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菸也罹肺癌?專家揭「最常忽略的致癌陷阱」 你每天都接觸
根據衛福部最近公布的的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前十大癌症前兩名為乳癌與肺癌,這兩個癌症嚴重威脅女性的健康。肺臟對於人體有多重要?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賴基銘表示,肺臟是由一對海綿狀的組織所組成的圓錐型對稱器官,左右各一,為呼吸系統的重要部分之一。
吸氣時,肺臟會藉由吸入空氣,和肺循環內的血液進行氣體交換,此外,呼吸道的黏膜纖毛和免疫細胞,也分別能阻止空氣中的灰塵、污染粒子、細菌和其他有害微生物進入人體。雖然肺癌的確定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不過,眾多危險因子當中,抽菸絕對是列為頭號危險因素。
吸菸為首要致癌因子 長期刺激恐導致上皮癌變
以往台灣吸菸人口多,香菸當中的尼古丁會影響支氣管內的纖毛運動,使它清除廢物的能力降低,支氣管與肺部容易因刺激而受損,抽菸的人因為香菸焦油中的大粒子不會跑到末端的肺泡區,所污染附著的位置靠近氣管或大的支氣管等呼吸道與組織黏膜,長期下來就會造成上皮癌症病變。
賴基銘說,抽菸人口多,也就是為何以往肺癌患者中上皮癌的比例居多,但是近年來各項宣導和法令限制,讓抽菸人口大幅下降,但受二手菸及其他煙塵之害的比例增加,造成另一現象產生,那就是肺腺癌的比例大幅升高,這當中又以女性占大多數。
9成女性肺腺癌患者不抽菸 二手菸與油煙成隱形殺手
賴基銘進一步表示,醫學早已證實肺癌和抽菸有絕對關係,但是全人口當中女性吸菸數只占5%、男性吸菸約占40%,其中卻仍舊有許多肺癌患者不抽菸,而得肺癌的女性中也只有1成是抽菸的,有4成確實受到二手菸害,這當中女性8成都是肺腺癌,男性約6成是肺腺癌。許多肺癌患者他們都不抽菸不喝酒,有的人甚至生活作息都非常正常,幾年前因肺腺癌過世的年輕舞者羅曼菲是個例子、前法務部長陳定南也是、帽子歌后鳳飛飛更是引起歌迷無限追思的個案。
由臨床病例顯示,罹患肺癌的原因有一半是查不出來的,推斷有可能與基因有關,或是工作生活環境……等,不過仔細分析這些平常不抽菸、生活規律的女性患者後,得到的結論也不得不正視其傷害,大約有4成的肺癌患者罹患癌症因素就是「二手菸」的影響!賴基銘表示,女性很多從小就受二手菸害,長大後進廚房,油煙也會增加罹患肺癌的機會。
二手菸粒子更細微 深入肺泡誘發腺癌機率高
一般肺癌防治都是針對吸菸者,提醒吸菸的高危險族群要定期檢查,而忽略了其實二手菸對肺部的危害,並不亞於吸菸。賴基銘解釋,二手菸是由吸菸者呼出的菸氣,其中香菸的粒子較小,所以,會被吸到肺部更深入的地方,到支氣管的末端靠近肺泡處。因此,罹患肺腺癌的機率就大大增加,再加上患者對「菸害」認知度不足與自我健康警覺度低,是台灣女性肺癌死亡率持續攀升的重要因素。
初期症狀不明顯 女性易誤認為呼吸道發炎錯過治療期
起源於肺支氣管及肺泡上皮細胞的肺癌,其臨床表現與肺癌的部位、大小、是否壓迫及侵犯鄰近器官,以及有無轉移等情況有密切關係。因症狀不太表現在初期階段,而且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狀又近似呼吸道發炎,因此往往讓患者不容易察覺,而錯失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良機。
(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醫列肺腺癌「肺部7警示」:聲音沙啞注意 加碼授自救4習慣防癌
·出現「杵狀指」是罹肺癌? 醫解答揭「關鍵警示症狀」:多半都已經晚期階段了
其他人也在看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4 小時前
第四期肺腺癌奇蹟逆轉 物流司機靠免疫療法存活6年 腫瘤幾乎看不見
吳先生在6年前、39歲時摸到右頸鎖骨旁有個約5公分的大硬塊,就醫竟是罹患第四期肺腺癌,癌細胞已轉到腦部、骨頭及淋巴,基因檢測沒有突變,接受腦部放療與化療,效果不佳,後來檢查出免疫指數(PD-L1)表現高,採取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至今,成功控制腫瘤,幾乎看不到腫瘤,體力也恢復,重回職場擔任物流業司機養家,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6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 天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帶狀皰疹恐留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醫籲:皰疹在「2大」部位要特別小心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帶狀皰疹多見於50歲以上族群,也常發生在糖尿病、癌症、腎臟或肝病患者,以及長期服用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的人。壓力大、睡眠不足者亦屬高風險族群。年齡愈大,病毒再活化的機率愈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表示,壓力大、睡眠不足…
華人健康網 ・ 1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貨車司機罹肺腺癌四期 免疫療法見效已活六年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吳先生(右一)6年前診斷出第四期肺腺癌,採免疫療法合併化學治療穩定病況,日前重返職場/台中榮總提供 家住南投45歲吳先生6年前洗澡時摸到右頸鎖
好醫師新聞網 ・ 2 小時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6歲男無糖手搖飲「加料」當正餐 急性胰臟炎險喪命
一名26歲、體重150公斤的年輕男子,日前因腹痛難耐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罹患嚴重高血脂及急性胰臟炎。住院第二天,病情急轉直下,併發急性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搶救,一度命危。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皮蛇纏身如火燒…恐引發永久神經痛!疫苗預防率高達九成
帶狀皰疹不僅造成劇烈疼痛,徐廷儀醫師指出,這種俗稱「皮蛇」的疾病是由潛伏在神經節中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所致,多發生於免疫力下降時,患者常見沿神經分布的紅疹與水泡,伴隨如火燒般的劇痛。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背後痛得像被火燒!」他掀開衣服滿滿紅疹 醫嘆:病毒被喚醒
「醫師,我這幾天背後痛得像被火燒!」當病人掀開衣服,一條沿肋骨排列的紅疹與水泡出現在眼前,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指出,這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它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的結果。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多年後,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三高!新研究揭「4現象」是年輕人猝死前徵兆:噁心也中
近來低溫頻傳,容易引爆心臟猝死風暴,醫師江守山表示,一項刊登於今年權威期刊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經常因心臟驟停而猝死,而事前多有4現象,包括突發心悸、暈厥、噁心或嘔吐、感染症狀,尤其年輕男性屬於高風險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