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是三年多任內沒有颱風登陸的「護國神人」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一位是以棄台北醫學院念台大大氣科學系登上媒體的大三生林之...
[Newtalk新聞] 受到東北風影響,晚間起4個區域將會有短暫陣雨,另外,中颱「哈隆」在5日生成後,將在日本南方海面北轉,朝東北方離開,預計後天較接近日本,對此,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也PO出哈隆的衛星雲圖,只見它形狀渾圓扎實,且風眼也越來越明顯,因此鄭明典也指出,若與東北風交會,日本也可能會有出現共伴效應。 氣象署指出,今天晚間起到10日受東北風影響,午後中南部及其他山區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因此大台北、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恆春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為零星雨...
輕度颱風「麥德姆」一路往西北西跨入南海發展,前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路徑主要經菲律賓入南海,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不過外圍效應今(3)日仍為東南部帶來局部短暫陣雨,明(4)日西半部可能出現背風沉降,氣溫上升。鄭明典也指出,今年西北太平洋已生成21個颱風,與氣候平均接近,但路徑相對偏向南海,麥德姆即屬此型態。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14時麥德姆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7.0度,東經120.9度,以每小時24公里速度,向西北西進行。受外圍水氣影響,花蓮、台東、屏東今有局部短暫陣雨,台東與恆春半島降雨機率晚間後提高,局部並有較大雨勢或雷雨。氣象署提醒...
麥德姆颱風雖然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但根據中央氣象署資料顯示,今(3)日受到麥德姆颱風外圍雲系影響,花蓮、台東及屏東會有局部短暫陣雨,台東及恆春半島降雨較明顯,時間愈晚機率愈高,有雷雨及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
中央氣象署表示,強烈颱風樺加沙今天上午11時中心位於鵝鑾鼻西南西方380公里的海面上,持續朝廣東西部海面前進,上午台灣本島已脫離暴風圈,預計晚上暴風圈也將脫離台灣周圍海域,不過由於此颱風外圍環流寬廣且水氣充沛,各地降雨機率仍偏高,沿海風、浪仍大,請民眾多留意。...
根據氣象署22日上午8時30分最新資料顯示,第18號颱風「樺加沙」中心目前在鵝鑾鼻東南方海面,向西轉西北西進行,暴風圈正逐漸進入台灣東南部近海,對台東、屏東、恆春半島及高雄將構成威脅,此颱風未來強度仍有稍增強且暴風圈有稍擴大的趨勢。目前陸上警戒包含台東、恆春半島...
強颱「樺加沙」持續長大中,暴風圈將於中午接觸台灣陸地,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直指現在的強度應該已達顛峰,強度達到颱風聯合警報中心「超級颱風」的標準!「天氣風險」表示,樺加沙颱風強度很強、環流很大,雖未直撲台灣,但影響仍不容小覷,今明兩天要特別注意,花東、恆春半島的較大雨勢會影響至週三。
颱風樺加沙增加中,被臉書台灣颱風論壇稱「未來12小時將是樺加沙最顛峰的狀態」。(圖片來源/翻攝自氣象署) 颱風樺加沙21日持續增強,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今(22日)早7點在臉書發文指出,第18號颱風樺加沙,從過去雲型變化和所在位置判斷,現在的強度應該已達顛峰,強度達到颱風聯合警報中心「超級颱風」的標準。 他說,「最近的經驗,我稍微會擔心臺東,屏東和南花蓮,請小心!」 樺加沙已成強烈颱風,未來12小時將最顛峰 臉書台灣颱風論壇寫到「昨夜(21日)颱風眼牆順利置換完成 今天白天還有機會小小增強 將是樺加沙最顛峰的狀態!未來12小時將是樺加沙最顛峰的狀態。」...
第18號颱風「樺加沙」昨午升級強颱,並持續增強。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9/22)上午指出,樺加沙強度來到顛峰,達到美國海軍與空軍設立「颱風聯合警報中心」的「超級颱風」標準,提醒民眾注意。
今(12)日白天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一早針對「6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對此,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今日雲量少、風速弱,各地持續炎熱,需等待午後對流才能降溫。
各地天氣高溫炎熱,中央氣象署今(12)日一早針對6縣市發布高溫特報,提醒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請加強注意。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則在臉書表示,今日雲量少、風速弱,還是會很熱,要等午後對流來降溫。
今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逐漸接近台灣,雖然未必會登陸,但是由於持續增強,影響不容小覷。前氣象局長鄭明典今(9/19)在臉書貼出衛星雲圖,顯示颱風中間子環繞的白色區域,代表強烈的對流雲快速發展,且持續維持在颱風低層環流中心附近,代表颱風「已進入快速增強期」。
今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今(19)日14時中心位置在緯15.9度,東經130.7度,以每小時7公里時速向西北西前進。雖然樺加沙登台機率不高,但前氣象署長鄭明典在臉書表示,樺加沙近中心對流正在快速發展,而且持續維持在颱風低層環流中心附近,這樣的跡象通常表示颱風進入快速的強度增強期,還是需要密切關注。 前中央氣象署長鄭明典用雲圖解釋,圖中間紫色環繞的白色區塊是很強的對流雲,樺加沙颱風近中心對流快速發展,而且持續維持在颱風低層環流中心附近,通常表示颱風進入快速的強度增強期,他認為就算路徑顯示直撲台灣機會不大,還是需要密切關注。 根據中央氣象署今天14時發布的資訊...
[Newtalk新聞] 今年第18號颱風「樺加沙」增強為強烈颱風,暴風圈逐漸進入台灣東南部近海,高雄、台東、屏東納入陸上颱風警報範圍。中央氣象署今(22)天表示,樺加沙颱風強度仍有稍微增強趨勢。中央氣象署預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則認為,樺加沙颱風目前強度已達顛峰。 樺加沙颱風中心位置於今晨7點位在鵝鑾鼻東南方約380公里處的海面上,以每小時19轉22公里的速度向西轉西北西進行,中心氣壓為900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為每秒58公尺,為約每小時209公里,相當於17級風;瞬間之最大陣風達每秒73公尺,約每小時263公里,相當於17級風以上。 氣象署提醒,強颱樺加沙對台東...
近日天氣依舊高溫炎熱,不少民眾都關心何時轉涼?對此,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今(14)日還是在太平洋高壓影響範圍,太平洋高壓影響下,不但天氣穩定,天氣的持續性還特別高,所以這種天氣型態可以說好幾天這句「今天的天氣會和昨天差不多!」
[Newtalk新聞] 日本關東地區近日頻繁遭遇暴雨侵襲,降雨量屢屢刷新紀錄,不僅引發局部災情,也對交通運作造成重大影響。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直言,「日本降雨型態變了」,並指出次數頻繁就是氣候變遷的徵兆,應該是回不去了! 鄭明典在臉書轉貼日本媒體報導,強調「日本降雨型態變了!」他解釋,不斷出現「破當地紀錄」,次數頻繁就是氣候變遷的徵兆,應該是回不去了!鄭明典再指,雨型變化的近期原因應該和日本周邊海表面的顯著增溫有關。 鄭明典在臉書補充一張海溫距平圖表示,海溫降得慢。海溫開始下降了,但是降得比氣候平均慢...
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今(10)日上午在臉書曬出海溫距平圖,指出海溫開始下降了,但是降得比氣候平均慢,「所以這張海溫距平凸顯示正值,表示現在的海溫比氣候平均高」。
太平洋海域暖化現象持續擴大,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日本周邊的暖熱海水已一路延伸至北美西岸,這個被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為「有紀錄以來歷時最久的海洋熱浪」,可能預示明年將出現顯著的氣候異常。
颱風季還沒過去最近2星期生成的颱風大多都對台灣無影響,不過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有「颱風窩」之稱的季風槽增強了,季風槽在颱風季節又被叫做颱風窩,環境適合時能接連生成熱帶系統,表示未來生成的熱...
北部不少民眾今(27)日一早出門,都有發現天空出現許多,俗稱飛碟雲的莢狀雲,專家分析,是因為台北上空有強風,這可能是南方季風槽在增強中,未來中、南部地區會降溫。大台北清晨的天空,出現外型有如飛碟一樣的...
今(27)日一早,台北天空出現大片「莢狀雲」,特殊景象立刻引發民眾熱議。不少人拍下畫面上傳社群,直呼「像極了科幻電影場景」。對此,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這代表台北上空有強風吹拂,可能是南方季風槽正在增強,北台灣恐再現高溫,中南部則有望迎來降溫。 中央氣象署今天上午發布最新高溫資訊,新北市、桃園市亮出「紅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8度極端高溫的機率;台北市與嘉義縣為「橙色燈號」,高溫可達36度以上;台中市與彰化縣則為「黃色燈號」。氣象署提醒民眾,戶外活動務必防曬、多補充水分,避免中暑。 然而,與高溫警示同時引起關注的...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北部不少民眾今(27)日一早出門,都有發現天空出現許多,俗稱飛碟雲的莢狀雲,專家分析,是因為台北上空有強風,這可能是南方季風槽在增強中,未來中、南部地區會降溫。 大台北清晨的天空,出現外型有如飛碟一樣的厚重雲層,一層一層疊加上去,遠看就像一顆巨大陀螺,再搭配陽光照射,變成橘粉色相當壯觀,難得的奇觀美景,也吸引網友目光。 紛紛留言表示,難道外星人要來了,好像在空中打陀螺,但別怕別怕,不是有外星人,也不是世界末日,這叫做莢狀雲,天氣風險公司資深顧問吳聖宇說:「莢狀雲的發生它必須要有一個,比較長時間然後穩定的這種氣流...
「台北上空出現不少莢狀雲!」網友臉書貼文3張照片加上1句話,引發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關注,文照轉PO至個人臉書後指出,很多莢狀雲!表示台北上空有強風,很可能是南方季風槽在增強中!
今明(29、30)日臺灣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基隆北海岸及東北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桃園以南地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PO出衛星雲圖,並表示「又是冷心低壓,這次範圍很大」。
每到夏季就是颱風高發期,不過這兩週生成的颱風大多都對台無影響,現在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有「颱風窩」之稱的季風槽增強了,表示未來生成的熱帶擾動有對台影響的可能。夏季是颱風高發期。圖/翻攝自中
好天氣可能要產生變化了,前氣象局長鄭明典指出,季風槽又增強,雖然目前影響還不顯著,但是一週後台灣可能受到季風槽內發展擾動的影響,降雨機率升高。
近期不斷有熱帶擾動生成、發展,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表示,季風槽又增強,其位置偏南,因此對台灣的影響還不顯著,認為可能一週後,台灣可能受到季風槽內發展擾動影響,降雨機率會升高。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颱風季還沒過去最近2星期生成的颱風大多都對台灣無影響,不過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有「颱風窩」之稱的季風槽增強了,季風槽在颱風季節又被叫做颱風窩,環境適合時能接連生成熱帶系統,表示未來生成的熱帶擾動有對台灣影響的可能! 這隻秋老虎虎虎生風,生的全是悶熱的風,新北市五股上午11點,衝上了39度的熱呼呼,全台灣不亦熱乎,就在台灣南方的南海附近,生出的熱帶系統。 中央氣象署估有發展熱帶性低氣壓趨勢,日本氣象廳則是預測,下星期可能生成藍湖颱風,腳步往海南島移動,除此之外下週3過後,琉球群島東南方一帶,可能有熱帶系統發展...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颱風季還沒過去,最近兩星期生成的颱風大多都對台灣無影響,不過前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指出有「颱風窩」之稱的季風槽增強了,季風槽在颱風季節又被叫做颱風窩,環境適合時能接連生成熱帶系統,表示未來生成的熱帶擾動有對台影響的可能! 這隻秋老虎虎虎生風,生的全是悶熱的風,新北市五股上午十一點,衝上了39度的熱呼呼,全台灣不亦熱乎,就在台灣南方的南海附近,生出的熱帶系統,中央氣象署估有發展熱帶性低氣壓趨勢,日本氣象廳則是預測,下星期可能生成藍湖颱風,腳步往海南島移動。 除此之外下週三過後,琉球群島東南方一帶...
[Newtalk新聞] 不少北部民眾今早觀察到空中出現「莢狀雲」。前中央氣象局長鄭明典在臉書發文表示,很多莢狀雲表示台北上空有強風,很可能是南方季風槽正在增強。 鄭明典表示,季風槽增強可能帶來偏北風,除了北台灣可能還有高溫,中南部可能會降溫。 什麼是莢狀雲?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解釋,莢狀雲中央厚、週邊薄,呈現凸透鏡的形狀,由於外型像豆莢,故名為莢狀雲。莢狀雲的形成與地形有關,當一股穩定且潮濕的氣流吹過山丘,會呈現波浪狀上下擺動的情形。當氣流被迫抬升,蒸氣遇冷而凝結成雲,而氣流下沉時,則會因為變暖再次蒸發不見。如此反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