再打高空,人民的感動才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陳亭妃最後強調,民調固然重要,但她的選民基礎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靠長期
新頭殼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