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白幹了!公司倒閉只拿「千元資遣費」 他做錯一步血汗錢飛了
當公司開始裁員甚至宣布倒閉時,勞工最擔心的就是薪水與資遣費能否如期拿到。勞保專家分享案例,一名勞工在同一家公司辛苦工作12年,沒想到公司倒閉後,卻因年資累積中斷,最終僅拿到一個月的資遣費,約1000多元。專家提醒,勞工在任職期間應定期檢查自己的勞保加保紀錄與退休金提撥情況,確保在關鍵時刻自身權益不受損失。
勞保專家張秘書在其YouTube頻道舉了一個真實案例。一名勞工在同一家公司任職長達12年,工作地點、內容以及同事都沒有改變,雖然這位勞工早就發現自己的投保單位時常變動,但並未放在心上。直到公司倒閉前一個月,他被突然轉換到新的投保單位,加保生效僅一個月後,公司便宣布倒閉,不僅積欠薪資,連資遣費也無法拿到。
張秘書表示,該勞工案件最終經法院判決勝訴,勞保局也核發工資墊償金。但因年資累積因投保單位頻繁更換而中斷,勞工最終僅獲得一個月年資的資遣費,金額僅約1200元。
她指出,依《勞工退休金條例》,資遣費的計算標準為每滿1年工作年資,發給0.5個月平均工資,未滿1年的部分按比例計算,最高可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以此案例為例,勞工12年年資應得資遣費為6個月平均工資(12年×0.5=6個月),若平均工資為3萬元,理論上可領18萬元。
然而,由於年資中斷,實際可計算年資僅1個月,未滿1年按比例計算為「1年年資÷12個月=0.08」,再乘以0.5個月資遣費,即0.04個月,最終可領的資遣費為3萬元×0.04=1200元。換句話說,勞工損失的資遣費高達17萬8800元(即18萬元-1200元=17萬8800元)。
張秘書也提醒,平均工資的計算並非單純依投保薪資、底薪或本薪,而是依據實際領取薪資計算,依《勞基法》第2條第4款,平均工資為被資遣當日往前推算6個月的平均薪資。此外,有七種情況因期間薪資降低而不列入平均工資計算,包括:
1.發生計算事項之當日。
2.因職業災害尚在醫療中者。
3.依本法第五十條第二項減半發給工資者。
4.僱主因天災、事變或其他不可抗力,而不能繼續其事業致勞工未能工作者。
5.勞工請普通傷病假者。
6.依《性別工作平等法》請生理假、產假、家庭照顧假或安胎休養至減少工資者。
7.留職停薪者。
最後,她提醒勞工,如果發現自己的投保單位無故頻繁更換,務必提高警覺,主動確認年資與權益,避免未來資遣費或退休金遭受重大損失。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川普加徵中國100%關稅!道瓊狂洩878點、台積電ADR跌逾6%
退休存1200萬、月領8萬行嗎?達人提3方法:4%法則遇1狀況慘了
比0050漲還兇!4檔主題ETF變飆股 10年前布局其中1檔 早就財富自由了
其他人也在看
韓國慶談話遭府、綠營批評 吳宗憲轟:當台灣人都鴕鳥?
立法院長韓國瑜10日在國慶大會致詞時,點出光電板破壞環境、美濃大峽谷、大罷免等台灣困境,不過民進發言人吳崢卻批韓在重要國家慶典中發表個人粗淺政治意見,甚至將國內政治鬥爭搬上檯面,可恥也遺憾。國民立委吳宗憲則痛批,「連說都不能說,當台灣人都是鴕鳥?」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利用雙重國籍逃兵役 名醫認罪繳100萬獲緩起訴確定
在北部一家知名醫院任職的外科醫師,利用美國、台灣雙重國籍的身分逃避兵役,直到除役後為了幫非婚生的兒子報戶口因此露餡,台北地檢署調查後認為名醫違反《妨害兵役治罪條例》,考量名醫坦承犯行給予緩起訴,條件是在緩起訴確定後支付100萬元給公庫,檢察官同時依職權送再議,台高檢署認為全案調查完備予以駁回,緩起訴處分確定。
太報 ・ 4 小時前《順風婦產科》美月爆紅後神隱!父親生意失敗陷低谷 現況曝光惹鼻酸
曾在韓劇《順風婦產科》中飾演「美月」一角的童星金成恩,當年以靈氣演技擄獲觀眾,被封為「國民孫女」,人氣席捲全亞洲。然而這位童星卻在爆紅後神隱多年,近日在YouTube節目上首度曝光現況,坦言父親生意失敗讓家庭陷入困境,不得不暫別演藝圈多年,如今再度登上舞台劇舞台,令粉絲又驚又喜。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40歲夫妻搬到鄉下!沒車、低收入卻更富足 揭幸福祕訣
一對40多歲的日本夫妻從城市搬到鄉下,居住在屋齡35年的租賃公寓,生活方式逐漸由追求物質轉向享受「留白」,他們不再擁有汽車,幾乎不外食,生活變得簡樸,但心靈卻愈加豐富。
中時財經即時 ・ 7 小時前
范世錡才爆聲紋99%吻合!又認「殺了于朦朧」貼文曝
娛樂中心/楊佩怡報導37歲中國男演員于朦朧日前在北京墜樓身亡,其死訊震驚整個娛樂圈,中國官方第一時間將死因定調為「飲酒後意外墜樓」,並排除刑事案件,但網路上開始盛傳各種「虐殺」、「潛規則」,包括他的體內疑似有一個USB,內含娛樂圈洗錢相關證據,更傳出有人企圖對他施暴以取出資料,其中歌手、演員范世錡,也被牽扯進爭議之中,甚至有網友將疑似是他虐待于朦朧的錄音檔送去聲紋鑑定,吻合度竟高達99.57℅。沒想到近日在社群上又瘋傳一張范世錡的微博帳號發文承認是他殺害于朦朧的貼文截圖,不過該貼文已經被刪除,至今無法辨認真假。
民視 ・ 3 小時前

七成勞工外食支出增加 八成租屋族壓力大
[NOWnews今日新聞]通膨時代來臨,勞工平時三大費用難以節省,分別為外食、通勤、房租。根據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勞工外食平均費用約8000元;其中有46%勞工為租屋族,平均租金為11,251...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國道一號新營交流道改善案 政院核定
為改善新營交流道北上出口右轉匝道交通瓶頸,臺南市政府向中央提報「國道一號新營交流道改善可行性評估」案,獲行政院核定,總經費預估七點三四億元,中央分擔五點八七億元。市長黃偉哲說,新營交流道改善工程規劃於北上出口右轉匝道再增設高架匝道,跨過長榮路直接銜接復興路平面路段,匝道長約六七九公尺,可減少現行匝道與平面車道車流衝突,並紓解復興路與長榮路口東向車流延滯情形。交通局長王銘德說明新營交流道現有北上出口右轉匝道緊鄰復興路與長榮路口,下高速公路方向儲車空間不足,且左轉北向復興路車流比例高達廿二%以上,常造成左轉車輛爭道且連跨二個車道險象;新增北出匝道可轉移原匝道約六十八%的車流,降低路口延滯時間;新增高架匝道預計位於復興路中央,距兩側民宅約十三公尺以上,會協調高速公路局妥適規劃落 ...
台灣新生報 ・ 17 小時前
待辦公室超傷身? 日韓研究:「工作度假、在家工作」都有益身心健康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1)報導,近年來「工作度假」(意指在度假地點工作)、「在家工作」蔚為潮流,南韓的調查顯示,嘗試過「工作度假」的南韓上班族,將近7成表示「心理獲得恢復」,日美共同研究也指出,體驗「工作度假」的日本上班族,心血管功能改善。
太報 ・ 18 小時前發電成本增 明年美電價恐再漲6%
根據美國能源資源資訊管理局署(EIA)統計,美國電價光是去年就漲了5.5%,漲幅為去年通膨的2倍,對美國人以及川普來說,電費高漲儼然成為難題,EIA更預測,2026年的美國電價恐再上漲約6%。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羽你同行」台中開打 捐贈羽球助基層學校 (圖)
2025生麗「羽你同行」國小暨親子分齡賽11日在台中朝馬運動中心登場,生麗集團創辦人徐鳳娥(左3)和台中市運動局專委林宜萱(右2)並代表捐贈羽球給基層學校,善盡社會責任。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獨家/專把廢物變神作!他用鮪魚泥+芥末就變出劍龍 網讚:真大師!
經常在臉書社團《小廢物俱樂部》分享創意雕塑的邱俊彥老師,早已被許多網友奉為「大神」,作品每每一曝光,總能迅速吸引大量粉絲按讚、留言。邱俊彥擅長將生活中的各種小物轉化成引人注目的藝術品,甚至連食物也成了他發揮創意的媒材。近日他分享吃壽司後靈光乍現的創作,只用鮪魚泥和芥末,就「擠」出一隻造型逼真的劍龍,該作品不僅展現他高超的技術與幽默感,也在網路上掀起熱議,吸引上千網友按讚,驚嘆不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演戲逾60年!陳淑芳獲頒金鐘「特別貢獻獎」 諾:不退休、不漲價
陳淑芳女士以超過60年的演藝生涯,成為台灣戲劇界不可或缺的國民阿嬤形象。從1960年代18歲被導演李行相中演出第一部電影《誰的罪惡》開始,她走過台語片、台灣新電影、本土電視劇到長壽八點檔的輝煌歷程。2020年,她以《孤味》和《親愛的房客》兩部電影奪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與女配角,實現了等待多年的演藝夢想。陳淑芳不僅演技精湛,更以願意提攜後進、支持學生畢製的精神,展現了對表演藝術的無限熱愛。
TVBS新聞網 ・ 13 小時前FCC反制 下架中企百萬項商品
美國為反制中國「強力」升級對稀土的出口管制,緊盯中國電子通訊產品的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當地時間10日宣布,下架在美國主要零售網站的數百萬件被禁售的中國電子商品,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興通訊、大華技術公司等中企的家用監視器、智慧手錶等。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星座理財(10月13日~10月17日)-天蠍座(10月24日~11月22日)心想事成 保持學習
火星天蠍,逐步邁進後段中。水星天蠍,即將進入中段。是個幸運的一周,兩顆行星都帶來好能量。貴人的好磁場就是其中之一,學習的心則是開啟的鑰匙。心想事成的能量將於周二後展開,同樣需抱持學習的思維。投資求財運也理想,以不變應萬變是好策略,目標與策略持續。幸運物與色彩:粉晶與粉紅。幸運數字:6、9、4、7及其組合。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唐從聖失智母3度動手術 40年來救命恩人同一位
藝人唐從聖母親高齡85歲,是名小腦受損失智症患者,他透露40年前、15年前,母親都接受過腦部手術,最近身體出狀況再度進手術房,執刀醫師竟是同一位。11日唐從聖在臉書分享母親飽受病痛折磨2星期,時間做了無數檢查,最後還是決定接受手術治療,他說:「母親第一次接受腦部手術要追溯到40年前,第二次則是在15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11天2車禍 屏科大2新生自撞亡
屏東科技大學短短11天發生2起大一新生死亡車禍,繼1日邱姓男大生騎機車自撞分隔島不治後,同齡的18歲楊姓男大生11日也在校內騎車自摔身亡,事故原因待調查。由於2事故地點僅距約7、800公尺,校方強調將全面檢視並強化交通安全設施。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收假車潮高峰來了!高公局揭易壅塞路段、建議北返用路人出發時間
今(12)日是國慶連假最後一天,高公局預估將迎來收假車潮高峰,國道交通量可達112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1.2倍,其中北向交通量預估達60百萬車公里,約為平日年平均的1.3倍。高公局預判,壅塞路段
台視新聞網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