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毀12.1萬片光電板!彭啟明霸氣喊「廠商負責清」 政府免出錢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
我國近年積極推廣綠色能源,若政策成效佳,將有望使發電結構更健康、更環保、更乾淨,並跟上世界減碳、減污染潮流。不過,由於在野及民間輿論持續製造質疑聲浪,無論是太陽光電板、烏山頭水庫水質疑似遭污染……等議題,都受到廣泛討論;因此,環境部長彭啟明等人,今(17)天特別召開記者會說明相關情事。
彭啟明一開場就坦言說,過去幾個禮拜,國人對太陽光電、烏山頭水庫水質等議題有諸多疑慮,因此,環境部特別收集了完整資料,以向全體民眾報告。他首先說明,太陽光電就是當今先進國家的發展潮流,全世界發展的裝置容量,大概已達到2800GW、且每年持續成長10%至15%,也就是大約500GW至800GW;彭啟明認為,太陽光電就是各國邁向淨零的途中,最重要的一種再生能源。
至於台灣到目前為止(今年8月),他指出,累積容量大約15GW,在全球佔比僅有0.5%,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彭啟明說,他個人有些憂心,成長速度已經顯著減慢了,「我認為,跟我們過去這幾個月、或是過去這1年多,不斷有人表達一些不一樣的意見,很著很大的關係」。
其中1件重大情事,就是丹娜絲風災,彭啟明認為,主要的爭議就是從此開始。他指出,當時颱風過境後,導致大量光電板毀損,本來粗估高達14.5萬片,後來重新估計則是12.1萬片。不過,彭啟明掛保證,這12.1萬片都有妥善處理,即便是某部分靜置、等待去化的,也是當成一般事業廢棄物處理;而既然當成事廢處理,就會遵守一定規範,而非放在土裡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至於有輿論指出,現場疑似有發現玻璃等其他雜物,彭啟明則說,昨天已特別請同仁前往現場檢查,包括最後一個滯洪池,確認真的沒有東西。他坦言道,或許難免有時候,會因為大雨沖刷,導致某些仍深埋在土裡的廢棄物遭沖刷出來,但之後也會請同仁特別注意、繼續巡視。彭啟明接著說:「所以我看到,有些網友在講,這裡又沒有清乾淨;但其實,那邊的土地真的非常大、也有一大片滯洪池,難免會有疏漏,但我們絕對會很負責地去處理」。
他進一步解釋,自己也有向能源署詢問,後續要怎麼處理?如果掉到滯洪池,玻璃該怎麼辦?彭啟明轉述說,「能源署回覆,他們會要求廠商進行打撈工作;並且,關於這12.1萬片的清除,我也要特別澄清,政府沒有出一毛錢,這些都是業者負擔的,沒有花納稅人的任何金錢,清理這些廢棄物」。
彭啟明甚至表示,當時風災剛發生後,自己每個禮拜都會去嘉義、台南一趟,「我都會去看一下光電板,大概看了7、8次左右」。他還說,當時甚至向廠商放出狠話,直接與對方說,「你們什麼時候之前不清乾淨,我們就會進行代位求償;最後,他們總算在各界的壓力下,完成清除工作。雖然也被我們罰了900萬,但他們真的有在9月5日之前,按照規範清除完成」。
至於當時傳出的「紅廢水」照片,彭啟明則澄清說,這當中含有錯誤資訊,其實是當地有些農作物造成的腐植酸,後來的檢驗都有證實此事。
原文出處:快新聞/風災毀12.1萬片光電板!彭啟明霸氣喊「廠商負責清」 政府免出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配合中國打壓台灣!亞塞拜然拒我法官協會入境 外交部震怒抗議
空姐猝逝!米蘭事件衝擊深遠 長榮機師工會提出3項建議
韌性特別預算三讀通過! 行政院最快「這時間」發放現金
其他人也在看
水庫變電庫 不需環評?
你能想像嗎?某一天,你一覺醒來,發現烏山頭水庫表面蓋滿了光電板,還不只如此,從鳳山水庫、曾文水庫、明德水庫、石門水庫,一路向北,連翡翠水庫都看不到天光雲影了,觸目盡是黑溜溜的光電板,因為國家的政策要求2050年全國電力供給的70%要來自再生能源,以至於,台灣的水庫有另一個重要任務:供電;水庫的管理也從水利署讓渡到台電公司了!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綠委忠誠測驗
民進立委陳亭妃日前在立法院質詢,要求經濟部與農業部公開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清洗的監測數據,以守護台南的用水安全。這原是理性監督,未料她在民進中常會上被身兼主席的賴總統點名要「闢謠」,且事件越演越烈,還引爆賴嫡系子弟兵郭國文與藍委謝龍介互槓。這場烏山頭光電板爭議不但成了羅生門,更成了綠委的忠誠測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彰化火車站前、後站機車位難求 將增100格
彰化火車站前、後站機車位一位難求,後站扇形車庫停車場儘管要收費,且機車格多達525格,仍是不分平、假日大爆滿,不少人違規停放機車遭警方開罰單,抱怨「超難停」,市長林世賢對此指出,火車站旁「和樂戲院」原址規劃闢建100個機車停車格,力求年底前完工,方便機車族停車。
自由時報 ・ 1 天前

114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發表會暨頒獎典禮
國立臺灣圖書館於十七日舉辦「一一四年度臺灣學博碩士論文研究獎助發表會暨頒獎典禮」,頒發論文得獎人獎金及獎狀,並進行得獎論文發表,分享研究成果。各項研究成果均典藏於臺灣學研究中心,電子檔亦將上傳至官網供各界研究利用。國臺圖未來亦持續徵集臺灣文獻,使珍貴史料能永續運用與活化。國臺圖曹翠英館長表示,今年得獎論文研究主題非常豐富且多元,包含人文、歷史、甚至是東南亞研究等,今年特別增加獲獎名額。此外,今年度計有博士論文十五件、碩士論文件,共八十六件,經嚴謹評審與討論後,今本年度獎助博士優等論文三篇、佳作論文三篇,以及碩士優等論文八篇、佳作論文七篇,總計二十一篇優秀研究作品得獎,均可看出近年來臺灣學研究議題與焦點質量均豐。近年原住民議題倍受大眾關注,本年度得獎論文亦以原住民議題居多。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 天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最新!大雷雨狂轟北北基 持續時間全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最新消息,中央氣象署今(19)日上午9時27分針對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0時30分。對此,氣象署請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
民視 ・ 15 小時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15 小時前
「風神+東北季風」雙重夾擊!專家:台灣正式換季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於昨(18日)凌晨正式生成,而據中央氣象署預報,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一波帶有冷空氣的「東北季風」南下影響,自今(19日)起全台大變天,豪雨、強風大浪、轉涼一次報到。就有氣象專家發文宣告「正式換季!」,並示警此次雙重氣流夾擊台灣的影響,其中最新的「雨彈狂炸警戒區」也曝光了。
民視 ・ 16 小時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勢更大!光復節連假「更強東北風」殺到 各地低溫剩20度
氣象署指出,明後天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東部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
CTWANT ・ 6 小時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北台灣、宜花下午雨勢更大! 燕子口堰塞湖「短期內恐潰決」
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表示,颱風「風神」今日將穿越菲律賓,於下午進入南海,繼續往西北移動,由於下週二(21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將迫使「風神」轉向西南且強度減弱;而隨著東北季風逐漸增強,與颱風外圍暖濕流逐漸在台灣東側交會,發生「共伴效應」,要特別...
CTWANT ・ 14 小時前
魯丹橋新畫面曝! 堰塞湖溢流滿出成大瀑布
花蓮立霧溪,因為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在魯丹橋形成「瀑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經過一早的暴雨,瀑布範圍變得更寬,水量也明顯變多;立霧溪流速也變得相當湍急,大雨也讓原本要進行破堤工程的人員,部分暫時撤退,甚至有工人目擊短短10分鐘內,就掉了4次落石,不過前進協調所表示,目前流量都還在立霧溪可承受的範圍,對下游聚落也沒有危險!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今早水流出隧道 土石局部降挖避災
花蓮立霧溪堰塞湖,今天凌晨就已經漫淹台8線靳珩隧道,到了早上還淹出隧道東口,甚至從道路兩側像瀑布一樣傾瀉而下,水量相當驚人。加上今(18)日上午10點04分,花蓮發生規模5.3地震,讓當地民眾嚇壞了,...
華視 ・ 1 天前
颱風環流+東北季風雙擊 2地大雨恐致災!明轉涼剩20℃
【高沛生/綜合報導】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今(19)日至週三(22日)受「秋颱效應」影響,北部與東部明顯降雨,需防「大量降雨」致災,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風雨最強,其次為北部平地,花蓮、台東也應注意。吳德榮提醒,20日起北台氣溫明顯下降、最低溫將降至約20度,週四至週六(23至25日)風神減弱遠離後,東北季風仍將帶來水氣,迎風面仍有局部豪雨機率。
壹蘋新聞網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