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庫燒肉這間台中燒肉餐廳,距離台中火車站步行10分鐘,是一間由 1920 年代老宅改建的燒肉餐廳。復古紅磚牆、木造結構,搭配日式與閩式元素,讓人一走進去就被濃濃的懷舊氛圍包圍。瓦庫燒肉最熱門的時節是聖誕節,整間店會搖身一變成為「薑餅屋」,去年還有聖誕老人爬在上面超級可愛,變身台中夢幻的熱門打卡地標之一!也因此瓦庫燒肉的聖誕時期座位特別難訂,一定要提早訂位~
國光客運再爆欠薪風波。有北部任職逾十年的員工在社群貼文指稱,公司11月發薪日僅先匯「一半薪水」卻未對外說明,內部還傳出欠款擴大,連輪胎更新、車輛清洗耗材都出現缺口;南部縮線後的資遣費仍未結清,甚至疑似發生勞保已扣款卻未繳交的狀況。該員工也憂心政府運價補貼延遲入帳,讓現金流壓力雪上加霜。

隨著Z世代與α世代的崛起,展現出與前輩迥異的特質與價值觀,影響未來職場與社會發展!Z世代重視職場合理性、工作生活平衡,不單為賺錢而工作;α世代是第一批AI世代,從小與科技為伍,但也面臨專注力培養的挑戰。兩世代在資訊取得方式上也大不相同,Z世代偏好查詢社群平台,α世代則認為過度調查浪費時間。專家建議,善用Z世代與α世代蒐集資訊的專長,並讓他們負責人權、社會、環保相關專案,必能激盪不同火花!

在通膨與AI浪潮夾擊下,越來越多上班族選擇兼職,不僅增加收入,也藉此培養多元技能。專家指出,AI裁員潮不同於一般景氣循環,而是科技驅動的結構性變革,面對挑戰上班族應打造個人品牌、提升數位能見度,累積跨領域能力與多元收入,才能保持競爭力,讓職涯更有安全感。

俄羅斯發動48枚飛彈、476架無人機轟炸烏克蘭西部,造成超過25死的慘烈傷亡,並驚動北約戰機升空警戒。不過,烏克蘭也有突破,烏軍首度使用美國提供的長程飛彈,打擊俄羅斯城市,顯示美國對烏克蘭使用武器的管制,正持續放寬。

提到 「為什麼古代人都是晚上結婚,而現代人卻改成白天?」,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晚上比較浪漫」。但真相比你想的更八卦:從遠古的搶婚黑幕,到明清宵禁逼出「白天結婚潮」,原來婚禮時間的轉變背後滿是故事。(記者唐家興)

中國大陸,最近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謂「台灣有事」的發言,展開一系列經濟報復,但這並沒有影響,日本宮古機場,執行模擬緊急狀態下,居民和遊客,疏散到九州和山口地區的流程,雖然這次演練,沒有明說是因應哪類的緊急狀態,但外界解讀模擬的就是「台灣有事」的狀況。

(記者廖建智嘉義報導)嘉義市立美術館自 2020 年起推動「校園藝術扎根計畫」,透過藝術與設計,引導學生重新思考城市空間與生活文化。今年因應「320+1 嘉義市城市博覽會」,推出「生活系設計」課程...

屏東縣政府20日在縣府廣場舉行「農遊餐桌・永續食代」成果發表記者會,今年透過推展「食農教育」與「農遊餐桌」計畫,整合教育、農業與觀光資源,成果豐碩亮眼。縣長周春米說,這項計畫成功媒合全縣8家農場與18所學校,帶領超過700位師生走出教室、走進土地,親手觸摸泥土、採收作物,體會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真實旅程。活動現場,縣長周春米也輕鬆上陣,與主廚黃鼎博共同示範「手撕烤雞三明治」,強調料理方式簡單易學,各農場都能輕鬆上手、快速推廣,只要不到5分鐘,即可完成一道健康又營養的輕食料理,讓現場觀眾紛紛歡呼叫好。縣長周春米表示,本次計畫結合休閒農業及食農教育,串聯高樹、萬巒、潮州、東港、竹田、萬丹、九如、恆春等農場據點,結合校外教學課程,打造農遊及教育的雙軌體驗,讓孩子們在農場中不只是「玩」,更透過每一次的接觸學會尊重土地、珍惜食物、理解農民的辛勞,這就是食農教育最珍貴的成果。周縣長對各家農場的特色與文化如數家珍,強調在農場的戶外田野教室,孩子們可以透過種植、採收、烹煮與分享體驗,將抽象的課堂內容化為生活中的感動,屏東擁有全台最豐富的農產與自然資源,縣府將持續推動「農遊+教育+永續」模式,讓孩子從小扎

大坑9號登山步道是台中大坑熱門熱門的登山步道之一,全長約1.6公里,來回約需70至90分鐘,近期完工的大坑寧靜海觀音亭更是引爆熱潮。大坑9號登山步道坡度平緩,加上兩側攤販林立,水煎包、咖啡、現煮玉米、麵包到蔬果、日常用品、服飾都買的到,堪稱是台中最歡樂的登山步道,不論是吃貨還是購物狂來大坑9號都能找到樂趣。

在台灣只要提到老屋翻新,許多民眾最害怕的不是預算失控,而是「找錯人」。尤其「熟人裝潢」更是許多人心中的地雷話題──省不到錢、還可能搞壞關係。近日一名女網友就分享自己的慘痛經驗,更讓不少民眾感同身受,引發熱烈討論。

每個月拿到一堆發票,是不是常常隨手丟一堆,等到月底才想起「該整理了」?其實,只要掌握整理發票的三個步驟,不只省時間,還能幫你把錢「省下來、存起來」,想要每個月多存 1 萬元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哦!


主播/劉品薇 台北報導近年來在論壇上不時就會出現一些,很極端的統戰文章,像是最近就有一名網友發文說,我的國家是中華民國,我的血液裡有黃河和長江,貼文發出短短兩天就湧入上千則留言,其中最多人按讚的這一則留言,這名網友文筆真的非常好。

為提升志工對於災害防護的認識與應變能力,基隆市志願服務推廣中心於日前在基隆市災害應變中心舉辦志工專業培訓課程,共邀集45名來自各社區的防災志工參訓。本次講習課程規劃以「防災」與「急救」兩大主軸,強化志工對於災害發生時的應變力與行動力。首先由強韌臺灣防災計畫銘傳大學莊睦雄教授主講,以「社區防災計畫與災害管理實作」為主題。莊教授指出,台灣面臨颱風、豪雨、土石流及地震等複合式災害威脅,建立完善的社區防災系統,是提升自助與互助能力的關鍵。並詳述災害風險評估、社區資源盤點、弱勢族群清冊建置與自主防災組織運作,協助志工掌握社區防災推動的初步架構與實務操作。消防局災害管理科科員陳偉建介紹「個人與居家防護措施」,以常見的地震及其他災害為例,介紹平時減災與災時應變的準備重點。在「基礎急救」課程中,由具備 EMTP(高級救護技術員)資格的周佳慧教官授課,以互動方式帶領志工掌握生命救援技能。在救護課程中,引導學員思考「當身邊的人突然倒下時,第一時間該怎麼做?」。並介紹「生命之鏈」六大環節,包含「撥打119、高品質CPR、使用AED、高級心肺復甦、心臟停止後之照護、復原」等六大環節。當身邊有人突然倒下時,如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