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相人間/台灣的記憶工程 從政治檔案、不當產到不義遺址
對照柬埔寨透過司法程序審判加害者,台灣轉型正義之路在2022年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完成階段性任務並解散後,由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接手,持續推進檔案解密、平復不法、產追討與公共教育。
3年來有何進展?處長賴俊兆強調,轉型正義不只是回顧過去,而是立足歷史,指向未來。當受難者一一凋零,如何與時間賽跑,讓社會記憶成為公共資產,成了台灣民主深化的關鍵課題。
我們來到行政院中央建築主體前,這棟日治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造型簡潔,卻暗藏血腥往事。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處長賴俊兆指著最前端的露台說:「二二八事件時,查緝私菸開槍打死人,民眾來到這裡抗議,當時這裡是行政長官公署,士兵就在這裡朝著群眾開槍。」
【政治檔案】逾九成解密 平復上萬件
去年二二八前夕,行政院是第一個將自己標示為「不義遺址」的部門,告示牌上寫著親歷者廖德雄的證詞:「我們(學生隊)到達警務處正門時,長官公署樓上早已架好機關槍,朝下開槍掃射了,我親眼目睹,中山南路和忠孝西路圓環附近,當場中槍倒了好幾個人。」
賴俊兆說,台灣經歷威權統治長達五十年,轉型正義起步又晚,難以向加害者究責,這幾年最大的進步是2023年《政治檔案條例》修法後,機關或政必須主動通報並交出政治檔案,「修法後,九成多政治檔案都已解密,列為密件或有遮蔽的檔案已經縮限到少數例外情況,例如涉及國安。且每三年重新檢討一次,在法律規定下就是必須開放。」
「不管是當事人、研究者、媒體,只要有興趣,就可以去檔案局申請閱覽,甚至可以做更多出版、應用,變成一個公共財。至於又發現什麼真相?比如白色恐怖期間,很多檔案是關於如何決定這個海外留學生可不可以回台灣任教?或者是校園裡的活動監控,有待大家去使用和研究。」
威權統治期間,有許多人受到司法或行政手段不法侵害,例如遭判刑或被沒收財產。數十年後,國家承認錯誤並歸還財產,稱為「平復司法不法及行政不法」。賴俊兆說:「以個案來算,已經超過1萬件了。促轉會做了近6千件,法務部接手後的3年多,每月逐案開審查會議,也做了超過5千件,法務部會發出公文、撤銷判決,刊登在行政院公報,並根據《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條例》,從權利回復基金會給予賠償金,或是原物返回被沒收的財產。國家每年會舉辦平復不法和權利回復的儀式,請受難者和遺屬來參加,確定國家施加在這個人身上的行為是不法的。」
漫畫《來自清水的孩子》講白色恐怖期間被關押10年的政治犯蔡焜霖的故事,他在2023年過世,另名政治犯前輩蔡寬裕則在2024年過世。賴俊兆說:「轉型正義的工作是在跟時間賽跑,這麼多年,有幾位前輩你就是會一直看到他們的身影。蔡寬裕前輩也促成賠償的制度化,他們都90多歲了,一直到這三年,國家才真正透過立法、設立基金會,去賠償他們失去的人身自由和時間,頒發證書讓大家看到政治犯曾經背負的汙名,也算是遲來的正義。前輩一個個離世,如果他們在意的事在生前能夠有一些推進,就不會那麼遺憾。」
【不當產】訴訟追討後 成促轉基金
賴俊兆解釋,比起柬埔寨,台灣更常參考的是德國的經驗,「每個國家都有不同的歷史經驗,可能是來自於威權、獨裁,甚至戰爭、殖民,這些都是歷史的錯誤,但怎樣銘記是對現在、乃至未來有所啟示?台灣這幾年在做的是說服更多人,轉型正義不是只看過去,而是立足過去,指向未來。」「有些人會覺得很沉重,不想面對過去,可是蔡焜霖前輩很有行動力,很在乎真相的還原,如果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放下、和解都是空談。」
他舉例,德文並非使用「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而是比較近似「重新面對歷史」的概念,或用「記憶文化」等詞彙。德國設有聯邦處理東德獨裁政權基金會,處理東西德統一前,東德共產政權進行的種種監控、迫害,「德國是把SED(德國統一社會)的產回收之後,成立基金會,用於記憶文化工程,基金會大樓一進門,就寫著『以記憶為使命』。」
反觀台灣,國民及其附隨組織的不當產案件多半還在爭訟中。「已經收回來的部分比例不高,金額不到十五億元,如果官司全部定讞,確定全部都可以收回來的話,不當產處理委員會估計的金額是800億元以上。這兩年,政府也把回收的產成立促轉特種基金,用於促進轉型正義。」
【不義遺址】保存後活用 教育公務員
關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賴俊兆坦言這塊是深水區,行政院的角色是帶領統合,向文化部提出政策建議,「中長期規劃是轉型成民主教育園區,文化部這幾年對中正紀念堂的運用也是朝這個方向慢慢累積,才會有『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這次的人權影展也是在整個堂體的空間配置下,去除個人威權崇拜。雖然我們不能馬上把銅像移走,但至少我們可以賦予它新的意義。」
台灣的轉型正義在不同世代、族群紛呈的史觀中迂迴前進,「每次談這些事情,可能很多人會覺得無聊、擾民,為什麼要再去提起或改變這些?然而,如何用好的方式喚醒大家對歷史的省思,哪怕不要這麼快有答案也沒關係,總要先知道這些歷史,變成很重要的事。例如去中正紀念堂的時候,不只是走89階樓梯、抱著緬懷的想法,同時注意到上面這一位會直接改判決。台灣有超過2萬名政治受難者,連同家庭影響了20萬人,就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我們怎麼看待這件事?是跟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都有關係。」
行政院去年7月提出《不義遺址保存條例》,然而朝野立委對法案意見不一,至今還躺在立法院。賴俊兆試圖從行政端解套,「今年6月,文化部提出『不義遺址保存行動策略』和『教育行動綱領』,希望不只是等待法律通過,可以先逐步保存全台各地的不義遺址,進而活化。」台灣目前已審定有42處不義遺址、64處潛在不義遺址,「例如湯德章紀念公園,可以先設標示牌,告訴大家,作為一個從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優秀律師,他在二二八事件中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對台灣的意義是什麼?」行政院帶頭示範,在大門口、忠孝東路和天津街交叉口設立了三面標示牌,成為志工古蹟導覽的講解內容,「希望由中央公部門做起,串聯全台。」
這3年來,國家也針對軍警、司法官、外交單位等公務員進行轉型正義教育,認識自己機關的相關歷史,「例如海外黑名單,這些都跟機關有關,年輕新進的公務員在行使公權力的,同時觀照到他的學長姐過去曾經犯的錯誤,他才知道紅線在哪裡。」賴俊兆說。
他舉例,公務員會去綠島監獄等不義遺址做轉型正義的教育,請受難者來講歷史;今年,96歲的台大教授張則周來到新店戒治所,他曾在那裡被關押過2年,「他彎著腰,問我們:『一間牢房關了20個人,一天只有3盆水,要怎麼使用?』我們七嘴八舌討論,他回答:『喝的水要乾淨,其他依序用來洗澡、洗衣服…』這就是當時政治犯的處遇。」
這些曾親歷牢獄與威權的前輩,無論健在或離世,他們的精神都已成為不義遺址的一部分,持續傳遞下去。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芒果都去哪兒了 台緬同心救災隊的故事
鏡相人間/人過中年不英雄 白米炸彈客楊儒門
鏡相人間/愛在山林間 太魯閣族作家Apyang Imiq
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老店/新門戶續古味
提起台東味道,少不了米苔目。半世紀前,黃共獅、黃王麗蘭夫婦接手一位阿婆經營的簡陋小攤,沒有招牌、幾張椅子,一碗落足心意的米苔目,讓榕樹下的美味不脛而走,一路進化為別具風格的台東人氣店家。2年前,黃王麗蘭驟逝,長子留守老店,老員工則跟隨次子黃博富夫婦另起爐灶,以「榕樹下米苔目—小滿雨生」延續家傳味道,也讓在地人找回鄉愁滋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落實轉型正義 政院核定不義遺址保存行動策略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11日電)不義遺址保存條例草案尚未完成三讀,為持續推動並落實轉型正義,行政院日前核定不義遺址保存行動策略,規範各公有不義遺址的管理機關、機構,仍應配合辦理建立個案資料、審議潛在不義遺址辦理公告,以及協助不義遺址保存活化等事項。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馬太鞍溪橋便道通車 193縣道取消7至16時交管
因應台9線馬太鞍溪橋便道昨天下午開放通車,並限制5噸以下車輛通行,為配合交通動線調整與分流需求,193縣道原實施的「每日7時至16時管制南往北車輛」措施,自今日起取消。花蓮縣警局指出,依恢復後的管制規定,193縣道自今日起除救災及公務用途車輛外,將限制甲、乙類大客車及逾21公噸大貨車通行,其餘一般小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潘禮德專訪2/11歲遇上赤柬 全家被下放勞改:以為去夏令營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說,過往關於大屠殺的紀錄片,例如朗茲曼拍攝納粹集中營的《浩劫》(Shoah),多半圍繞倖存者說法,沒人拍攝加害者或探討邪惡的本質,潘禮德的《S21:赤柬殺人機器》(S21: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是第一部拍攝加害者,且將加害者、受害者並置於畫面中的紀錄片,讓加害者回到原地,重演如何執行關押、殺戮等細節,並討論加害者為什麼會相信獨裁者的說法?此片成為潘禮德的代表作,引爆國際討論紀錄片倫理、正義等議題,甚至影響了後續講述印尼九三○大屠殺、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醫心拔病苦 加州聖伯納汀諾縣義診
針對加州中部的弱勢族群,慈濟會定期舉辦義診活動,最近一場來到聖伯納汀諾縣的一所高中,一些民眾平日身體累積了大小毛病,都藉著這次機會,一次讓醫師徹底檢查。「刑具,受刑的那個刑具,這個可以弄到頭嗎,可...
大愛電視 ・ 16 小時前國民主席選舉刀刀見骨!高雄青工總會長心痛指「彷彿清算仇人」
國民主席之爭內訌檯面化,內互打嚴重,青年世代也看不下去!國民高雄市青工會總會長李昶志心痛指出,明明只是內部選舉,卻殺紅了眼,彷彿不是在選領導人,而是在清算仇人;感覺國民跟民進走在相同道路上,重點是綠營殺完有快速復原的能力,「國民拿刀砍完之後,只會怨恨愈結愈深!」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新北夢想嘉年華 40藝術團體大遊行
2025夢想嘉年華於11日在新北市汐止區盛大登場,新北市長侯友宜鳴笛啟動,為活動揭開序幕,今年以「變.CHANGE」為主題,邀請來自台灣及世界各地的表演團體、藝術家共同參與,將異國嘉年華的熱情與創意,融合在地文化特色,打造出屬於台灣、獨一無二的嘉年華盛會。大型主題花車沿遊行,帶來豐富精采的視覺與聽覺饗宴。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光澤不做作~ 蘭蔻3新品輕鬆解鎖秋冬水光澎潤妝
【記者張家玲/台北報導】今年 秋冬,妝容回歸自然與光澤的平衡。蘭蔻(LANCOME)聚焦亞洲女性對底妝的細膩追求,一次推出三款全新力作,從妝前乳、遮瑕到腮紅,讓肌膚在光影之間展現出宛如天生的水潤氣韻,讓妝感不再是覆蓋,而是肌膚本身的延伸。
壹蘋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日網友獲萬元意外之財!竟是犯罪陷阱 在日網紅:恐遭強索利息
網路犯罪樣式百百種,最近有日本網友就分享,自己某天走在路上,帳戶裡竟莫名多了1萬日圓,正當你以為自己喜獲意外之財,但實際上卻走入高利貸集團的陷阱之中,某天可能會被反收天價利息。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榮科 登今年新高價
榮科(4989)9日股價強勢鎖在漲停板價39.1元,再創今年新高,10月以來累計漲幅已達五成,年漲幅更翻倍,買盤熱度明顯。市場看好該公司在高階材料領域的技術突破與新應用布局,推升股價氣勢如虹。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
牙齦出血、口臭是警訊 醫示警「口腔菌失衡」胰臟癌風險恐飆3倍
張家銘指出,胰臟癌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五年存活率僅約13%,且多數患者在被診斷時已屬晚期。過去醫界已知吸菸、糖尿病、慢性胰臟炎等因素會提高罹病機率,但這些風險僅能解釋不到三成的病例。張家銘表示,這項研究針對超過十二萬人的口腔樣本進行分析,並追蹤近九年,...
CTWANT ・ 4 小時前
來點正能量/雷嘉汭真的謝了神轉運 胡瓜歡迎來戰沒在怕
新生代女星雷嘉汭因演出《八尺門的辯護人》的印尼移工而爆紅,逼真演技讓不少人以為她真的是混血兒,「雷嘉汭血統」一度登上熱搜關鍵字。其實人家是正港台女,混台灣埔里的啦~她成功走向國際,最近接演了韓國和香港影視作品,甚至跟「最強大叔」馬東石同台飆戲,雷嘉汭感謝有當初的好劇本,成為人生轉捩點,現身力挺鏡文學「第五屆百萬影視小說大獎」徵文活動。懂得吃果子拜樹頭,真是個好孩紙呢~(摸頭)下次記得幫小編要馬東石的簽名喔!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一鏡到底/關於那些鬼魂告訴我的事 潘禮德
潘禮德(Rithy Panh)是電影史上第1位拍攝1970年代赤柬大屠殺的柬埔寨導演,也是第1次採訪到加害者,且將加害者與受害者並置、對話的轉型正義展現,引發全球討論關注。1975年赤柬掌權,那年他11歲,與父母、兄弟姊妹被迫下鄉勞改,家人在集中營裡先後死亡、失散,他以難民身分入籍法國。1990年,他決定回到柬埔寨,用電影為家人和受難者立碑、下葬,他常說那些鬼魂會來找他,對他說話。而今來台參訪國家人權博物館,他仍感受到那些亡魂在園區內走動,不曾散去。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大型量販店大潤發 改裝更留客 購物便利又貼心
更名「大全聯」的大潤發量販,今年再度獲得「臺灣服務大評鑑」大型量販店金牌,大潤發營運總監高介文強調,儘管全球正處於關稅、股匯震盪的不確定時代,量販業是內需市場,核心就是銷售民生必需品,而全聯集團林董的目標就是提供便宜且優質商品給顧客,並透過傾聽顧客聲音,提供一站購足的消費體驗。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聽完賴國慶演說 凌濤「揪出矛盾」批:顯見束手無策
今年國慶演說,賴清德總統細數數據,並拋出「新AI十大建設」、「台灣之盾」,對此,國民智庫副執行長凌濤直言,他在數據及口號中,看到很深的矛盾,並舉出3事強調,民進心虛之情、束手無策顯而易見。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丁彥鈞上周第11洞戰績
★操盤心得★ 上周選股布局台產、永豐金、保瑞、中信金、台積電等公司,永豐金表現最佳。永豐金獲利傳出捷報,今年前九月累計EPS1.57元,創下歷史新高,獲利創高帶動股價表現亮眼,大幅貢獻投組績效。
工商時報 ・ 7 小時前蘋果訓練AI模型挨告 遭控盜用數千本版權著作
(中央社舊金山10日綜合外電報導)兩名神經學家今天在加州聯邦法院對蘋果公司(Apple)提起訴訟,指控這家科技巨擘濫用數以千計受版權保護的書籍,來訓練旗下Apple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AI)模型。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賴清德沒提「兩岸互不隸屬」為川習會? 府方:沒聽過這樣的揣測
賴清德總統今(10)天發表國慶文告,兩岸論述部分並未再次談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發關注。府方人士表示,因為台灣普遍已有這樣的共識,今年沒有在文稿當中特別再提互不隸屬。該人士並強調,既然它已是台灣多數民眾大家普遍的共識,倒也不用反覆一直強調。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全球市場迎來下個變化球:3因素使美元揮別低點、蓄勢彈升
2025年金融市場最大的意外是美元上半年重挫。但最近跡象顯示,美元回升走勢似已發動,若延續此動能,可能再度給全球市場投來...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