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從iPhone 3G到iPhone 17 Pro Max,蘋果如何在創新與生態間取得平衡?
每一年,iPhone新機總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但如果把時間軸拉長,會發現這條產品線早已不只是單純的智慧型手機,而是蘋果生態的核心入口,而今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同樣如此。這一次,筆者以三款不同定位的機種:主打極致效能與影像的iPhone 17 Pro Max、主打輕薄路線的iPhone Air,以及延續標準款定位的iPhone 17,在經一段時間實際使用後,這三款機種的差異、優勢與限制讓人重新思考蘋果在近十多年中所推動的創新、AI發展與產品哲學。
由於目前效能測試、開箱介紹內容已經有不少內容上線,筆者這邊就不再多作贅述,而是以此次手上的iPhone 17 Pro Max、iPhone Air,以及iPhone 17作產品定位分析,以及與Google Pixel系列機種比較進行評論。
此次新機更新重點、使用體驗核心觀察
• 外型微幅變化、硬體升級
嚴格說起來,此次更新機種,除了iPhone Air定位較為不同,iPhone 17與iPhone 17 Pro系列的產品定位並未改變,後者雖然在相機模組有視覺上的改變,但基本上是在長焦鏡頭做了更新、散熱系統做了調整,以及將機身框體材質與設計做了改變,其餘多數還是常規性的升級為主。
至於全系列機種在視訊鏡頭採用1:1比例的1800萬畫素方形感光元件,讓視訊鏡頭能在機身維持直向持握情況下,能讓使用者透過操作介面快速選擇拍攝直向或橫向畫面,甚至也能比照iPad、MacBook機種對應的Center Stage相機功能,讓被攝對象能在畫面內維持居中,適合經常自拍、直播,或是習慣單手持握手機拍攝的使用情況,而這樣的設計在實際使用也更加方便。
從整體來看,如果先前使用的是iPhone 16或iPhone 16 Pro系列,其實可以先將軟體更新至iOS 26,先體驗看看Liquid Glass設計與Apple Intelligence帶來的新使用感受,再來評估是否需要升級至iPhone 17或iPhone 17 Pro系列。
而iPhone Air主打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薄的iPhone機種,但同時提供足夠的螢幕顯示尺寸,另外在處理器性能表現也不作妥協,甚至電池續航表現也令人出乎意料,並未因為機身變薄而犧牲電力使用時長。
• iPhone 17 Pro Max
至於iPhone 17 Pro與iPhone 17 Pro Max兩者差異仍在於螢幕機身尺寸不同,而iPhone 17 Pro Max更額外增加2TB儲存容量選項,其餘規格、配色則大致維持一致,因此可以從螢幕尺寸、儲存容量需求決定個人選擇款式。
跟先前機種差異,iPhone 17 Pro主要將先前採用的鈦金屬換成以熱鍛鋁合金材質切削為一體形式的框體設計,螢幕同樣以新一代超瓷晶盾玻璃保護,後方也同樣以新一代超瓷晶盾玻璃保護,相機模組也變得更大片,藉此提高拍攝時的散熱穩定性與外觀識別度。
另外,機身內也導入大面積的散熱系統,讓iPhone 17 Pro系列在高度執行應用程式、長時間拍攝時候可維持穩定運作,同時也能讓熱度更容易被均衡導出,避免積蓄在機身內部影響系統穩定性。
相機系統最大改變,則在於長焦鏡頭也加入4800萬畫素規格,並且原生支援4倍光學變焦,因此配合相機系統運作可實現8倍無損長焦拍攝,並且支援包含微距、13mm、24mm、28mm、35mm、48mm、100mm與200mm拍攝焦段,除了先前支援的Dolby Vision HDR、4K120p、ProRes Log。
此次更加入支援學院色彩編碼系統ACES、ProRes RAW,以及Genlock訊號同步技術,讓iPhone 17 Pro系列可以進一步用於專業電影拍攝領域。
整體來看,iPhone 17 Pro系列加入此次更新最完整功能,甚至在iPhone 17 Pro Max額外提供更大尺寸螢幕與更高儲存容量選項,但缺點自然也是會讓機身變得更重,價格上也相對較高。
長時間使用下,最大的體驗差異來自於螢幕與電池、更高亮度與自適應顯示,無論室內外觀看影片或進行專業拍攝都有絕對優勢。搭配新的影像處理架構,夜拍與動態追焦更穩定,能滿足內容創作者需求,運算效能在A19 Pro與AI輔助下的表現,讓照片後製、影片剪輯,甚至是遊戲體驗都有顯著提升。
• iPhone Air
iPhone Air的設計,其實在此次更新機種定位上較為特別。從名稱未像傳聞冠上「17」,意味此款新機有可能變成全新獨立產品,但也可能是蘋果希望更凸顯此款產品獨特性,因此在名稱上僅以「Air」為稱。
iPhone Air厚度僅5.6mm,並且配置6.5吋Super Retina XDR OLED顯示螢幕,同樣支援120Hz畫面更新率表現的ProMotion顯示技術,峰值亮度一樣也可達3000 nits,機身則是以80%比例材質的回收拋光鈦金屬打造,標榜能抵禦高達3倍耐刮、4倍撞擊,強調是有史以來最為耐用的iPhone機種,機身則分別提供黑色、灰色、金色與藍色。
處理器配置效能更高的A19 Pro,並非只是配置A19或更早之前推出的處理器規格,另外也首度搭載蘋果自行研發的N1晶片,可處理Wi-Fi、藍牙與Thread連結,並且進一步升級採用全新C1X連網晶片,相比先前用於iPhoen 16e的C1提高2倍網路連接效能,整體電力損耗更標榜比iPhone 16 Pro更低,成為有史以來最節省電力的iPhone機種。
相機系統則精簡為單鏡頭規格,主因是為了將更多內部空間保留給電池使用,但依然配置4800萬畫素規格相機,同樣支援以1200萬畫素作為2倍長焦鏡頭使用,總計可對應26mm、28mm、35mm與52mm拍攝焦段,並且可拍攝4K60p的Dolby Vision影片,機身一樣搭載相機控制按鍵。
視訊鏡頭則與iPhone 17一樣,同樣導入1800萬畫素的Center Stage相機功能,並且能實現前後相機系統同時錄影功能。
至於iPhone Air在全球市場僅提供純eSIM規格版本,藉此因應其僅有5.6mm厚度的機身空間。同時,配合輕薄的iPhone Air問世,蘋果也同步推出新款更輕薄的MagSafe磁吸電池配件,但也還是強調iPhone Air具有長達40小時連續播放影片的電池續航能力。
iPhone Air長時間使用下,其便攜性帶來實質便利,放入口袋或單手滑動的舒適感,比起iPhone 17 Pro Max完全是另一種體驗。當然,效能與相機略低於iPhone 17 Pro系列,但日常使用甚至拍攝紀錄都已足夠。
在定位上,iPhone Air算是全新產品設計,像是「回到iPhone核心精神」的象徵,同時也顯然是為了明年預計推出的折疊設計iPhone機種作準備。
• iPhone 17
這次更新機種中,iPhone 17加入更耐刮的新一代超瓷晶盾螢幕玻璃、升級A19處理器與前後相機系統,甚至終於支援更高畫面更新率,藉由加入ProMotion顯示技術,讓螢幕畫面更新率最高可達120Hz,最低則可以1Hz對應更低耗電的顯示呈現效果,另外更支援20分鐘內充入50%電量的快充功能。
雖然主相機依然維持雙鏡頭設計,但包含廣角鏡頭與超廣角鏡頭均搭載4800萬畫素規格,廣角鏡頭同樣能以1200萬畫素作為「長焦鏡頭」使用,因此廣義上仍可滿足「三鏡頭」拍攝需求,而超廣角則是額外提供以1200萬畫素紀錄微距畫面功能,藉此讓iPhone 17拍攝畫面更有彈性。
整體上來看,選擇iPhone 17會是相當「均衡」的選擇,與iPhone 17 Pro系列的差距已經不像過往般明顯,不僅以6.3吋符合單手持握使用體驗,同時也有黑色、紫色、藍色、綠色與白色多種配色款式可選,另外也導入iOS 26 Liquid Glass介面設計,並且導入最新應用功能如全新1800萬畫素、支援Center Stage居中拍攝的視訊鏡頭設計、更多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體驗等。
不過,iPhone 17的缺點則在於搭載記憶體相對不足,在僅有8GB記憶體容量情況下,雖然符合Apple Intelligence運作最低需求,但如果之後更新功能有較高記憶體使用需求,可能就會有所限制。
而如果有更高度遊戲、影音剪輯使用需求,iPhone 17整體性能與記憶體配置相對也顯得不足,但在整體體驗上,iPhone 17仍然是一支「不讓人失望的日常機種」,同時也適合願意每年持續更換新機,並且更傾向使用輕巧機身、活潑配色的用戶族群。
與歷代iPhone創新比較
回顧iPhone 3G至今,能更清楚理解iPhone 17的定位,同時也能看見蘋果在歷代機種加入的更新改變,甚至帶動市場設計趨勢。
• iPhone 3G:真正開啟行動網路應用時代,App Store讓手機不再只是通訊工具。
• iPhone 4:設計語言的里程碑,Retina視網膜螢幕將顯示品質推向新標準。
• iPhone 5S:Touch ID指紋辨識與64位元架構處理器,讓安全與效能再進一步。
• iPhone X:Face ID與全畫面螢幕,帶來設計與互動方式的巨大轉變。
• iPhone 12:導入5G連網功能,並且重拾方正邊框設計。
• iPhone 17系列:最大的突破並非再單一創新,而是以AI為核心讓使用體驗提升,以及更深度的跨裝置整合。
與Android、Pixel系列對比
Android陣營方面,近年持續推出各種差異化功能,例如快充動輒120W以上、螢幕刷新率早已普及在120Hz規格、折疊手機更是帶來新型態使用方式,這些都是蘋果較慢跟進甚至尚未採用的領域。
而Google的Pixel系列更強調AI的整合應用,從相機運算攝影、即時語音翻譯,到生成式AI助理,讓手機更像是一個「隨身智慧大腦」,甚至型態上也大致涵蓋合手尺寸、大尺寸完整規格,以及折疊機種設計,藉此對應不同市場使用需求。
相較之下,iPhone的優勢在於體驗的一致性與穩定性,蘋果顯然不急著推出「看似炫目的功能」,而是確保所有硬體、系統與應用協作順暢。長時間使用後,Android機種可能會因碎片化設計或更新不一致而帶來使用體驗差異,而iPhone往往能維持長期穩定的使用感受。
蘋果的AI發展與Google競爭
近年智慧型手機的核心戰場,已經從單純的效能、相機,逐漸轉移到AI應用。
蘋果在iPhone 17系列進一步導入裝置端AI應用,讓照片修飾、影片生成、即時語音摘要等功能能在本地運算完成,兼顧隱私與速度。Siri也透過AI強化,能夠更自然理解語境,進而協助使用者執行更多手機功能。
然而,與Google的Pixel系列相比,蘋果的AI應用仍相對謹慎。Google直接把Pixel打造成「AI Phone」,讓使用者體驗到如自動生成回覆、AI 攝影修圖,甚至是即時翻譯字幕等功能,嘗試讓手機成為生活助理。
市場期待的「AI Phone」,其實是一種「能主動理解使用者需求」的裝置。目前看起來,Google的策略是快速推出,並且接受市場檢驗,蘋果的策略則是「慢,但確保可靠與隱私」,而這兩種路徑,未來將會決定使用者對於AI手機的接受度與信任感。
市場期待與「智慧手機的滿意度」
隨著「AI Phone」概念的出現,許多人開始思考:我們手上的智慧手機,是否已經足夠成熟?
從使用體驗來看,螢幕、效能、續航都已進入高原期。對大多數人而言,智慧手機早已滿足絕大部分性能需求,而市場的焦點,也從「硬體有多強」轉向「能否更智慧」,因此在AI技術應用的崛起之下,顯然成為這個「再進化」的契機。
實際上,包含Google、Qualcomm在內業者已經開始構思「更能理解使用者當下需求的手機」,亦即可配合AI技術與感知運算能力判斷使用者當前需求,或是預先協助完成相關事宜,藉此讓手機可以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手機」。
以目前Google的Pixel 10系列手機高度整合其Gemini AI技術,加上整合NotebookLM等AI應用服務,似乎已經更貼近市場對於「智慧手機」的想像,只是仍有一些差距。
而蘋果的iPhone 17系列,展現的是一種 「成熟但未停下」的姿態,亦即讓硬體持續打磨、生態協作不斷深化,而AI則開始扮演更核心的角色。
若以蘋果目標在2026年推出更完整的Apple Intelligence應用服務,或許也能期待蘋果接下來將推出的iPhone 18系列,甚至蘋果第一款折疊手機將有更為不同使用體驗,今年更新的iPhone 17系列與iPhone Air則可視為蘋果針對未來準備的前哨產品。
與其說現在的智慧手機已經完美,不如說它正進入「由AI驅動的新階段」。未來智慧手機的競爭,顯然不再是誰的規格更高,而是誰能在日常生活中,提供更貼近人心的智慧體驗。
iPhone與蘋果生態系的便利性
長時間使用iPhone的另一個核心價值,不僅在於手機本身,而是它與Mac、iPad、AirPods、Apple Watch等裝置之間的連動。
• 與Mac連動:AirDrop讓檔案傳輸幾乎無縫,通話接續與跨裝置剪貼簿讓工作效率顯著提升。
• 與iPad整合:並行 (Sidecar)與通用控制 (Universal Control),讓iPhone與iPad成為Mac的延伸螢幕與控制器。
• 與Apple Watch、AirPods:健康監測、音訊切換,構成完整的日常體驗鏈。
這種跨裝置協作的便利性,是Android陣營目前難以完整複製的優勢。對於已經深耕在蘋果生態的使用者來說,iPhone不僅是一支手機,更是「入口鑰匙」,甚至是許多使用流程的「起點」。
類似作法,Google也開始設法讓Pixel系列機種能與Chromebook有更好連動,甚至微軟方面也進一步加強Android手機與Windows PC之間的連動使用體驗,而不少中國品牌業者更構思如何讓其手機能更容易與蘋果Mac機種連動,甚至可連結Apple Watch、AirPods,意味期望透過增加與蘋果生態銜接,進而提升其產品使用率,足見市場對於蘋果生態系高度看好,甚至希望藉此創造全新商機。
結語:iPhone 17系列的價值與未來想像
長時間體驗後,iPhone 17系列給人的感受是「穩健進化」,其中iPhone 17 Pro Max帶來最強效能與影像能力,iPhone Air則提供輕薄便攜的另類選擇,而標準版iPhne 17則持續穩固主流市場。
如果說Android陣營的創新是「快速且多樣化的實驗」,那麼iPhone的創新則是「逐步推進、強調完整生態的體驗」,而這也正是蘋果能在手機市場維持高度黏著度的原因。
展望未來,AI將會是智慧手機的下一個核心戰場,蘋果與Google在此的策略差異,將直接影響使用者對智慧手機的期待。iPhone 17雖然並非「最驚豔的AI Phone」,但它展現了蘋果在隱私、可靠性與生態協作上的優勢。
換句話說,智慧手機的故事並未結束,它只是進入另一個階段。而iPhone,依舊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角。
更多Mashdigi.com報導:
Spotify、Canva等多款服務整合進ChatGPT,OpenAI以Apps SDK打造AI應用生態
其他人也在看

外媒:首代蘋果智慧眼鏡預計 2027 年登場,第二代才會搭載 AR 螢幕
在 Meta 攜手 Ray-Ban 推出新款智慧眼鏡後,蘋果的下一步棋備受全球科技界關注。根據《彭博社》最新消息指出,蘋果公司預計在 2026 年發表 Appl
三嘻行動哇 ・ 15 小時前小米17續航力超越iPhone 17 Pro Max約5分鐘 代價是電池容量多55%
在2025年的中國體系Android旗艦機紛紛換上超越5,500mAh的電池,其中像緊追在iPhone 17系列後發表的小米17 Pro Max的電池容量甚至達7,500mAh,不
Cool3c ・ 17 小時前
Pixel 10 Pro Fold特色分析:AI與設計的進化、折疊手機進入成熟期
Google在今年推出Pixel 10系列機種時,同時也推出新款Pixel 10 Pro Fold,不僅在硬體結構、螢幕顯示與效能上全面升級,也藉由Tensor G5處理器與 Gemini AI的整合,讓折疊手機從新奇嘗試,走向實用成熟。
Mashdigi ・ 8 小時前亞基實踐美國夢獲諾貝爾獎 座右銘「研究於我是福氣」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8日專電)美國化學家亞基獲諾貝爾化學獎殊榮,他在出差途中得知獲獎又驚又喜。出身約旦難民家庭的他為人謙遜,去年摘下唐獎曾接受中央社訪問,在實驗室裡堅持與學生平起平坐,鼓勵台灣科學家「偉大成果始於平凡起點」;他也分享投身研究的座右銘:「這不是份苦差事、而是種福氣。」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小米 Xiaomi 17 國際版終於曝光,電池大縮水,為什麼?
文章來源:Qooah.com 開發者近期在系統代碼中找到了小米17 國際版的相關信息,這款新機即將登陸海外市場。與國行版本相比,國際版在電池規格上有所調整,容量為 6300mAh,並繼續支援 100W 有線閃充。而國行版則搭載了 7000mAh 的大電池,同樣支援 100W 快充。 此前小米在海外推出的 POCO X7 Pro 配備了 6000mAh 電池,其對應的國行版本 Redmi Turbo 4 則採用了 6550mAh 電池。這種國內外電池規格的差異並非偶然,其背後與國際運輸法規密切相關。根據規定,運輸過程中單個鋰電池電芯的容量不得超過 20Wh。若以手機電池常見的 3.8V 標稱電壓計算,20Wh 約等於 5300mAh。這一限制正是導致歐洲市場銷售的手機電池容量普遍低於國行版本的主要原因,廠商必須確保每個電芯容量不超出法規上限。 不過,市場上仍可見到部分國際版手機搭載 5500mAh 甚至 7000mAh 的大容量電池。這得益於廠商採用的雙電芯設計方案,通過將電池分為兩個獨立部分,使每個電芯的容量都控制在 20Wh 以內,從而實現總容量的提升。當然,這種設計也需要廠商對手機
Qooah ・ 12 小時前
日產Nissan拿核心e-Power技術「交換」Ford與Stellantis?目的是存活下來…
日產Nissan拿核心e-Power技術「交換」Ford與Stellantis?目的是存活下來…
SiCAR愛車酷 ・ 22 小時前
Google公開預覽Gemini 2.5 Computer Use模型,讓AI模型可像人一樣開網頁、點滑鼠、填表單
Google宣布預覽其最新一代AI模型「Gemini 2.5 Computer Use」,這款模型不只能理解文字或影像,還能像人一樣實際「操作」網頁介面。透過點擊、捲動、輸入與拖曳等動作,AI能在沒有API串連運作情況下完成任務,例如填寫表單、提交資料或在網頁上搜尋資訊,而這項技術讓AI不再只是回答問題,更能直接「行動」。
Mashdigi ・ 8 小時前諾獎表彰金屬有機框架研究 神奇結構宛如「妙麗手提包」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8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日本與美國的3名學者今天以「金屬有機框架」領域的開創性研究獲頒2025年諾貝爾化學獎,這種新分子結構形式,就像妙麗魔法手提包一樣,外表雖小,內部空間奇大。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方舟:生存升級》免費DLC上線!新增「瓦爾蓋羅」超大地圖與多種新生物
Spike Chunsoft Co., Ltd.推出、Studio Wildcard開發的開放世界恐龍生存動作遊戲,《ARK : Survival Ascended》(方舟:生存升級)中文數位版,現正於PlayStation5平台好評熱賣中。本作將於即日起推出最新的免費追加內容「瓦爾蓋羅(ARK: Valguero Ascended)」,下載安裝後將帶來廣大的遊戲地圖。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6 小時前
街口支付疑600萬筆用戶資料外洩 官方回應:資訊已加密並啟動調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綜合報導 知名行動支付業者街口支付(JKOPay)再度捲入資安疑雲。近日暗網社群出現貼文,聲稱取得「街口支付600萬筆用戶資料」,包含用戶ID、手機門號、身分證照片及銀行資料等機敏資訊,甚至涉及多位網紅與藝人個資。此消息隨即在《爆料公社》瘋傳,引發社會關注與對政府資安防護能力的強烈質疑。 據駭客在暗網貼文指出,外洩資料總量達5...
匯流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比醫美更心動!歐美貴婦圈爆紅的「臉緊心鬆」SPA術:VALMONT鱘魚頂級療程、德卡臉部皮拉提斯
從瑞士高山醫學莊園起家的 Valmont SPA,到融合神經科學與芳香心理學的 Dermalogica 德卡專業護膚,兩大品牌引領了當代貴婦圈最盛行的奢華療癒趨勢──比醫美更溫柔、比保養更有感的「身心美學」。1.沉浸五感的瑞士奢華:Valmont SPA 登峰造極屹麗療程位於南港漢來飯店,也是現...
styletc ・ 19 小時前
2025《英雄聯盟》世界賽隊伍介紹:巴西新勢力VKS連斬傳統強權,又能帶來什麼驚喜?
很快的,每年《英雄聯盟》職業賽事最重要的盛會:2025《英雄聯盟》世界大賽即將在 10 月 14 日正式揭開序幕,來自全球五大賽區的 17 支戰隊將齊聚中國,決定誰將是今年《英雄聯盟》的最強戰隊。雖然今年美洲地區迎來了大變動, 新的 LTA 賽區整合了 北美 LCS、巴西 CBLoL、拉丁美洲 LLA 而成立,但北美洲的隊伍與南美洲的隊伍仍然只有季後賽時才會一起競爭,平常是分成南區與北區進行各自的例行賽。但即便如此,來自 LTA South 的隊伍這次一如以往帶來了驚奇,新崛起的 VKS 戰隊這次在接連擊敗南區眾傳統豪門後,又成功在 LTA 賽區總決賽上殺進總冠軍賽,拿下第二種子。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5 小時前
新聞幕後/紅綠藍隊合縱連橫!黃仁勳讓AI三國殺 轉化新共主統一霸局
不只是單純結盟,更是一場戰略收編。在AMD加入ONO永動機之前,黃仁勳這個當年被英特爾(Intel)「視為必須殲滅的對手」,卻能談笑合作、反手投資50億美元,這不是妥協,而是另一個層次的認知征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iPhone17成竊賊首選!倫敦警逮46人「專挑蘋果手機」 贓物流向大陸
英國倫敦警方破獲一個跨國手機竊盜集團,短短一年內竊取高達4萬台手機,佔當地手機被偷總數的40%!這些贓物最終都被走私至中國大陸,形成一條完整的跨國犯罪鏈。警方出動直升機空拍追捕高速逃竄的摩托車竊匪,場面宛如動作電影。據悉,這些竊盜集團非常精明,專門挑選蘋果系列手機下手,尤其是最新款的「iPhone17」更是竊賊的首選目標,因為它們能帶來最高的利潤。
TVBS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全球詐騙案件激增:全球超過一半成年人曾遭遇詐騙,23%蒙受金錢損失
- Global Anti-Scam Alliance and Feedzai Release Global State of Scams 2025 - 荷蘭海牙 /ACCESS Newswire/ 2025年10月8日 - 全球反詐騙聯盟(Global Anti-Scam Alliance,簡稱 GASA)與 Feedzai 合作發佈了《2025 年全球詐騙現狀報告》(Global State of Scams 2025 Report)。該報告基於對來自 42 個市場、共 46,000 ...
ACCESS Newswire ・ 6 小時前

Samsung ISOCELL HP5 發佈,最強 0.5μm 2億像素相 CMOS
文章來源:Qooah.com Samsung 發佈了全球首款 0.5μm 2億像素相機傳感器 —— ISOCELL HP5。該傳感器的尺寸為 1/1.56″,可以適配手機長焦/廣角鏡頭,體積相較於同類 2億像素傳感器縮小了18%。 ISOCELL HP5 採用 28nm 工藝製程工藝,進一步降低功耗與發熱,可以長時間的進行拍攝。傳感器有效解像度為 16384×12288,支援 8K 30fps、4K 120fps、FHD 480fps(無自動對焦)影片錄製。傳感器還支援像素合併模式(1.0μm 5000萬像素或者 2.0μm 1250萬像素),是全球首款商用 0.5μm 像素傳感器。 ISOCELL HP5 支援超級 QPD 自動對焦、雙斜率增益技術(DSG)+單幀逐行 HDR,進一步提升對焦準確度,提升動態範圍。 ISOCELL HP5 針對目前的超微像素的性能瓶頸,集成多項優化技術,採用雙垂直傳輸門(D-VTG)和前深溝槽隔離(FDTI)技術,提高像素全阱容量和光信號捕捉能力。 ISOCELL HP5 採用改善的 DTI 中心切割(DCC)技術,讓轉換增益提升150%,隨機噪聲降低
Qooah ・ 8 小時前
LINE11月停舊版支援 iPhone 6與安卓7以下恐無法使用
即時通訊平台LINE今日公告,將自2025年11月4日起,正式終止對13.20.0以下版本的LINE應用程式支援。屆時,未更新的使用者將無法繼續使用傳訊息、通話等主要功能。LINE指出,未來要正常使用...
華視 ・ 16 小時前
砰! 手撕i17「鏡頭保護貼」破裂 果迷慘爆血
許多果迷搶入手iPhone 17 Pro,為了防刮,紛紛貼上整片式的鏡頭保護貼,不過如果想重貼、或換新的,要特別小心,因為有的是玻璃材質,一撕就可能會碎裂,有果迷就抱怨,不僅滿床都是玻璃碎片,手指也被割傷流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比胃散還強!中醫建議他別碰麵食 改吃「地下蘋果」胃不痛不脹氣
經常胃脹、胃痛讓你坐立難安?一名男學生因長期飲食不規律、生活壓力大,出現胃痛、脹氣,吃麵後胃更不舒服。中醫請他暫停吃麵食,改吃米飯和「地下蘋果」,搭配飲食控制及中藥調理,腸胃問題幾乎沒再發作。
健康2.0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