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三高慢性病! 國健署推健康醫院網絡守護民眾健康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今(11)日於張榮發基金會舉辦「健康促進機構成果發表會」,表揚128家醫院、診所及衛生所,在防治糖尿病、腎臟病與戒菸服務的貢獻。國民健康署呼籲,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是慢性病主要危險因子,民眾應透過定期健康檢查與健康生活習慣改善,在醫療院所協助下,共創健康的台灣。
國健署戮力推動健康醫院網絡 「醫起預防三高」
國民健康署自推動健康醫院網絡以來,即期望醫院不只是「治療疾病的場所」,更是促進民眾健康的最佳夥伴,並持續鼓勵醫療院所朝向多元方式推行健康促進。
今年呼應「健康台灣」政策,國民健康署集結全國醫事機構展現預防三高慢性病之創意策略及行動,如高雄長庚紀念醫院以「智慧導航五力啟航」進行三高健康管理,結合數位科技篩檢,設計「三高紅綠燈」資訊系統、3D營養實驗室、智慧健康管家之智能衛教互動等,提升成人預防保健、慢性病風險評估及三高異常改善;臺中市東勢區農會附設農民醫院集結50個社區資源單位,導入社會處方箋,提升民眾運動習慣、增加健康飲食五蔬果攝取。
另外,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推動「健康檢查三高數據上傳」,結合企業健檢,主動將健檢資料上傳健康存摺,並提供三高異常個案營養諮詢、運動指導,建立從「健檢」到「介入」的連續照護模式;大千醫院透過績效管理工具(平衡計分卡) 精進成人健檢服務,今(114)年成人健檢服務成長率達33%之亮眼成績。
糖尿病與腎臟病一起預防 各項多元策略同時推進
為強化糖尿病及腎臟病防治,國民健康署除了鼓勵醫院加入健康醫院網絡外,亦已取得糖尿病或腎臟病健康促進機構的醫院數計205家,並自今(114)年將「腎病識能衛教指導」,納入30歲以上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首先於醫院端,臺安醫院雙十分院結合社區與職場資源,全年服務超過2千人,並由病友及高危險群志工經營支持團體,透過典範分享與e化平台強化健康管理;聯新國際醫院則辦理社區蛋白尿篩檢與轉介,結合數位追蹤與LINE@互動衛教,積極落實腎臟病防治。
另一方面,於基層診所端,彰化縣線西鄉衛生所採全方位介入模式,除了透過門診服務外,更延伸至社區、職場及校園的全場域行動,系統性找出糖尿病或腎臟病高危險群,提供持續管理與衛教指導;南投縣埔里鎮安杏診所則善用多元數位科技平台,提供個案全方位醫療照護,具體提高民眾篩檢率,並以精準化個案管理提升三高控制率,落實及早介入與轉介。
此外,桃園市中壢區活力診所透過跨團隊整合與數位化監測,為代謝症候群個案介入及衛教指導,改善三高數據,提升腎臟病防治成效;臺南市永康區顏大翔內科診所則運用「腎臟病識能卡」及「科學算病館」推廣三高與腎臟病健康識能,並深入校園向學童宣導腎臟健康教育,展現基層醫療在腎病預防與健康促進之推廣熱忱。
地區醫事機構提高戒菸服務可近性 提升戒菸成功率
至於戒菸服務方面,共有46家機構獲選為戒菸服務績優醫事機構,其中18家更榮獲特別獎項,整體提供超過43萬人次的戒菸服務,幫助3.5萬人戒菸,短期內節省1.9億元的健保醫療費用支出。其中,臺東縣卑南鄉衛生所結合慢性病及肺癌篩檢等推動就地戒菸服務,加強對個案、家屬吸入二手菸、檳榔危害識能宣導,提高戒菸服務可近性,促使整體戒菸成功率超過3成;另臺中市南區張肇烜診所秉持「防病於未病,預防勝於治療」的堅定信念,結合LINE和戒菸民眾智慧通訊零距離,即時幫助民眾解決戒菸遇到的困難及戒斷症狀,提升戒菸成功率!
三高防治888計畫 期許醫療院所成為全民健康後盾
為打造「健康台灣」,國民健康署參與「三高防治888計畫」,目標讓8成民眾能早期發現三高問題、及時介入,並有效改善健康狀況。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呼籲民眾,三高(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為心血管與腎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民眾可從日常生活著手預防,如定期健康檢查、控制血糖、血壓及血脂數值在正常範圍、規律運動及戒菸,都能降低慢性病風險。
國民健康署也期許各健康促進機構持續發揮專業與創新精神,結合醫療與社區力量,協助民眾早期發現、積極管理、恢復健康,共同守護國人及家人的幸福。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膚質非乾即油?混合肌是常態 AI皮膚檢測讓保養更精準
▸高度近視小心核性白內障 醫揭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優勢
其他人也在看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5 天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7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57歲男施工後太渴「猛灌200ml腐蝕劑」!心臟驟停26次
使用化學藥劑注意!一名57歲高姓男子日前為了方便,在工地將用剩的200ml大理石拋光劑倒入飲料罐中,未料幾日後凌晨,施工後順手拿起該飲料瓶猛灌,隨即喉嚨出現灼熱劇痛,緊急送達醫院時已經昏迷,更在手術時心臟驟停26次,所幸最終後康復出院,沒有引起併發及後遺症。
鏡報 ・ 14 小時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8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第四期肺腺癌奇蹟逆轉 物流司機靠免疫療法存活6年 腫瘤幾乎看不見
吳先生在6年前、39歲時摸到右頸鎖骨旁有個約5公分的大硬塊,就醫竟是罹患第四期肺腺癌,癌細胞已轉到腦部、骨頭及淋巴,基因檢測沒有突變,接受腦部放療與化療,效果不佳,後來檢查出免疫指數(PD-L1)表現高,採取免疫療法合併化療至今,成功控制腫瘤,幾乎看不到腫瘤,體力也恢復,重回職場擔任物流業司機養家,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1 天前
26歲男無糖手搖飲「加料」當正餐 急性胰臟炎險喪命
一名26歲、體重150公斤的年輕男子,日前因腹痛難耐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罹患嚴重高血脂及急性胰臟炎。住院第二天,病情急轉直下,併發急性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搶救,一度命危。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15 小時前
「背後痛得像被火燒!」他掀開衣服滿滿紅疹 醫嘆:病毒被喚醒
「醫師,我這幾天背後痛得像被火燒!」當病人掀開衣服,一條沿肋骨排列的紅疹與水泡出現在眼前,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指出,這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它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的結果。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多年後,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每日狂灌十多罐啤酒 52歲老闆失智影響公司營運!
一名52歲林姓企業老闆因長期應酬頻繁,每天習慣性喝下十多罐啤酒或半瓶威士忌,甚至依賴酒精助眠,導致記憶力明顯受損,工作判斷力下降,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功能。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