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工程師腹脹血便拖三個月,健檢揪出大腸癌,醫:年輕族群警訊已到
48歲的林先生近來因工作忙碌,時常感到腹脹不適,偶爾出現血便,但因沒有慢性病,也無家族史,自認生活作息良好,只是偏好紅肉,因此一直將不適歸咎於消化不良或痔瘡出血。症狀遲遲未改善,連續兩、三個月都未好轉,直到接受健康檢查才發現。
經醫師評估後安排無痛腸胃內視鏡檢查,結果發現大腸內有一顆大型腫瘤,幾乎佔據腸道三分之二,進一步病理判定為大腸癌,所幸因提前介入治療,腫瘤仍有明確治療方向。
大腸癌呈現「年輕化」趨勢
肝膽胃腸科醫師梁程超指出,大腸癌已連續多年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前段,且呈現「年輕化」趨勢。臨床上不少四、五十歲上班族,因久坐、外食頻繁、蔬果攝取不足、紅肉過量,加上欠缺定期檢查,忽略早期症狀,成為高風險族群。
梁程超提醒,大腸癌初期症狀通常不明顯,但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腹脹、血便、排便變細、體重莫名下降等情況,且持續超過三週,就應儘速就醫。
45歲以上民眾,應做定期篩檢
他也提到,AI 輔助腸胃鏡已成為重要偵測工具。AI 系統能在內視鏡檢查中即時辨識微小病灶、瘜肉與可疑組織,降低因視覺疲勞或角度限制而漏網的風險。研究顯示,AI 介入可有效提升腺瘤偵測率,有助於找出早期大腸癌。
梁程超呼籲,45歲以上民眾,尤其是長期外食、偏好燒烤與紅肉、壓力大且久坐的族群,務必定期接受大腸癌篩檢。包括糞便潛血檢查與必要時的腸胃鏡檢查,都能有效提前發現問題。年末聚餐多、飲食易失控期間,更應注意長期的消化不適,避免忽略可能的大腸癌警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降低遺憾的關鍵。
(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其他人也在看

香港消防員救火面部焦黑殉職「年僅37歲」…同袍淚悼:收工了兄弟
香港大埔宏福苑高樓住宅昨(26)日下午發生大火,火勢從高樓外牆棚架迅速蔓延,波及周邊宏泰閣等多幢建築,延燒到今(27)日凌晨尚未撲滅,目前已知這起火警已造成44死、279人失聯,其中包括一名消防員何偉豪(37歲),其同袍得知後不禁難過在社群平台發文,「收工了,好好休息兄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香港宏福苑大火/起火最初影片曝!警鈴沒響也沒人理 42年老屋整修花13.2億元燒出人命
香港新界大埔一處集合式住宅區「大埔宏福苑」,在26日發生嚴重火警,這也是香港這17年來最嚴重火警,截至今(27日)早上9時,已經確認44人死亡,且還有超過200人失聯,4千居民被迫棄守家園。也有居民抱怨,火警一開始,先是一棟建築物有小部分火警,但當時警鈴完全沒有響,做大樓維修的工人也沒有提醒或告知,最後釀成7棟大樓全燒的慘劇。
鏡報 ・ 1 天前87歲翁過路遭公車撞倒喪命 失智妻緊隨在後目睹驚悚過程
台北市一輛「紅15」路公車今午4時行經士林區延平北路五段、中正路口,轉彎碰撞87歲楊姓老翁,楊倒地後失去呼吸心跳,送醫不...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羅志祥罹「微笑憂鬱症」連遺囑都寫好,心理師曝求救分界線:5警訊別再忍
藝人羅志祥(小豬)近日推出新書《你可以笑我這個人,但請不要笑我的舞台》接受媒體訪問,首度坦承自己罹患「微笑憂鬱症」,並揭露那段低潮期間鮮少對外談起的心路歷程。羅...
早安健康 ・ 1 週前
香港惡火...男星竟趁機賣保險!挨轟「發死人財」 電視台急切割
香港大埔老舊住宅群「宏福苑」昨天(11/26)發大火,8棟建築物7棟全燒,造成至少44人死亡,包含一名消防員殉職。香港男星林子幸在社群發文,藉機推銷保險,引來網友群起砲轟他「發死人財」。
太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日本沒立場認定台灣法律地位
日本首相兼自民總裁高市早苗26日與在野四領袖舉行任內首次魁討論會時表示,日本對台灣的態度不變,日本沒有立場認定台灣法律地位。至於「台灣有事」是否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她表示將根據實際情況「綜合所有資訊來判斷」,回到過去日本政府的說法。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腹脹血便以為是痔瘡 48歲男腫瘤佔據大腸2/3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7日電)工作忙碌的48歲林姓男子時常感到腹脹不適,偶爾出現血便,以為只是消化不良與痔瘡出血,過2、3個月才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大腸內有腫瘤大到佔據腸道2/3,後續確診大腸癌。
中央社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週前
大腸癌年輕化!4大惡習恐加速癌化 久坐傷害性最大
大腸癌已不再是長輩專屬疾病,近20年來50歲以下「早發性大腸癌」案例急遽上升,且腫瘤更具侵略性。營養師指出,除了飲食因素外,四種日常生活習慣也正悄悄推高罹癌風險,包括高糖高脂低纖飲食、久坐少動、睡眠品質不佳及長期壓力堆積,民眾應及早調整生活型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香港大火/宏福苑淪煉獄!住戶爆「一個月前擔憂」成預言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香港新界大埔屋苑「宏福苑」昨天(26日)傍晚發生嚴重火災,火勢延燒波及7棟大樓,被官方列為最高等級的「五級火警」,這場大火目前造成至少44人死亡(包括一名消防人員),另有45人受傷。事實上,該社區住戶早在1個月前就憂心大樓維修期間恐怕存在火警風險,如想到如今竟成了預言。
民視 ・ 1 天前
香港新界住宅區發生大火 竹棚延燒多棟大樓已13死15傷 1消防員殉職
香港新界大埔住宅區「大埔宏福苑」今天下午發生大火,經由竹棚延燒多棟大樓,入夜升為最嚴重的五級火警,綜合香港媒體報導,香港特區政府在晚上8時20分公布,有9人當場死亡,4人送醫搶救不治,包括1名消防員殉職,另有15人受傷。由於許多住房著火焚燒,大批居民被安排到臨時庇護所暫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一生只有200萬顆腎絲球!最傷腎10大食物出爐 「第1名跌破眼鏡是它」早餐穀物也中
台灣是全球洗腎人口比例最高國家之一,無論是吃的還是喝的,還是從早餐到宵夜,只要踩雷,恐怕都是默默摧毀腎臟的「隱形凶手」。對此,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就公開國人最常吃、卻最傷腎的10大食物榜單,第一名是國人最愛的手搖飲珍珠奶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惡性腦瘤手術專家」名醫馬辛一病逝 三總最新回應了
三總神經外科部腦腫瘤學科主任馬辛一是惡性腦瘤手術專家,11月1日才在高雄醫學大學舉辦的腦中風學會年會獲頒終身成就獎,近日...
聯合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常喝「這1種咖啡」黃斑部病變風險暴增7倍!國際研究證實 尤其2種人更危險
便利商店貨架上琳瑯滿目的即溶咖啡,是上班族快速提神的救星。然而,2025年6月發表在國際期刊《食品科學與營養》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罹患乾性老年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近7倍。這項由中國湖北醫藥大學主導的研究,分析了超過50萬人的基因數據,透過孟德爾隨機化等先進統計方法,首度證實即溶咖啡與眼部退化性疾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因為製程差異 決定傷害程度 為什麼同樣是咖啡,偏偏即溶咖啡特別傷眼?研究團隊將參與者依飲用習慣分為即溶咖啡、研磨咖啡與低咖啡因咖啡等3組,結果發現只有即溶咖啡組顯示出與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顯著關聯,每增加一個標準差的飲用量,風險就增加6.92倍,而其他類型咖啡則未出現類似風險。研究顯示,其關鍵在於製造過程的高溫濃縮步驟,即溶咖啡需先萃取成濃縮液,再經噴霧或冷凍乾燥製成粉末,此過程會產生大量梅納反應副產物,包括丙烯醯胺和晚期糖化終產物等有害化合物;因此,即溶咖啡的丙烯醯胺含量平均達每公斤358微克,是新鮮研磨咖啡179微克的約2倍。這些物質會結合視網膜細胞上的受體,啟動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破壞血視網膜屏障,逐步損害負責精細視覺的黃斑部細胞。此外,還有
常春月刊 ・ 8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過度「清淡早餐」恐引膽結石!醫揭危害:血糖如雲霄飛車
過度執行「早餐吃得清淡」這種飲食習慣可能對身體造成嚴重傷害,可能導致油脂、蛋白質及多種營養素攝取不足,進而引發膽結石、肌少症、免疫功能危機,甚至造成血糖劇烈波動。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食道癌為什麼發現的時候都已是末期?醫師盤點6大早期症狀:只要一出現,千萬快就醫!
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食道癌,從2014年的癌症公報來看,食道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6位,而在女性癌症則跑到了第26位;食道癌死亡率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5位,女性癌症是排到第21位。男女差距挺大的。所以,各位男性,請注意了!食道癌是個你務必要認識的癌症。
幸福熟齡 ・ 3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