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揭露東南亞 2400 礦場汙染 漁民歎「湄公河會哭泣」
位在泰緬邊界的湄公河支流「郭河」(Kok River),長年是清萊、清邁部分社區的生活命脈。但這條河如今因採礦污染嚴重,泰國政府在 2025 年 4 月直接下令禁止使用河水,農作無法灌溉、漁獲消失,民生大受衝擊,也讓居民情感受傷。有漁民形容,沒有河水,整個人彷彿被掏空。
「如果湄公河會說話,它會哭」
漁民 Sawat Kaewdam 說,如今的湄公河水位忽高忽低、魚群不見蹤影:「如果湄公河會說話,它會說它想哭。河會哭,我們也會哭。我剛才對著半條湄公河撒網,卻一條魚都沒有。」昔日「多少都抓得到」的景象,已成回不去的過去。
礦場廢水直接流入 化學物質滲進地下水
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分析師 Regan Kwan 指出,大量礦場把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回河川系統,沉積池中的化學物質也會滲入土壤,進入地下含水層。她表示,目前環境影響研究仍遠遠不足,但從現況來看,「這是一條被污染的河,而當地社區也被認為不再適合居住。」
東南亞逾 2400 處礦場 氰化物、汞恐正流入湄公河
史汀生中心利用衛星影像調查,發現整個東南亞有超過 2400 處礦場,其中大量為非法、未受監管。研究指出,從 366 處沖積礦、359 處堆浸礦到 77 處稀土礦,其廢水最終都流入湄公河流域,可能將氰化物、汞等致命物質帶入河川。
緬甸的薩爾溫江(Salween)、伊洛瓦底江(Irrawaddy)等主要河川的多條支流,也恐已出現嚴重污染。
養活 7000 萬人的河 如今也需要被救
湄公河是亞洲第三大河,養活超過 7000 萬人,更支撐當地農漁業出口。泰國科研單位採樣也發現,郭河水中出現稀土與金礦開採相關的「砷」及重稀土元素如鏑、鋱。
泰國政府表示,已成立三個新小組,負責國際協作、監控礦場環境衝擊,並確保替代水源。同時,緬甸礦場原料仍不斷被運往中國加工,而這些關鍵金屬的產能幾乎被中國壟斷,也與中美關稅戰緊密相關。
其他人也在看

暗黑周子瑜宣布離婚!祈錦鈅「鬆口感情動向」前夫私下互動曝光
女星祈錦鈅憑亮眼外型被封為「暗黑周子瑜」,2023年與圈外男友結婚後,同年底在加拿大迎來寶貝女兒,卻在今(25)日證實已於去年離婚。她接受《三立新聞網》訪問表示與前夫和平分開,財務與生活相關安排在辦理離婚時已妥善處理,兩人目前仍維持友好關係,以家人健康成長為共同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前夫昨天還送她一條項鍊,不過她並未收下,強調一直以來都沒有拿取家人以外的東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上游非法採礦汙染河川 流入湄公河
湄公河 是 亞洲 第3大的跨界河流,供養超過7000萬人口,支撐起東南亞 多個國家的 農漁產業、與居民的日常生活。不過,1份美國華府智庫 最新發布的研究報告卻指出,湄公河上游的源頭,位於泰緬邊境的...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女子生於印中邊境上海轉機遭刁難 印度對中國提出強烈抗議
(中央社孟買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出生於印度與中國邊境爭議地阿魯納查邦的女子,近日指控中國拒絕承認其印度護照有效性,導致她滯留上海18小時。印度今天向中國提出強烈抗議,並稱這類事件不利於重建兩國關係。
中央社 ・ 6 小時前

300 公尺高空驚魂!以色列少年深夜爬上起重機 受困 9 小時終獲救
耶路撒冷 15 歲少年為看風景爬上起重機掛鉤平台,清晨被路人發現後報警。消防以繩索系統成功救下。
Yahoo奇摩(國際通) ・ 12 小時前多明尼加挺美國掃毒 提供空軍基地與機場作後勤
(中央社聖多明哥26日綜合外電報導)多明尼加今天表示,將允許美國使用其空軍基地與機場,作為打擊涉販毒品集團的任務之用。迄今為止,美國這項備受爭議的行動已造成80多人死亡。
中央社 ・ 43 分鐘前
代謝症候群有救了?專家揭「乳鐵蛋白」可降血糖體脂
近期研究顯示,乳鐵蛋白不僅具有抗菌功能,更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關聯。專家指出,代謝症候群患者體內乳鐵蛋白濃度普遍偏低,而補充乳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改善多項代謝問題,包括降低體脂、改善血糖、減少發炎反應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銷毀私菸趁機偷運變賣 岡山焚化廠3員工大賺百萬元
高市岡山垃圾焚化廠為財政局辦理銷毀違規菸品,受雇蘇姓等3名吊車操作員,從垃圾堆裡挖出私菸變賣,獲利高達上百萬元,被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依竊盜罪,分別判處1年4月到1年8月,均獲得緩刑。 判決書指出,市府環保局委託民營業者經營的岡山垃圾焚化廠銷毀查扣的菸品,並由對方雇用蘇姓、楊姓及曾姓男子擔任吊車操作員,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川普怒斥紐時報導 堅稱自己精力充沛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一則針對他年齡和漸顯疲態的報導表示憤怒,堅稱自己精力充沛;他並批評此則報導的女記者「長相難看」。
中央社 ・ 8 小時前
陳明真以真摯信仰走入《農曆三月二十三》 十年後回到朝天宮感恩滿載
娛樂中心/洪雨汝報導宗教奇幻電影《農曆三月二十三》近日受邀參加中和枋寮威遠壇的入火儀式,象徵電影正式啟動宣傳。威遠壇是台灣前三大知名且具有深厚歷史的道壇,活動當天信眾雲集,氣氛莊重又熱烈。製作人及導演王重正與監製陳孟吟親自帶領主演楊子儀、陳明真、梁佑南、邱凱偉一同出席。
民視 ・ 1 天前阿里通義千問東南亞突圍,新加坡國家AI計劃棄用Meta模型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新加坡國家人工智能計劃(AISG)據報啟動重大技術路線調整,在最新的東南亞語言大模型項目中,棄用原先採用的Meta模型,全面轉向阿里巴巴(09988.HK)的通義千問Qwen開源架構,被視為中國大模型在區域多語言場景中「實戰突圍」的重要信號。消息人士指出,AISG已於11月25日正式發布「Qwen-SEA-LION-v4」模型,主打涵蓋印尼語、泰語、馬來語等東南亞主要語言的理解與生成能力,並在一項衡量東南亞語言能力的開源榜單上迅速登頂。業內人士表示,這意味著以通義千問為技術底座的方案,已在區域多語種場景下取得明顯優勢,有望成為政府與企業開發本地化AI應用的新標準選項之一。報導提到,AISG此前主要依賴以Llama系列為代表的開源模型,但在處理印尼語、泰語、馬來語等區域語言時表現不佳,嚴重制約本地化應用的開發效率與最終體驗。轉向通義千問開源架構後,新模型在多語言理解、翻譯與任務指令跟隨方面的表現明顯改善,有助於降低開發門檻,並縮短從模型調校到實際落地的周期。市場人士指出,AISG此番「棄Meta、選阿里」的技術路線調整,除了凸顯阿里在開源大模型與多語種能力上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房地合一稅率20%占比逾四成 持有逾五年交易成市場主流
根據財政部房地合一稅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繳納20%稅率的比例高達41.95%,超越持有不到五年繳納房地合一稅的29.9%,20%稅率划算且完整經歷這波漲勢,加上近年房市不景氣,短期交易獲利不易,使持有房產超過五年的交易成為市場主流。
中時財經即時 ・ 13 小時前宏都拉斯總統大選前夕 川普公開支持國家候選人
(中央社佛州西棕櫚灘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中美洲國家宏都拉斯將於本月30日舉行總統大選,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態支持保守派國家候選人阿斯夫拉,還說兩人可以合作打擊毒品販運。
中央社 ・ 58 分鐘前《傳產》房地合一稅20%成主流 上半年占比逾4成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據財政部公布的房地合一稅統計,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繳納20%稅率的比例高達41.95%,超越持有不到五年繳納房地合一稅的29.9%,顯示持有超過5年的交易成為市場主流,一方面是20%稅率划算且完整經歷這波漲勢,另一方面短期房市狀況不景氣,短期交易獲利不易也可能是原因之一。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這波漲勢有兩個時間點,包括疫情後的通膨與造價大幅上漲,帶動房價走揚,之後則是新青安政策後房市出現一波熱潮,加上股市不斷走高的支撐下,持有滿5年的屋主幾乎都參與到完整的房價波段漲幅,而持有滿5年稅率降到20%又是相對划算的持有時間,等到下一個稅率級距又得多5年時間,因此看到房地合一稅稅率20%是比例最高的族群。 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率45%剩下13.3%,低於去年全年的18.1%與2023年19.8%,35%稅率今年上半年則是16.6%,低於去年全年的20.4%,顯示持有5年內的短期交易減少,至於持有滿5年20%稅率,上半年則是高達41.98%,遠高於去年的36.1%與2023全年的33.1%,反映出持有滿5年的比例快速攀升。 至於10%稅率的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
高一學妹從3樓被拖到1樓強剪髮 知情人看教育局公文傻:落差有點大
新北某高職驚傳嚴重校園暴力事件,一名高三男學生不滿在校外超商與高一學妹發生擦撞,竟在上學時間跑到對方教室叫囂,還把人從3樓多到1樓施暴,甚至拿美工刀割頭髮,家長控訴全程有多名師生目睹,卻無人制止,知情人士更痛批,新北教育局公文淡化事件,與事實有不小落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聯合國:全球每10分鐘1名女性遇害 約6成命喪伴侶或家人之手
聯合國今(25)日發布統計報告指出,全球去(2024)年共有8.3萬名女性遭蓄意殺害,其中約有6成、近5萬人死於伴侶或家人之手,代表平均每10分鐘就有1名女性因此遇害。而在五大洲中,殺害女性事件發生率最高的地區是非洲,亞洲地區則排名第4。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蘇丹紅化妝品」重創肝腎還致癌!4現象慘了:飯後想睡也中
近來台灣化粧品中驗出禁用的蘇丹色素,引發關注。醫師張家銘表示,蘇丹紅會卡住肝臟的代謝核心,造成肝、腎、消化道毒性,且可能致癌。人即使吃進很少,若是長期低劑量暴露,就可能提高罹癌風險。患者可能出現容易腹脹、飯後想睡、排便變黏、味道重、皮膚莫名發癢,這時肝功能與脂肪肝可能已經惡化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