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坡鬆動「一震就垮」?馬太鞍堰塞湖危機未解 中央證實了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呼籲政府應立即展開討論。中央前進協調所證實未來確實有風險,不過這1至2周都有定期回台北開會討論未來處置方法,李也有參與,相信可以掌握之後的工作跟進度,2者不會有太大差異。
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提到,馬太鞍溪堰塞湖左岸邊坡鬆動,豪雨可能引發大規模坍塌,且該區地質脆弱,只要發生規模5級左右的地震,山體與砂土就可能滑落,形成新的堰塞湖。呼籲政府密切監測。
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副協調官李孟諺指出,山區還有大量土石淤積,不僅河道內有1億立方土石,加上邊坡坍塌範圍大,面積約500公頃,整體土石應該也有1億立方,未來確實有風險存在。
他說,大豪雨可能會把山區大量泥沙沖刷下來,大地震也可能產生新崩塌,形成新的堰塞湖,不過專家評估認為,縱使有新的崩塌或是新的堰塞湖產生,規模應該不會像馬太鞍溪堰塞湖一樣,累積水量達到9000噸的規模,但還是要戒慎恐懼、嚴肅面對。
李孟諺說,目前因應馬太鞍溪堰塞湖現階段的做法,包含在上游與日方合作投入水位計,每10分鐘監測水位變化,邊坡則由林保署做監測跟分析,隨時掌握變動情況,不過做重要的還是聚落防災,包括水利署加固、加高堤防,疏濬河道、開口堤封堤等。
他說,目前河道疏濬已選定153公頃國有地暫放砂石,每天以3萬立方進度疏濬,迄今已累計55萬立方的土石量,預估明年4月可疏濬500至600萬的土方量,河道暢通後,上游若有土石流下來也可以降低風險。
李孟諺說,中游部分,目前研擬在河川治理線跟林班地交界處增設攔沙壩或是囚砂區,並請林保署評估從林道開闢施工便道,以利機具進到崩塌範圍。
他說,目前開闢便道有3個方案,包含從河道及從兩側林道開便道上去,其中,河道部分有15公里,風險為汛期時便道就會被沖毀;林道兩側分別是12公里跟2公里多,但路徑陡峭;不過3方案會同步並進讓機具接近崩塌地展開減災工程。
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則補充指出,李孟諺這1至2周都有陸續回台北開會,討論馬太鞍溪堰塞湖未來處置方法,李泓源也有參與,完全可以掌握未來的工作跟進度,不會有2個差異,2人講得內容也都是一致。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健保給付瀰漫大B二線新藥 造福病患
MLB》瘋狂麥斯怒吼 藍鳥追平水手
NBA》客場戰太陽 東契奇今首度亮相
其他人也在看

呼籲政府正視馬太鞍堰塞湖危機 李鴻源:等想逃就來不及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中警告,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他指出,堰塞湖潰堤後洪水速度極快,洪峰僅需半小時就能抵達村莊,「等想逃已經來不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李鴻源警告光復恐有新堰塞湖 季連成證實:已完全掌握進度
內政部前部長李鴻源先前指出,馬太鞍溪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若發生豪雨或地震,恐再度造成崩塌或形成堰塞湖。對此,中央前進協調所副總協調官李孟諺今天(19日)表示,河道內仍有約1億立方公尺的土石,坍塌範圍非常大,未來確實有風險;總協調官季連成也證實,這1、2週陸續與李鴻源等人開會,討論相關處置方法,自己與李鴻源的看法一致。
鏡報 ・ 21 小時前
3年前首現蹤!綠鬣蜥再現綠島 專家:不排除人為棄養
農作物殺手「綠鬣蜥」繼3年前首度現蹤台東綠島後,近日又被民眾在島上目擊。生態專家呂縉宇指出,目前無法確認是否為同一隻個體,初步研判可能是遭人棄養或遊客誤放,已與相關單位啟動監測。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日贈浮標水位計 每10分鐘記錄水位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公開示警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一旦有豪雨或地震,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呼籲政府密切監測。中央前進協調所19日證實未來確實有風險,最近都派員定期開會討論處置方法,李鴻源也參與會議,相信能掌握進度。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大家一定看得出我有多悲傷」小S喪姊8個月心聲首曝光:我不好笑了
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17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舉行,今年初大S因流感重症猝逝消失在螢光幕前的小S,也在眾人引頸期盼下現身,與蔡康永壓軸擔任頒獎人。好友賈永婕也透露這段期間和小S的互動,曝光小S對重回螢光幕前的擔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馬太鞍堰塞湖仍不穩定恐新一波崩塌?季連成:與李鴻源看法一致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左側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可能會有新一波崩塌,但政府至今尚未就此進行正式討論。農業部林業署今天表示,理解堰塞湖仍有崩塌的可能性,但應變中心有持續監測,能在第一時間反應。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5公尺 中央:未有立即危險
受到「風神」颱風外圍環流,以及東北季風的雙重影響,花蓮已有雨勢,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溢流約5公尺。但中央表示,現階段並無立即危險,縱使將來溢流,形成泥流的機率也不大,但謹慎起見,已先撤離下游的部落居民大約900多人。今日上午也讓民眾短暫回家收拾,但有部分民眾不願住在收容所,一度在富世村的籃球場,自行搭帳棚避難,經協調勸離後,也都被撤往收容所安置。
公視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金鐘紅毯/曾莞婷超辣戰袍亮相 謝瓊煖笑回嗆聲:我非常期待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台北報導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昨(17)日圓滿落幕,緊接著今(18)晚登場的是「戲劇類」頒獎典禮。本日紅毯主持人由黃鐙...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光復鄉實兵疏散演練 三階段調度有秩序
花蓮光復、鳳林與萬榮地區,今天下午展開馬太鞍溪堰塞湖警戒區的實兵疏散撤離演練。這次採取「車輛到、裝備到、物資到」的方式,重點在於檢驗各項整備是否到位。下午2點災防告警系統 發出模擬警報,預估24小...
大愛電視 ・ 1 天前
花蓮又下大雨!垂直避難缺失多 重災區採疏散撤離
中央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今天(19日)上午舉行工作會報記者會,對於昨天的演練,總協調官季連成說,目前颱風共伴效應正在發生,現在整個警戒區內是呈現大雨狀態,堰塞湖目前還是維持穩定,昨天的撤離演驗是緊急應變的作為,這個無關於原來的撤離計畫,相關的缺失今早進行檢討,對於廣播、通知系統仍需要加強,未來重災區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憂燕子口堰塞湖溢流!立霧溪下游近千人撤離 外國遊客急改行程
燕子口出現堰塞湖,就怕又發生洪災,周遭景區緊急封閉管制,立霧溪下游的兩個社區,包括民樂、民有部落將近一千名住戶強制撤離,另外還有不少遊客也收到通知,行程被迫更改,不過對民眾來說最擔心的是,如果接下來持續下雨恐怕有潰堤風險。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美麗華摩天輪故障 30人受困40分鐘影像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陳治甬報導台北市中山區美麗華百樂園摩天輪,今(19)日下午2時31分發生故障,導致遊客受困在車廂內超過40分鐘;所幸,警消獲報後立即趕赴現場,並在工作人員協助排除障礙後,成功將11男19女共30位旅客全數脫困,而旅客均未身體無不適,不需就醫,但詳細事故原因仍有待後續調查。
民視 ・ 19 小時前
警戒! 立霧溪堰塞湖壩體滲流2/防馬太鞍溪堰塞湖再溢流 日贈投放式水位計加強監測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發生將近一個月時間,就怕再度發生溢流,林保署持續監控,今(19日)還搭乘直升機投放日台協會送的水位計,隨時回報數據。不過隨著天氣變得不穩定,光復鄉陸續下起雨來,仁愛街有一間民宅大雨過後也出現淹水災情,初步調查是個案因為水溝淤積才積水,已經抽水進行排除。
鏡新聞 ・ 18 小時前東北季風+外圍環流 北部3地區慎防豪大雨 全台氣溫最低下探24度
今天(19日)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迎風面雨勢漸增,降雨範圍亦逐漸擴大,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南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氣溫方面,由於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雲多且下雨,北部及東半部氣溫逐漸轉涼,中南部早晚亦涼,預測桃園以北及東半部高溫攝氏28至31度,新竹以南32至35度,各地低溫約24至27度。 離島天氣:澎湖晴時多雲,氣溫27至31度,金門晴時多雲,氣溫26至32度,馬祖多雲時陰短暫陣雨,氣溫25至29度。 東北風明顯偏強,今日至明日(20日)澎湖及馬祖局部地區有平均風9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發生的機率,臺南以北至基隆北海岸、臺東、恆春半島沿海及金門、綠島、蘭嶼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此外,今晚起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沿海、恆春半島及馬祖、蘭嶼有長浪發生的機率。 第24號颱風「風神」,今日凌晨2時中心位於鵝鑾鼻南方940公里處,預計向西北前進,今日將通過呂宋島進入到南海,直接影響臺灣的機率較低,但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林業署:持續監測馬太鞍堰塞湖 以便第一時間反應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19日電)前內政部長李鴻源示警,馬太鞍堰塞湖左側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可能會有新一波崩塌。農業部林業署今天表示,理解堰塞湖仍有崩塌的可能性,但應變中心有持續監測,能在第一時間反應。
中央社 ・ 1 天前李鴻源警告恐有新堰塞湖 季連成:看法一致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19日電)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釀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警告,目前堰塞湖左側邊坡仍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季連成說,與李鴻源看法一致。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