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味 之ㄧ 太 同古道 99-1-1@薄雪草事冷水坑生人文工作室|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10-02-02 12:25:57| 人42,639| 回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原汁.原味 之ㄧ 太 同古道 99-1-1

1 收藏 0 0 站台

昨日在一波潮面的追下 在微雨中的太合流 密的冠了雨水 阻潮
醒外已滴水 清晨天空依翳多 但雨水已歇
的蔬菜清爽下肚 就冷的感了

八多整理好 今天要太台地往上 走大大同步道 出沙卡

大大同步道最早是太族部落的道路
太管後方的台地步道北段 先沿著一段穿越次生林的之字形林道上
林停著不畏人的腹琉璃 地面散落著香消玉的斑蝶翅 及多患子的果
我回想起 小咕六七月 我加拉松 曾走步道及沙卡的一小段
途一直接上到流的陡直捷入口
接上得卡步道之後 一路沿坡度陡峭的木梯上行
上到第一流附近的高度 坡度才始

潮的木道 留著昨天雨水的痕 沿途每隔一小段 就台猴的新排
行次生林 空中著尚未散去的物味
我一路猜想著昨天在哪躲雨夜呢? 也就在稍早的分前 正群聚在此 就著美好的晨光享用著大餐
我不速入的音行 便急急走避

在爬升的路途中 不可以林的空隙 俯瞰太台地 立溪以曲流及深邃的下切 穿山而出
著步步高升 更望方的七星潭海岸 更渺的太平洋

只是 移到太台地面的洲水泥 才知道那是整座山逐平掏空的陋凌之刑
美的山 正不地被膛破肚 石灰石 成水泥 糊在每一宣需要"整治"的溪流公路坡
也更多的消波 情的海岸 同也被水泥淹..... 是水泥的"奇"也是部人的哀愁

步道上又到一些患子的果 小咕和小回想起阿德曾在新埔的古道 介植物
小咕其中一果 在水下搓出泡泡 於是兄妹心地相著 要果回家去洗

  十左右 一械 引起我抬注目
正林的隙 著音 的木梯 看第一流了 上上下下送著大批物
第一次到流 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

阿德一路述著大同和大部落 外界道路相通 出入只能靠步行於崎的山小 原著世隔 自自足的生活
在了孩子的教育不得不外面的世界有往 大部分部落居民在十年移到平地 少仍回到山上耕
而以流品充生活物

步道超第一流的高度之後 就再也有的木道 成土石的山 迂穿山次生林 前行的路充探味
山林木幽深 小咕於穿行落藤岩石 不陌生
古老的筒生得又高又大 多植株都高直十公尺 一阿德提醒 小咕更感自己真像走在侏的世代

接段筒森林
阿德提起以前郭城孟老曾提到 台中低海拔的筒 可生到十公尺高 是存蕨植物中 最似侏年代的森林奇
我和小咕致盎然地著於侏的 不知不抵大大同步道的入口
小和小咕也了 就地放下背包休息 始午餐

另一流直接爬上的登山伍 也好在不久之後抵 於阿德著小小朋友爬山感到十分吃
他今天的目是前往大同部落 晚上要落在大同的民宿

我前行 入大部落
大名赫赫斯 意思蛇 或多蛇之地
日代自1896年生新城事件 到1914年的太役止 其十八年 著太族人捍域
英勇抵外政入侵 日本警始法入太地 取山地源的外太社目 哈鹿.那威 就居住於此

大部落海拔高915公尺 山的香青 感知季的嬗 然比太谷公路途中所更
步道旁盛著美的紫色油草 位部落的原住民前 力清理一株倒在路中央的木
的氛中 只林 大部落得更世立

 

睡醒架之後 就始神采奕奕地自己行走 一路收集著喜的和落花 咕追逐呼喊 得十分心 
前行遇到第二流 小咕想起早上第一流物升降的奇景 流索及地上的感到趣
拖拉著 手上全沾染了黑色油墨

大同和大部落去的住民 大部分移居到太外立溪口 最後一批在大三十年前村到秀林富世村
部分住民仍常回山上的家 耕祖先留下的田地
阿德在的派出所中 到多原住民晾著 用的玉米
如同我多年前在南安附近所 反覆地 阿德深信原住民植的玉米平地人的 不同品

部落的道路指引著我前往一座的拜堂 外宗教曾山住民精神寄心慰
只是著部落村 只典雅的建逐 寂寞矗立


沿途山坡地是美的地 我很少在野外看到大面的地 也很少像 被一整片地的美所感....
深信是大部落前的山景祥和的氛所致

以竹木建材搭建的家屋 地坐落在群山的俯瞰 屋前木牌刻著主人的名字
屋以剖半的竹管上下交整扣 搭建竹屋原有我不知悉的自然生活的智慧

山的地不大面的植利用 而以境友善 土地和前提
果菜竹屋一 都只是群山微渺的 彷只是用彩 自己淡淡地一幅山

遇到位沙卡走上的客 盛著大部落的美景
一路咀嚼著哈鹿.那威率抗日十八年的故事 心浮的是太族在近百年前 浴血的面
而今的祥和 是用血的一

大部落之前的最後一人家 前有主人名姓的木牌 也有代的牌
屋下吊著 洗衣 也有一古的大石臼
小咕好奇地研究著生的索 我和小看著前晾的一朝天椒
阿德在凝屋下一串熟黑的山蕉 猜想主人只是到山下祝新年 拜友了


Canon 125 - 大部落 持得很好的老屋.jpg






Canon 126 - 大部落 老屋的屋下 著一串熟的芭蕉.jpg






Canon 127 - 大部落 前晾著一朝天椒.jpg





大部落 行同古道 步道多陡下 路途中仍穿多筒的森林 不可三角山穿林而出
也有好叉路可以通往大同(海拔1128公尺 名沙卡 意思臼) 由於下山出沙卡步道路途仍 我有入大同部落

同古道往三屋 沿途林木蓊 而且似乎更潮
我在路途拾了枚筒落的曲幼 一路下行陡坡 凹的岩壁 折的石
於在下午四抵三屋

阿德著咕和 在沙卡溪畔坐下享用心
小咕和小在溪的大石爬上爬下 清澈的水潭中止的小蝌蚪 石上不停扇著尾羽的溪 感到好奇
三屋出沙卡步道有三公里多 距天黑大只剩一小 孩子能痛快地玩水

三屋 阿德跟小走玩 笑不
天色越越暗 沙卡溪沿途的水潭依澄而美 溪畔山壁岩繁的摺曲 著台形成的史


只是眼前似乎隔著一越越的毛玻璃 暗 即要看不清楚
天黑於抵步道口

今日入太的客很多 天色暗了 有少客 持著手筒入沙卡步道
回到地 才知道合流地聚集了三十左右的棚 算算有一百多人在此露

我幸著能以行走自然的同古道 用清新美好的一日太族 迎接新年的第一天

返回新竹後 重新翻徐仁修老的陲部一
其中於日代 1896年新城事件始 至1914年的太役之 威里事件 及日人五度出重兵太蕃 有多篇幅著墨
了十八年 日本人使用殊的警和火力 於迫使只有弓箭和 死抵抗了七十多日 才寡不的太族士投降
外太社目哈鹿.那威也在隔年抑而

走太地 不只是世界唯一的谷景 了一非常烈 用血下的史篇
目所及 多少是太勇士青山埋骨之?
包括知名的神秘谷 沙卡步道 都曾是太人日抗激的古

日本人後赫赫斯社改名哈鹿社
哈鹿曾浴血激的得其黎溪口北岸山 改名哈鹿台
以念他又敬又畏的大袖哈鹿.那威

注: 得其黎溪 因隔得其黎部落而得名(意思是"石很多" 今名崇德) 日音"塔次基里" 今名立溪

 

麓古道 一面 99-1-2

今日在阿德的行程中 原是要去走麓古道 但在申的候 因小朋友年太小 不合走挑路 被太管退件
於是 我只走到慈母亭旁的麓古道入口止步 在慈母燕子口附近 眺在一千百公尺垂直峭壁 墨山水上的一古道
以望搜行走於古道上的人 在七百五十公尺的高移 如彩色的

麓古道 前年小咕和小造的 以人力著崖璧 以小隧道穿山而的水合流步道 同合越古道的一部分 也是今越道尚存最完整的一部份

於古道路途的峻孤 在找太族的料 一本描那代的史小 施叔青老所的<<前埃>>
多行走麓古道的登山 也都引述了本面描述日警妻子去在所赴任 走的片段...

中情只有佐久左太是真人物
而了太役前後 著太地吉野移民村 不同族群人物的子女
殖民者者力不均等的受迫害者 奈且情地 在一
征服同 迫害被害 有是有形的痛楚 有是漫而形的心啃噬
在小家下 追溯段困厄及痛苦扭曲的 被文的增了
提供了另一 或是史的角度....然是以日本殖民者後人或者民族事的角度

中於地名 社名 有些植 植物名 植群分布 地地理知 也有些 且部份植了木瓜溪的"能高越古道" "天崖" 在立溪的"合越古道"
"立山咚比冬在所"目前查不到料 不知是否坐落在大同大部落之的道路上 早期即已撤?
而山新藏 其有其人 是1915年死於布族在八通越段帕西喀南事件的巡查
本小然不像王家祥下的史小 那地真且彷有其事 然以文的角度欣 了富的史料 成大而的 我得以知想日殖民的常民生活 是瑕不掩瑜的

寄望未能有太族的作家 以自己族人的角度 原那一段曲折而烈的殖民期史事....


示文章地
台: 玉山薄雪草
人(42,639) | 回(1)| 推 (1)| 收藏 (0)|
全站分: 文作(、散文、小、、插) | 人分: 山行 |
此分下一篇:走泰雅千年 99-5-22~23
此分上一篇:冰箱旅行-大雪山98-12-20

涵美眉
阿部落沈:失信的政府,荒唐的勘查
http://e-info.org.tw/node/52175
2010-03-02 12:04:59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