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忠/賴清德華盛頓郵報的台灣破產宣言:史詩級的戰略悖論
文/許文忠(台灣社會共好論壇研究員、暨大國企副教授)
總統賴清德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投書,宣示將在2030年前把國防預算提高至GDP的5%,並提出400億美元追加軍購預算。這篇文章的核心訊息,是希望向國際展現台灣捍衛自我的決心。但若將這些承諾放在台灣當前財政、貿易與區域情勢的大框架中,結果卻顯示出另一種令人憂心的發展——這並不是一份強化台灣的藍圖,而更像是一份可能掏空台灣的破產計畫。
尤其在《金融時報》披露,台美正在討論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的台灣對美投資承諾後,整件事更不只是軍事議題,而是一場涉及產業、財政、貿易結構的全面性重組。問題在於:台灣真的承擔得起這樣的方向嗎?而這背後,更浮現出一個世界史詩級別的巨大悖論。
一、台灣外匯命脈仍在中國大陸市場,構成戰略悖論
根據財政部統計,台灣在2024年出口4750億美元,進口3940億美元,全年貿易順差達806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其中,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順差就高達699億美元,占整體順差近九成。中國大陸與香港長期是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2024年也占出口總額約31.7%。
即便2025年以來對美出口強勢,財政部月報仍顯示:對中國大陸出口仍維持成長,且金額依舊龐大。換言之,直到今天,支撐台灣外匯與財政最主要的金流來源,依然是中國大陸及香港市場。
這就構成了一個堪稱世界史上最荒謬的戰略悖論:台灣的軍備經費,竟完全依賴從其主要假想敵市場賺取的順差來支付。我們辛苦從中國大陸市場賺到的外匯,轉手就變成向美國採購武器的資金,用以「防禦中國大陸」。這使得台灣的軍備體系在財政上,陷入了對中國大陸前所未有的依賴。軍購預算越高,這種財務上的依賴就越深。
二、若ECFA受限,金流將瞬間斷裂
這個悖論最脆弱的一環,就是金流的穩定性。北京近年多次表示,民進政府若持續採取敵意言行、不斷推動「去中國化」,將評估限縮ECFA優惠。這並非空穴來風,而是一項帶有明確政治訊號的警告。
ECFA對台灣的重要性非常具體:
* 多數受惠品項為中小企業主力產品;
* ECFA降低了台灣出口中國大陸的關稅與門檻;
* 是台灣長期保持對陸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旦ECFA被限縮,首先衝擊的就是台灣出口體質,對陸順差可能從700億美元快速下滑。若順差減半,台灣不只外匯流量驟降,新台幣也會面臨貶值壓力,民進政府財政可用空間立即縮水。
這意味著:民進政府目前承諾的軍費與對美投資,若失去對陸順差支撐,將只能靠舉債或直接動用台灣人民的財產來填補。這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簡單的算術。
三、軍費提高至GDP 5%:國防的財政命脈,對大陸依賴倍增
賴清德承諾將軍費提高至GDP 5%,被形容為「重大歷史突破」。但事實上,這個比例放在國際上相當極端——連北約國家都以2%為目標,少數花到4%的國家,通常都面臨周邊戰爭威脅或財政極度緊縮。
對台灣而言,軍費若長期維持在5%,意味著:
* 軍事支出將佔用民進政府大量預算;
* 長照、托育、健保與社會住宅等民生需求更難獲得資源;
* 教育、科研、產業升級與能源轉型預算將被迫縮水;
* 財政結構將從「發展型」轉成「軍費優先型」。
更核心的悖論在於,當軍備預算從GDP的2.5%翻倍至5%,而這筆預算的資金來源(大陸順差)不變時,等於台灣的軍備財政命脈,對中國大陸的依賴程度也同步翻倍。為了在軍事上防禦大陸,我們卻讓軍備的錢包在財務上可能五倍、十倍地更加依賴大陸,一旦金流被切斷,整個軍事體系將面臨斷炊風險。這種結構性的脆弱,才是台灣安全最大的隱患。
四、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台灣能承受嗎?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美國期待台灣在供應鏈協議中提出規模高達4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這不僅金額龐大,也將重塑台、美、中國大陸的整體經貿關係。
如果台灣在美國大規模建廠、投入能源與基建合作,可能帶來下列結果:
1. 台灣產業升級資金被抽走:本土研發能力將更加吃緊。
2. 台灣本地基礎建設與教育資金被排擠:能源、交通等項目恐被延宕。
3. 台灣人才與供應鏈外流加速:產業空洞化風險升高。
4. 美國獲得大量投資紅利,而台灣承受社會成本。
長期來看,這會讓台灣愈來愈像「美國供應鏈的資金來源」,而非自主經濟體。若再遇上ECFA受限,台灣經濟將面臨雙面擠壓。
五、民主監督被縮限,重大政策在黑箱中推動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些攸關台灣未來二十年的重大決策——軍費暴增、巨額軍購、海外投資承諾——都缺乏充分的公開與討論。
* 軍購細節以「機密」為由無法檢視;
* 對美投資承諾至今未公開具體內容;
* 國安與外交體系掌握所有談判資料,人民完全被排除在外。
當「國家安全」被用來掩飾一切,不僅無益於民主,更會讓政策偏離人民真正需求。台灣的民主,需要透明的討論,而不是單向宣布。
結語:台灣需要的是和平的強韌,不是昂貴的幻象
賴清德的華郵宣言固然意在展現民進的信心,但若把所有財政資源壓在軍費與美國投資上,卻忽略台灣最根本的外匯結構、產業現況與民生需求,最終恐怕只會讓台灣背負沉重代價。
尤其一旦ECFA受限、對陸順差崩落,所有軍費與海外支出都將必須從人民的口袋中補上。台灣不該成為任何國家的提款機,也不該讓台灣的未來被高風險的政治承諾綁死。
真正能讓台灣長治久安的,不是GDP 5%的軍費,而是:
* 穩定的兩岸經貿關係;
* 健全的財政;
* 投資教育與產業升級;
* 完整的社會安全網;
* 以及透明的政策討論。
一個把錢投入民生與未來的台灣,才會真正安全;一個掏空自身、把財富送往海外、並把同胞認錯敵人才是台灣真正的危險。
※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天新聞網立場
延伸閱讀
張善政赴光復遭批評 羅旺哲憶台南維冠:團結才是力量
林岱樺與住持對話遭外洩 蔡正元:鮮血淋漓的人格毀滅
賴清德回應大罷免結果 柯志恩罕吐真心話:應邀在野主席好好會談
其他人也在看

影/鄭麗文開轟!痛批賴清德追加1.25兆國防預算「玩火」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國防部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的規劃,預計未來8年投入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追加國防預算對抗大陸,國民主席鄭麗文痛批「玩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讚與民眾站在一起 陳品安哭了:一起讓苗栗開出民主花朵
[Newtalk新聞] 民進中執會今(26)日提名立委蘇巧慧參選新北市長、苗栗縣議員陳品安參選苗栗縣長。對此,總統暨民進主席賴清德表示,陳品安完全與民眾站在一起,讓陳擔任苗栗縣長,一定能更體貼照顧到每一位父老鄉親。陳品安在聆聽致詞時,也一度落淚,民進秘書長徐國勇還協助遞衛生紙。陳說,會全力輔選所有苗栗縣的公職,並結合更多有相同民主理念的夥伴們,一起讓苗栗開出民主的花朵。 民進今下午在中執會後召開民進縣市長提名苗栗、新北記者會。賴清德致詞表示,陳品安投入政治工作有別於一般人,沒有顯赫的家世,也不是從小就想要從事政治服務的工作,反而是律師高考及格擔任律師的時候,看到苗栗縣有一群人站出來守護鄉土「反瘋車」,因此在運動期間台北跟苗栗來來回回,完全跟民眾在一起。此外,也免費幫民眾打官司,最後留在苗栗結婚,一直到現在沒有離開。 賴清德指出,陳品安投入選舉,兩次議員都高票當選,第二次甚至是全區的最高票,選舉過的人都非常清楚,第一次選很容易,第二次選最困難。他說明,因為第一次選的時候,可以講很多政見,但第二次選的時候,民眾會檢視政見落實的程度如何。他說,陳能夠高票當選就可看出不只有理想、專
新頭殼 ・ 1 天前

為何熊熊提守護台灣方案?國安人士:中國準備2027「武統台灣」,賴清德畫民主紅線
總統賴清德今(26)日提出「守護民主台灣國家安全行動」方案,以《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劃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規畫,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兆2500億元經費,打造防衛體系。國安人士表示,急速升高的中國威脅,已經是區域各國嚴正面對的課題,近日日本遭遇北京幾近瘋狂,結合軍事、外交、經濟、灰色地帶侵擾以及認知操作的複合威脅,島鏈周邊黃海、東海、台海一直到南海各方,......
風傳媒 ・ 1 天前
萬里子弟賴清德親自推薦 綠營正式提名蘇巧慧參選新北市長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民進今(11/26)中執會正式通過提名新北市立委蘇巧慧參選2026新北市長,對此,作為新北市萬里子弟的民進主席、總統賴清德...
FTNN新聞網 ・ 1 天前《政治》馬英九:賴清德形同宣布台灣進入「準戰爭狀態」
【時報-台北電】賴清德總統昨天召開國安會議,宣布北京當局將以2027年完成「武統臺灣」為目標,推出「守護民主臺灣國安行動方案」,甚至要針對相關兩岸交流活動,對國內政、法人團體、民間社團建立「制度性規範」等。前總統馬英九表示,看到賴總統這些舉措,我只覺得賴總統幾乎已經形同宣布臺灣進入「準戰爭狀態」。 馬英九質疑,賴清德還要將國人劃分為所謂「中國臺灣」與「民主臺灣」,要針對未來進行兩岸交流的政與民間團體,開始展開相關的嚇阻甚至具體的措施,令他感到悲哀。 馬回顧他任內,兩岸擁有前所未有的和平與繁榮,雙方簽訂了二十三項協議,包括「兩岸經濟協議架構」(ECFA),到現在民進政府仍在享受其紅利,當時的國防預算,僅有賴清德政府的五分之一,但是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覺得兩岸會打仗。 馬英九覺得是賴清德總統對國際情勢與兩岸關係的判斷,出了相當大的問題,完全沒有考慮和解對話的路徑,只有不斷堆疊軍事採購與動員對抗情緒,但這個代價卻是全體臺灣人民來承受。 馬英九呼籲,賴清德總統一定要以民為念,做真正符合臺灣人利益的決定。否則,花了再多的錢,如果方向錯誤,也換不得真正的和平。只會拖累臺灣財政,苦果由全民承擔。「
時報資訊 ・ 1 天前羅唯仁竊機密投奔敵營 台積電為何不在美提告?陸行之曝最大擔憂
台積電前研發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今年 7 月退休後,爆出疑似影印並帶走大量2 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資料,接著又在 10 月跳槽到競爭對手英特爾,引發各界震撼。台積電已於25 日正式對羅唯仁提起法律訴訟。不過,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指出,台積電選擇不在美國提告,背後恐怕擔心美國政府介入;此外,由於羅唯仁人已返回美國,這場訴訟的效益令人存疑。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美國當台灣人盤子?媒體人問賴清德:國防預算1.2兆能買什麼
總統賴清德投書華郵宣示要編列高達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對此,有媒體人在其臉書粉專「文翔政論」中表示,1.25兆什麼概念?今年總預算也就3兆69億,相當於一整年的政府預算的三分之一,而且最重要的是「能買什麼」。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政治》畫一國兩制紅線 遭疑打掉雜質
【時報-台北電】賴清德總統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建議立院決議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不可碰觸紅線,並以此作為國內政與民間團體與中國進行交流對話的規範。對此,民進立法院團未明確表態是否將提案,僅強調目前先以凝聚朝野共識為主。 賴清德總統今年3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就台灣當前面對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宣布將中國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並提出17項因應策略。賴昨再開國安高層會議,有了更具體的宣示,反擊北京霸權。 賴清德指出,歷來所有民調都顯示,國人壓倒性反對中國設定統一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台灣應該透過政府政策宣示、立法院決議、政及民間團體之集體作為,共同確立「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台灣社會不可碰觸之紅線。 賴表示,在此基礎上,對國內政、法人團體、民間社團等與中國進行交流及政治對話,建立制度性規範,以民主治理及透明化原則,杜絕中國利用台灣內部矛盾,推進「強制性統一」。 對於賴總統要立法院對兩岸交流對話畫紅線,民進團是否會立刻提案?團幹事長鍾佳濱表示,民主防禦機制需要朝野不分派共同支持,包括透過立法及透過對外發表一致性的立場決議,但以目前國民團及民眾團的路線,非有台
時報資訊 ・ 1 天前《政治》賴清德:北京以2027武統台灣為目標
【時報-台北電】在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晚對美國總統川普表示「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後,賴清德總統26日召集國安高層會議,並召開記者會宣布,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持續升高台灣周邊演習與飛彈侵擾,企圖以武逼統、以武逼降,我國已研擬2項行動方案,預計未來8年投入1.25兆國防軍購經費。 專家:美中關係和緩 令台不安 川普與習近平已達成明年互訪的共識,關於習所提出的「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川普僅答以「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國際觀察家皆認為,美中關係較前和緩的趨勢,可能會令台灣不安。 《華盛頓郵報》26日刊出賴清德的投書,他在文章中宣布將史無前例地,提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案,相當於新台幣1.25兆元,明年國防預算將升至國內生產毛額(GDP)的3.3%,承諾在2030年提升至5%,以彰顯台灣捍衛民主的決心。 美國在台協會(AIT)隨即在臉書發文表示歡迎。美國支持台灣取得強化嚇阻所需的關鍵不對稱戰力,期待台灣各政能在此議題上找到共同立場。 賴清德昨日在記者會指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環保局長議會挨轟喊這句 連盧秀燕都笑了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市長盧秀燕因非洲豬瘟事件聲望重挫,還折損3名局處長,前台中市環保局長吳盛忠臨危授命,19日上任第2天就到市議會備詢、天天接受砲火洗禮,答詢時還常搶不到說話機會。今天民進...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拍片推崇惹議 國民中常委何鷹鷺宣布退 (圖)
國民中常委何鷹鷺拍片推崇惹議,遭國民中央考紀會祭停止職處分,不過在19日中常會決議接受何鷹鷺申訴案,相關處分送回考紀會審議之際,何鷹鷺(圖)26日宣布退。
中央社 ・ 1 天前
賴清德提1.25兆元國防特別預算 張競:診斷錯誤、投錯藥方
賴清德總統26日召開記者會宣布高達新台幣1.25兆元的國防特別追加預算案,其實此項訊息已經提早透過賴清德親自署名,投書《華盛頓郵報》公開揭露。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指出,必須思考3個方面可能產生的效應,同時直言賴清德是診斷錯誤、投錯藥方。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國際政治》高市早苗:日本無立場認定台灣法律地位 有責任與陸對話
【時報-台北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答辯引發中國大陸嚴正抗議,她今(26)日表示日本沒有認定台灣法律地位的立場,強調有責任透過對話,與中國大陸建立良好關係。 共同社報導,高市早苗今日參與就任首相後與在野的首次首討論,針對台灣議題,她表示日本與台灣「維持著非政府間的實務關係」,此外,日本根據《舊金山和約》放棄了全部許可權,因此沒有認定台灣法律地位的立場。 關於「台灣有事」答辯,高市強調,她是針對日本可能如何回應涉及台灣緊急事態的具體問題做出「誠實」回應。 立憲民主總裁野田佳彥問及高市對日中關係惡化的責任,她表示:「透過對話建立全面的良好關係、追求國家利益最大化是我的責任。」 高市7日在眾議院接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有可能構成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引發北京強烈反彈及暫停日本水產進口等報復行動。 高市今日參加與在野的首討論,事前在野便預計追問高市的對華方針。(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吳映璠)
時報資訊 ・ 1 天前《政治》批「1.25兆國防預算」無助國安! 鄭麗文:賴清德在玩火阿
【時報-台北電】賴清德總統26日親自召開記者會,宣布國防部已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及預算的規畫,預計在民國115年至122年共8年,投入1兆2500億元的經費。賴清德更說,在中國併吞台灣的劇本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國民主席鄭麗文今沈重喊話,「賴總統在玩火」,讓台海變成火藥庫,把台灣變成兵工廠,連台灣的經濟產業發展都要建立在戰爭之上嗎?這是中華民國的價值嗎? 國民今日舉行中常會,鄭麗文發表主席談話時,特別談到賴清德稍早宣示編列1.25兆國防特別預算。鄭麗文說,就國防預算部分,她必須報告,光是明年度的國防預算9495億,就要舉債2千多億,還有另外兩項特別預算也要舉債1008億。如果再加上1.25兆軍事特別預算,舉債規模就要突破五千億,遠遠超過法定舉債上限,要有的財政紀律已經產生排擠作用,難道賴總統跟國安團隊都沒有考量嗎?如何能夠永續維持世代正義,來支持龐大的國防支出?賴清德沒有說明也沒有提出可行的方案。 鄭麗文痛批,請問中華民國還是民主國家嗎?難道國會形同虛設嗎?應該要有的民主程序全被跳過,另外讓她更擔憂的是,難道我方跟美方沒有正式管道嗎,
時報資訊 ・ 1 天前總統提高預算強化國防 軍工概念股強勢大漲
總統賴清德26日發表談話,宣布追加國防特別預算,預計未來八年投入1.25兆元打造「台灣之盾」的先進防衛作戰體系,同時宣示2026年國防預算占GDP比重將超過3%,2030年更要突破5%;26日激勵軍工概念股大漲,包括漢翔、雷虎、中光電、寶一、和成、亞航、晟田、龍德造船、邑錡、事欣科、攸泰科技等逾10檔軍工概念股亮燈漲停,統計有40餘家供應鏈將受惠。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擴產+CSP新專案助攻,金像電2026年營收獲利可期,股價再衝新高
【財訊快報/記者李純君報導】今早市場傳出,PCB大廠金像電(2368)受惠持續擴產效應,並預計於2026年切入兩個新的CSP ASIC專案,未來一年營收與獲利成長空間可觀。在利多消息激勵下,金像電今日開盤後股價緩步走升,盤中最高價638元,改寫歷史新高。投資圈指出,金像電台灣方面,其新租用廠房將自明年第二季起提升產能,同時規劃尋找新廠區。中壢第五座新廠預計2028年開始擴產,台灣廠區新增產能將從明年起逐步貢獻營收。海外部分,蘇州廠房將於2026年第三季擴產,泰國第二座工廠也將於2026年興建。隨著明年AI需求持續增長,除AI兩大晶片業者產出續揚外,CSP業者的ASIC晶片亦將大幅放量,金像電將大受益。外資圈指出,金像電2025年表現亮眼,預期2026年CSP客戶需求更強勁,營收與獲利將較2025年顯著提升,除既有ASIC客戶的新專案提升市占,也可望切入兩個新的CSP ASIC專案。金像電今年第三季成績單,單季營收176.80億元、毛利率35.56%,稅後獲利32.29億元,單季每股淨利6.53元。累計2025年前三季金像電稅後獲利66.76億元,每股淨利13.61元。
財訊快報 ・ 1 天前民進:鄭麗文質疑台海變火藥庫 附和論調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26日電)總統賴清德宣布新台幣1兆2500億元國防追加預算,國民主席鄭麗文認為,賴總統不但讓台海變成火藥庫,還把台灣變成兵工廠。對此,民進發言人吳崢說,鄭麗文此時幫中國講話、附和論調,不可思議。
中央社 ・ 1 天前
影/郭正亮曝賴清德1.25兆軍費「忽悠」:買不到E-2K無法與美日聯防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國防部完成「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計畫採購特別條例」的規劃,預計未來8年投入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元)追加國防預算對抗大陸,前立委郭正亮質疑採購項目待檢驗。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反制74人台獨名單!擬嚴懲在地協力者 最重可處7年以上重刑
賴清德總統昨(26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宣布「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除推出1.25兆元的國防特別預算草案外,另一核心重點為「全面建構民主防禦機制」。針對近期針對性地列出74人次的「台獨頑固份子」或發布通緝,總統表示將採取具體反制作為,建立受害者保護機制,並對協助進行跨境鎮壓的「在地協力者」依法嚴懲。
鏡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