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
遵彼汝,伐其枚。未君子,如。(一章)
遵,循也;汝,水名;,水堤防;,木名,山楸也;枚,小枝;,音逆。意。,音周,重也。
遵彼汝,伐其肄。既君子,不我遐。(二章)
肄,而生曰肄;遐,也。不我遐,「不遐我」的倒文。《》中凡「不X」放在句首,都有希望的意思。
尾,王室如。如,父母孔。(三章)
,音房。赤尾之;,音。赤也;王室,周室;,火也。如,形容局急迫之甚;孔,甚、很;,近也。
〈序〉云:「汝,道化行也。文王之化行乎汝之,人能其君子,勉之以正也。」〈汝〉成是文王的教化很大,施行於汝水之,即使是汝之的女,也能家的需要,所以能勉自己的丈夫,不要逃避、害怕君臣之的(家服役),以正道勉之。何以得所人「勉」之意?依照孔的解,在第三章四句中。第二章「既君子,不我遐」意人丈夫在外行役,害怕苦而逃亡,在既然到君子了,表示自己的心是多的,因此「不我」。第四章直接出,以王室正遭之,行役之苦酷烈如火,即使如此,君子也不逃避。因若逃避之,得罪王室,招致,罪及父母,故人勉君子,不要逃役。
清人崔述文「王室如」例,以指山亡之事,〈汝〉作於周之,文王之化干。近人於此的看法接近,都是人喜其丈夫出征(或行役)之作。 而本最人的地方,就在於丈夫的思念之情。未君子之,心渴望。等到了君子,知道他不我,欣喜之情於言表。但又害怕他我去,因王室的役太繁重,君子可能要行役,我而去,故言父母,王服役然重要,但也不要忽略父母。其是人希望君子能留在自己身,相守。《毛》不同的是,三家《》〈汝〉士人因家老,不得已而家去官,了能伺奉,牲自己的理想(居不仕)。故《後周磐》周磐:「居母,薄不充。《》至〈汝〉之卒章,慨然而,乃解,就孝廉之。」大概周磐的本子就是三家《》的本子,且是《》。今存《外》也有相的事,都把〈汝〉成是家之作。 但是家之只能解第三章,於第一、二章的意旨法解,因此不取三家之。而且涉到《外》本身的言方式的特殊性。如徐先生的,中思想的表方式大有二:一注重抽象事理的述,把自己的思想於概念性、抽象性的言表,是哲家的言。一以具、特殊的事例理,者可以直而不需思考之力,加以受。此受的是「史人」的言行,此史家的言。 《外》以他史家的言述自己的思想,透具的事件、人物,因此必代的、思想、社相。所以在解三百篇,常常把代的多社、思想、俗等加在篇中,而得出的多解成了《》在代的意,不是《》的原始意。〈汝〉就是最好的例。
《外》藉此突出一中史重大的之一,即「士」的立身世。《外》的作者以士以重,但是有之士在的社上遭遇多矛盾突。如站在士的立,身孰重?君孰重?忠孝孰重?些都突出的特殊社背景,即士的生活普遍困,由困而涉到士的德行人格的巨大力抵抗。
文章定位:
人(312) | 回(0)|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