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有苦〉
匏有苦,有深涉。深,揭。(一章)
匏,音袍。葫,大者可以於腰,浮水渡河,以防溺水,故有腰舟之;苦,如枯。葫已乾枯了,的,可以用於浮水;,水;涉,今之渡口、渡;,衣,揭,也。此句:水深以衣匏於腰以防溺,水荷匏於肩背可也。
有盈,有雉。盈不濡,雉求其牡。(二章)
,水盛貌;盈,也。水盈;,音咬。雉,有,然、;,。濡,沾;牡,指雄雉。
雁,旭日始旦,士如妻,迨冰未泮。(三章)
,音。,音和也;旭日,初出之日;始旦,初升;妻,女子出嫁曰。妻,指迎娶;迨,及也。泮,散也。冰未散,指正月中以前。
招招舟子,人涉否。人涉否,我友。(四章)
招招,招手貌;舟子,船夫;,我也;,待也。
〈序〉:「刺宣公也。公夫人淫。」此篇的旨意清楚,未刺淫之,故而後人多解女子望嫁之。第三、四章中可以明的感到望嫁的心情。但是在於,女子希望自己能出嫁(或找得到心目中理想的丈夫)和以葫渡水、水不濡的比喻,者有何?尤其是渡水的意象充斥整篇,乎可渡水的意象成了性的比喻、象徵。依照後注家的解,第三章「迨冰未泮」是一。於周代嫁娶正的解,後儒有法。一秋、冬,一春天。所「霜降逆女,冰泮止。」一成,的即是昏姻嫁娶的期限。何「冰泮」?依《毛》的解,「冰泮」「冰散」,孟春(正月),而霜降之季秋(九月)之,其九月至正月。 毛公以秋、冬二季昏姻嫁娶之正。但是後人分析《》中所有和昏姻有的篇章,以秋天期的,只有二。一本篇(匏可以渡水之用,必等其成熟乾枯,大在秋季),一《氓》。以日婚期的,只有一篇:〈邶北〉。反而描春天景物的共有五篇:〈周南桃夭〉〈召南也有死〉〈邶燕燕〉〈豳七月〉〈山〉。 由此可,秋冬之不可信。但「冰泮」作何解?後儒以「冰泮」之「泮」「分亦合。以半之字分,亦合也。」 因此,「迨冰未泮」意指不要等到河水冰。所以匏有苦、雉雁,都是秋天河冰未合以前的景象。
本女子想婚,但何以婚要用渡水一意象起?是解的之一。首章「有深涉」,「」、「涉」字毛公都解「渡水」。但近人一多以「涉」作水中可涉之,津渡。「深,揭」,「」字的解也不一。依《毛》的解,水若超衣,就不衣而渡水。水,搴衣而渡。由此推出「因用」之。 但若上一句「匏有苦」言,此「」、「揭」都匏瓜有。如一多的:「是在腰,揭是挑在肩。」好像此主人公水深水,一定要渡河去,表她的度。第二章「有盈,有雉。盈不濡,雉求其牡。」「」指水深的子,「」雉。的端。人乘渡水是以水位,且女子出嫁也要乘。一章表的意思:雉在找的伴,好像自己乘而,要嫁心的人。第三章到,不要等到水已冰,才想要渡河。此已法渡河,不止,也法婚了。三章都用渡河的意象和婚嫁相,表自己可望成婚的急迫心。法,和某社俗有水迎娶的俗。〈周南〉就是把婚的一些式河流相合起,「之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薪,言刈其楚。之子于,言秣其。」就是昏河流的,在人心中成一意:渡河流就意味著成功,渡不河就意味著昏的失。不,本最後一章「人涉否」出主人公的悲哀,人都渡水而,唯她不得渡水,心的失落,不言可知。
〈谷〉
谷,以以雨。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以下。德音莫,及同死。(一章)
,不之貌,今一;谷,谷中之;以以雨,又又雨;,音敏,勉,勉力。勉至有怒二句,言我勉力君子同心,以夫之道,汝不宜我有怒也;葑,音。又名、菁、、芥、,即大菜、苤、之。菲,地瓜;以,及也。下,根也。屈里:《》云:「此是反。言采葑采菲,能不及其根乎?以喻夫有始有,不年而衰老也;德音,言。此指以前的誓;及同死,我同生共死。
行道,中心有。不伊,薄送我畿。荼苦其甘如。宴新昏,如兄如弟。(二章)
行道,行路;,慢地;中心,心中;,恨也;伊,是;,近;薄,迫,近也。畿,音。。此二句「不」至「我畿」意:不敢期望他送我至太的地方,但相送至的距都不肯了,多令人痛心;荼,苦菜;,音。菜,其味甘。二句荼菜苦,己心更苦,故云其甜;宴,也;古兄弟於夫,此以兄弟喻其相。
以渭,其。宴新昏,不我屑以。逝我梁,我笱。我躬不,遑恤我後!(三章)
、渭,皆水名。水,渭水清,水入渭水,使渭水亦,喻夫本清醒,因新婚而迷惑;,音。,清貌。止,渭水若停止不流,能清。喻人望其夫能清醒;以,也。不我屑以,不屑我相共;逝,往。,以石障水而空其中以通之往;,也。笱,竹,捕器;躬,身也。我躬,即自身。,容也;遑,何。恤,也。二句我自身已不容,何我去後之事。
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勉求之。凡民有,匍匐救之。(四章)
方,筏。舟,船。方、舟作,水深用筏、船以渡;就其深矣四句,比喻自己家事易皆力之;有,富也。,也;,患;匍匐,《朱》:「手足行,急遽之甚也。」
不我能,反以我。既阻我德,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覆。既生既育,比予于毒。(五章)
,音序。也「不能我」之倒文;阻,也。拒之意。德,善也。善意;,音股。也。用,指器物。二句言,既拒我之善意,如物之不能出售也;「昔育恐育鞫」第二「育」衍字,作「昔育恐鞫」。育,即生育,人子也。古俗,人若有子不出。「鞫」後小之。「昔育恐鞫」,心不能生育,生了又怕法;覆,使其家族覆,指後嗣;比予于毒,《》:「我如毒螫,言已甚也。」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新昏,以我御。有有,既我肄。不念昔者,伊余。(六章)
旨,美也。蓄,乾菜、菜、泡菜。夏秋制妥,以冬月食用;御,。,抵;,音光。武貌。,怒貌。有有,即,暴之意;,也。肄,也。指我苦之事作;伊,唯也。,音。息也。初曰息。意:我初嫁此家。
〈序〉:「刺夫失道也。人化其上,淫於新昏而其室,夫,俗焉。」清人方玉斥〈序〉的法云:「今味,夫失道有之,未失。」朱子的法持平,《朱》:「人夫所,故作此,以其悲怨之情。」代者也都接受法,通篇都是之。不中「凡民有,匍匐救之」及「昔育恐育鞫,及覆」的也引起後儒不少的疑。如方玉「凡民」二句:「非急功,胞之士,未可言,而一人所能言哉?」「昔育」二句:「亦非有扶危,患相恤之士,未能自任。而一所能任哉?」因此一篇只是,是忠臣士不君所知,或者遭遇,被逐,夫之以其情,藉以世。所以他本篇:「逐臣自也。」 然,「凡民有」及「昔育恐育鞫」二句若平的解,不是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而已。何必要忠之士方能任此事?
〈女〉
女其姝,俟我於城隅。而不,搔首踟。(一章)
,《毛》:「也。」《朱》:「雅也。」姝,音,好也。其姝,姝然,美好貌;俟,待也。城隅,城上之角。;,之假借。,也。即蔽、躲藏之意;踟,躅,徘徊之意。
女其,我彤管。彤管有,女美。(二章)
其,其姝;彤,音同。彤管,即下文之荑。色管的初生植物;,音。赤貌,或盛明貌。有,即然,赤而光亮之意;,同。,音易。亦也;女,同汝。指彤管而言。
自牧荑,洵美且。匪女之美,美人之。(三章)
牧,郊外之牧。,音。即上文「」。荑,茅之始生者,即茅牙,柔美可食;洵,音。信也,在。,特殊也;匪,非也。女,指上文「荑」;美人,指女。
本男女相之,〈序〉:「女,刺也。君道,夫人德。」三家《》以:「女,者及思也。情欲以歌道,故曰『而不,搔首踟』,急也。」毛三家之皆附不可取,到不如朱子直接斥之「淫奔其之」的有地。然,朱子的法是代道念下的物,今日已不被接受。首主要是描情人的心理,刻入微,真人。云「女」,如淑女般的文幽,但文中仍著活趣的一面。「而不,搔首踟」焦急之神,「匪女之美,美人之」句情人心理的微妙化,最出。
本中具性的解在於「女」的「」字,《毛》解「」,瑞辰是「靖」的假借字,「靖女」,成了善女。毛相近。後家也朝假借的方向解,如「」作「」的假借,「」本意,女便指盛之女。另外「而不」的「」字,自朱熹以「蔽」解後,一句的意象也之活了起,字告者,是一天真活、皮的女子,可能正躲在城角的某一蔽,的察男子的一一。男子如而至,不女子身影,自然焦急,因而不自禁搔首踟了起。一性的面充了郁的生活息,也下文女子物埋下伏。「彤管」毛公、玄及《後》都是女史用的赤管,後家提出不同的解,如是女子所玩之物、器、或者植物等等。也一「彤管」而引出不同的解,既是女史所之物,本中女子的;既女史,有求妃、才的意思在;或者有刺之。都是因女史的:「功」,正德以示法戒有。
文章定位:
人(669) | 回(1)|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