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CNBC》報導指出,美中貿易關係陰晴不定,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高層透露,公司為防未來無法使用輝達的車用晶片,已擬好應變計畫。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Stella Li)指出,目前中國政府尚未下達停止使用輝達晶片的指令,但若真的發生,公司已有應變計畫。李柯強調:「每家公司都有備用方案,比亞迪也有。」回顧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半導體短缺,當時汽車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李柯對此指稱:「比亞迪因為大量自研技術,能快速找到替代方案,幾乎沒有出現問題。」...
媒體報導指出美國「股神」巴菲特已經完全出清對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的持股。比亞迪週一(22日)表示有買就有賣,感謝巴菲特當年的認可。
館長深圳行最後一天,壓軸走訪比亞迪車廠,親身體驗多款車輛,並直呼兩岸汽車價格差距太大,痛批台灣人買車像被政府搶劫。
墨西哥擬對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汽車關稅提高至50%,路透報導,電動車廠商比亞迪和特斯拉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大廠比亞迪據稱下調2025年銷量目標。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將今年的銷售目標下調多達16%,至460萬輛。消息人士表示,銷售目標仍可能根據市場狀況而改變。對於上述消息,比亞迪未回應置評請求。香港當地時間10:55,比亞迪(1211 HK)股價下跌2.31%,報105.50港幣。
日本車廠豐田(Toyota)在生產線誕生的日式經營理念「改善法(kaizen)」,如今成為科技巨頭微軟內部AI轉型提高營運效率、消除浪費的管理哲學。微軟營運長卡落琳娜.迪貝克.哈佩(Carolina Dybeck Happe)近日便分享,他們如何運用改善法,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下轉型,用AI改變過往繁瑣的工作流程。 微軟身為AI技術浪潮的推動者,他們又是如何在內部AI轉型?哈佩近日在《華爾街日報》...
德國知名家電與工程巨擘博世(Bosch)宣布,將進行大規模裁員,預計會有1.3萬名員工受影響,主要波及部門是汽車零組件與軟體事業部,根據公司估算,完成人員縮編後,大約能替該集團節省25億歐元(約新台幣891億元)成本支出。根據BBC報導,博世官方聲明中,解釋該公司之所以進行裁員,是因為市場停滯、以及來自特斯拉(Tesla)和中國比亞迪(BYD)等勁敵的龐大壓......
據日本媒體今天(9/22)報導,自民將於10月舉行總裁選舉,今天在部的政見發表會上,候選人、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指出奈良鹿被外國觀光客欺負的情況,甚至批評這是在「踐踏日本人的心情」,以此強調她關注外國人議題。
中國大陸 上海等一線城市,現在滿街都是電動車,就連平日上班時間,展示廳都擠滿看車人潮。而加入AI語音助理的智慧座艙,現在也變成陸車的標配。特斯拉也宣布,未來將整合Deepseek,到陸製汽車上。
兩年一度的慕尼黑德國國際車展「IAA」於14日落幕,展覽結合城市地標,舊城區的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前廣場展示BMW全新的iX3電動休旅車,Mercedes-Benz升級版純電休旅車GLC則在慕尼黑王宮的品牌展區亮相。不過在郊區的主要展區慕尼黑展覽中心,中國的新興品牌鋒頭卻壓過德國老牌車廠,以創新、價格相對低廉的電動車吸引全場矚目,比亞迪(BYD)、小鵬汽車、長......
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升溫,但各地表現卻呈現強烈對比。根據國際研究機構RHO Motion統計,今年1至7月全球電動車總銷量達1,070萬輛,年增率高達27%。其中,中國與歐洲成為推動主力,展現強勁需求;反觀美國市場卻幾乎停滯,僅增長2%,顯示政策與市場結構問題仍待解決。另一方面,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在中歐兩大關鍵市場表現疲軟,不僅在中國打價格戰,在歐洲更遭遇市占被比亞迪超車的窘境。
越南,這個曾經的「世界工廠」正以令人驚艷的速度翻轉為「科技新熱點」。在美中貿易博弈的新局下,越南憑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與政策紅利,成為國際資金競相追逐的投資寶地。
Jaguar Land Rover(JLR)北美宣布,正式與以色列AI檢測領導廠商UVeye合作,於美國三大主要進口港口:喬治亞州Brunswick、馬里蘭州Baltimore及加州Port Hueneme全面部署AI智慧化車輛檢測系統,成為全美首個在港口檢測環節實現全自動化的汽車品牌,此舉不僅強化品質控管,更象徵汽車物流鏈數位化與自動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時代》雜誌(TIME)公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共收錄300項創新,涵蓋機器人、人工智慧(AI)、應用程式與健康科技等多個領域;上榜企業包括宇樹科技(Unitree)、DeepSeek、華為(Huawei)、比亞迪(BYD)與蘋果公司(Apple)等。在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Unitree)的雙足人形機器人Unitree R1入選。該機器人配置26個關節,可完成拳擊、跑步、翻滾等複雜動作,突破一般工業機器人以非人形結構為主的常態,展示人形運動控制與協調能力的進展...
根據《BBC》報導,學界普遍視這趟互動為關鍵時刻。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專家巴傑佩(Chietigj Bajpaee)與余潔(Yu Jie)指出,外界長期將焦點放在美中關係,如今更該關注第二與第三大經濟體如何協作,並直言莫迪此行具有轉折意涵。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數據顯示...
MoneyDJ新聞 2025-09-02 10:48:58 蔡承啟 發佈中國電動車(EV)大廠比亞迪(BYD)在日本祭出限時降價措施、EV價格最高砍117萬日圓,期望藉由低價搶市、擴大日本市佔率。 日經新聞1日報導,比亞迪宣布,調降日本EV價格、降價措施為截至9月底為止的期間限定,對象包含轎車款EV「SEAL」、小型車EV「DOLPHIN」以及4月開賣的SUV款EV「SEALION 7」,調降幅度為50萬~117萬日圓。 報導指出,比亞迪在日本祭出限時降價措施...
...萬人,平均研發投入強度為 2.77 %。其中納稅總額達 1.27 兆元,有 240 家企業繳稅額超過 10 億元。 劉強東領導京東集團連纏臂一名寶座。 圖:翻攝自《2025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 《中央社》指出,京東以 1.16 兆元營收位居榜首,第二與第三分別為阿里巴巴與恆力集團。第 4 至第 10 名依序為華為、比亞迪、騰訊、浙江榮盛控股、吉利控股、盛虹控股及山東魏橋創業集團。 根據全國工商聯數據,民營企業 500 強中,72 % 屬於第二產業,66.4 % 為製造業。報告顯示,這些企業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共有 309 家企業申報
強大效能讓 DRIVE AGX Thor 成為「自駕大腦」。它能同時處理來自攝影機、雷達與光達的高速數據,並以超低延遲完成決策,對於自駕車即時判斷生死一瞬的場景至關重要。
身為美國南邊鄰居、也是第一批遭遇川普(Donald Trump)關稅威脅的墨西哥,一開始硬扛華府的立場似乎開始鬆動。最新消息指出,墨西哥政府計畫在9月提出的 2026年度預算計畫中,提高中國製商品的關稅,藉此保護本國企業「免受低價進口商品」衝擊,同時也以此回應川普的要求。彭博引述三名知情人士指出,墨西哥此次調漲關稅範圍,預計將包含汽車、紡織品與塑膠等大宗進......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台北副市長李四川昨(26)日公開「智能機器狗」照片,指出其未來將協助北市人行道巡檢,更能360度建模、精準定位辨識、自動通報缺失等;不過卻被踢爆機械本體製作廠商為中國「宇樹科技」,引發諸多資安疑慮。對此,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今(27)日表示,建議台北市長蔣萬安「自己家放一台智能機器狗」,更質問對方「讓它先守護好您家的三寶,您安心嗎?」
[Newtalk新聞] 據《Futubull》報導,輝達(NVIDIA)昨(24)日透過官方社交帳號「X」發布一則貼文,今(25)日將公開神祕新品。並釋出一部預告影片,其中,執行長黃仁勳在卡片上寫下「To the robot: Enjoy your new brain!」(給機器人:享受你的新大腦!),並由機器人親手接過並「閱讀」,暗示該公司的機器人產品有新突破。 本週,輝達將釋出財報與新一季財測。雖期尚未明確透露產品細節,但從近期技術發布與高層言論推測,內容極可能圍繞機器人相關的新一代 AI 大腦或運算平台。其社交帳號發布推文,僅以「Have you...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麗豐-KY(4137)旗下明星商品五大金剛伴隨步入旺季出貨量強勁拉升,加上主營通路「汰弱留強」策略拉升單店營收與客單價,公布9月合併營收為3.92億元,較上月營收大幅成長21.6%,年增率亦達4.83%,創下近21個月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0.25億元,較上季成長8%,與去年同期持穩。麗豐-KY表示,9月開始進入旺季,旗下明星商品「五大金剛」—蛋白霜、怡肌霜、潤膚11乳液、胚芽伊油與童妍精粹液等產品之出貨量強勁拉升。另公司從今年初開始針對超過4000家門店之主營通路採取「汰弱留強」的門市策略,整頓低績效店、獎勵高績效門市下...
鄭州搶先實現「空中超市」創新物流模式!顧客只需透過手機下單,機器狗在2600坪倉庫尋找商品,再由無人機於15分鐘內送達顧客家中,較人力配送節省近50%時間,展現AI與無人機技術的完美結合。大陸積極推動低空經濟產業,深圳出動12000架無人機慶祝經濟特區45周年,向騰訊、華為等企業致敬,見證科技蛻變!
MoneyDJ新聞 2025-08-26 10:27:34 蔡承啟 發佈日本汽車大廠日產汽車(Nissan)上半年(1-6月)全球新車銷量創16年來新低水準,且遭中國比亞迪(BYD)、日本鈴木(Suzuki)超車,銷量排行首度退出前10大廠之列。 日經新聞25日報導,在彙整調查公司MarkLines的數據以及各家車廠發表的資料後得知,2025年上半年日產汽車全球新車銷售量較去年同期萎縮6%至161萬台、銷售量創16年來(2009年以來、154萬台)新低水準,全球銷量排行退居第11位,就歷年上半年情況來看...
大陸白酒品牌「五糧液」跨界投資汽車市場,推出「凱翼汽車」系列,卻面臨銷售不如預期的困境。為刺激買氣,近期祭出「買任一車款,白酒可打75折」的特殊優惠,最低售價僅約新台幣26萬元的凱翼汽車,上半年銷量雖達6萬輛,但與全年25萬輛目標相去甚遠。同時,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傳出調降2025年銷售目標16%的消息,顯示大陸電動車市場競爭之激烈!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麗豐-KY(4137)9月合併營收3.92億元,月增22%,年增5%,若以人民幣計算,9月營收為人民幣0.92億元,月增20%、年增11%,持續展現穩健成長動能;2025年第3季...
...勉強超過」本土投資,且是以電池廠為主,占比高達74%,另外,整車組裝廠投資也呈現快速增長。榮鼎集團報告指出,歐盟近年主張「反補貼調查」與市場准入門檻提高,將推動更多中國車企直接在當地建廠,以降低關稅風險並取得市場准入。在具體案例上,中國車廠長城汽車上周在巴西啟用首座工廠,並考慮再建新廠;比亞迪(BYD)也在7月啟動巴西首廠投產,年初雖曾因勞動爭議遭罰,但該公司今年前7月海外銷量已突破54.5萬輛,遠超過2024全年的41.7萬輛。與此同時,中資供應鏈廠商也加快布局,中國電池材料製造商格林美(GEM)第
中美貿易戰火再度升溫,市場避險情緒升高,亞股同步走弱。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基金研究團隊指出,中美科技競爭雖加劇,但也帶動AI與科技產業長期升級,隨政策支持與新技術突破,陸股科技板塊仍具長線投資潛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比亞迪(01211.HK)歐洲特別顧問Alfredo Altavilla在米蘭汽車會議上表示,隨著未來幾年在歐洲的汽車產量將進一步擴大,公司有必要在當地設立電池生產廠,以支撐在地化布局。比亞迪位於匈牙利的新工廠預計年底投產,另一座土耳其工廠則將於明年啟用,合計年產能可達50萬輛。被問及是否計劃在歐洲新建工廠時,Altavilla坦言,比亞迪若僅在歐洲組裝汽車、卻依賴中國進口電池並不合理,公司需權衡第三座組裝廠與電池廠孰先興建,目前仍專注於匈牙利廠的量產推進...
(中央社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表示,他們上個月在英國賣出1萬1271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高達880%,英國成為比亞迪在中國以外最大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