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大中心
* 者文/台北
大助十一所
教育部最大一高教「五年五百一流大及尖研究中心」第二梯次名出,由十二所少十一所大,元智大遭淘汰出局,一度不被看好的政大,以第十一名入榜。
元智校直言不能接受
元智大校彭宗平昨天以「羊色」形容他意外的果,直言「不能接受。」政大校思受,不意三度了:「部。」
九十四年起施的五年五百,第一段出十二所大,在考後,第二段名昨天出,入的十五所大「人人有」,不大助的尖大剩十一所。
台大、成大持平
教育部特挪三.四元元智大(燃料池)、高雄大(境研究)、海洋大(水生物科技研究)、中原大(薄膜研究)四所大展重研究中心,前三校各九千元,中原七千元。
元智大何出局?教育部高教司何卓述委看法指出,元智的「燃料池尖中心」、「通科技尖中心」等相研工作欲到的目太多,反而表不如期,基科平台尚待建立,欠缺明展策略、研究工作亦明展。
台大不在、量表都居「」,可在未三年,每年再拿三十元,五年得一百五十元。成大排名第二,十七元,校助金持「平」。
清大增 政大少一
三至五名分是清大、交大、中央,都因表出色「加」,清大增加二最多,交大、中央也增加一元。中山、明助上次相同,中略增,唯台科技大、庚大、政治大比上次少一元。
教育部高教司何卓,上述校可自九十七年起三年得上述,但若考核不佳,仍可能列、勒令退。
何卓,分基分化、量化指,各占分五十%。化指包括整制度作、基施、教、重域或研究中心、人文社展策略、永等六;量化指包括研究量、化情、合作量等。
十四名委名如下:建主委何美、科主委建仁、政委林昌、研考主委施能、中信董事旦、前政部林全、美西大校茂、台大教授林、中研院院士何志明、王士元、垣崇、朱敬一、中研院副院兆、中研院基因研究中心特聘研究游正博。另加委主席、教育部杜正,共十五人。
高教司/元智展策略 出
* 者文/台北
教育部昨天公布五年五百第二波十一所大名中「政大上、元智下」,引外界好奇:「是否政大生大作投、校拜部有?」教育部高教司何卓,查委不受左右,政大本就表亮眼,「他是」;元智因目欠缺展策略,被迫退。
考等第,台大、清大、交大、中央四校,在九十五、九十六年度皆得「」,元智年皆得「良」,仍政大「一良一可」。
政大表亮眼 自己
何卓解,政大在量化指上排名第五,特是商管、大、人文科在大名列前茅,元智著重理工,「榜同型大太多,法突出」。
元智校彭宗平,元智定的展策略及目是「以基,致力於用研究,展合作的竿校」。年前,委非常肯定的特色利基。
「但事隔年,被不同一批委否定,教育部前後不一、互相矛盾,台高教未如何展下去?尤其一所企的校而言,有受到肯定,反遭解、扭曲抑。」彭宗平以置信。
日前外政大退出取的十名之外,昨天政大已安排者表「落感言」,未料竟「部活」。政大校思入名表示欣慰,但仍有微。思例,台大一年拿三十元,一成六用展人文域,金就是政大的倍以上;清大拿十二元,用在人文展上也有,相於政大得的。他,要一大向尖,仍有很大距。
有退制 各校才努力
何卓,一定要有退制,各校才努力往前拔尖。至於助的十一校是「原班人」留在榜,是因前年助校行率都八、九成,去是奠基,後三年必刺,家培育尖大要大足展,才可望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