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爾夫球場蛻變成高雄果嶺自然公園 國慶日正式開放
全台第一座高爾夫球場變公園,原本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蛻變再生成為「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園區面積大約70公頃,保留原有的丘陵起伏地貌,並規劃7.2公里的步道,串連草原、林帶與水塘,10月10日雙十國慶正式對外開放。(溫蘭魁報導)
許多民眾引頸期盼的「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雙十國慶這天終於要開放了!緊鄰澄清湖和圓山飯店,原本的高爾夫球場,高市府收回之後進行環境改造,並結合澄清湖風景區,打造成為高雄最大規模的都會綠洲,市長陳其邁表示,果嶺自然公園除了還地於民,最重要的也是能夠維護整個自然生態:「因為它有非常多的鳥類,還有一些野生動物,植物的樹種也非常多。」
市府公園處表示,公園內依循原有的18洞球道重新規劃,打造多樣的生態與休憩環境,像是1號果嶺有荷花池,15號果嶺稜線高地常見大冠鷲盤旋,18號果嶺舊發球台改建為觀景平台,可遠眺北大武山與柴山,10號果嶺景觀湖畔則有落羽松,是最具人氣的拍照亮點。
工務局長楊欽富進一步指出,周邊動線方面,已經整修澄清湖西岸道路、環湖步道新設連接後門口的人行道,近期也接力完成果嶺公園八德南路停車場改造、松藝路排水景觀改造、新闢建果嶺公園聯外通道,並改善圓山北路的路面,未來將與澄清湖結合圓山綠地、鳥松濕地和雙湖公園,遊客可以像是「跳島」一樣,慢慢探索。
公園處說,園區內保存原有的2658株樹木,包括七里香、大葉桃花心木、榕樹和樟樹,公園處都逐一建立健康檔案。
其他人也在看


超狂變身!落羽松、水鳥、觀景台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五大亮點必踩
高雄市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經多年整備,將於10月10日正式以「果嶺自然公園」新面貌對外開放。這是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轉型的生態自然公園,佔地70公頃,保留原有地貌,並新增7.2公里環狀步道,串連水塘、草原與林地,成為都市中的綠色探索地圖。
太報 ・ 1 天前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10/10啟用 全台首座高球場再生綠地化身都會生態新地標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於10/10正式開放!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蛻變為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超級生態自然公園,象徵高雄「綠地新生」政策的重大里程碑。
品觀點 ・ 1 天前
高雄國慶升旗首移師澄清湖 球場轉型果嶺公園開放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0日電)慶祝雙十國慶,高市府首度移師澄清湖舉辦升旗典禮暨健走活動,市長陳其邁說,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租約到期後已正式轉型為果嶺自然公園,今天正式開放,歡迎市民造訪。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開放首日沒塞車 民眾大讚:比澄清湖好
前身為澄清湖高爾夫球場的高雄果嶺自然公園,今(10)日首度以開放公園迎客,上午就湧入不少遊客前往,但由於園區大、停車空間夠,雖然人潮多不見壅塞感,不少民眾也大讚「很漂亮、很舒服!」果嶺自然公園與澄清湖相鄰,遊客楊先生是上午9點多自澄清湖大門口搭接駁車前來,他說,可能是第1天開放,知道有接駁車的民眾還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這秘境你去了?澄清湖高球場變身「城市果嶺秘境」 國慶日開放爆人潮
【記者 王苡蘋/高雄 報導】為慶祝114年國慶,高雄市政府今(10)日首次移師澄清湖舉辦國慶升旗典禮暨健走活動
台灣好報 ・ 14 小時前
全台首座高球場變公園 高市果嶺自然公園今起正式開放
高雄市民引頸期盼的「高雄果嶺自然公園」於今(10)日正式開放!原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蛻變為全台首座由高爾夫球場再生的超級生態自然公園,象徵高雄「綠地新生」政策的重大里程碑。工務局長楊欽富指出,園區面積約70公頃,保留原有丘陵起伏地貌,並規劃超過7.2公里步道,串聯草原、林帶與水塘,整體規模相當於高雄美術館園區外圍的2.3倍。為完善整體遊憩動線,市府也自澄清湖逐步推進整體通行環境改造,裡應外合串聯山水綠帶,打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開放場域。楊欽富表示,果嶺自然公園轉型回應民眾對公共空間的期待,也延續高雄近年來從港灣開放到文化場域再生的城市脈動。這片過去受限於球場用途的土地,透過依法收回與整備,已全面轉化為人民的共享空間,並結合澄清湖風景區成為高雄最大規模都會綠洲。果嶺公園依循原十八洞球道重新規劃,打造多樣化的生態與休憩環境,一號果嶺荷花池花葉交織,水鳥悠遊其間;十五號果嶺稜線高地,常見大冠鷲盤旋;十八號果嶺舊發球台改建為觀景平台,可遠眺北大武山與柴山;十號果嶺景觀湖畔則以落羽松與湖水倒影交織,成為最具人氣的拍照亮點。楊欽富進一步指出,在周邊通行動線銜接方面,工務局先前已整修澄清湖西岸道路、
台灣好新聞 ・ 21 小時前高雄大坪頂驚見「柏油山」 醫爆韓國瑜當市長時一幕
高雄市議員許采蓁8日在議會爆料,大坪頂山坡地保護區在2020年3月時還有一大片綠地跟茂盛的樹木,2025年3月山頭已被挖得亂七八糟,卻看到山頭被挖去大片,更被推成柏油山。高雄市長陳其邁答詢時回應表示,他指示都發局、地政局、環保局立即清查,並重申市府立場很簡單,如果涉及不法就移送法辦,且承諾將追究行為人與地主責任,從嚴查辦。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爆料稱,高雄小港的大坪頂山坡地保護區,2020年韓國瑜當市長還是綠色山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末日恐懼中彰顯藝術力量 卡撒茲納霍凱摘諾貝爾文學獎
(中央社斯德哥爾摩9日綜合外電報導)2025年諾貝爾文學獎由匈牙利作家卡撒茲納霍凱(Laszlo Krasznahorkai)摘下桂冠,以表彰「他震撼人心且富有遠見的作品,在末日般的恐懼之中重新肯定了藝術的力量」。
中央社 ・ 1 天前
與千年古物共枕 夜宿十三行10/13開放報名 (圖)
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將於18、19日推出「2025國際考古日–來去博物館蹛一暝」活動,全程以台語進行,打造道地的本土文化沉浸體驗,限量30組親子名額,13日上午開放報名。
中央社 ・ 1 天前

10月連假守護離島國境安全 海巡金馬澎分署國慶期間加強戒備
10月10日雙十國慶,站在國安最前線,海巡署金馬澎分署已全面提高戒備,指導各巡防區指揮部自9月30日起至10月8日,連9日啟動擴大威力掃蕩勤務,期間橫跨中國十一長假、中秋連假並延續國慶3天長假,除以攻勢掃蕩勤務打擊海上不法外並運用科技偵蒐設備,全般掌握海域及岸際各類目標動態,嚴防中國藉機發動聯合戰備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國慶日開放 民眾入園驚呼「太美了」
今天是十月十日國慶日,也是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開放民眾進入的第一天,清晨5、6點不到就有許多民眾等待進入,許多民眾是第一次走進這片果嶺公園,這裡過去是高爾夫球場,所以沒有機會一探究竟,今天首次踏入果嶺公園直說實在是「太美了」!民眾漫步在果嶺公園,有的散步、有的慢跑、有的席地野餐,也有攝影師架腳架拍攝鳥類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台灣銘板9月營收月增65.88%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灣銘板公司(6593)9月合併營收0.35億元,較8月成長65.88%;2025年第3季合併營收0.82億元,較第2季持平;累計1至9月合併營收3.2億元。台灣銘板表示...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心痛!光復再添一死?脆瘋傳7歲女童「傷口感染」敗血症拔管離世
花蓮光復鄉堰塞湖潰流釀災,昨日(10月8日)找到砂石場老闆娘的遺體,共計19位災民死亡。Threads上今天(10月9日)瘋傳一名7歲女童因洪災中身體遭大型鐵件刺傷,傷口惡化感染,引發敗血症,昨天在媽媽的陪伴下拔管過世。離世前,女童還問了媽媽幾個問題,讓網友看了都相當難過。
鏡報 ・ 1 天前
台德民間論壇歡迎酒會 來賓合影 (圖)
台德民間論壇首度在台北舉行,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左3)、德國在台協會代表狄嘉信(Karsten Tietz,右1)及「台德民間論壇」雙方共同主席7日出席歡迎酒會。
中央社 ・ 1 天前

果嶺自然公園國慶日開放 回顧高雄一路走來20年空間翻轉史
[Newtalk新聞] 由舊高雄高爾夫球場轉型而成的70公頃綠地「高雄果嶺自然公園」,今(10)日由高雄市長陳其邁正式宣布開放供民眾使用。回顧過去20年,高雄透過一次次「空間的打開」,從面海的港口、軍事營區乃至這座長期只有少數人專用的球場,逐步把被圍籬與禁制的土地還給市民,形塑自然、文化與市民共生的城市氣質。 在多數市民的記憶裡,20年前的高雄港還是一堵看不到盡頭的高牆。長長的圍籬讓人與大海保持距離,港內是軍港與貨櫃碼頭,對外界關上大門。雖然高雄自稱「海洋首都」,但對老一輩高雄人而言,靠近港邊實為一種奢侈的期待。 2005年,高雄市府啟動不可能的任務,時任代理市長陳其邁親自奔走於交通部、港務局與國防部之間。然而軍方主張港口是役男赴前線的歷史見證,應予保留;港務系統則憂心貨櫃作業與效率受影響。市府端出的方案是,軍事功能相對較低的13號碼頭先行釋出,重新規劃貨車動線,同時保留部分圍牆作為歷史痕跡,兼顧安全、效率與記憶。 折衷方案最終獲得認同,2005年10月30日,13號碼頭完成任務交接;隔年秋天,最後一段圍牆在市民及前現任代理市長陳其邁、葉菊蘭拉繩下,緩緩倒下。見證者回憶,那一刻夕陽灑落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高球場變公園! 高雄"果嶺自然公園"開放首日湧人潮
南部中心/陳家祥、蘇晟維 高雄報導國慶連假第一天,高雄不少民眾把握晴朗的好天氣,一大早就到澄清湖旁,全新開放的果嶺自然公園,搶先體驗新公園,其中像是1號及10號果嶺的生態池、18號果嶺的景觀平台等,更成為不少民眾的打卡熱點。
民視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