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No China」聲浪漲 中韓關係陷轉折點
[NOWnews今日新聞] 近年來,韓國對中國的負面態度比例持續攀升,使韓國社會從過去與中國市場的深度融合,逐步走向尋求擺脫過度依賴的轉折點。從街頭頻傳的反中示威,到「No China」成為口號,韓國對中國的不信任與戒備,不僅反映了政治與文化的對立,更交織著經濟依賴的焦慮與全球供應鏈重組的壓力。
反中示威頻傳 觀光區成火線
在首爾明洞、弘大等觀光鬧區,時常可見舉著標語的抗議群眾,針對親中旅客高聲抗議甚至爆發衝突。一連串反中示威成為國際媒體焦點,也突顯韓國社會正處於與中國關係的轉折期。
去年12月,尹錫悅政府執政期間,多地保守派團體舉行集會,高喊「CCP OUT」(中國共滾出)。即使今年6月李在明上任總統後,相關抗議仍未平息。
儘管韓國於今年10月起試辦中國團體遊客免簽入境,國內的反中情緒卻不減反增。在社群媒體上甚至出現威脅「砍中國客」的恐嚇貼文。這使得李在明總統不得不出面譴責反中團體的行為「低劣,有損國格」。
從「薩德事件」埋下種子
輿論認為,韓國反中情緒的產生,主要歸因於中國的擴張主義政策,其中 2016 年的「薩德事件」扮演了關鍵的催化劑。
當時韓國部署美國THAAD反導系統,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北京隨即展開「非正式制裁」,限制韓流輸出、禁止旅遊團赴韓,導致演藝、化妝品、觀光等產業重挫。這起事件讓韓國人首次清楚意識到,中國不僅是重要經貿夥伴,也可能成為制裁者。
「薩德事件」成為催化民意轉變的關鍵引爆點,韓國對中國的負面情緒已達到歷史高點,並反映在多項民調中。捷克帕拉茨基大學「Sinophone Borderlands」調查顯示,2022年有81%的韓國人對中國持負面觀感;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調查更指出,高達97%的韓國人對中國印象不佳,為全球最高之一。
這種負面態度不僅存在於老一輩,在年輕人中也普遍盛行。許多韓國年輕人透過網絡對中國的政治干預、經濟壓力及文化爭議表達不滿,加深了社會輿論對中韓經濟紛爭的關注。
經濟依賴成為焦慮根源
中國長年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韓國貿易協會統計,韓國約74%的稀土金屬仰賴中國進口,部分品項依賴度甚至超過九成。然而,中國自2025年起對稀土及相關技術實施更嚴格出口管制,牽動韓國半導體、電池與AI產業的敏感神經。
儘管北京並未明言針對韓國祭出禁令,但若出口限制被用作外交籌碼,韓國高科技產業恐再度陷入「被掐脖子」的風險。為降低地緣政治風險,韓國企業正積極重組供應鏈,轉向澳洲、越南、印尼、非洲等地尋找替代合作。
從夥伴到競爭者 韓中關係轉型中
回顧過去,韓國在美中之間維持微妙平衡:軍事上倚美,經濟上靠中。然而,隨著中國產業升級、企業崛起,在半導體、電池、顯示器等領域與韓企正面競爭,雙方關係從互補轉為對立。韓國對中貿易也從順差轉為逆差,經濟成長陷入瓶頸。
如今,韓國社會正重新思考「對中依賴」的意義。中國依然是關鍵市場,但供應鏈安全、技術主權與地緣風險,讓政府與企業推動「去中國化」成為新戰略。這不僅是外交路線的調整,更是長期產業轉型的必要過程。
建立新互信架構仍是關鍵
然而,若政治對立與民意敵意持續升溫,勢必加深雙方的不信任。《金融時報》評論指出,未來中韓關係的關鍵不在於貿易數據的主導權,而在於能否建立新的互信機制,讓經濟合作超越政治猜疑。
儘管如此,兩國仍在嘗試積極擴大交流。中國自去年11月起恢復對韓旅客30天免簽,韓國也於今年9月擴大中國團客免簽計畫。只是,隨著美中角力與區域競爭加劇,韓國反中情緒的發展仍充滿變數。未來中韓能否走出對立陰影,仍有待觀察。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媒長文酸「十一去韓國後悔了」網友嗆噁心:沒去過的男小編
不是美妝、藥品?韓國開放中國團客免簽 衝首爾爆買這些好物
島被拿走了?濟州島飄揚五星旗 韓網炸鍋:什麼時候變中國的
其他人也在看
人在心不在 企業留任率高卻可能造成上億損失
在美國,越來越多上班族選擇「穩定至上」──不是因為熱愛工作,而是「不敢動」。勞動市場持續降溫,讓員工不敢跳槽、企業也放緩招聘腳步。看似亮眼的高留任率,其實暗藏「人在心不在」的隱憂。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三峽車禍5個月後「學童行安仍待精進」 卓冠廷要求建置實體人行道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校門附近的通學巷,今年5月19日下午4時許發生嚴重車禍,造成3死12傷,余姓肇事駕駛事後也不治身亡,引發社會各界強烈關注。對此,民進新北市議員卓冠廷今(13)日質詢新北市府交通局、工務局時指出,事發迄今5個月來市府僅做微調,當時不斷強調的「實體人行道」卻仍無下文,他具體要求工務局一週內進行說明。對此,新北市政府回應,將於一週內提供完整報告送交新北市議會。
民視 ・ 1 天前

網路詐騙新招!收到電郵誘導「取消信用卡交易」 台大教授險上當:公式化釣魚
台灣網路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不少人都有跟詐團交手過的經驗。台大政治系副教授彭錦鵬今(14)日在臉書發文透露自己險遭詐騙的經過,一封信用卡取消交易的通知電子郵件,差點讓他損失近萬元,還好自身有警覺點取消,躲過詐騙。詐騙猖獗是台灣面臨的嚴峻挑戰,政府持續加強打擊力度,例如增加打詐預算,並透過「前端阻卻」和「後端查緝」的策略,從法制、組織及技術面著手防制,但成效......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韓國生活就像地獄,不想回去」 南韓21歲天才鋼琴家受訪引熱議
據南韓媒體今天(10/14)報導,南韓21歲的天才鋼琴家任奫燦,目前在美國深造,他日前接受義大利媒體採訪,被問到是否想念南韓,他果斷回答:「韓國生活就像地獄,不想回去。」近日南韓網友轉傳這段訪談,紛紛表示認同,直呼南韓社會的競爭真的太嚴重。
太報 ・ 15 小時前

在柬南韓公民被綁不斷 總統李在明要求儘速因應
南韓總統李在明,今(14)日主持國務會議時表示,近期在柬埔寨,接連發生針對南韓公民的綁架、拘禁等犯罪事件,他要求有關部門要動用一切可用手段,迅速、準確地因應。李在明並強調,各部門應將保護受害者放在首位
中廣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貿戰再啟? 中國商務部喊「要打奉陪到底」 網酸:像重播
今年4月,美中貿易戰開打雙方各自揚言徵145%及125%關稅,而後休兵各自調降。近日中國擴大對稀土的出口限制,激怒美國總統川普,他隨即宣布將對中國商品徵收高達100%的關稅。對此,中國商務部今(14)日強勢表態「奉陪到底」。此話一出,網路上再度引發熱議狂轟「像重播」。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3 小時前
南韓仇中情緒高漲 台客戴「1徽章」防遭誤認中國人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南韓國內反中情緒日益高漲,有台灣遊客去韓國遊玩時,會配戴表明自己是台灣人的徽章,以免被誤認是中國人,而遭受不當的待遇。
民視 ・ 11 小時前
中國又打稀土牌 美財長分析3可能原因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13日接受美媒訪問時表示,中國再度管制稀土輸出,背後有3種可能原因,並直言中國此舉是錯誤算計,強調雙方仍在溝通中。根據《福斯商業...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
川普關稅衝擊亞股?日股暫逃 韓股開盤即跌
[NOWnews今日新聞]川普欲對中國加徵100%關稅,雖然是11月才開始徵收,在那之前美中仍保有談判協商空間,但消息仍衝擊全球股市,亞洲部分,韓股週一開盤即跌,日股則因「運動日」休市,暫時逃過一劫。...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更新】中國即起徵收美船隻「特別港務費」 調查航運造船受301調查影響
中國交通運輸部上週宣布,將就美國對中國相關船舶徵收港務費進行反制後,中國官媒今日(10/14)報導,即起正式開始向美國擁有、營運、建造或懸掛美國國旗的船舶徵收特別港務費,但表示中國建造的船舶將免於繳納此項費用。
太報 ・ 18 小時前
南非長途客運墜谷釀42死、49傷 罹難者最小僅10個月大
南非近日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載有多國乘客的長途客運在北部山區翻覆,造成至少42人死亡、49人受傷,死者中包含僅10個月大的幼童,多數乘客為外籍勞工。這輛客運於12日從南非開往辛巴威,行經距離邊境
台視新聞網 ・ 18 小時前馬來西亞流感肆虐 6000學童染疫部分學校停課
(中央社吉隆坡14日綜合外電報導)馬來西亞教育部官員表示,國內約有6000名學生感染流感,部分學校已停課,以確保學童和教職員工的安全。
中央社 ・ 19 小時前反制301調查 中國制裁韓造船廠5家美國子公司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14日電)中國商務部今天決定將韓華海洋株式會社5家美國相關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禁止中國境內組織、個人與其交易、合作。商務部表示,這些子公司協助美國對中造船業的301調查活動,危害中國發展利益。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加薩停火後下一個是俄烏 川普:我可能會提供戰斧飛彈
美國總統川普成功調停加薩戰事停火後,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持續3年半的俄烏戰爭。川普週日(10/12)表示,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丁不同意停火,他很可能就會提供戰斧飛彈給烏克蘭。
太報 ・ 1 天前
促改善新北交通設計 黃淑君:停車格不足、YouBike2.0E限速過嚴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議員黃淑君近日發文指出,新北市在整體交通規劃與設施設計上存在多項缺陷,包括停車格設置不足、大型重機停放受限,以及電動腳踏車限速過嚴等問題,都對廣大市民的日常使用造成困擾。她呼籲新北交通局應當全面檢討,並放寬相關使用條件,讓更多用路人能享受到實質的交通便利。 黃淑君表示,現行新北道路工程設計存在瑕疵,加上路外停車...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律師搭國內線「遭鄰客丟菜渣」 無奈:整趟都不敢坐下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一名律師 8日 搭乘國籍航空國內線班機,要飛往台東,沒想到一登機就收到空服員發的口罩,還被提醒要注意隔壁座位的 女 乘客,果然這名律師一登機就發現鄰座女乘客身上有異味,途中對他以及空服員大呼小叫,還不停地將食物咀嚼後吐出來往旁邊丟,嚴重影響周遭民眾,對此當事航空公司回應,評估之後會將女乘客列入管制名單。兩名空服員不斷來回擦拭座位,扶手安全帶都仔細清潔,拍攝者是一名律師,他8日搭乘國籍航空國內線,沒想到遇到鄰座乘客對他丟菜渣,綁著簡單馬尾的婦人,坐在靠窗位吃便當吃得津津有味,她就是被指控丟菜渣的李姓女乘客,不過在登機前這名律師就已經被告知,鄰座乘客要注意。當事人查克律師說:「因為她味道很重,那個地勤人員,他們其實都有提醒我這件事,然後甚至我拿1個口罩,他們還說要不要戴2個,還是3個,然後他們還提供護手霜給我擦,他們覺得味道很重。」律師指稱,這名年約60歲的女乘客身上有異味,不但不停地對她以及空服員大呼小叫,還把行李都堆放到他的座位,更自備了7個便當咀嚼後吐出菜渣,丟到他身上讓他不堪其擾,當事人查克律師說:「都吃一口,然後咬一兩下,她就丟到她自己的手上,然後往我身上丟,我跟她說妳不要碰我,然後她就說叫我不要囉嗦,她就很大呼小叫。」非當事旅客說:「如果旁邊有空位,當然是要換個位置,那先求保護自己吧。」非當事旅客說:「安全最重要,我也是常客,幾乎每個禮拜都來回。」一般而言,旅客行為如果影響飛安,或是客艙內的環境秩序,就會被列入管制名單,對此當事航空公司回應,空服員當下已經盡力安撫其它旅客並清潔,也將審慎評估將這名女乘客列入管制名單,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不過飛國內線的小飛機平常只有2名空服員,要顧及這麼多旅客,還要注意特定人士狀況,只希望能盡力維護每位旅客的權益,不讓奧客行徑再度上演。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