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經濟學人》眼中的「台灣病」 張景森倡議:賺錢企業不加薪就加稅!
[Newtalk新聞] 《經濟學人》以「台灣病」抨擊央行對新台幣匯率政策,並分析新台幣價格偏低,引起台彎社會騷動討論。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17日撰文指出政府應該祭出「不加薪就加稅」,他認為,不是台幣被低估,而是台灣勞工被低估,主張「賺越多的企業,要嘛多分一些給員工,要嘛多繳一點稅,讓政府替勞工分擔」。
前政務委員張景森表示,「十個經濟學家有十一種意見,其中凱因斯自己就有兩種不同的意見。」這是經濟學界常拿來自嘲的一個老笑話。
張景森說,自己曾在行政院經建會擔任8年副主委,除了主委是真正偉大的經濟學家,每個禮拜開的委員會,都會討論當前的經濟問題,部會代表及專家學者也多半是經濟學背景。雖然我的工作不直接鑽進經濟理論,但長年和經濟學家一起討論政策,讓他深刻體會:
經濟學是變化莫測的學問,每一個問題永遠有不同的解法。
這次《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經濟的結構病灶,把焦點放在匯率。他認為台灣長期低估新台幣,導致經濟對出口依賴過高、內需產業不振、薪資長期停滯、勞動所得佔比低落;房價被大量資金推高、壽險業美元資產過度累積,構成系統性的金融風險。從表面數字看,的確很有說服力。
他說,2024年太彎櫃公司合計稅前盈餘超過 5 兆元,年增 36.8%,是近十年次高,僅略低於 2021 年高點。
同一時間,勞工端看到的是什麼呢?以 2025 年前九個月為例,平均「實質經常性薪資」只有 4 萬 3,652 元,年增 1.21%;就連把年終、加班費都算進去的「實質總薪資」,年增也只有 1.87%,而且將近七成(69.77%)的受僱者,薪水低於平均值。
張景森指出,2023 年,本國全時受僱員工的年薪中位數大約 56 萬元,年增約 2% 左右,也遠遠追不上企業獲利成長的速度。
房市更不用多說。內政部統計顯示,台北市房價所得比從 2004 年約 6.4 倍,一路飆升到 2024 年底約 16.43 倍; 國際資料庫 Numbeo 2023 年的估算,全台房價所得比約 20.1,在全球名列前段班——換句話說,一個人不吃不喝要存 20 年 才買得起房子。
所以,《經濟學人》看到這些數字,會說台灣得了「匯率型的結構病」,並不奇怪。
有關病症共識很高,爭論在「怎麼治」與「先治哪一項」。
他說,最近各方提出的評論、分析、解方都看了一遍,大致可以分三類:
* 匯率派:認為應該從匯率下手,要央行放手讓台幣升值,削弱出口部門的超額利潤,逼產業升級,讓資源回流內需。
* 結構派:主張問題不在央行,而在勞動政策、產業政策、教育體系,應從勞資關係與產業結構著手。
* 系統改革派:認為每一個系統都有問題,只能走「方向明確、溫和穩健、小步快走」的長期改革路線。
換句話說,大家對「病症」其實共識很高:
• 企業利潤創新高
• 勞工薪資成長緩慢
• 內需偏弱
• 房價與所得嚴重失衡。
真正有分歧的,是:藥從哪裡下?要多重?要先吃哪一帖?
他認為經濟改革的第一順位:提高薪資。
在一堆解方裡,他會選擇從薪資停滯這一塊先下手。
最主要是他認為台灣有條件做這件事,許多獲利企業能加薪,卻不肯加薪。這不能靠總統像牧師一樣,到處去跟企業道德勸說,應該用稅制引導企業分享利潤。
他認為,台灣做得到的理由,是因爲別的國家也做得到。台灣勞動所得占 GDP 比重約略低於 5 成,明顯低於多數 OECD 國家約 55%~60% 的水準;同等 GDP 水準的西班牙、斯洛維尼亞約在 6 成左右,台灣在同級國家中屬偏低。Ketagalan Media 等分析則估算:以目前台灣的 GDP 人均推算,合理平均薪資約應在 9 萬元左右,最低工資約 4.5 萬元。
加薪不只是勞工荷包的問題,而是整個經濟體的「循環核心」:
• 勞工所得太低 → 內需自然偏弱。
• 內需弱 → 產業只能繼續靠出口、靠少數科技龍頭撐。
• 經濟太依賴出口 → 匯率討論永遠會被鎖在「不能亂動」的框架裡。
• 為了穩定匯率釋出的資金 → 最後大半跑進房市和資產市場,加劇價格扭曲。
換句話說,《經濟學人》從匯率看到的是「症狀」,但真正的「源頭」在於:企業獲利與勞工所得之間,斷了一條本來應該存在的「分配管道」。
具體怎麼做?他認為應該用稅制引導企業分享利潤給員工。有能力加薪的企業做要先做。先鎖定「獲利產業」,尤其是「高獲利產業」。當然,如何精準界定獲利與產業範圍,將是制度設計必須克服的首要難題。
第一步,就是直接鎖定獲利極高的企業,把制度設計成:
「賺越多的企業,要嘛多分一些給員工,要嘛多繳一點稅,讓政府替勞工分。」
可以有兩條主軸並行:
(一)從「勞資協議」直接提高勞動分配比。
• 放寬行業別工會成立門檻,讓勞工可以跨企業組織起來談判。
• 強化團體協約的拘束力,讓協約不只是「好人公司」在做形象。
• 要求上市櫃公司揭露員工薪資中位數、員工總薪酬占獲利比例,讓社會與股東看得見「錢都去哪裡」。
• 政府採購、補助案,把提高員工薪資、簽訂團協設計成加分條件,讓好雇主在市場上有實質優勢。這項改革將以有能力、有餘裕的大型獲利企業為優先對象,並非全面性、齊頭式的命令。
這一套的核心是:
企業如果真的賺到 AI、地緣政治的紅利,就必須更大方地分給員工,而不是只反映在 EPS 和股價上。
(二)從「稅制」間接拉高勞工實質所得。我們必須在不損及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前提下,謹慎設計稅收工具。
• 對特定高獲利產業設計「超額利潤稅」(windfall tax)。
• 但如果企業願意把利潤轉為加薪、增加分紅,則給予抵減(甚至全額抵減)。
• 稅收則用在對一般勞工的退稅、托育與住宅補貼,實質提高可支配所得。
這種設計的邏輯很簡單:
你不加薪,就多繳稅;你願意加薪,政府就少跟你拿。
不是硬性命令,而是用制度把「多給員工」變成比「留在帳上」更划算的選擇。
提高勞工所得,是其他改革的「起點」不是「附屬品」
當勞工的實質所得穩定提高:
• 內需會變強,經濟結構自然不再只靠出口。
• 社會對於「匯率更貼近基本面」的改革承受度會增加。
• 房價所得比會隨著所得上升而下降,買房壓力不至於如此絕望。
• 金融與壽險業手上的資產結構風險,也比較有空間慢慢調整。
所以在他看來:提高勞動所得,不是眾多政策中的「其中一項」,而是整套改革的「起點」。
張景森說,《經濟學人》選擇從匯率說故事,他則比較願意從勞工薪資說故事:先把這條「利潤回到勞工」的管道打通,其他包括匯率、房市、金融風險的調整,才有現實基礎與政治正當性。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央行發台美聯合聲明後 新台幣兌美元早盤開31.13元、升2分
高市早苗也惹惱韓國? 憂日越來越軍國主義 日韓這「聯合軍事行動」恐延遲
其他人也在看

桌球》球王之戰!王楚欽輸球爆氣「頭槌球桌」全場驚呆
在大陸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男子桌球團體賽決賽中,北京隊王楚欽與上海隊樊振東上演頂尖對決,被外界視為真正的「球王之戰」。最終樊振東以3比1獲勝,而王楚欽在落敗瞬間因情緒激動,竟將頭「狠狠撞向球桌」,這一幕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出運了!2026年「5大最旺生肖」出爐 第一名事業、財運穩到爆
隨著時間腳步邁入2026年,即將迎來能量極為強勁的「火馬年」(農曆丙午年)!命理專家小孟老師解析新年度的生肖整體流年運勢,直言馬年整體變動感強烈,運勢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洗牌,有人將打起精神迎戰挑戰,但也有人將迎來貴人相助與重大突破,同時點出財運事業前五名的生肖,在新的一年有望荷包滿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天琴」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21)日清晨依舊帶著微涼寒意,多處低溫落在17~19度,部分地區更是再低一些。白天雖稍有回溫,...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12 小時前
冷過這波回溫了!「這天」起高溫上看30度 下週又一波冷空氣來襲
今(20)日清晨東北季風持續發威,全台天氣涼冷有感。氣象署表示,西半部與宜蘭清晨低溫僅15、16度,花東也下滑至17、18度,隨著白天冷空氣逐漸減弱,各地氣溫漸漸回升,一路暖到週末,週六、週日(22、23日)西半部及台東高溫上看26至30度,下週東北季風增強,北台灣天氣又會轉濕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5 小時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3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1 天前
苗栗地震「震出翻盤」!命理師預言2026選情
[NOWnews今日新聞]苗栗縣竹南鎮17日深夜至隔日清晨,一連發生三起地震,最大地震規模3.8,花蓮也地牛翻身,都屬於極淺層地震。對此,命理師高輔表示,透過占卜進算出「空亡卦」,接連地震意指選情翻盤...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台股瞬間蒸發991點!記憶體慘崩全跌停 竟剩「這1檔」被三大法人狂掃1.1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遭遇猛烈賣壓,加權指數收在26,434.94點,重挫991.42點,跌幅達3.61%。三大法人合計賣超達1,080.72億元,市...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被虐殺800點!輝達「應收帳款飆破1兆4千億」Blackwell供應鏈急凍 台積電下挫55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台股今(21)日一早即遭國際利空重擊,開盤重挫超過800點,指數最低一度摜至26,570點,幾乎瞬間吃掉昨日因輝達財報利多而大...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43歲侯湘婷接任國小家長會長 凍齡美貌驚艷粉絲
曾被封為「玉女歌手」的侯湘婷,當年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等代表作走紅,2007年淡出演藝圈到美國深造設計領域,2013年與捷安特董事長外孫楊孟學結婚。近日,中部某國小在臉書發布家長會長交接活動的照片,43歲的侯湘婷意外重現眾人眼前,她身穿優雅的紫色禮服、氣質依舊,精緻的五官和凍齡狀態令粉絲驚艷不已,紛紛留言表示「完全沒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18 小時前
子瑜帶TWICE登高雄!玉澤演暖喊「歡迎來台」網笑:比台灣人還台
不僅大批粉絲爭相接機外,目前正在台中拍戲的男神玉澤演也在IG曬出他拍下TWICE來台的新聞畫面,寫下:「歡迎來到台灣」,引來網友笑翻:「玉澤演比我還像台灣人」、「連男神都歡迎子瑜回台」。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