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英國航運相關網站引述,世界貿易組織(WTO)最新發布《全球貿易展望與統計報告》指出,受人工智慧相關產品需求與企業提前備貨效應所帶動,全球貨品貿易在今(二○二五)年上半年表現優於預期,WTO因此將全年貿易成長率預測由八月的零點九%大幅上修至二點四%。但該組織同時下調明(二○二六)年成長預測至零點五%,顯示新一波關稅政策可能對航運市場構成挑戰這份報告分析,推升貿易成長兩大關鍵因素為:人工智慧產業帶動科技產品出口,及企業為避免新關稅提前出貨,包括半導體...
[Newtalk新聞] 《日經亞洲》(Nikkei Asia)12 日報導指出,台灣近年積極推動與澳洲、日本、紐西蘭、加拿大及東南亞多國簽署貿易或產業合作協定,然而在美國總統川普主導下變動的國際秩序與中國大陸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夾擊下,台灣遭遇「幾乎所有國家冷遇」,談判進展停滯。多名政府官員與知情人士透露,這對賴清德政府而言是外交上的重大挫敗。 賴清德政府面對華盛頓對台態度搖擺不定的困境,各國外交、經貿上和台灣的合作走向觀望。在國際(資料照) 報導指出,台灣長期透過美國主導的倡議與多邊體系維繫國際參與...
雙十節將至,外交部各駐外館處相繼在海外舉辦慶祝活動,駐紐西蘭代表處近期舉辦國慶酒會,高達11位國會議員、首都市長共3位地方首長出席。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表示,《台紐經濟合作協定》(ANZTEC)是全球第一個設有原住民合作專章的自由貿易協定,顯示台灣具備高標準的國際貿易承諾,呼籲各界支持成立台灣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工作小組。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昨(7)日公布最新數據,大幅下修2026年全球商品貿易量成長預測至0.5%,主因是美國總統川普新一輪關稅措施的遞延效應,預期將在明(2026)年全面浮現;這項預測遠低於8月時公布的1.8%成長預估。
經濟部2026年度出國預算中,經貿談判費用高達2167萬元,占整體出國預算72%,引發在野質疑。國民立委李彥秀指出,台灣自2021年9月22日向紐西蘭遞件申請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以來,迄今毫無進展,但相關談判預算卻逐年增加。
台灣2021年9月22日向紐西蘭遞件,正式申請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但迄今沒有任何動靜,根據經濟部近年出國預算,發現明年度經濟部編列的出國預算雖然減少,但用在談判部分卻暴增,占比竟高達72%,國民立委李彥秀質疑,談判費用增加卻幾乎沒有成效,政府也從未公布進度,令人難以接受。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3日在聯合國總部出席中國主辦的「全球發展倡議高級別會議」時宣布,中國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他強調,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大國,在世貿組織當前和未來談判中將不尋求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中國商務部則強調,其「開發中國家」的地位和身分沒有改變。特殊待遇爭議降溫 為中美矛盾解套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3日在聯合國的會議上表示,作為負責任的主要開發中國家,中國在當前和未來的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不會尋求任何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李成鋼說,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身份沒有改變。中國始終是「全球南方」的一員,永遠和發展中國家站在一起。據中國商務部官網消息,中國商務部24日召開中國......
白宮(White House)近日悄悄地將世界貿易組織(WTO),從上週宣布的49億美元(約新台幣1504億元)海外援助削減清單中移除,似乎是擔心引發國會議員、貿易團體們更激烈的抗爭與施壓。事實上,當川普政府(Donald Trump)單方面削減WTO經費一事曝光後,隨即引發民主(Democratic)議員不滿,他們認為、單方面削減經費是違法的行為,因為這......
...Donald Trump)而言,到底是籌碼,還是夥伴,沈榮欽表示,在傳統上,台灣是美國在面對中國問題的一部分,是一直到台灣的半導體興起,國際地位才逐漸上升。沈榮欽指出,台灣以「台灣、澎湖、金門、馬祖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有70%的出口產品都是免稅的,「但現在的問題在於,川普並不信任這種多國協議」。 沈榮欽點出,台灣接下來還會面對第二波衝擊,是與美國「232條款」有關,因為台灣出口的產品多是資通產品,且美國是最大出口國,一但遭到課稅,一定會受到影響。不過,沈榮欽點出...
世界貿易組織(WTO)6日至7日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總理事會2025年度第四次會議。中方主動設置議題,呼籲世貿組織成員集體應對目前日益加劇的貿易動盪局勢,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的核心價值和原則。
世界貿易組織(WTO)7日發布全球貿易展望(Global trade outlook , June 2025)報告,大幅調降2026年全球貿易成長預測,由8月份報告的1.8%下修至0.5%,原因為川普所掀起的關稅延遲性影響。
【財訊快報/陳孟朔】歐美風險情緒轉弱,歐股週二高開後回落,道瓊歐洲600指數一度漲0.41%至571,62點的日高,終場倒吐0.97點或0.17%連二黑,報569.27點。與此同時,美國政府持續停擺與聯邦員工補薪不確定,壓抑盤面風險偏好,資金轉向觀望。宏觀面上,世界貿易組織(WTO)上調今年全球貨物貿易成長至2.4%,但下修後續展望,指稱明年增速恐明顯放緩,且關稅影響可能逐步顯現;對2026年的成長率預估約0.5%,顯示外需循環仍偏溫和。企業端對庫存與訂單能見度維持保守。消息面交織亦增添波動,美股在AI題材與獲利疑慮拉鋸下走勢反覆...
(中央社日內瓦17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今天表示,2040年以前,人工智慧(AI)可望透過降低成本與提高生產力,使全球貿易價值增加近40%。
(中央社台北24日電)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3日在聯合國的會議上表示,作為負責任的主要開發中國家,中國在當前和未來的世界貿易組織談判中,不會尋求任何新的特殊和差別待遇。
(中央社華盛頓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再次加重對印度的批評,在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訪問中國出席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後,川普稱印度與美國的貿易關係「完全是一面倒的災難!」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世界貿易組織(WTO)祕書長伊衛拉(Ngozi Okonjo-Iweala)直言,全球貿易體系正面臨過去80年來最嚴重的破壞,核心原因來自美國總統川普大幅提高對多數貿易夥伴的關稅。WTO顯示,今年以來,全球在最惠國待遇(MFN)框架下進行的貿易佔比,已自約80%降至72%,並有進一步下滑風險。伊衛拉強調,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世貿成員國平等對待彼此,如今卻被大規模削弱,動搖全球貿易規則的可預測性。她在接受路透專訪時直言:「我們正經歷前所未有的破壞,這也是為何外界對國際貿易體系提出質疑...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由於中國產能過剩持續衝擊日本國內產業,日本將擴大反傾銷稅徵收範圍,把經由第3國的間接出口納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