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線旅行】社群時代,你也有「無旅行焦慮症」嗎?

作者:李易庭 Joyce/有意思
你是否曾在滑動社群媒體時,看到朋友的度假照片而心生焦慮?好像沒有正在規劃的旅行,就意味著自己的生活不夠精彩?這種現象在網路上甚至有了一個新名字:無旅行焦慮症(Notriphobia)。
你也有「無旅行焦慮症」嗎?
作為在社群時代成長的 Z 世代,我也曾有過為了讓生活「看起來」充實,而用旅行填滿生活空白的時候。
過去的我,在一眾旅行地中,傾向於離家遙遠之地,途中拍個不停以便發文分享,以及伴隨而來的「特種兵」行程──來到新的地方,為了造訪所有知名景點,每天訂早上 8 點的鬧鐘起床,時間規劃要精確到「分鐘」,再加上一天走個兩萬步才肯罷休。因此每一回結束旅程,也總是需要花上一陣時日在家休息,才能夠恢復完全。
我發現,這種由「焦慮」驅動的旅遊動機,往往出現在我對自我認知混沌的時候──因為不清楚內心的空虛從何而來,便以旅行作為填補的方式。結果是,我不僅難以真正放鬆、享受當下,也無以緩解內心的匱乏感。
在英國就讀大三這年,我因為忙於研究所申請,幾乎一整年沒有安排出國旅行。看著朋友們紛紛前往歐洲各國度假,我心中隱隱升起了一股懊悔:一方面覺得自己錯過了體驗世界的良機,另一方面凝視著桌前因思緒卡頓而停滯的申請文件,好像生活也一併陷入了乏善可陳當中。
就在我打開搜尋引擎、查詢機票,準備再次用緊湊的旅行來撫慰內心的不安時,住在英國索爾茲伯里(Salisbury)的家人突然向我捎來一通電話,邀請我去拜訪他們。買下當日往返的車票後,我便從倫敦市中心的滑鐵盧車站出發,一個半小時便抵達了寧靜的小城。
令人驚喜的是,原以為只是去串串門子的我,卻得知家人們臨時起意,要載我去鄰近的新森林國家公園(New Forest National Park)一日遊。
作為英格蘭南部最重要的自然保護區之一,新森林公園低調而純粹的人文環境風貌,成了我心目中的「寶藏旅遊地」。這裡不僅是探索自然的好去處,還蘊含珍貴的歷史文化價值,充分展現了英國迷人的鄉村風光。
儘管我對這趟旅程毫無規劃,此前也對這裡一無所知,卻在這一日的造訪結束後,感受到心靈久違的充盈與治癒,並對旅行的意義有了全新的領悟。

新森林公園獨特的古老制度,維繫著自然風貌
佔地 570 平方公里的新森林公園視野寬闊,車輛馳騁在單行小路上,就像是一場盛大的野生動物巡遊。其實,新森林早於 1079 年由諾曼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征服者威廉)設立為皇家狩獵場,以狩獵鹿群為主要功能。而隨著現代開放為國家公園,沿路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悠閒吃草的小馬和驢子,以及原野上的鹿和牛群。

家人告訴我,每到 9 月或 10 月時,還有機會看到漫步的野豬。這源於一個叫做「放豬權(Pannage)」的傳統,透過讓當地居民在秋季將豬隻放養至森林,小豬們不僅可以享用橡實和山毛櫸果等天然食物,還能有效清理地面上的果實,避免毒害其他動物。
這個獨特的權利可以追溯至中世紀。由於當時被用作皇家狩獵場,新森林受到了嚴格的森林法規保護。雖然法規限制了私人使用,但同時也保障了當地居民的傳統權利,使他們能在公共土地上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包括放牧牛馬、秋季放養豬隻、收割草地、伐木取材,甚至養蜂等。

我的「軟旅行」經驗:在冬日森林療癒心靈、融入在地
由於在各個小鎮穿梭的巡遊巴士 6 月才開始行駛,冬季屬於新森林公園的旅遊淡季。然而,也正因人潮稀少,更能讓人慢下腳步,感受這裡原始的靜謐之美。
我們在造訪其中一座村莊 Burley 時,便隨意走進了一間由數百年歷史的農舍改建成的傳統茶室。在這裡,無論是看到當地居民攜著親友和小狗,或者在燃燒著柴火的壁爐旁吃熱呼呼的烤馬鈴薯,一切都讓人感到格外溫馨,好像也一起融入到了這片土地悠久的文化與自然中。

此外,在 Burley 有一些精靈主題的手工藝品店,為當地增添了更多的童話氣息。相傳 20 世紀時,一位名為 Cybil Leek 的女巫曾定居於此,她的故事也讓村莊成為巫術和神秘文化的象徵。

這趟臨時起意的旅遊,讓我想到近年來新興的概念:軟旅行(Soft Travel)。
要談「軟旅行」,首先需認識起源於奈及利亞網紅社群中的「軟生活(Soft Life)」,提倡拒絕過度勞累的文化,透過優先考慮個人身心健康,追求休息、和平與舒適。2024 年初,TikTok 上的 #softlife 標籤已超過 14 億次觀看。
作為「軟生活」理念的延伸,「軟旅行」的熱度也在隨之上升,這種旅行哲學不鼓勵打卡、趕行程,而是講求「少即是多」,允許自己有彈性探索旅行地的餘裕,並提倡「數位排毒」、少用 3C 產品。Google 趨勢數據也顯示,soft travel 的搜尋量在 2024 年 12 月時達到頂峰,一再顯示出現代人對緩解壓力與心理健康層面的需求。
當我終於放慢步伐,不再掐著時間追趕交通,也不再為繁瑣的規劃而焦頭爛額,而是抱著對世界的好奇心與期待,隨心所欲地探尋,也才終於細細品味到散落在旅途片刻中,所有微小而珍貴的幸福感。

結語:找到貼近自己心意的旅行方式即可
面對「無旅行焦慮症」,首先仍要誠實辨識自己的焦慮來源:是真的需要一場旅行來為生活打氣,還是因為與他人比較而心生不安?對於當時深陷論文泥沼、又眼看朋友們紛紛出遊的我來說,答案或許是兩者皆是。
這一趟新森林國家公園的「軟旅行」,不只舒緩了我的課業壓力,更讓我看見「美好生活」的另一種可能──不必把日常塞滿、看起來很有生產力,才算成功。當「無旅行焦慮症」的根源其實是來自更深層的「過度比較」或「效率至上」迷思,這時軟旅行所強調的專注自我與心理健康的精神,便可以成為重建平衡的契機。
要找到屬於自己的「旅行意義」,除了以正向的心態欣賞或參考他人分享的攻略與美景,選擇貼近個人心意的旅行方式也很重要。
現在,我依然會想拍照和朋友分享,但不會再為了記錄而忽略當下的體驗;我依然喜歡做計畫,讓日常多一份期待,但不再只是把行程當成打卡清單;我依然嚮往遠方,但也發現無論是一場近郊的「說走就走」,還是在淡季造訪熱門景點,只要順應內心的聲音,每一次出走都將不再只是徒然的消耗,而是能夠回首滋養生命、享受自由自在的美好時光。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為何「無旅行」會讓人焦慮?我擁抱不打卡的「軟旅行」,重新領略出走的意義》,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森林療癒師」在做什麼?過來人現身說法:如何靠「森林療癒」找回內心平靜
這些公園不一樣!新加坡「共融式遊戲場」取材大自然,揮別沒誠意的「罐頭遊具」
作者簡介:
李易庭 Joyce。臺北出生、17 歲時留學亞美尼亞,畢業於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國際關係學士,現就讀劍橋大學發展研究碩士。喜歡用不同的維度觀察社會,書寫日常生活的心情。希望自己做一個簡單的人,用熱氣騰騰的靈魂去體驗這個世界,追隨光、靠近光、成為光、散發光。
其他人也在看


風評:病症正確病因錯誤,談「台灣病」
《經濟學人》報導台灣患了「台灣病」,原因直指匯率低估,加上台美官方「適時」的發佈「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助陣,在國內引發陣陣漣漪與眾多討論,顯然對此議題關心者眾。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談台灣經濟問題,主要包括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金融風險增加等。央行為了支援出口而刻意壓低匯率的作法,......
風傳媒 ・ 20 小時前
320+1「摩登嘉義,就是我的日常風景 」特展登場
(記者廖建智嘉義報導)嘉義文學館自今年6月正式開館以來,持續以多元策展深化城市文學能量,包括「文學東市場,這次我們交易的是詩」、「自己的房間,時代的風景:張李德和特展」等皆獲得熱烈迴響。今冬,文學...
自立晚報 ・ 4 小時前
逆轉脊椎老化3動作!改善腰背僵硬 仰睡不再雙手高舉
許多人認為肌力退化是老化的表徵,卻忽略了脊椎僵硬也是讓人加速老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脊椎保健達人鄭雲龍在《如果云知道》節目中,傳授3招軟化脊椎的椅子運動,有助改善腰背僵硬、身體緊繃不適。 脊椎僵硬的
健康2.0 ・ 21 小時前
「假日飛刀手」陳義信力挺!關懷盃28日啟程花蓮 沖繩代表跨海拚3連霸
體育中心/黃崇超、郭水城台北報導臺灣原住民族棒球運動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原棒協)長期耕耘原鄉基層棒球,每年都會在後山舉辦關懷盃棒球邀請賽,今年邁入第32屆,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學生棒球賽事,今天(18日)舉辦賽前記者會,包含原民會副主委「假日飛刀手」陳義信也現身站台,這次將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前進陳義信家鄉花蓮縣,喊出口號「Kulumaha」意為布農族語「回家吧」,邀請大家跟著原住民職棒選手一起回到家鄉,共襄盛舉參加棒球豐年祭。關懷盃邁入第32個年頭。(圖/原棒協提供)
FTV Sports ・ 12 小時前
長者喝水、吃飯常「嗆到」?專家警告:小心造成吸入性肺炎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您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家中長輩喝水或喝湯常嗆到,吃一頓飯會聽到許多咳嗽聲;吃飯時,常覺得飯粒「卡喉嚨」,有異物感,好像吞不乾淨,吃完飯後過一陣子才開始咳嗽。漸漸地,食慾越來越差,體重下降。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潘奕安表示,其實,上述這些都是「吞嚥障礙」的表現,在老年族群中十分常見。 「吞嚥障礙」與老化、疾病有關 常出現嗆咳、咀嚼力下降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說明,根據研究,台灣社區65歲以上的長者中,有12.8%經過評估為吞嚥異常,而住在長照機構的長輩,比例甚至高達50%以上。吞嚥障礙的常見原因包括: ‧老化:隨著年齡增長,吞嚥肌肉力量下降、口腔與咽喉協調性變差 ‧疾病因素:中風、神經退化性疾病(如:失智症、帕金森氏症)、頭頸癌手術後等。 ‧其他因素:牙齒缺損、口乾、長期臥床、藥物副作用等。 常見的老化吞嚥問題包含:吞嚥反射延遲、進食出現嗆咳、咀嚼能力下降、口中食物殘留、吞嚥費力或有異物感、體重減輕和反覆肺炎等。 「增稠劑」非唯一解方 應找出問題、擬定治療策略 潘奕安語言治療師解釋,從臨床到儀器檢查發現自己或家人頻繁嗆咳、吞嚥困難時,應找語言治療師進行評估,
健康醫療網 ・ 17 小時前
血液腫瘤權威陳耀昌逝!石崇良慟失恩師哽咽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血液腫瘤醫學權威陳耀昌傳出今(17)日病逝台大醫院,享壽76歲。除了學術上的貢獻外,陳耀昌也是一名台灣史小說家,出版的《傀儡花》也被改編為電視劇《斯卡羅》。而衛福部長石崇...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女打肉毒昏迷身亡!93歲名醫罹「失智症」醫死人 法官:無條件釋放
香港2018年一名52歲的銀行女高層在接受整形醫師李宏邦注射肉毒桿菌後身亡,事後警方調查發現,李宏邦在手術時混和4種藥物,導致病人過度鎮靜昏迷死亡,李宏邦被指控誤殺罪。不過,李宏邦現年高齡93歲患有失智症、認知障礙,高等法院法官判他無條件釋放。
鏡報 ・ 13 小時前
韓孝周媽媽「正式出道當模特兒」! 63歲凍齡美貌讓韓網吃驚:基因太強大
南韓女星韓孝周近日在社群上分享63歲母親盧成美的近照,優雅氣質與凍齡外貌立刻掀起網友熱議。她以自豪語氣寫下「Mom’s new profile photo. Beautiful!(媽媽的新照片好美)」,也公開支持:「一直勇於挑戰的媽媽,真的很厲害、很敬佩你!加油!」
姊妹淘 ・ 5 天前
揭開安眠藥、褪黑激素的真面貌!權威醫師蔡佳芬解析:睡不好不只是老化
「明明睡了很久,白天怎麼還是一直打瞌睡?」這是許多銀髮族及照顧者的共同心聲。許多人以為「年紀大了,睡不好」是正常退化 ,...
Heho健康網 ・ 5 小時前


【Follow法人】神山淪外資提款機!台積電遭砍221億元 華邦電居賣超個股之冠
台股今(18)日暴跌近700點,三大法人齊賣超710.3億元,而外資由買轉賣,重砍台股485.37億元,其中賣超華邦電(2344)逾9.2萬張高居個股之冠,另重砍台積電(2330)1.5萬張,金額高達221.79億元。分析師表示,新台幣貶值導致外資大出走,不論明日如何震盪,11月台指期注定在相對低檔結算,建議投資人先不要躁進。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
德語媒體:面對中國 德國幾乎無牌可打
《科隆城市報》發表評論稱,在對華依賴日益加劇的大背景下,柏林在與北京的較量中已近乎毫無籌碼。而此次克林拜爾的中國之行,就是這種無力感的展示。《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中國企業在德國進行戰略布局的同時,德國經濟界卻嚴重缺乏戰略眼光。
德國之聲 ・ 7 小時前

高爾夫》四大瑞典女將今年均贏球,葛蘭重返世界排名三十強
【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圖╱Getty Images╱LPGA提供】今年的LPGA戰況空前激烈,造就了二十九位不同冠軍,瑞典軍團更成為重要勢力,其中Linn
羅開Golf 頻道 ・ 7 小時前
國民紅統不演了? 中常委直稱"讓台灣回祖國懷抱"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鄭麗文出任國民主席後,整個政的紅統色彩更加鮮明,不只她到馬場町祭拜共諜吳石,國民副主席蕭旭岑上廣播也大談一國兩區,另一位副主席張榮恭也稱台灣都姓中國姓、講中國話,中常委何鷹鷺更直說要讓台灣回祖國懷抱,民進猛酸,把發言的名字遮住,還以為是共在說話。
民視 ・ 6 小時前
足球運彩分析》11/19 瑞典歷經換帥風波 預選賽最後一場能否在主場討回顏面?
世界盃歐洲區預選賽迎來了最後一輪比賽,本來在小組抽籤開始時被認為戰力僅次於瑞士的瑞典,出人意料的目前慘居墊底,面對同樣近況糟糕的斯洛維尼亞,能否在主場討回一點顏面?中華民國運動彩券發展協會分析師(CSDA)哆啦來為大家解析雙方陣型。
Yahoo運動運彩通 ・ 13 小時前鄭麗文上任 國民支持度增3.9%
(記者黃緒生台北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在11月上任,最新民調顯示,國民過去一個月政支持度上揚3.9個百分點。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8)日公布最新民調,31.1%最支持民進,25.8%國民,14....
自立晚報 ・ 1 小時前
你打開了嗎?《黑盒子》登Netflix台灣週排行榜第1 原著瀏覽量暴增10倍
你打開了嗎?LINE台灣透過新聞稿指出,由 LINE WEBTOON 原創作品改編的LINE原創影集《黑盒子(The Black Box)》自10月 31 日上線後,奪下 Netflix 台灣週排行榜冠軍(11月3日~11月9日)。隨著影集的熱播,也掀起了原著漫畫的閱讀熱潮,瀏覽量相較於影集上線前一個月激增約 10 倍,成功帶動原著與影集間的正向循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