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市早苗反駁,當時提問者(岡田克也)把問題限定在台灣有事,並提到了海上航道的封鎖,「我本來也不想提到具體事項」...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週三(26日)在國會進行她上任以來第一次與在野領袖群的交鋒,立憲民主魁野田佳彥想迫使高市承認發言錯誤,但高市早苗回答,她只是在被詢問之下,盡可能回答了問題。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激怒中國大陸,北京當局連番透過外交、經濟與媒體手段打壓日本。現在又以「放射線檢驗不充分」為由,重啟對日本水產品的禁令。面對中國不斷升級的經濟制裁,日本政府將編列超過21兆日圓預算,用於補貼民生、促進薪資上漲,以支撐國民生活壓力。
日中緊張關係因日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持續升溫,北京打壓旅遊、留學往來,根據民間智庫試算,若狀況持續一年,日本經濟恐怕損失超過1.7兆日圓,相當台幣3400億。另外,才陸續解禁的日本水產,如今又因為福島核電廠處理水的疑慮,再次被中國列入黑名單。而雙邊外交局長級會議如同平行線,更牽扯出「送客擺拍」風波,日方抗議中方未經同意,突襲式開放媒體拍攝。北京當局更將戰火延伸至聯合國,痛批高市早苗破壞國際秩序,直指日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自衛隊因歷史因素,在主動行使武力上有諸多限制。2015年,前首相安倍晉三擴大解釋自衛權,放寬使用武力條件,其中一項為「存亡危機事態」;該法定義如果同盟國或友好國受到攻擊,且狀況危及日本國土、國民,則自衛隊可行使武力以達到防衛作用。而日相高市早苗在答詢時,表示台灣有事構成存亡危機事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對此發文,暗示要將高市早苗斬首,引發日本政府不滿,對北京當局發出強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