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跌跌不休 但進場點即將浮現這三個價位要注意
文 ‧ 洪崇晏
本刊在鴻海(2317)股價還在170元左右時曾大力推薦,股價最高來到265元,不過在鴻海近期跌破月線之後,急速下墜的情況下,很多投資人都在問,鴻海進場點在哪?
根據鴻海今(2025)年前三季EPS 10.37元來看,全年EPS將來到近15元左右,目前鴻海股價為228元,本益比為15倍,明(2026)年EPS上看19元,以目前股價228元來看僅12倍,給予15倍本益比,鴻海股價合理價為為285元,行情如果大好時,給予20倍本益比,380元為高標價。因此以目前鴻海228元股價來看算是低估。
以技術線型來看,分為三個支撐點。
225元是第一支撐點,有強烈支撐,今日最低打到226.5元,有機會形成短線止跌。只要不跌破225元,多頭結構還在。第二支撐為215元(中期支撐)是9~10月整理區上緣,若跌破 225,股價有可能回測215~218的多方防守帶,這裡會是一個更安全的中線進場點。
第三支撐:200元,MA120線附近,長線多頭最後防守帶,若真的跌到這裡,反而是超跌撿便宜的區域。
鴻海科技日將於11/21展開,有機會再度帶動股價進行反攻。鴻海不僅先前已預告將展出人形機器人,它更是身為全球第一大電子製造業者鴻海的第一台生產線專用人形機器人,據了解,鴻海人形機器人的移動方式不是透過雙腿,而應是更合適生產線環境的輪子,鴻海的人形機器人在生產線上排排站製造輝達產品,最快在明年上半年德州廠啟用後就看得到。
今年科技日以六個「最」與六個「更」貫穿全場,包括最完整的 AI 應用、最完整的垂直整合、最紮實的製造能力、最前瞻的技術、最多元的合作夥伴與最多參與者。今年報名參觀人數已逼近 1 萬人,較去年的 5,500 人大幅成長。展區內容也較去年全面升級,展示商品超過 200 件、較去年成長七成,場地面積更擴大一倍,並首度全面開放外部企業參展,包括電電公會、MIH 聯盟與華航等合作成果也將登場亮相。
▲鴻海日K線圖(圖片來源:Yahoo股市)
理財周刊 / 致富關鍵 就在理財-原文來源--鴻海跌跌不休 但進場點即將浮現這三個價位要注意 - 理財周刊
其他人也在看
鴻海科技日 預告展出Model A
鴻海年度科技日將於21日登場,鴻海發言人巫俊毅18日預告,今年科技日上除了端出最新Model A及多款新型的電動車款外,也將發布鴻海在量子電腦、通用大型模型、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同時隨集團從縱向到橫向開展更多AI合作之際,與OpenAI及IBM的相關合作,亦成為關注焦點。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其他電》鴻海科技日 預告展出Model A
【時報-台北電】鴻海年度科技日將於21日登場,鴻海發言人巫俊毅18日預告,今年科技日上除了端出最新Model A及多款新型的電動車款外,也將發布鴻海在量子電腦、通用大型模型、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同時隨集團從縱向到橫向開展更多AI合作之際,與OpenAI及IBM的相關合作,亦成為關注焦點。 今年的開幕活動嘉賓,鴻海則邀來了包括輝達NVIDIA副總裁Alexis Bjorlin、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的兒子黃勝斌、ABB機器人總裁Marc Segura,與IBM亞太區總經理Hans Dekkers等人。IBM也將於科技日中揭露《Foxconn x IBM》在AI工廠領域的合作。 此回科技日主軸,聚焦於「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應用」,呈現鴻海集團垂直整合實力、AI技術的落地應用與3+3+3轉型策略的實踐,分別為鴻海機器人技術及場域應用願景、鴻海與客戶夥伴的技術合作落實,以及鴻海的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巫俊毅引述日前董事長劉揚偉於法說會提到,AI產業不是只有硬體,更多的是生態系和策略結盟,鴻海在AI伺服器有非常大市占率,向上可延伸至更多關鍵零組件,向下則延伸至資料中心建置,形成垂直
時報資訊 ・ 1 天前
【Hot台股】金居出關首日飆漲停!網嗨「我愛金居」 分析師看多:關鍵價位要站穩
「我愛金居」「金居大哥出關 PCB萬馬奔騰」「金居直接關門」「金居燈燈」「金居漲停了XD」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
藍白二度強修財劃法,卓榮泰喊無法接受違法編列預算:國會勿一意孤行「未到最後關頭絕不輕言抵制」
在藍白聯手下,立法院二度強修《財政收支劃分法》。行政院長卓榮泰周二(11/18)受訪表示,自去年520以來,國民及民眾主導的國會持續對行政院步步進逼,企圖迫使行政院接受違憲法案與預算案。 卓揆直言,國會上周五逕付二讀火速通過國民版「財劃法」,不僅無法解決長期存在的水平分配與垂直劃分不公問題,更將造成中央需再舉債2600億元,總舉債規模達5600億元,已違反「公債法」規定。 卓揆強調中央政府無法接受此次修法,也無法違法編列預算,並預告行政院將於周四院會通過院版「財劃法」,以五大原則全面照顧中央、地方與全民。 他表示行政院在協商未達絕望前不會放棄,未到最後關頭也不會輕言抵制。
今周刊 ・ 1 天前
三大題材推升 臺慶科成多軸成長受惠股
臺慶科(3357)為國內電感與磁性元件供應商,內容產品涵蓋電源電感、訊號電感、共模濾波器與晶片電感,應用於車用電子、AI 伺服器、PC、網通設備與消費性電子,是全球Tier1車廠與北美CSP伺服器供應鏈的認證廠商之一。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百和營運大反轉! ON、HOKA成長大爆發!
百和(9938)近日再度獲得市場關注,隨ON Running、HOKA 等國際高成長運動品牌全面擴大訂單,百和的鞋材與機能織帶業務迎來明顯轉折。法人指出,過去一年困擾百和的庫存調整、關稅與匯率壓力已逐漸淡化,第三季起營運有望從谷底反彈,重新走回成長軌道。今日股價盤中上漲4.2%來到54.1元。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獨家專訪》季辛格轉戰創投,率「獨角獸」來台找隊友:「早餐有想法、晚上討論量產」只有台灣有這速度
卸任英特爾執行長近一年後,季辛格以創投公司合夥人的全新身分重返台灣,行前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暢談個人職涯、旗下新創公司技術,以及美國半導體前景。
今周刊 ・ 1 天前
AI伺服器大廠法說會釋樂觀訊號,市場為何喜憂參半?輝達擬調代工模式,供應鏈面臨兩大天險
儘管AI業界頻傳巨額投資,關於產業泡沫化的疑慮卻未歇。而在輝達傳出擬調整代工模式後,市場正密切關注哪些合作台廠最具優勢,以及獲利空間如何變化。
今周刊 ・ 1 天前
被動元件夯 信昌電股價穩步 衝第三波行情
華新集團做帳行情起跑,加上被動元件題材正熱,集團內華新科、信昌電股價走勢活潑,短線來看,華新科回檔休息,信昌科則穩步向上,目前正走第三波行情,有機會旺到年底。
理財周刊 ・ 1 天前
Google搜尋大進化!AI模式導入「生成式UI」:不用Vibe Coding,也能一鍵生成遊戲、工具、教材
Google Research 宣布在AI模式中推出「生成式UI」,讓模型不僅生成內容,還能「即時設計與編碼」完整的互動體驗。
數位時代 ・ 1 天前
興勤潛力被看見 被動保護元件還能再漲23%
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主要業務以保護元件,應用於熱敏電阻、壓敏電阻、聚合物正溫度係數,涵蓋過電流保護元件、過電壓保護元件,在被動元件族群中財報表現名列前茅的少數個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台股盤勢震盪中,誰還有補漲空間?台玻、華通...看季報撿便宜,5檔低估股進可攻退可守
台股上市櫃公司第三季財報已陸續公布完畢,有哪些公司的財報表現及營運展望正向,股價卻相對被低估、有補漲空間呢?
今周刊 ・ 1 天前
銀價帶被動!陸被動元件龍頭漲價通知 台股這檔被動元件跟銀最有關
陸資被動元件龍頭風華高科針對代理商、直接客戶同步發出漲價通知,該公司在信件中表示,由於金屬銀價今年以來已經上漲50%,其他金屬材料也全面性上漲,成本承壓,因此將針對電感磁珠、壓敏電阻、瓷介電容、厚膜電阻類產品上調5%~30%,且即日起新訂單採用新價。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解鎖AI新台鏈!電子五哥、環球晶⋯砸3千億進駐德州金三角,最完整製造聚落半年成形
根據《今周刊》統整可以發現,台廠前進德州,落腳地點明顯集中達拉斯、奧斯汀、休士頓三地為主,形成台廠的黃金三角聚落。
今周刊 ・ 1 天前鴻海科技日明登場!海公公265跌到229元能進場?老手1招教戰:買點不會變埋點
鴻海集團年度盛事的鴻海科技日(HHTD25)將於明(21)日登場,規模為歷年之最,但股價從10月底的265元高點反轉向下,繼失守月線後,昨(19)日收229元,波段跌幅約13.6%。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其他電》鴻海科技日前能進場?行家1招教戰
【時報-台北電】鴻海集團年度盛事的鴻海科技日(HHTD25)將於明(21)日登場,規模為歷年之最,但股價從10月底的265元高點反轉向下,繼失守月線後,昨(19)日收229元,波段跌幅約13.6%。 但在短線急跌過後,進場買點是否浮現?如何介入不怕變埋點?資深分析師表示,近來台股出現1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鴻海不漲,就算盤中漲逾百點也會拉回,而鴻海在季線225.5元附近應有撐,若在輝達財報及美股上漲下有效拉升,可望跌深反彈,挑戰5日均線237.5元位置。 資深分析師陳榮華表示,輝達執行長黃仁勳10月底公布5000億美元訂單,涵蓋2025年迄今營收、當前Blackwell GPU銷售,以及2026年將推出的Rubin GPU和相關網路元件,表述強而有力,可視為對2026年營收抱有極強信心的關鍵信號。 由於Google、亞馬遜、微軟和Meta等科技巨頭,近期紛紛在財報會議中,表示將提高AI基礎設施支出,反映市場對AI需求的持續旺盛,Wolfe Research分析師Chris Caso估算,黃仁勳的言論意味著輝達資料中心部門2026年的銷售額,可能比先前預期高出約600億美元,因此給予輝達「
時報資訊 ・ 15 小時前
開箱Google最新士林辦公室! 實驗室、辦公區曝光
Google在台北士林區啟用全新辦公室,成為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AI基礎建設硬體研發中心!新辦公室融入台灣元素,會議室以台灣景點命名,附近有電子五哥「英業達」,距離輝達落腳的北士科也不到10分鐘車程;而今年3月Google才投入70億元研發手機等產品,Google Cloud平台研發總經理指出,未來會持續招聘軟體、硬體以及專案經理相關人才。
TVBS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盤前/馬斯克加持機器人出貨 台股10檔
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Research 指出,隨著物理 AI 應用推動 AI 進入實體互動階段,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正進入高速成長期。該機構預估,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從 2025 年的 1.82 萬台,在 2030 年成長至 25.6 萬台,五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69.7%。隨著特斯拉加速投入人形機器人布局,執行長馬斯克也多次強調,特斯拉未來有望有八成價值來自機器人事業,引發市場對相關供應鏈的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冷過這波回溫了!「這天」起高溫上看30度 下週又一波冷空氣來襲
今(20)日清晨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全台天氣涼冷有感。氣象署表示,西半部與宜蘭清晨低溫僅15、16度,花東也下滑至17、18度,隨著白天冷空氣逐漸減弱,各地氣溫漸漸回升,一路暖到週末,週六、週日(22、23日)西半部及台東高溫上看26至30度,下週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天氣又會轉濕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鴻海打造AI刷手機器人 明年3月GTC大會正式發表
鴻海(2317)在智慧醫療領域再跨出關鍵一步,集團B事業群健康策略執行長劉秉昊今日出席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主辦、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協辦的論壇時表示,團隊正在開發的「刷手機器人」預計於明年3月在輝達(NVIDIA)GTC大會正式發表。該產品定位為手術室協作型機器人,結合AI、數位孿生與邊緣運算平台,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