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不胖,體脂卻減不下來?小秘訣曝光:高鉀飲食搭配「碳水後置法」更穩定控制
許多小基數族群在減脂時常遇到瓶頸,體重變化緩慢、稍不注意又容易回彈。近期有減重者分享,透過「高鉀飲食」搭配「碳水後置」的飲食順序調整,成功從60公斤下降到50公斤,體重更維持得相對穩定,日常飲食不再需要強烈節制,相對容易執行,負擔也更小。
高鉀飲食:幫助排水、提升飽足感
所謂高鉀飲食,指的是增加天然蔬菜與水果攝取,以促進身體排水、減少浮腫,同時提升飽足感,減少過量進食的情況。常見的高鉀食材包含蘑菇、菠菜、海帶、馬鈴薯等蔬菜,以及香蕉、哈密瓜等水果,豆類也是不錯的選擇。這類食材多半高纖、熱量相對較低,搭配日常飲食能增加飽腹感,使進食節奏自然放慢,也有助於維持規律的排便。
碳水後置法:調整順序,自然減少主食攝取
許多人在減重時完全避開碳水化合物,但其實只要調整順序,就能達到減少攝取量的效果。「碳水後置」指的是用餐時先吃蔬菜、蛋白質,最後才吃主食,如米飯、麵類等。當蔬菜纖維和蛋白質先行進入胃部後,主食的份量會自然而然下降,也能避免因為過度飢餓而吃得太快,導致熱量攝取超標。
一日飲食參考範本
以下是「高鉀飲食」搭配「碳水後置」的飲食範例,提供作為參考:
早餐:空腹吃一根香蕉,搭配兩顆水煮蛋與一杯無糖豆漿,兼具鉀元素、蛋白質與纖維,有助穩定上午的食欲。
午餐:採用「211飲食比例」:兩份蔬菜、一份蛋白質、一份主食。用餐順序以蔬菜、蛋白質優先,再吃米飯。若想吃較高熱量的食物,例如火鍋或油炸品,也多安排在中午,給予身體更多時間消化與代謝。
晚餐:與午餐結構相似,但主食與蛋白質的份量再調低,蔬菜則略為增加。通常在晚上7點前完成進食,讓腸胃有充足的休息時間。
整體來看,小基數減脂並非只能靠嚴格節食,更重要的是找到適合自身的飲食節奏。高鉀飲食搭配碳水後置法,操作上簡單、壓力小,也較容易長期維持。若能持續調整飲食習慣、避免過度進食,控重效果通常會更穩定。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破壞藍白合要紀處分 侯友宜:要「公平公開透明」也要有大家可以接受的機制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新北報導昨日國民與民眾兩大在野政主席會談,國民主席鄭麗文表示,破壞藍白合就紀處分。新北市長侯友宜今(20)日受訪時...
FTNN新聞網 ・ 1 天前魏哲家矽谷領羅伯特諾伊斯獎 獻給台積電團隊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聖荷西20日專電)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今天在加州聖荷西獲頒羅伯特諾伊斯獎(Robert N. Noyce Award)。他表示,這個獎項不僅是頒給他個人,他要獻給台積電團隊,能跟台積電眾多優秀夥伴一起共事,他感到非常榮幸。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高慧君甲狀腺異常致斜視!醫:女性罹病風險為男性7倍
歌手高慧君2021年首次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引發眼睛斜視及重影問題,曾2度手術治療單眼斜視,但術後視力僅恢復8成。甲狀腺功能低下較常出現在女性、65歲以上老年人,以及自體免疫疾病患者。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感冒好卻突然中風?醫示警:病毒感染後1個月是心血管高峰期…胸悶、呼吸急不能拖
我在診間,經常聽到有人問我:「醫師,我爸兩週前才剛感冒,怎麼昨天就中風了?」。多數人以為感冒好就沒事,但最新的《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大型研究指出:病毒感染後的1個月,是心臟與腦血管的「高危期」。
幸福熟齡 ・ 11 小時前


熬夜壓力大!4大生活習慣恐引糖尿病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糖尿病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而且有逐漸年輕化的現象。桃園文新診所院長戴曉芙指出,胰島素在身體裡負責調控血糖,但當胰島素開始過度分泌或敏感度下降時,即使血糖正常,也可能造成脂肪囤積、發炎,長期下來增加糖尿病風險。戴醫師強調,預防糖尿病的關鍵不只是控制血糖,而是要先讓胰島素恢復靈敏,才能從根本守住健康。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1 小時前
走路突然頭暈走不穩 檢查竟是腦幹中風 接受「一站式治療」數月病況穩定出院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要當心。臺中一名66歲許先生,今年初一場寒 […]
觀傳媒 ・ 9 小時前
睽違13年首座重啟!新潟縣知事「同意運轉」柏崎刈羽核電廠
日本新潟縣知事花角英世21日召開臨時記者會,正式宣布同意東京電力柏崎刈羽核電廠重啟,若進展順利,這將成為福島核災(2011年3月11日)以來首座獲准重新運轉的核電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川普擬擴大美國離岸石油鑽探 面積相當亞馬遜雨林
(中央社洛杉磯2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政府今天表示,計劃開放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美國沿岸水域進行石油和天然氣鑽探,此舉可能導致化石燃料開採規模的大幅擴張。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車前子是對抗便祕最有效飲食!可增加排便次數、軟化糞便
英國營養師協會一份針對成人慢性便祕的飲食管理指南指出,車前子殼纖維是改善便祕效果最穩定、證據最強的選擇,每日攝取超過10克車前子可顯著增加排便次數、軟化糞便,且效果在短時間內即可感受。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久坐4小時風險飆77%!最新研究曝「3習慣」最傷心臟 很多人全中
中國暨南大學研究團隊在《JACC Asia》刊出一項大型研究,透過「中國開灤前瞻性隊列」追蹤近9萬名沒有心臟傳導疾病的成年人,長達14.1年之久。結果顯示,期間共新增3,723例心臟傳導疾病,換算下來每千人年發病率為3.04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慈濟北區首場歲末祝福授證典禮
慈濟北區首場歲末祝福暨授證典禮,今天下午在新店靜思堂舉行,當中有142人受證,其中有夫妻檔,更有高科技軟體研發工程師,而年紀最小的,今年才從大學畢業,歡喜時刻,上人更時時、日日滿心感恩,感恩平安的...
大愛電視 ・ 10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抗發炎+解毒最強食物!名醫曝5大超級營養素:提升免疫、抑制癌細胞!
慢性發炎、癌症、免疫下降…這些問題該怎麼補最好?今天邀請到名醫劉博仁來告訴大家,營養素=身體代謝與修復的「零件」,這些零件平常該怎麼保養才能讓它不生病? 5類抗發炎天然食物超簡單,看完你一定也會做!台灣人90%缺鈣!鈣不只預防骨鬆還能抗癌!劉博仁醫師指出,大部分人都是缺鈣的,我們會有骨質疏鬆的問題,也容易有血管緊繃的問題,也可能會造成失眠,鈣質最重要的還具有......
風傳媒 ・ 9 小時前
探索星號郵輪抵台 開啟高雄直航菲律賓新航程
麗星夢郵輪旗下「探索星號」(Star Navigator)今(21)日抵達高雄港旅運中心,即日起至明年1月,開啟高雄直航菲律賓的新航程,這次暖冬航季還結合越南航線,旅客僅需6天5晚即可玩遍2國3城。麗星郵輪也宣布2026年將延長近全年母港部署,正式將高雄打造為台灣通往東北亞與東南亞的海上樞紐。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藝人閃兵案最新! 衛福部:最快二週內實地查核「三醫院」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演藝圈爆發一連串男星「閃兵」事件,連帶負責複檢的三家指定醫院,包括:三軍總醫院、台大醫院以及台北榮總,也被質疑有沒有內神通外鬼。衛生福利部今(21)日表示,11月14日已再度行文台北市衛生局,在收到醫院提供書面資料之外,將再安排專家前往實地查核,以釐清究竟有沒有「不實診斷書」或「不實病歷記載」等違規行為,最快二週...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不是老化!久坐像「壓彈簧」 醫揭1招救腰痛:比運動更有效
腰痠背痛不一定是老化,可能是久坐所致。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久坐對於腰椎的影響,就像用力壓住彈簧不放,累積久了,腰部肌肉、血流、脊柱周邊組織都可能失衡。民眾可以嘗試「坐30分鐘、站15分鐘」,有助於減少椎間盤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專注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一次撞毀2輛「追風」經典機車! 肇事駕駛:頭暈
台北市辛亥路七段,一輛轎車失控撞路旁七車,駕駛供稱她突然頭暈目眩才會釀禍,駕駛輕傷送醫。但,被撞車輛的車主可就心痛了!因為其中2輛是80年代經典神車「追風」,我們找到其中一位車主,他說是一年多前買下這款經典車,花了非常多錢和心力保養,現在愛車被撞成廢鐵,只有心痛。 #辛亥路#失控撞車#經典機車#追風
東森新聞影音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