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月底與輝達討論新合作案 劉揚偉:AI剛開始 不會泡沫
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昨(15)日表示,AI不會泡沫化,仍在早期階段,發展潛力大。他以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宣示每周要生產1GW(10億瓦)算力、規模相當於500億美元(逾新台幣1.5兆元)為例,「這意味市場規模極大」。
台灣首創國家級金融盛事「臺灣週」昨天登場,劉揚偉應邀出席並發表專講後受訪,釋出以上訊息。他並透露,自己會在這個月到美國參加輝達GTC大會,並與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會面,討論未來的合作案。
外界關注AI是否會泡沫化?劉揚偉說:「我覺得AI發展現在才剛開始」,主因現在還在模型發展過程中。
他分析,AI產業正從ANI (狹義人工智慧)走向AGI (通用人工智慧),未來將邁向ASI(超級人工智慧)。同時,模型發展也從對話的模型,發展到AI代理的模型,未來可能到Physical AI(實體AI),這都需要龐大算力。
劉揚偉指出,大家最近應該有聽到,奧特曼宣示每周生產1GW算力的願景,1GW從商機的角度來看,約為500億美元,「一個禮拜500億美元,你可以想像這個市場規模有多麼大?」以此來看,AI才只是剛開始而已,而且它會進入各行各業,發展潛力龐大。
先前傳出奧特曼來台拜訪鴻海,劉揚偉證實,奧特曼確實到鴻海辦公室開會,雙方談了很多,主要是討論未來發展與合作方向。
劉揚偉並透露,自己會去參加輝達10月底在美國舉辦的輝達GTC大會,並與黃仁勳見面。屆時他自己也會出席大會前座談「Presidential Forum」活動。
談到大陸稀土管制,他認為,短期影響有限,對鴻海則無影響。不過,若管制措施持續,美中情勢發展愈來愈對立,對各行各業都會產生影響。
更多udn報導
34歲歌手罕病離世 症狀像感冒易延誤治療
全球護照排名出爐 美慘跌出前10、台灣名次曝
北車性侵案 為何拍攝者不救?律師點5關鍵原因
威廉靠1招閃兵全說了 停工5個月考慮賣房
其他人也在看
法國|LVMH上季業績優於預期 股價大漲12%
精品集團LVMH上季(7至9月)受到中國需求回溫推動,營收優於預期,激勵股價在15日開盤大漲12%,促成精品類股全面上揚。這是LVMH今年以來首度恢復成長,顯示市場復甦跡象。中國所在的區域市場上季銷售成長2%,扭轉上半年下滑9%的頹勢。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黃世聰解析台積電:市占率71%強到沒對手,最大敵人是自己
財經專家黃世聰在本週「聰明理財大小世」節目中分析,台積電即將於本週四登場的法說會預計將繳出亮眼成績單,第三季獲利可望達4154億元、折合美金135.5億元,創下今年新高並突破歷史紀錄,全年營收成長率預估將從原先的20多%上調至30%-35%。
品觀點 ・ 1 天前蘋果以M5晶片升級三款裝置,鎖定假日季需求與AI效能紅利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週三發布搭載新款M5晶片的iPad Pro、Vision Pro與入門級MacBook Pro,外觀維持現行設計,處理器全面升級以強化運算、圖像與AI任務表現,搶攻年終假日購物季。三款產品起售價格不變,iPad Pro為999美元、MacBook Pro為1,599美元、Vision Pro為3,499美元。本輪升級除處理器外,iPad Pro新增自研N1無線晶片與C1X數據機,Vision Pro則提供全新頭帶選項,著重連線體驗與配戴舒適度優化。定價維持不變,意在以效能提升搭配價格穩定的策略,提高轉換率、擴大高階裝置滲透。供應與時程方面,三款新品已開放官網預購,並將於10月22日到店發售。配合上月已更新的iPhone 17、更薄款iPhone Air與升級版AirPods、Apple Watch,整體產品線完成節前的關鍵拼圖。策略層面,M5在AI推論與圖形運算的提升,有望帶動專業生產力、內容創作與沉浸式應用的升級需求;維持價格帶不變,則可降低消費者升級門檻,提升終端需求可見度,對第四季營收結構與毛利率組合形成支撐。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蘋果COO走訪果鏈,探訪藍思與瑞聲自動化產線,聚焦i17中框與均熱板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執行長庫克(Tim Cook)展開訪華行程之際,營運總監(COO)Sabih Khan近日走訪江蘇泰州的藍思精密(藍思科技,06613.HK),在董事長周群飛陪同下深入車間,觀察iPhone 17與iPhone 17 Pro中框的製程與良率控管,凸顯新機量產節奏與供應穩定性的重要性。藍思目前覆蓋iPhone、Apple Watch、Mac與Apple Vision Pro等多條產品線,是蘋果全球供應鏈的關鍵夥伴之一。Sabih Khan表示,多次造訪中國可見在技術與製造端的快速演進,而像藍思這類供應商展現的「can do」能力—面對困難快速協同解決—是維持產品週期推進的核心競爭力。除中框外,散熱能力亦是高階裝置的性能關鍵。Sabih Khany週二亦走訪瑞聲科技(02018.HK)位於江蘇常州的均熱板模組工廠,參觀首條全自動化超薄均熱板生產線,重點關注自動化帶來的良率、產能爬坡與一致性表現,為後續高運算負載裝置的散熱設計提供產線保證。瑞聲科技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潘政民指出,雙方自iPhone 4起展開合作,至今各主要產品線均有專案推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美股盤後】多收紅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6日電)在投資人關注美中貿易緊張情勢之際,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及美國銀行(BofA)季度財報亮眼,美股主要指數今天多收紅。道瓊工業指數小跌17.15點或0.04%,收報46253.31點。標普500指數上漲26.75點或0.40%,收在6671.06點。那斯達克指數上揚148.38點或0.66%,收22670.0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揚升196.73點或2.99%,收6767.06點。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歐股盤後】互有漲跌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6日電)法國與西班牙9月消費者物價攀升,同時投資人也評估荷蘭半導體公司艾司摩爾(ASML)最新財報表現,歐洲主要股市今天收盤互有漲跌。倫敦FTSE 100指數下跌28.02點或0.30%,收報9424.75點。法蘭克福DAX指數下挫55.57點或0.23%,收在24181.37點。巴黎CAC 40指數上揚157.38點或1.99%,收8077.00點。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能源盤後】下跌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6日電)市場擔憂供應過剩,抵消了整體金融市場的風險偏好氛圍,國際油價今天下跌。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1月結算價下跌0.7%,收報每桶58.27美元。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12月交割價下跌0.8%,收在每桶61.91美元。
中央社財經 ・ 21 小時前【金屬盤後】金銅價漲
(中央社台北2025年10月16日)紐約現貨金價今天上漲,銅價走揚。紐約時間12時22分,現貨金價上漲1.3%至每盎司4195.56美元。紐約商品交易所白金和鈀價上漲。基本金屬方面,倫敦金屬交易所(LME)3個月後交割期銅價格上漲0.6%,每噸報10641美元。
中央社財經 ・ 20 小時前
《貴金屬》COMEX黃金上漲0.9% ETF持倉增加
MoneyDJ新聞 2025-10-16 06:15:48 黃文章 發佈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黃金期貨10月15日收盤上漲38.2美元或0.9%至每盎司4,201.6美元,續創歷史新高,美元指數下跌0.4%,12月白銀期貨上漲1.5%至每盎司51.378美元,同樣創下收盤歷史新高。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月鉑金期貨上漲0.7%至每盎司1,687.9美元,12月鈀金期貨上漲0.04%至每盎司1,589.9美元。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15日黃金持有量增加1.15公噸至1,022.6公噸,續創逾三年來新高。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減少21.17公噸至15,733.09公噸。 金拓新聞報導,白銀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之後持續經歷劇烈波動,市場正努力應對嚴重的供應鏈問題,實體供應無法跟上強勁的需求。雖然現貨銀價目前仍堅守在每盎司50美元以上,但已從歷史新高——每盎司53.62美元——拉回。 分析師認為,銀價從歷史新高拉回,是因為實體金屬開始回流
Moneydj理財網 ・ 20 小時前
52%!AI與房市資金刺激韓股暴漲 大摩:韓股結構性成長 貿易摩擦也不怕跌
南韓股市近期強勢攀漲,南韓綜合指數 (KOSPI) 指數周三 (15 日) 收漲 2.68% 至 3657.28 點,續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韓股累計上漲 52%,在亞洲主
鉅亨網 ・ 21 小時前華為夥伴新凱來、欣朗視展出多款軟硬體產品,凸顯中國晶片雄心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先進技術的數日之後,華為的核心合作夥伴們展示出豪華的產品陣容,這些產品從軟體到晶片設備,應有盡有。華為附屬公司之一、由深圳國資委控股的深圳市新凱來技術公司於週三在一場半導體會議上進行了產品展示,宣傳了其蝕刻和沉積設備。該公司自2024年起被華盛頓列入黑名單。與此同時,子公司深圳市欣朗視科技公司展示了一款據稱可支持先進晶片開發的示波器。新凱來另一家子公司武漢啟雲方科技有限公司則介紹了其自有的電子設計軟底。從DeepSeek到華為,中國企業正日益公開展示其在敏感技術領域的進展,試圖證明美國多年的制裁並未完全阻礙其發展步伐。9月,華為罕見地公佈了一項三年願景,旨在削弱輝達在人工智慧(AI)熱潮中的主導地位。此次博覽會的三家參展商均是華為的緊密合作夥伴,華為是中國從晶片到AI等關鍵領域追趕美國的旗幟性企業。此次在華為總部深圳的公開亮相凸顯出本土晶片企業在響應北京號召、替代美國電路和軟體方面所取得的進步。本次深圳博覽會上基於光刻相關技術的產品很少,而光刻技術仍然是中國企業面臨的關鍵瓶頸。艾司摩爾壟斷著最複雜的系統,這些系統是
財訊快報 ・ 19 小時前
台股盤前/美股財報點燃多頭火!費半暴漲近3% 台股今挑戰前波高點
美國股市週三(15)日延續強勢格局,受惠銀行股財報亮眼與半導體族群回溫,四大指數多收紅。那斯達克指數上漲148點至22,670點,漲幅0.66%;標普500指數上漲0.4%,費城半導體指數勁揚近3%,道瓊指數微跌17點收46,253點。整體市場氣氛明顯好轉,帶動亞股期貨全面翻紅,為台股今(16)日開盤注入多頭動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美國銀行財報優於預期 美股主指多收漲、台積電ADR漲近3%
美中貿易緊張局勢升溫,但美國大型金融機構財報優於預期,帶動投資人樂觀情緒,美股主要指數週三多收漲,僅道瓊工業指數微幅下跌,晶片股勁揚助攻,台積電ADR大漲將近3%。(請聽AI報導) 摩根士丹利及
中廣新聞網 ・ 20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15日買超股:凱基金、台新新光金、永豐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15日加權指數收27275.71點,漲482.56點或1.80%,總成交值5214.29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29.6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51.00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10.37億元及買超31.77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3檔電子股、6檔金融股及1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4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凱基金(2883),買超3萬5735張,台新新光金(2887)、永豐金(2890)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3萬1579張及買超1萬5283張。第四及第五名為欣興(3037)、光寶科(2301),其他依序為日月光投控(3711)、彰銀(2801)、高力(8996)、遠東銀(2845)及玉山金(2884)。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高力(8996)22.74億元、欣興(3037)20.04億元、光寶科(2301)9.93億元。 ●三大法人15日買超前十名: 1.凱基金(2883)收15.80元,漲0.50元或3.27%,成交量8.42萬張,三大法人買超3萬5735張、估5.65億元,為連6日買超,累計買超11萬71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匯率期貨趨勢專欄-日圓走弱 支撐美元強勢
分析機構普遍認為,美元走勢將取決於美國內部政策方向與全球資金流向的再平衡,若川普政府進一步推進製造業回流與關稅調整措施,美元可能繼續受支撐,但若貿易摩擦再度升溫,也可能限制美元上行空間。
工商時報 ・ 23 小時前美國擬延長關稅休戰 換取中國放寬稀土出口管制
初次上稿00:01 更新時間06:21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15日說,美方正考慮延長對中國商品開徵高關稅的暫停期限,以交換北京方面撤回其近期宣布的加強限制關鍵稀土元素出口的計劃。貝森特在華盛頓舉行的記者會上說,「是否有可能以更長期的關稅延期作為交換?或許有」,「但這一切都將在未來數週內進行談判」。今年初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馬來西亞|貿易部長:下周東協峰會與美討論半導體等產業關稅
馬來西亞官媒15日引述該國貿易部長的說法指出,馬來西亞將於下周東協(ASEAN)領袖峰會期間與美國商務部長針對半導體等產業關稅議題進行會談。川普政府今年8月宣布對馬來西亞出口美國的商品課徵19%的關稅,不過半導體等商品因仍在進行國安調查,所以仍是豁免狀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台北股市》投信15日賣超股:精成科、鴻海、中鋼
【時報-台北電】台股15日加權指數收27275.71點,漲482.56點或1.80%,總成交值5214.29億元。三大法人賣超129.60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51.00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賣超10.37億元及買超31.77億元。 投信賣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6檔電子股、1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4檔百元股、6檔銅板股;賣超張數方面,榜首為精成科(6191),賣超5138張,鴻海(2317)、中鋼(2002)名列二、三名,分別賣超4718張及賣超2075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全新(2455)、華邦電(2344),其他依序為南亞(1303)、台泥(1101)、聯電(2303)、台光電(2383)及上海商銀(5876)。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賣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台光電(2383)12.49億元、鴻海(2317)9.74億元、精成科(6191)5.52億元。 ●投信15日賣超前十名: 1.精成科(6191)收107.50元,漲0.50元或0.47%,成交量1.38萬張,投信賣超5138張、估5.52億元,為連5日賣超,累計賣超6577張、估7.17億元。 2.鴻海(2317)收206.50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美線運價破冰 航運谷底反彈
全球海運市場在10月下旬出現轉折信號,中美兩國相互課徵港口費,引發美國航線運價急漲;歐洲線跌至損益平衡線後出現止跌回穩;加上以巴戰火後的重建題材帶動中東區域運輸需求,市場氣氛明顯轉暖。
工商時報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