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名吃
海南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历来受到旅游者的青睐。在海南,除了享受阳光、海水、沙滩之外,不妨品尝一下风味食品,定能让游客在一饱口福的同时,领略蕴含丰富的地方文化。
海南鸡饭
在海南众多的地方风味菜肴中,很能吸引顾客的一种主食就是“海南鸡饭”,也有人称作“文昌鸡饭”,是海南的“省饭”。
海南鸡饭的原料主要有二种:优质海南大米和文昌鸡。优质海南大米颗粒整齐,洁白,散发出清香味。蒸熟的米饭雪白雪白,日感滑软。文昌鸡也叫王蔡鸡,是海南地方名菜之一。相传清代光绪年间,文昌县谭牛镇一带林木茂密,在那儿的天赐村前有数棵大榕树,树冠如华盖,常常结满了树籽。天赐村民风纯朴,村民们饲养的鸡可以在村内外自由寻觅。鸡群常在榕树下啄食树籽,体态肥美。等到鸡在野外长至八九个月后,再将它捉来笼圈IO~15天,适量喂养,笼养催肥。这时喂鸡的饲料很精细,是用大米饭、花生饼、椰子饼、蕃茨等混和配制,煮熟后投喂于鸡。同时,村民还要把鸡笼置于安静避光处,让其多吃静养,“心宽体胖”。由于鸡从小吃野外的鲜嫩食料,再经过专门的笼养催肥,鸡的肉质肥脆可口。正宗文昌鸡,鸡体重1公斤左右,阉鸡体重约2公斤。鸡头小体圆,脚短、翅壮。
海南鸡饭的制作讲究三点:挑选正品,煮熟适度,巧配佐料。先将鸡、米分别洗净,再把鸡用文火慢煮至皮变黄, 骨髓还须带有血丝为最佳。然后将煮过鸡的鲜汤另置一锅;放进海南优质晚米,温火把饭煮熟,再加入蒜茸葱条爆香的鸡油和精盐搅拌均匀,盛入碗内。但见鸡饭雪白油亮,颗粒完整,浓香四溢,口感滑而不腻,香而不俗。用餐时,还须配一碟先煮好的白切鸡块,蘸着特制的佐料吃。佐料有两种:其一用姜茸、葱丝、酱油调制,味咸香浓;其二用白糖、葱蒜泥、米醋配制,味甜爽口。海南人常说“七分鸡肉三分酱”,指的就是佐料。白切鸡块肥而不腻,而且原汁原味。除此之外,还要再配上一道时令青菜,一碗鲜汤。吃鸡饭,咂鸡肉,尝青菜,喝鲜汤,让人感到鲜美至极,周身舒畅。
海南鸡饭在国外也很受欢迎,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当地人很喜欢这种鸡饭。
海口腌粉
先将上等大米泡湿至饱和程度,取出磨成米浆,装进布袋中,尔后用大石等重力强压布袋,挤出水分来。再将布袋重新放进清水中浸泡较短时间,再取出调配、煮熟即可成粉。吃俺粉最讲究配制佐料,一小碗腌粉要用十几种佐料,里面有香油、芝麻、牛肉干、竹笋等。卖腌粉的师傅常用一个小刮匙配佐料,他从排在案头的一排佐料盅里一连刮去,有的碗里轻刮一下,有的碗里重刮二三下,动作轻快准确带有节奏。调好的腌粉吃到嘴里弹牙有劲,不烂不脆,滑爽鲜嫩,威酸甜辣,各味俱全,味道诱人。海口米粉还有汤粉和炒粉,味道更佳,汤粉讲究烫日暖身,炒粉则要热荤与香麻辣。
煎堆
这是声名远扬的琼岛风味。将糯米磨浆压干揉软搓薄,包些椰子丝、芝麻、肉丁和冬瓜糖等物为馅,再用油煎炸即成。煎堆外形浑圆中空,颜色金黄,口感芳香酥脆。平常市面上卖的煎堆不过小拳头般大小,而在农历二月十五日军坡节期间,煎堆做得格外大,有的像篮球似的。据老人讲,古代在军坡节祭神用的煎堆还要大,煎堆小了神灵会发怒的。
碰公稞
它是用糯米蒸煮而成,有二类品种:一类晶莹如雪,松软清甜;另一类色红如枣,甜如蜜糖。老人常讲,八仙中的吕洞宾大仙曾来过海南,他变成一位老公公,教人们做这种糯米稞,故百姓称它为“碰公棵”。卖这种稞的人常在店内支起一张大圆桌,上面放着做好了且腾腾直冒热气的碰公稞,香味飘满半条街。卖稞人手拿一把闪亮的大课刀,一边上下翻动刀面轻轻拍打稞面,一边大声招徕顾客。顾客进店就座,拿出几角钱,随买随吃,自由自在。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