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內閣的機會與挑戰
⊙鄭力軒
2025年10月21日,日本選出有史以來第一位女性首相高市早苗,雖然就各國比較來說女性政治領袖並不稀奇,但就日本本身歷史發展來說仍是相當大的成就。BBC一張高市穿梭在滿是男性的一場的照片更是凸顯這個歷史意義。誠然很多海內外自由派質疑高市在家庭相關議題(一戶一姓)上的立場是否真能反映日本走向平權,特別是在日本這個由政治世家高度壟斷政治的國度,作為第一位女性首相的高市並非出身政治家族,同時具有非典型的出身經歷,對日本政治發展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高市上台對日本性平仍是重要的一步
筆者認為對於日本性別平等發展來說仍是重要的一步。高市甫上任即獲得民意高度肯定,在外交上與美韓外交上展現相當靈活性,也明確展現出日本在東亞地緣政治上的角色。高市鮮明的友台以及抑制中國擴張立場,對台灣外交而言也是相當正面的發展。對於外交議題筆者在此不做贅述,從內政與經濟層面對高市內閣的展望與挑戰作一些討論。
首先,對任何一個日本首相而言,最大的挑戰是筆者曾經指出,「三振或是全壘打」的現象:簡單而言,日本雖然長期由自民一執政,近三十多年的首相,若非如安倍與小泉這般的超長任期,極高機率就是很短時間倉卒下台。能做多久始終是個懸在每一個日本首相頭上的緊箍咒。之所以造成如此的現象,在於日本首相同時必須面對兩個難以同時處理的因素,舊式盤根錯節的政治結構與變化快速的選民意向。在日本政壇中,首相固然常因民意支持度跌到政權無法營運而下台,但也屢因主要政治勢力間聯盟的破裂而下台。
以甫卸任的石破茂而言,在選舉連敗後以關稅談判為由抗拒下台,雖然到談判結束之際民意支持已明顯回升到足以續任的水準,但在內主要勢力逼退下仍然只能黯然下台。此次自民選出高市擔任魁之後,長年盟友公明隨即因對中等政策的差異宣告退出聯合內閣,高市最終雖然取得日本維新會的支持而順利組閣,但維新會是否能如以往的公明一樣形成穩固的同盟仍然有待觀察。
維新會的訴求可能會成不定時炸彈
特別是維新會支持高市內閣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削減日本眾議院議員數量,這個訴求可說是高市內閣的未爆彈,若要強勢執行勢必影響自民根本結構而招致反對,不執行又提供維新會隨時取消支持的口實,難度遠高於當年小泉的郵政民營化。因此除了高市內閣自身的支持度之外,以如何處理削減議員名額的課題,將是決定高市內閣命運的重要關鍵。
第二,高市上任後首要處理課題便是主導這屆參議院選舉的移民議題。特別是本次參議員選舉中自民所流失票源主要是不滿外國人政策的保守派選民,而這批選民目前是高市重要的支持基礎,而日本整體民意也對移民的湧入等課題抱持一定程度的不安。然而在民意之外,這個問題所碰觸到的是日本人口現實的根本矛盾。日本近十年相對寬鬆移民政策的出現,儘管也喊出了多元共生社會的口號,主要動力並非來自於對多元文化的擁抱,而是長年少子化下勞動力縮減下不得不然的人口現實。
移民問題滿布荊棘得小心處理
以今年剛公布的人口動態而言,日本本國人在2024年一年間減少近90萬人,外國人口則增加30多萬,一加一減共計減少50多萬人口,而外國人佔日本人口的比例持續快速攀升,這個令許多日本人不安的趨勢在可見的未來將持續擴大,諸多現在面臨的社會衝擊也可以預期將會持續。。在這議題上,但在此同時外國人在年齡上多半為日本目前極度需要的工作人口,如何在修正一些明顯遭到濫用的制度回應選民需求同時,避免落入排外的形象,將是高市內閣的重要挑戰。
而筆者認為高市內閣在經濟政策上需要觀察的重點,在於是否能重拾發展國家產業政策的傳統,回到以策略性產業為核心,特別在軍民兩用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上。在上個世紀戰後到大約1990年代左右,日本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相當程度環繞在國家與私部門所形成的透過推動策略性工業帶動成長的目標。隨著日本成為世界經濟的巨人,這個目標也就轉向朝向結構改革與治理等一般性的目標。
高市擬具的十七項策略性工業
安倍時代看到重新拾回傳統產業政策的起手式後,高市內閣更進一步強化這個傳統路線,包括成立結合產官學的「成長戰略會議」以及由首相擔任主席的「日本成長戰略本部」,挑選人工智慧與半導體、造船、量子科技、合成生物學、生物科技、航空與太空、數位與資安、內容產業、食品科技、資源與能源安全、綠色轉型、防災與國土強化、新藥與尖端醫療、聚變能源、材料科學、港口物流、國防產業、資訊通信及海洋等十七個方向做為策略性工業,提供稅賦優惠刺激相關投資。
高市大動作重回產業政策贏得金融市場相當好的回響,其作法有其環境上相對有利的因素。日本長期低匯率下確實造成人事以及諸多成本的下降,低利率所帶來的低資金成本,以及近年金融市場發展上就吸引投資而言是個相對有利的因素。但另一方面複製歷史上的產業政策也面臨根本的挑戰。
首先,日本過往產業政策之所以可以成功,通常是在產業正處在追趕的階段。一旦過了追趕階段,國家官僚並不容易掌握尖端發展方向,很難做出正確投資決策。過去三十年日本經濟政策的轉型,動力之一也來產業政策的這個困境。
第二,過往政策所扶植的產業常以國外特別是美國市場作為出口對象,國內需求未必可以支撐。然而在川普2.0的政策之下,對美出口很難再作為是發展的目標,必須以更廣泛的內需與包括CPTPP等國際貿易架構結合,在發展與協調上有更大的難度。加上日本政府長期處於高度負債狀況,高市強調透過租稅與補貼等手段刺激產業,手上仍有多少「子彈」也是必須檢視的課題。
軍民互通的科技與產業結構或有立即成效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產業政策中比較可能可以看到的產業政策成效的則是強化軍民互通的科技與產業結構。1990年代之後日本經濟結構以及產業政策有俗稱「重、大、厚、長」的重工業傾向,在全球化中國崛起下之下也日益受到擠壓。在地緣政治巨變的同時,包括日本奄奄一息的造船業,以及環繞在國防產業、飽受國內訂單不足所苦的的重工業,在新的國際政治局勢下產生了新的機會。
特別高市明確表態修正日本以往高度限縮軍工發展的「武器輸出三原則」下,將可化解目前缺少訂單產能閒置的窘境。另一方面,部門整合以及軍民互通產業架構的建立向來是日本產業歷史上的強項,也比較可以預期可已產生的具體成果。
整體而言,筆者一貫的看法是日本當代政治最核心的課題是安倍的基本格局能否持續。石破茂短暫的偏離後又等於重回了安倍時代的路線。然而高市面對的是比安倍更為嚴峻的政治情勢,後續的發展值得更仔細的關注。
作者1974年生,美國杜克大學社會學博士,前後任職於中山大學與政治大學。在專業領域內外廣泛涉獵以追求知識上的自由,習慣從多樣方法與視角觀察社會事務,篤信對在地與世界的批判性認識是公民社會重要基石。著有《屏東縣誌—產業經濟篇》、《不待黃昏的貓頭鷹:陳紹馨的學術生命與臺灣研究》以及其他論文。
看更多思想坦克文章
中國的十五五計畫中怎麼計畫台灣?
外籍記者的台灣記憶之旅
其他人也在看


將進一步觸發中日關係緊張?日媒踢爆:高市早苗12月26日可能會參拜靖國神社
雖然日本政府已派遣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前往北京,也表明願意與中國總理李強在不久之後的南非「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見面,但中方對日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台灣有事」問題上的表態仍相當不滿。週二更有日本媒體踢爆,高市早苗可能會在12月26日「突襲」參拜靖國神社。高市早苗會參拜嗎?日本媒體《周刊郵報》(週刊ポスト)爆料,在支持高市的日本自民議員中,......
風傳媒 ・ 1 天前日學者:高市言論非對台承諾 聯合國:對台灣立場沒有改變
日本拒絕收回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表態言論,日本朝日大學法學部副教授加藤博章18日投書《外交家》雜誌表示,高市有關台灣言論不代表日本對保衛台灣做出新的承諾,也不代表日本政策的轉變,這種說法被部分觀察家認為是「無事生非」。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重申,聯合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中國駐聯合國代表批日「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中日緊張關係不斷升高。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18日在聯合國會議批評高市發言,並放話「根本沒有資格要求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太報 ・ 9 小時前
中國外交部籲公民「勿前往日本旅遊」...游庭皓指「台灣旅客消費翻三倍」就能補上中客缺口!分析「若中日局勢未緩解」:日本觀光產業關鍵是「留住台灣旅客」
游庭皓說,「只要台灣旅客的平均消費翻三倍,從一人1萬提高到3萬,整體金額就能補上中國客人缺口」...
放言 Fount Media ・ 9 小時前

高市早苗強硬挺台後民調崩了?矢板明夫警告:「一情況」在野提不信任案必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公開表示,一旦「台灣有事」,日本將行使集體自衛權,引發中國強烈不滿,批評日本介入台海問題並提出抗議。對此,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直言,高市早苗因為是少數執政,在國內承受相當壓力,因此必須展現一些與過去不同的態度,以回應支持她上台的保守派。他形容,高市有時候必須「表演一下」,但中國一下子就慌了手腳。 矢板明夫在風傳媒節目《下班瀚你聊》......
風傳媒 ・ 4 小時前
陸官媒批判高市為反日潮添柴火?日大使館向在陸公民發布安全警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有關「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發言,隨後大陸駐日外交官發表「斬首」言論,掀起中日外交風...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曼達尼征服紐約市的啟示
上星期美國非選舉年選舉結果揭曉,民主大獲全勝,尤其在紐約市長、紐澤西州長、維吉尼亞州長的選舉,勝幅都相當顯著。本來非選舉年選舉就對與總統對立的在野有利,今年的大勢更是如此,因為川普擅權專制、多行不義,幾乎得罪了MAGA以外的所有選民。
奔騰思潮 ・ 1 天前
除了「台灣有事」發言 日媒指高市早苗可能12月底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對日本構成可能出動自衛隊事態的發言,讓北京暴怒至今。現在日媒報導,高市早苗有可能在12月底以首相身分參拜靖國神社,這可能再次引起更大的風波。
太報 ・ 1 天前新興市場擁擠交易警報升級,巴西幣與亞洲AI科技股成兩大風險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新興市場今年在聯準會(Fed)啟動減息、美元走弱與AI熱潮推波助瀾下,從貨幣到股市一路狂飆,卻也累積了愈來愈明顯的「擁擠交易」風險。多家國際資產管理機構警告,做多巴西雷亞爾等套利交易與押注亞洲AI科技類股的漲勢,已顯著脫離基本面,一旦全球風險情緒出現逆轉,外匯與股票資產都可能面臨不小的回調壓力。今年以來,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連續多月上漲,累計漲幅接近三成,有望寫下2017年以來的最佳年度表現,並創下逾二十年最長上升紀錄。與此同時,一項追蹤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的指標也朝向近六年最佳回報邁進,資金明顯湧入。調查顯示,機構投資人(法人)對新興市場本幣債券的淨超配比例已大幅攀升,與年中仍普遍低配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分析師提醒,2017年大漲之後,2018年在較預期更偏鷹的聯準會、貿易衝突與美元強升夾擊下,新興市場資產曾出現明顯重挫,歷史經驗不容忽視。在股市一端,亞洲AI與科技類股已為風險集中地帶。韓國綜合股價指數(Kospi)指數今年累計漲幅高達約70%,成為2025年表現最佳的主要股指之一,但在波動加劇時,上週出現單日暴跌逾6%,隨後才收復部分失地。市場人士指出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聯邦政府關門 食物發放需求增
美國國會效率不彰,未能及時通過撥款法案,聯邦政府停擺超過40天,造成的不良影響持續延燒,除了公部門雇員被迫放無薪假,攸關社會運作的國家業務也陷入當機狀態,美國慈濟點出,他們收到消息,因為政府相關社...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傳高市早苗下月參拜靖國神社 郭正亮:有人要害她「死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答詢時有關「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關係惡化。對此,前立委郭正亮點出,對於高市早苗11月7日後的表現,日本右翼對其評價已開始下降,另外,對於高市傳出可能在12月26日參拜靖國神社,郭也認為,這是日本已有人開始要害她。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防衛大臣公開反對高市早苗政策! 小泉進次郎 : 政府應支持「無核三原則」
[Newtalk新聞]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在 18 日的記者會上,就有關「重新審視無核三原則」的提問表示,作為政府,應繼續支持「無核三原則」的政策方針,即「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器」。 小泉還表示,關於「不引進核武器」這一點,日本政府將延續 2010 年時任外務大臣岡田克也在國會答辯中所闡述立場。 與高市早苗一樣,小泉進次郎也是右翼政客。10 月 4 日,自民首選舉中,進入第二輪的小泉進次郎不敵高市早苗落敗。10 月 21 日,高市早苗宣佈內閣名單,小泉進次郎出任日本防衛大臣。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 圖:翻攝「X」@ModJapan_jp 此外,截至當地時間 17 日,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 4 名廣島選區的自民國會議員也都在採訪中明確表示,反對修改,應當堅持「無核三原則」。 1967 年,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在國會發言時提出了「無核三原則」。這一原則於 1971 年在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成為日本政府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2022 年,日本政府通過的「安保三檔案」中,也明確寫入堅持「無核三原則」的基本方針不會改變。 據日本媒體披露,高市早苗正探討在修訂《國家安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報復日本反變自傷?49萬張赴日機票取消中國航空慘了!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表明「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引起中國政府強烈不滿。中國外交部領事司隨後於11月14日對外發出罕見公告,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這項建議不僅掀起兩國掀起輿論風暴,更在短時間內造成航空市場巨幅波動。
民視 ・ 1 天前
這2人「跟進中國」批評高市!汪浩嘆:有病要治
政治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一說,展現堅定挺台立場;此舉卻讓中國外交部相當氣憤,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中日對立持續升溫。沒想到,前總統馬英九、前國民主席洪秀柱竟與中國同口徑,接連批評高市言行「躁進」、兩岸問題「關日本人什麼事」。對此,作家汪浩批評馬英九、洪秀柱跳出來責備日本,表示「國民最可怕的地方,不是與民進立場不同,而是早已習慣被霸凌,甚至沉迷於被霸凌」,直言:「馬英九們,有病要治啊!」。
民視 ・ 11 小時前
美駐日大使再點名中國 強調守護日本領土決心不變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美國駐日大使葛拉斯(George Edward Glass)今(18)日上午在X平台轉發一則讀賣新聞,報導指出,16日首度出現4艘中國海警船進入釣魚台海域,且全部配備火砲。他表示,美方立場十分清楚,無論中國海警局的船隻做了什麼,美國對防衛包括釣魚臺列嶼在內的日本領土,始終全面且堅定。
民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