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流感!日本旅遊 「蘋果病」也增加 醫點名3族群注意
日本近期不僅流感疫情升溫,好發於兒童的「蘋果病」(傳染性紅斑)也呈現增加趨勢。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指出,最近診間出現不少傳染性紅斑病例,並提醒3族群要特別小心。
醫師顏俊宇在臉書粉專「雙寶爸的小宇宙|兒童感染科 顏俊宇醫師」分享了一則病例。一位5歲男童被媽媽帶來就診,臉頰及手臂上的紅疹已持續兩週。經詢問得知,一家人兩週前剛從日本旅遊回來,男童回台後出現輕微感冒、微微發燒,接著開始長紅疹。
經檢查後,醫師發現男童喉嚨沒有化膿、沒有草莓舌、皮疹也沒有砂紙般粗糙感,因此先排除需要抗生素治療的猩紅熱,研判應是傳染性紅斑,也就是俗稱的「蘋果病」。顏俊宇表示,日本今年蘋果病通報數確實有上升趨勢,近期旅遊返台的孩童出現蘋果臉與網狀紅疹的機會相對變高,台灣目前仍以散發個案為主,但臨床上明顯感受到旅遊相關病例增加。
顏俊宇說明,蘋果病好發於5至15歲兒童,名稱源自「臉頰像被打了一巴掌般的蘋果紅」。顏俊宇醫師解釋,此病通常透過飛沫接觸傳染,在臉紅出現前一週傳染力最強,出疹後反而較不會傳染。蘋果病的病原是Parvovirus B19病毒,典型症狀可分為三個階段:前驅期、皮疹期和波動期。
前驅期約持續1至2天,患者會出現輕微發燒、頭痛、喉嚨痛、倦怠等感冒樣症狀。進入皮疹期後,臉頰會開始鮮紅,1至4天後會出現網狀蕾絲樣紅疹,多發生在手臂和身體,通常不癢也不痛。波動期則持續2至4週,紅疹會忽明忽暗,遇到運動、日曬、洗熱水澡或情緒激動時,症狀會變得更加明顯。
顏醫師指出,蘋果病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使用特效藥,一般退燒藥物、多休息、多喝水即可。多數孩童1至2週就會康復,網狀紅疹可能會持續4至6週,但不會留下疤痕,感染後多半會終身免疫,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
值得關注的是,部分族群感染蘋果病後可能出現較嚴重的後果。顏俊宇醫師提醒,孕婦若感染,可能會影響胎兒,導致胎兒貧血或胎兒水腫;溶血性疾病患者(如地中海型貧血、G6PD缺乏症)可能會出現再生不良性貧血;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後病程較長,可能會有持續貧血的狀況。
延伸閱讀
屏東登革熱群聚「7天零新增」疾管署副署長南下視察防疫
30多歲高血壓男染流感 住院2週呼吸衰竭、腦出血亡
癌症、失智不會一起發生?醫揭:生活習慣是關鍵分岔口
其他人也在看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你的身體比嘴誠實!專家:壓力寫在血管與頭髮上
一位追蹤治療四年的患者,原本已改善腸胃、睡眠及體力問題,卻因父親過世後的遺產爭議,導致健康狀況急劇惡化,出現血壓飆升、胸悶及白髮增多等症狀。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牛奶或燕麥奶?營養師大推「它」穩血糖
早餐要喝豆漿、米漿,還是牛奶、燕麥奶?營養師吳映澄分析,4種常見的早餐飲品,建議想補充蛋白質的人可以喝牛奶、豆漿,若想補充膳食纖維則選擇燕麥奶。 豆漿營養有哪些?補蛋白質、大豆異黃酮、卵磷脂
健康2.0 ・ 3 小時前
50歲男吃火鍋蔬菜血壓暴衝 醫:蔬菜先過水再吃
隨著天氣轉涼,火鍋季節來臨,一名50歲高血壓男子案例,因直接食用火鍋中燙煮的蔬菜而導致血壓從原本穩定的120毫米汞柱飆升至150毫米汞柱,原因是蔬菜吸附了高鈉湯汁。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喀」一下扳機指!台南8旬婦手指長期痛到崩潰 靠1招2個月成功緩解
台南一名83歲陳姓婦人雙手手指長期疼痛,吃飯、拿物都十分吃力,前往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就診,診斷發現此為俗稱的「扳機指」,主要因手指肌腱過度使用導致發炎腫脹,使肌腱在滑過腱鞘時被卡住,經過針灸治療治療後,已經大幅改善,重拾日常自理能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七旬翁便秘「一天一半時間待馬桶」 竟7公分大腸癌塞腸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雲林一名七旬老翁,日前開始出現腹脹、排便困難卻又頻頻有便意的狀況,一天幾乎有一半時間都待在馬桶上,只能苦中作樂自嘲「還好家裡是坐式馬桶,不然一定會倒下去。」就醫才發現,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七公分,造成腸子幾乎完全阻塞,也導致他一進食就會肚子又脹又痛。 收治病人的雲林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表示,老翁是被家人...
匯流新聞網 ・ 29 分鐘前
民國75年前出生看過來 全台220萬人免費肝炎篩檢一次到位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國健署宣布重大政策調整,凡民國75年(含)以前出生、年齡至79歲的民眾,即日起都能享有「終身一次免費B、C型肝炎篩檢」。國健署施預估可讓全台約220萬人受惠,協助更多國人提早掌握肝臟健康,降低肝病與肝癌帶來的威脅。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赴日旅遊注意!「蘋果病」疫情升溫 出疹前傳染力最強 3族群小心
最近要去日本旅遊的民眾注意,除了流感流行之外,日本「蘋果病」也有上升趨勢!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指出,最近門診已出現不少剛從日本旅遊回國的兒童,出現蘋果病症狀。這些孩子通常在回台灣後出現輕微感冒、微微發
健康2.0 ・ 3 小時前
外科醫示警「上班久坐」傷身:走一萬步也救不回
久坐超過10小時恐害血液滯留腿部、增加靜脈曲張與血栓風險。印度外科醫師與台灣醫師都提醒,上班族每坐45至60分鐘應起來活動2分鐘,提升循環、降低代謝問題與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婦腦癌被宣告死亡 火化前突睜眼「復活」!家屬嚇到狂尖叫
根據泰媒《曼谷郵報》報導,這起事件發生於當地時間23日,有一名65歲婦人因腦癌過世,遺體被家屬送到寺廟Wat Rat Prakongtham辦後事,廟方還透過直播放送告別式全程。婦人的弟弟照顧生病的她3年,22日才接獲通知,婦人已因病離世,也拿到死亡證明文件。婦人的弟弟決定透過寺...
CTWANT ・ 15 小時前
心肌梗塞5成無症狀 胸悶痛10分鐘「打119才能保命」
氣溫將自今晚起下降,26日甚至僅剩14度,醫師提醒高血壓等高危險族群需特別留意心肌梗塞風險。根據國外資料顯示,心肌梗塞患者僅約五成在發病前有症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徐千彝指出,若出現胸悶或疼痛往肩背放射等症狀超過10分鐘未改善,應立即撥打119,而非自行就醫,以把握黃金救命時間。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睡夢中過世真的「走得安詳」?醫揭4大猝逝真相:不一定沒痛苦
睡夢中過世看似平靜無痛苦,真是如此嗎?醫師指出睡夢中猝逝常見4類原因,並非所有猝逝都未經歷疼痛受苦。想要無憾,平日也能做好預防。 每隔一陣子,就會聽聞身邊親友或名人在睡夢中猝逝,不少人認為,在睡夢中過世似乎沒有痛苦,是相對平靜安詳、甚至是比較「幸福」離開人世的方式。 但醫師說,不見得所有在睡眠中過世都未經歷痛苦,如果不想帶著遺憾離開,平時的預防還是相當重要。 睡夢中猝死常見4原因,睡眠呼吸中止也不可大意 睡夢中過世有4大常見原因: 1.心因性猝死 最常見是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有時單純的心血管狹窄雖然還未造成完全阻塞,但心臟已處於缺氧狀態,可能引發心律不整而猝死。 陳冠群進一步指出,心臟有自主神經節律竇結調控、定時放電,維持心律跳動,當竇結老化,心臟愈跳愈慢,有時甚至忘了跳動,就可能暈厥,恢復跳動時再醒過來,醫學上稱病竇症候群;但是當停跳時間過長,心臟缺血缺氧過久,有可能引發心室顫動,甚至心臟完全沒有血液供應而猝死。 2.腦血管疾病 基隆長庚醫院胸腔科醫師吳黃平指出,人體的生命中樞在腦幹,控制呼吸心跳,當腦血管出血或阻塞(腦中風),波及腦幹,就有可
康健雜誌 ・ 18 小時前
12歲童喝雞湯出事!體重「飆破75公斤」險痛風
日前中國一家醫院揭露病例,有位12歲男童身高148公分、體重75.6公斤,他肚子腫大、體內尿酸嚴重超標,經詢問發現,男童把含糖飲料當水喝,家長還想幫他補營養,頻繁熬雞湯「吃補」,長期下來導致男童患上高尿酸血症,如果該症未改善,進而讓尿酸鈉鹽沉積在關節腔內,就會造成關節疼痛甚至變形,惡化成痛風,所幸即時治療讓男童無大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屁股愈來愈垂還有假跨寬?揭「4種臀部老化型」 快這樣做救回來
臀部老化其實比想像中更早出現!長時間久坐、少運動、姿勢不良等,都會讓臀部肌肉慢慢鬆弛、線條變得不明顯。想恢復緊實翹臀,先從認識臀型開始! 臀部老化 4種常見類型 .V型臀常見於年紀較長者。臀部鬆弛沒肉、骨盆高寬比例大,線條難以矯正,彈力感消失。.A型臀亞洲常見類型。上半部沒肉、脂肪集中外側,微笑線厚重,顯得下盤寬大。.O型臀多見於過重或肥胖者。臀部圓寬厚實、脂肪堆積多,整體線條不明顯。.H型臀久坐族、缺乏運動最容易中!臀肌流失下垂、臀中肌凹陷,整體線條平坦、沒立體感。 這樣吃 有效提臀 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想讓臀部緊實翹起來,飲食絕對是關鍵之一 1、足夠的蛋白質雞胸肉、魚、蛋、豆類都很棒,是肌肉的建構原料,能幫助臀肌形成與生長2、選擇優質碳水化合物糙米、燕麥、地瓜能提供穩定能量,幫助運動後修復與恢復體力3、多吃蔬果像是菠菜、香蕉、番茄等,富含維生素與抗氧化物,維持臀肌彈性與緊實感4、補充健康脂肪酪梨、鮭魚、堅果、橄欖油等,能促進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 4招動作 有效提臀 除了日常飲食要注意之外,平時做相關運動,也可以維持臀肌緊實,堅持下來絕對有感! .半側躺抬 →訓練臀中肌與大腿外側線條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它是天然解憂劑! 研究:連喝4週就能降低18%壓力
健康意識普及,水的重要性為人所知,但許多人較無法接受白開水的味道,醫師陳欣湄建議,可用綠茶取代部分水。最新研究發現,服用綠茶萃取物,有助於改善憂鬱、焦慮症狀,連服4週後,壓力指數下降17.98%,也能睡得更沉。雖然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喝到如文獻劑量般的天然綠茶量,但綠茶仍含有茶胺酸等抗氧化成分,適量飲用仍能為健康加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易忽視小症狀」恐是罹癌徵兆 腫瘤學家認:令人意外
多留意身體異常訊號!邁阿密大學(University of Miami)腫瘤學家日前以「你應該了解4種令人驚訝的癌症症狀」為題撰文指出,酒後淋巴結疼痛、年紀輕受到輕傷就骨折、血鈣指數飆高、非哺乳期乳房異常,相比持續咳嗽、身體出現不明腫塊,這些可能是癌症徵兆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建議大家若發現相關狀況持續,應就醫評估是否罹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