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金什(七)
第十八品 一同分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有肉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有天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慧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法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有佛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河中所有沙。佛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是沙。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河。是河所有沙佛世界。如是多不。甚多。世尊。佛告菩提。所土中。所有生。若干心。如悉知。何以故。如心。皆非心。是名心。所以者何。菩提。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
眼者心之
【菩提。於意云何。如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有肉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有天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慧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有法眼。菩提。於意云何。如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有佛眼。】
是佛佛法的五眼,五眼睛的分,文字都差不多。是佛先提出,「菩提,於意云何」,你的意思怎?佛有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佛的三藏十二部,就是把佛作十二的分,其中一是「自」,就是自己始,不是人家提出的。一就代表了十二分的自,是佛提出的。
有「佛」字,而「如」。如名代表形而上的道,一切生同於佛菩心性之,就是生命的根源。他有五功能,所以叫做五眼。第一是肉眼,就是我一的,是父母所生的肉眼,也就是我在的眼睛。肉眼能看物世界,我一切的感、知,都由它而。
肉眼跟心是一起的,所以很多的典,心眼同,在到心的道理,先提到眼。眼睛是心的一,所以心眼非常密切。道家的符就:「眼者心之」,眼是心的,所以古人很多地方都提到心眼的;譬如孟子到察人,特要察眼睛。
任何人都有眼睛,但是每一眼睛所看的都不同。就我人,譬如壁,我大家看都是白的,上每人感受白的程度、白的形象,完全不同。因有人是散光,有些是近,有些是一眼睛近,一眼睛散光,有些色盲,各各不同。所以一切生的心不同,眼也不同。
去我有句老,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人思想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不同一。世界上的人,有面孔相同的,因此明世界上的人,心想法也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有相同的。不要以白色色大家看起都差不多,上差得很,老花不老花,老花度又不同,因每人的力不同。
所以我肉及思想健康否,都因性、力不同而有差。有人候特敏感,今天很,有些人不大怕,怕冷!因每人身不同,健康不同,都是因力不同。
所一切病由而生,善有善,有,由心造,是唯心的道理。
在佛,一成了佛的人,有有普通的肉眼?那然有,肉眼就是看物理世界些象的。
天眼是什
第二是天眼,我普通人乎是有的。天眼的能力是超乎物世界,譬如看到鬼魂,看到天神,甚至於看到其它的世界。在人的千里眼,是根道家的而翻的。天眼能看到欲界系面的西,包括太、月亮,其他星球等的人事;也可以看到河系外面的西,是於真正的天眼。有些人打起坐看到些影子啊,星光啊,是天眼,那不是的。那只能是,我法名之,叫做眼天吧!眼啊,天啊,不得什西!(笑)
宗教形容天眼,是把塑的佛像多塑一眼睛,以代表天眼,也代表了慧眼。有些人和有些生物,不但有三眼睛,有的有四眼。所以佛法有修天眼的,也有修十眼的方法,前面、後面、、心、喉,都有眼睛。然,普通眼睛不一,而是像影、影一,能照射西了!
天眼有,一是得,是多生多世修持,修定,才有一生的天眼;是生俱的,自然有能力,因善行的所得的果。另一是修得,是一生修的,因修戒、定、慧的成就,一生成就了天眼。
天眼不是多出一眼睛,是肉眼的本身,起了另一功能。得天眼通的人,也我普通人一,但他自然看到多重的世界。
修持作功夫的人,到了後,神受到刺激,眼睛常出多幻象,那可不是天眼通!不要弄。真正有了天眼通的候,此人目光清澈如,看得非常透;句,物西不能障他,他的眼睛自然有透的能力。
春秋候有一生名叫扁,他有一次碰到一神仙,他一能透的,他的眼睛就得比X光要害,可以看到人的五六腑,所以他的就不有。有多唐代以後的,有人的眼睛天生就看水,能看地下丈深,不要探器,地下的水,他看得很清楚。
像一的眼不算是天眼,只能算是通的鬼眼,所以真正的天眼,就是法上所父母所生眼,必修持定力到了,肉眼就能看十方世界一切西。
肉眼是看物世界通常的象,天眼能透到肉眼所不能到的世界;所以天眼是定力所生,是定中所得的神通力量。人的生命功能充沛到,可以穿一切物理的障,就是所的神通。神通必要定力了,所精、、神充沛了,才能作到。
慧眼 法眼 佛眼
再一步是慧眼,慧眼也不肉眼,也是通父母所生的肉眼而起作用的。所慧眼就是智眼,是戒、定、慧的功力;因修定而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慧成了力量,成了慧力,才有智眼。
智慧怎成力量呢?我普通明人,想一道理想通了,譬如抽肺不好,改,道理上通了,但上不行,慧有力量,改不。又譬如脾,、、痴,道理上都得,就是扭不。管研究佛法,道理上的很通,碰到事扭不,是慧的力量不,也就是不能果,不能成道的原因。
所以真正的慧眼,是智慧的力量了才能成的。
法眼又是什眼呢?慧眼空。而能真正自性空、空性的,就是法眼。法眼一切生平等,非空非有。光落在空,是小乘果的一,要能真正空的妙有才行。在凡夫的境界,是性空起;在悟道智慧境界,是真空起妙有,是法眼的道理,是平等而。
第五是佛眼,佛眼不只是平等,而是一切生只有慈悲,只有慈。慈悲是念合起的佛名,慈是父性,代表男性的,至善的;悲代表了母性至善的,慈悲是父母所共性的仁德。是至善,件,平等,所以叫大慈大悲。佛眼看,一切生皆值得,所以要布施生,救生,也就是佛眼的慈悲平等。
真正佛依法修持而有所成就者,本身一定具了五眼。如果,世界上有人悟而成佛,立地就而具有五功能的,那他所的佛法,大致就是的;如果在理上自己悟了,而五眼功能有起,那是自欺欺人之。
所以我得佛的五眼,是戒定慧到了所成就的,是自然成就的法。也是每一人本性所具有的功能,只是我因有修持,所以不起。假使修持,我生命的本能中,自然就起五眼的功能,是第一。
第二,金到,佛什突然提起五眼的呢?他自己,下面又有作,至少於五眼一段,他只提出。接著又的去了,其中的道理在什地方?迦牟尼佛今天好像眼科生一,把你的眼睛翻查查,而且他是自的,他又不要你,什道理呢?
代表,所明心性的。真正到了有所悟,明心性,一之下,真的量境呈,它自然具了五眼的功能;所以即真,就是所明心性之。在金一品中,有把秘出,但是我真研究佛法,看佛的典,地方不能放去,它的就在。接著佛又了:
量的宇宙世界
【菩提。於意云何。如河中所有沙。佛是沙不。如是。世尊。如是沙。】
佛又提出第二,把眼睛查完了,又查沙子;再菩提,像河所有的沙子,依你看,在佛的眼睛看,是不是沙子?
我假使先不看金,照在一般年研究佛宗的人起,很多人一定,佛眼看到些不是沙啦!再不然,花啦,什啦,神神,都是不老。你看!菩提答的很老,然看到的是沙子,道佛的眼睛有什不同?是沙子就是沙子,非常平。你佛看到人家哭了,而笑了,那不叫做佛,那叫做神!他看到哭就是哭,非常平。要注意!
你如果,佛的眼睛看世界是空的,是的?佛看到河的沙子就是沙子,看到世界,水泥就是水泥,壁就是壁,同我一,有。要特注意地方!不然佛的人就流入一毛病,叫作高推境。好一,把佛的境界推得太高,假想得人完全,那是不平的。
高推境的果,往往成一不正。不正就是不正的思惟,不正的思想,成神了。所以,金是能金般若波密多,把你一切的妄念都切了,真正的佛法平常就是道。
所以佛菩提,佛眼看世界,河的沙子是不是沙呢?菩提然是呀!佛的眼睛同我的眼睛看的一,沙就是沙。如果你佛怕否?那假佛在的,我的答,佛!你在一的怕,是要我冷才可以,除非他是化身。化身就是另外一件事,只要他肉身身在,冷暖寒一的存在,一的感受。在些地方要特注意,所以人都是人做的,佛也是生修成的。
到,使我想到一首,我所知,一首是一百年前,一位大的人所作。人是到台神仙的,到宜一山上,就在崖上了一首:
三十三天天重天 白面有神仙
神仙本是凡人做 只怕凡人心不
什到一首呢?就是,佛也是凡人修的,所以他也是非常平凡的;佛看河的沙,一一看得很清楚。下面佛的第三又了。
【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河。是河所有沙佛世界。如是多不。甚多。世尊。】
佛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像我印度一河的沙,你看目多不多?假如每一沙子代表一世界,如是沙,等,「等」字是的一句;每一沙代表了一世界,而每世界像河沙那多的河,每一河又有很多的沙子,而每一沙子又代表了一世界,世界之多,多到不可量,不可。用比方形容河有多少,已不清它究竟有多少了。他,你字多不多?菩提,然很多!世尊。
佛在是明,空之中佛世界多得,迦牟尼佛同表一念,站在娑婆世界,道教化的立上告我,在他方世界,像他一智慧成就的佛,也一多得很;十方三世一切不可的,量佛。他不但把生看成平等,把成就的生也拉下大家一平等。一切平凡得很,不是只有我成佛了,了不起,你都不能成佛,都要我的。有回事,那不是佛法了,佛法一切生平等,一切佛也平等。每一佛教化一世界,空中有量的世界,也有量的佛,他:「多不」?是他的。你多不多呀!「甚多。世尊。」一句是菩提答。是佛菩提第三次的接引。
量的心
在又一了,佛的眼睛代表了肉眼、天眼、法眼、慧眼、佛眼,因此他可以知道世界上,空中,有那多不同的世界。然在科昌明了,由天文到太空的展,已可以相信宇宙中有不清的世界。些到今天止,只能姑且相信它,因月亮到底有有生命,不敢定。
在於了解宇宙太空容易多了,可是我要知道,佛是千多年以前的事啊!他用什器,什方法,能知道宇宙中有多的世界和生呢?,就是所如具五眼,具了智慧、神通等等力量,具了不可思的功能,但又拉到了最平凡的水平,生平等。他看到的世界,沙是沙,水是水,有什山不是山,水不是水,那是神病!然,一人被後面打一棍,那就迷迷糊糊,人不是人,鬼不是鬼了!那是不正常的人,一正常的人,看什是什。
【佛告菩提。所土中。所有生。若干心。如悉知。】
一他又提出好,在文字上,有我作,但是你要自己得在那。所以後的宗提倡金,也都是原因,因金多都是。就是,看起很容易懂,上都不懂。也我一很大的示,一眼看了以自己都懂,果不懂。我常青年人毛病,某一本你看有?看了。真的?我面再他,他就不懂了。
同我作人也一,多人把人生看得太容易,作了多的事。世界上有一件的事!些都是。你看我在便指出,很多都是有的,要你自己去掘,去,也是。但是他也有答案你呀!答案不是理解的,不是思想的,是要你在定慧之中,真正修持上去得到的。佛法不是玄的,而是一修的事。
在佛又提出第四重,菩提,「所土中」,你所的土中,土不是世界啊!佛的念世界是世界,叫做世;有所四世,五世等等的法。土在世的念叫做土世,土世是四世的器世,就是物理世界;器世的一切生都有生命。土世指中、美、日本、印度等的些土;我世界上家的有一百多,就是土世。
在佛菩提,你所有土上的一切生,有多少心?是大,在心理很,也很,如果要把人的心理一下共有多少,恐怕也不了。佛世界上的所有生一切的心,「如悉知」,他我啊!知道。在地方,他作了一答案,答案同上面有有,他也有明,只我猜。而且他答案作得非常高明,可是我千年的佛法,都被他老人家答案,打得去了,很多人都解了。在我看他自自答。
你的心
【何以故。如心。皆非心。是名心。】
他以佛的眼睛看,所有生些心啊,「皆非心」。句,佛在人,些生心都不是西,也有心,心到那去了?心掉了,「非心」根本不是心。既然不是心,佛大概又怕我他,那又是什?他快又了:我的眼睛看你啊!不是心,不是心,所以叫做心。他世界上一切生的心我都知道,菩提不及,他就又了: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有一切人不是人心啊!生的心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啊,小昆一切生命,都不是心,「皆非心,是名心」,所以叫它是心。
金一就,我一切生,有一「我」,是我,有我,把我的象,著的很害。我有心呢!把自己所有的妄念,意分,,一切不在的些念、往思想成是真的。人,一切生,犯了根本上的。我一切的思想、心理、意的化,都是那真正心所起的一象化而已,不是真正的心。可是一切生把象化抓得很牢,看成是心。佛的晚上,每天都到,「是日已,命亦。如少水,斯有何。」今天已完了,命又少了一,今天去,今天不再。年的去了,衰老也有多久的停留,所以非常的悲哀。
其都被象了,人生永不的有明天,何必看去呢?明天不的,真正的空是有的,它也有分昨天、今天、明天,也有分去、在、未,永是一空。天黑又天亮,昨天,今天,明天是象的化,空本身有。天亮了把黑暗住,黑暗真的被光亮住了?天黑了又把光明住,互相替,黑暗光明,光明黑暗,在化中不增不;所以一切的用是妄不的,而空之是不增不的;所以一切生,不要被化不的象所。佛知道道理,但是生不知道,佛是名心,生自己都把妄不的感受,著的作用,成心。
永得不到的心
【所以者何。菩提。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
前面一的,是佛自己提出心的,由眼到心。他的一切都不是心,生一切的心都在化中,像一,像物理世界一,永不停留,永把握不住,永是去的;所以「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我一未。它已成在了,正在的候,已成去了。象是不可得的,一切感、知,都是如此。可是一切生不解道理,拚命想在一不可得的三心中,去在未,把它停留住,想把它把握住。因此,在座多佛的同要特注意,你要想打坐把心定住,那是犯。
你腿上坐的候,想定住的那一心,跟著你的腿一已跑掉了,那可以保留啊!我一坐坐得很清,唉呀!下坐就有了!告你去不可得,在不可得,未不可得嘛!要你保持清?清也不可得嘛!也不可得,不可得的也不可得。那怎得啊?不可得的中就是得,就是那平。
有一般人解金,般若是空,因此不可得,就把它看得很悲。空,因不可得,所以不是空,它非空,它不的呀!所以佛世界上一切都是有法,有法都不在。但是有法,是,用是有。所以我想在有法中,求之道,是背道而;因此一切修持都是用。不是把有法切了以後,才能道;有法,本都在中,所以之道,就在有象中察,察清楚才能道。
有法生生不已,所以有不可限,生不可。如果把生心了就可以道,那都是邪,不是真正的佛法。所起性空,性空起的道理,就在地方。是金中心的中心,也是一切人要悟道中心的中心;一搞不清楚,往往把整的佛法成邪,成了的空,就唯物哲的思想一,把空成了有,那可不是佛法!
佛去心不可得,有去心有了,佛有吧?不?佛去心不可得,「不可」是一方法上的推,他有去心不「能」得,在心不能得,未心不能得。一字之差,差得很,可是我後世研究佛,把不可得念是不能得,真是大而特。所以啊,佛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是叫你不要在象界,去求上阿耨多三藐三菩提,求上的道心,因象三心都在化。
高明的法、大,接引生往往用三心切的方法,使你解初步的空性,把不可得的去心去掉,把有的未心住,就在在心,下即是。下即是又是一什?可不是空啊!也不是有!你要清楚才行;要先清自己的心,才好修道。
第十八品是一同,同是什?同是道之,明心性之。所了不可得,可也不是空啊!也非有,即空即有之,就是那一真量,你有的候就是有,空的候就是空,非常平。你在感情上悲哀的候就是悲哀,悲哀了也是空,空了就是象不可得,不是有,是悲哀去了,後面一定喜。喜的候也是不可得,也去,也是空。空不是有,空是一方便的法,一名而已。不要把「空」作佛法的究竟,就落到悲,那不但不到小乘之果——空,那是邪,也就是。所以、思惑不清楚,是不能果的,也不能成道的。佛法就有的,一定要注意。
在有多著作,我危了,那些佛法的著作,比人的毒害,是有毒的思想,希望位要用真正的佛法眼光甄,用智慧辨,不要走入邪和的思想。一品我它的偈子如下:
第十八品偈
形形色色不同 手眼分明一道看
宇宙浮心起 空著安
「形形色色不同」,形形色色,物理世界各象是不同的,如人有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都是象差,法相同。
「手眼分明一道看」,但是以佛眼、慧眼、法眼看,是一的。手眼是什?我大家都看到千手千眼世音菩,一千手,每一手中有一眼睛。我常,我坐在,外面一千手千眼的人,我的都用了,大概每一人都得把蒙起。千手千眼代表他的智慧,所不照,也就是代表他具有各接引人的教育法。助你的手,持你的手,救助你的手,以及察清楚的眼睛,千千的手,千千的眼,也只有一手,只有一眼,平等平等。
「宇宙浮心起」,每一宇宙,每一世界,像大海的水泡一,所以宇宙不是自性心起的作用。每一思想、每一情、每一感,都是自性的性海上所浮起的一水泡,生化不停,自心起。
「空著安」,一切法用之有不用即空,所住而生其心;本所住。二祖求摩祖,此心不能安,父替我安心。摩祖你拿心,我你安。二祖,心了不可得,找心找不到啊!摩祖那好了,替你安好了。其用不著他替他安嘛!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你安什啊?所以,空著安。那去安心呢?此心不要安,都是花世界,都可以安心。在平中,都是土,都是安心的自宅,因是空,著住。一品的道理,精要就在此。
第十九品 法界通化分
【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三千大千世界七。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得福甚多。菩提。若福德有。如不得福德多。以福德故。如得福德多。】
福德不可得
【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三千大千世界七。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得福多不。】
到,又另起一。非常有趣,金始在,一是到最高智慧成就的候,上一最高潮,要多大的福。福、智二,是佛的名,一人要凡夫成佛,必要有智慧的,福德的。有真正的福德,才能得真正的智慧。有候,我自己得很不明,有力,悟力也不行;是因福德不!大家都是生的,什我的筋不行?道投胎的候把霉的筋了?其功能都是一,只因自己福德不,真正的福德,心理的健康,的健康,是要自己修持的。
佛菩提,你如何?假使有人用金啊,金啊,瑙啊,些世界上最的七去布施,拿充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去布施,你行所得的福大不大?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得福甚多。】
是菩提的答。他是啊,佛啊,假使有人布施的,那得了啊!的福大得很咧!
【菩提。若福德有。如不得福德多。以福德故。如得福德多。】
佛,你要知道,人世的大福,就是多,命,女多,女好,都好,好得有再好了。可是,去心不可得,在心不可得,未心不可得,都有用。所以人生啊,都是理想,都想把明知道抓不住的世界拚命抓住。尤其是命,分明有生必有死,可是人人都想仙道,生不死。福是有的,每人的光都是一下子,就像一支手筒,每人那筒都要亮一下,可是希望一子亮是不可能的。世的福是不在的,福德啊!所以佛,世的福德再多,也不指之的空花就去了,「以福德故」。
人希罕的福
真正的福是什呢?清。心中既也悲,得也失,有光也有侮辱,正反都有,永是非常平的,是所上界的福——清福。清福每人都有,我每一人都有清的候,可是一天到晚事,在家,你不了啊!自己掉眼,好像被社上人忘掉了,又怕被人家看不起!有一人一名片看我,都有人帖,也有人打候我,唉呀!我好悲哀啊……他有清福不享!佛的人要先能明一。世界上一切人的心理佛都知道;一切人都把不在的西成在,真的清了,他也不去享受。佛到了空性,自性的清,大智慧的成就,才算是真福。真福那求?非常容易!可是人到了有福的候,反而不要了,都是自找。
一什插在地方呢?因是指著三心不可得的,要解到三心不可得境界很;要想修到境界,一定要有真正的福才行。佛的基本第一步,到人生要修行暇之身得。始我已,暇之身就是健康有,可是世界上的人有清不肯享受,有好身,他要去消耗掉,而且真到了清暇,他自己反而悲哀起。所以,「倒生」,也是有法的事。下面是我它的偈子:
第十九品偈
浮立中天 滴功自然
倒竿回首望 繁散如
「浮立中天」,浮是塔,造一佛塔,七的叫七浮屠。中人有一句,救人一命,造七浮屠。我做了一件好事,救了人一命,等於了一一。事上是佛的,救人一命,造七浮屠;是有功德。
「滴功自然」,有功德要慢慢一一做,今天做一好事,每天做一好事,累起,等於人一子。子也是一天一天把它成功的。但是啊,「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雨中」,到在都有了。
「倒竿回首望,繁散如」。梁武帝一生造了百子,武天一生又造了百子,都有了;所以迦尊者有一天跟阿,怎能道?把口的竿先倒下,就能道。
我每人面都有自我高的竿,把一念打掉以後,大福就了,就到空性。人世一切的福,甚至皇帝的大福,都是繁散如,一切繁,目就散了;散了以後,你留一影像好不好?一切是,都有,都像一的去了。所以佛,「以福德故」,他真正得一大福,得到什?大福是你到了空性,悟道而成佛,才是大福,大成就。
但是要想悟道成佛的,就要莫作,善奉行的一切福德,培智慧。智慧不是光靠,或靠腿子在那咬牙根熬得出的!那持戒修定,咬牙熬腿子,不是修福德,修有福德的一而已。福德,都是,而你自己智慧不能到,修不成。所以佛果然是真智慧,培智慧的福德,又是一切善行的功德所完成的。
一千要注意!不要到佛法是智慧之,然後嘛,好事不做一件,那就不是真的智慧;句,如果有真的智慧,自然要作好事了,智慧善法是不二而一的。
第二十品 色相分
【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不。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色身。何以故。如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菩提。於意云何。如可以具足相不。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相。何以故。如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相具足。】
大丈夫相
【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不。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色身。何以故。如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金的上半部,都是菩提出的,及佛的答覆。到了下半部,佛自的了,怕他不懂,一步步的。金始,佛吃了以後,想打坐,想休息,碰到菩提不懂事,拚命。他慈悲了,乾脆不打坐,一一你吧!我仔看看,金就是一本嘛!前面已一一,三十二相都不是如,若相非相,即如。下面他又婆婆的,很慈悲的,就怕你不懂,再的又是。
菩提,你的意思怎?「佛可以具足相不」?你注意啊,用「佛」,不用如了。有些地方,他用如如去的,有些地方他用佛呀佛的,每一字都要注意,不然金是白了。
的佛,代表佛的身、肉身。佛的身很漂亮啊!管了十二年,仍是很漂亮。佛是一美男子,三十二相,八十好,阿就是因看到佛那漂亮,才跟佛出家的;果被佛了一,阿出家是了好色。佛就是具足色身,大丈夫相,一切常人不同;不但有三十二相,有之而的八十好,是普通人所有的特,叫做「具足色身」。
人成佛的候,就要具大丈夫相,佛上很多地方大丈夫相之重要,等於佛上很多地方,女性要成佛的候,必先要男身,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是有本大乘典,佛都吃了,碰到河上女,碰到夫人,都是婚,而且生孩子,但即身成佛。她把佛面了一,佛:「如是如是」,夫人啊,的,有什分相,女性也可立地成佛,也不要男身。所以不要落在小乘知上。在金,佛又把女性不能成佛的法推翻了。佛,可不可以具足色身而呢?你看到三十二相,那相貌堂堂的,叫做佛?菩提:「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相」。
大家天天想佛,如果你打坐看到佛,那是魔,不是佛。佛吃了在那打坐,他不想看你,只有你去看他差不多。所以,千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念看佛。佛接著:
「何以故。如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相具足。」是真正告你佛法的秘。他一真正得道的人,佛上,一得了道,他就出大丈夫相,就有特的相,叫做具足色身。色就是肉的四大,地水火,平常我是告你,但是真正的道理,「即非具足」,是不可以著相的,有形有像都不是啊,因此叫做「具足色身」。
世上的肉身菩
什道理呢?得道的人,自然有一股道相,那道相不是在形象上的。譬如我常告年的朋友,年在大的候,看位有成就的老,有成就的和尚。有父,人家都得他是肉身菩,有人叫他肉身;那子看到,眼睛比要大,露光的,他戴起近眼,怪怪;鼻子有大蒜那大,大眼睛,配了大蒜鼻,嘴吧快到耳朵了,牙得像玉米,小小的。反正啊,五官分析起一是,可是在他上,愈看愈可,愈看愈。走路的,但是得很。他的衣服十年也不洗,一身都是子,起就那抓,有徒弟看到子爬出了,他不可以生,就是一怪人。
有一和尚,十年不洗澡不洗,不洗的,他睡的地方有一子,大概也十年有洗了,眼洞都有了,只有灰。他睡也在,打坐也在。有一天我要了,向他告,他正在子打坐。他:我也得出送你,你我有你。下要我的命!非要把伸他子去不可,我也是有癖乾的人,可是父之命,只好硬著皮把伸去。果子清香,是什花香,也不出,一股清香,伸去就不想出了,心有感受,有道的人不同。
另外我年在西藏看到一活佛喇嘛,他喜喝我中茶,人到的茶,都是最粗的茶,加上牛油、油叫做酥油茶,一半油一半茶,喝了的很好喝,你有喝的,一定第一口就吐掉了。他只有一盂,吃喝茶都是一,招待客人也是一,十年也不洗,其比。有候我去看他,因他有神通,他得你有,看得起你,他就把自己喝的那茶盂,你喝一口。有些人是怕,有些人是恭敬,不敢喝。你怕也好,恭敬也好,他都知道。你恭敬的,叫你勉喝一口,喝了一口,消了好多的罪。有些人怕,他就了,你的嘴也是肉做的,我的嘴也是肉做的,你什不用我碗啊?一的人,仔一看他,非常,那不在鼻子上,不在眼睛上,五官上看不出,他有一股道,也就是道理。
所以,真正成佛的人,不以具足色身;在他的身上找他的道,那是找不到的。然,一得了道的人,一定起了化,肉身一定也起了化,自有道,色相。但是「即非具足色身」,你不要著相,肉的身是有生的,「是名具足色身」,所以叫做具足色身。具足色身,要注意,就是肉之身。
【菩提,於意云何,如可以具足相不。不也。世尊。如不以具足相。】
第一具足色身是的,肉的身叫做具足色身,所的身。但是第二了,可不可以著相看?譬如,眼睛忽然看佛站在你前面,是相,象。他菩提,可不可以著相呢?菩提然不可以,,金前面已了,不落在宗教偶像的念,不以三十二相如。什理由?
【何以故。如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相具足。】
真正的佛,是到法身,才是到真正的佛。什是法身?了不可得,一切相,法身相,也有境界。如果你在一境界上,就已有所住,有所著,就不能明心性。一切相皆空,才能明心性,才能到佛。我一的如下:
第二十品偈
形象由不是真 都依心色起因
可堪世狂客 偏向枯境
「形象由不是真」,形象是一切妄偶然的存在,不是真的。但是物世界形象是那的呢?「都依心色起因」,唯心是道,心物一元,是心的力量生成了形象。「可堪世狂客」,佛法本叫你不要著相,不要著物世界的西,可世界上,一班有智慧的凡夫生,「偏向枯境」,偏偏都向那枯了的去找。我打起坐,一念不起,等於是枯,枯有典故,就是雪的一首:
一兔身古路 一便生擒
可犬性 向枯境
一兔子躺在一路上,打的候,老在空中一看,大路中躺著一兔子,老下就把兔子叼走了。可犬性,打的候,那狗靠鼻子,跑了半天,到找兔子。向枯境,只好向枯根的空洞拚命找。雪是宗的大,世上一班宗的人,公案啊,啊,都像犬一,向枯境。
如果是大智慧的人,像那老一,空中一亮,就把兔子叼上去了,境界就空了。我後面的狗勤快得拚命跑,啊啊,跑啊跑啊,就在那找境界,找一空!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