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照片截自路14635a8bf25d93
本文截自星法
有一首〈安道〉的古得好:「心安茅屋,性定菜根香,世事方,人情淡始。」首是告我要能安於困苦,且以持自己的信念、理想。
如何「安道」呢?
第一、心安茅屋:慈航法曾:「只要自心安,西南北都好。」一人不於何等情境,只要心不所,就能浸淫在一片放自在的喜中。就像回「居陋巷,一食一瓢,人不堪其,回也不改其」;如大迦尊者,在山林水,荒郊,也能怡然自得。儒家云:「物皆自得」,真正的平安,不在有多少人保,或是有多少屋大;只要心平,那怕是住在茅屋,都能安自得,充而足。
第二、性定菜根香:味均根底香,厚培其根,其味必厚。人也是如此,本性若安然、定,不妄求,不做非分想,日日清茶淡,生活仍然舒、快。如代的「安步以,罪以」;弘一大的「水淡,淡也有淡的味道」,都是甘於安道,以不多求自身富之例,如此生活,是人生至!
第三、世事方:世事明,如何才能得世法的真相,而在混中保持清明呢?如同清澈底的池水,染波,便能直透池底光。我的心也是如此,唯有有一有,有,安的心,才能洞悉世事的本面目。
第四、人情淡始:「君子淡以清,小人甘以。」人人之的交往,只有在平淡之中,才能出真情意;富的交情,就如蜜汁,甘美容易。的,淡淡的花香最怡人、淡淡的水更甘醇、淡淡的友才能久久。
古哲不遵「安道」修身性,人世之道。於物裕的代人,能否等清自在,放於自然的人生滋味?
第一、心安茅屋,
第二、性定菜根香,
第三、世事方,
第四、人情淡始。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