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災區下大雨!光復鄉「防水工程恐被沖壞」 佛祖街再拉警報
花蓮光復鄉再次面臨降雨危機,颱風外圍環流加上東北季風增強,使災情最嚴重的佛祖街再度拉響警報。部分剛完成的防水工程正面臨被雨水沖壞的風險,施工人員冒雨加強穩固工程。當地居民好不容易清理完家中淤泥,卻因新一波降雨導致水溝堵塞,家中再度積水。同時,日本團隊贈送的監測設備已架設於馬太鞍溪堰塞湖,協助掌握水位變化情況。
大雨一波接一波襲擊花蓮光復災區,佛祖街堤防邊坡出現鬆動跡象,施工人員正趕在雨勢變大前搶時間加強防護。新竹重機械公會盧姓理事長表示,他們主要在處理道路邊坡的沙包,用雨衣棚將其固定,避免滑落,同時也在進行水溝疏通工作。雨勢增強對已完成的防水加固工程造成威脅。該盧姓理事長進一步解釋,下雨肯定會影響工程進度,已經完成的部分可能會有所損傷。他強調,若情況危險,會優先顧及施工人員的安全,立即撤離現場。
對於當地居民來說,情況更加令人無奈。一位光復鄉仁愛街的屋主表示,水溝被泥巴堵住導致水無法流通,他先前花了五天時間才慢慢疏通,但現在因雨勢太大,積水又再度上升。環境部觀察官陳致維表示,國土署已經緊急調派附近的機具,協助民眾清除溢出的水。馬太鞍溪邊坡結構仍不穩定,崩塌風險尚未解除。另外,日本台日交流會贈送「投入式水位計」,由空勤總隊直升機前往馬太鞍溪堰塞湖正上方,特勤人員涉水架設,透過台日合作,希望能夠掌握堰塞湖情況,在預警和決策上全方位防止災情升溫。
更多 TVBS 報導
光復演練5大缺失 村長生病沒人代理、廣播聲太弱不清楚
燕子口堰塞湖水位逼近壩頂 李孟諺曝1關鍵:即便溢流也屬安全
光復防颱「撤離」實兵演練 義煮團「還開伙」
賓賓哥砸錢「出動十多台挖土機」進花蓮 呼籲颱風來襲勿進災區:安全最重要
其他人也在看

居民拒前往收容所!立霧溪堰塞湖危機未解 秀林鄉長親自勸離
立霧溪堰塞湖的危機還沒解除! 下游的民樂、民有兩個社區,被列為強制撤離區,大部分居民都已經安置,不過有四、五十位居民,一開始卻不願前往收容所,寧願自己搭帳棚睡在籃球場,就怕雨勢增強,鄉長和公所人員不斷勸說,最終才全數配合撤離。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 大量泥沙衝擊阿陶莫部落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洪水夾帶大量淤泥衝擊鄉內各處,阿陶莫部落慘遭灰泥土砂掩蓋,不見往日綠地。圖為阿陶莫部落往馬太鞍溪下游方向現況。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泰崗溪堰塞湖仍有危機 竹縣府公告危險水域範圍
因應泰崗溪堰塞湖潛藏危機,新竹縣政府交通旅遊處正式公告,尖石鄉泰崗溪從秀巒村控溪部落的控溪吊橋到堰塞湖之間長約14公里的泰崗溪水域,正式被公告列入縣內水域遊憩活動的禁止範圍,也就是俗稱的「危險水域」,現場已完成警示告示牌的設置,成為新竹縣第16處公告危險水域,也是近20年來首次新增的危險水域。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金融時報:川普促烏接受俄條件終戰 以免被毀滅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9日專電)英國「金融時報」今天援引數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7日在白宮強力要求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接受莫斯科提出的「終戰」條件,否則烏克蘭就要被俄羅斯總統普丁「毀滅」。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馬太鞍溪橋斷 公路局目標116年改建完成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重創光復鄉,馬太鞍溪橋遭沖斷。有關長期的正式橋重建方案,公路局指出,已同時辦理設計工作,以115年底前先完成北上線永久橋梁供雙向通行,並以116年全橋改建完成為目標。圖為馬太鞍溪斷橋。
中央社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危機未解除」!最新照片曝光 壩體落石、水位持續上漲
花蓮立霧溪河道17日因大規模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縣府強制撤離下游近千名住戶,溪水今(18)日凌晨溢流。「太魯閣國家公園」臉書粉專表示,危機未解除,目前湖水位持續上漲,上午湖水已溢流到中橫公路靳珩隧道,並東流到魯丹橋後匯入立霧溪主流,壩體附近偶有落石現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花蓮光復鄉側溝完成清理 初步通過下雨考驗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造成光復淹水,市區許多排水溝被泥沙淤塞,過去近一個月來自各縣市的清溝車、國軍及志工投入清理,馬太鞍溪堰塞湖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昨晚宣布,光復鄉40公里長的側溝和下水道已完成清理,昨天光復鄉下雨未見積水,通過初步考驗。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社會》不排除預警封太魯閣大橋!花蓮縣府緊盯水位變化:目前穩定
【時報-台北電】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邊坡17日崩塌形成堰塞湖,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壩底滲流至下游,公路局憂心下游溪水上漲恐危及太魯閣大橋行車安全,已做好封橋準備。縣府建設處表示,經監測立霧溪下游水流跟水位正常,沒有高漲情況發生,會持續觀察並與公路單位保持密切聯繫。 燕子口堰塞湖壩高約270公尺,總蓄水量約230萬噸,目前水量有175萬噸,由於湖水持續從靳珩隧道溢流至中橫公路魯丹橋再洩至立霧溪,加上壩底陸續有水滲流,整體湖水量持續變少,水位也沒有上升,仍距壩頂約4.8公尺。 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因應燕子口堰塞湖若發生溢流後,可能造成立霧溪水上漲,影響沿線橋梁安全,考量台9線用路人車安全,除派員持續在高處觀察河川水位變化,也備妥封橋設備,必要時不排除在太魯閣大橋南北端(台9線168K+391、169K+209)實施封閉車道。 縣府建設處長鄧子榆指出,立霧溪屬縣管河川,已派員在錦文橋以下的河段展開水位監測跟監視,目前水量跟水流正常,沒有高漲的情況發生,不過建設處會持續透過影像觀測,也會有人員去現場巡視。 他說,以現階段的水流狀況來看,錦文橋以下的立霧溪下游河段河道寬度較寬闊,依照目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
批趙少康「配角搶戲會害死主角」 蔡正元提1事:郝龍斌敗選是無妄之災
國民主席選舉在日前進行投開票,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以6萬5122票、得票率50.15%,贏過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4萬6,551票、得票率35.85%,當選國民主席。對此,前立委蔡正元於《中天新聞》表示,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的助選害慘了郝龍斌。蔡正元指出,趙少康於競選期間做出境外勢力介選指控,甚至延伸至紅統、反共。郝龍斌可能基於和趙少康之交情,並未做很明確的切......
風傳媒 ・ 22 小時前
「馬太鞍堰塞湖左邊坡不穩」 李鴻源:已給予建議,但政府至今未展開討論
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9月下旬發生潰堤,造成光復鄉嚴重災情。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在網路節目《專家來了》表示,堰塞湖一旦崩塌,洪峰到村子僅半小時,發現要逃時已來不及。現在擔心的是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在專業上已經給予政府建議,問題是政府至今沒有對此展開討論。李鴻源說明,堰塞湖壩垮,洪峰到達村子僅半小時,等發現要逃跑時,已經來不及了,因為洪水速度非常快......
風傳媒 ・ 1 天前
周治平台東開唱 攜吳胤呈合唱經典再現民歌魂
「那年我們一起聽的歌」演唱會於18日開唱,情歌詩人周治平深情演出,出道逾40年的他以〈那一場風花雪月的事〉、〈青梅竹馬〉帶動全場氣氛。他笑說:「民歌最美的地方,是那份真誠與人情味。希望大家能聽見當年的自己,也看見音樂的新可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花蓮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遇落石 維持紅色警戒 最慢一周處理完成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目前採取機具開上壩頂降挖方式處理,但沿途邊坡不穩、現場環境差,怪手每前進1公尺就有落石滾下來,影響進度,預期需要3、4天,最慢1周處理完,目前仍維持紅色警戒。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3 小時前
美股財報周來臨 10月除息潮啟動 債股ETF各展所長 金管會啟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投資早知道
本周【投資早知道】聚焦在美股財報周來臨,AI巨頭業績牽動台灣供應鏈;10月除息潮啟動,債股ETF各展所長;以及金管會啟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投資人應關注四大看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 天前
6縣市雨量達停班課標準!北北基桃入列 氣象署:雨會下到明天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在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夾擊下,北部與東半部地區今(20)日雨勢不斷,中央氣象署最新預測顯示,從今天下午2時到明...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離壩頂僅剩4.8公尺!立霧溪堰塞湖恐潰決 林保署急發第4次警報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日前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河道上出現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9)日已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進行即時監測,並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第4次緊急通報單及CBS簡訊警示,請民眾切勿靠近或進入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以及立霧溪沿岸,以策安全。
民視 ・ 20 小時前
雨最猛烈時刻要來了!明、後天恐出現超大豪雨 整週濕涼剩21度
東北季風增強,加上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今(20)日起全台天氣轉濕涼,氣象署提醒,20日與21日將是這波雨勢最明顯的兩天,北部、東北部及花東地區務必留意豪雨等級降雨,山區更不排除出現超大豪雨,恆春半島也有局部大雨機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颱風沒來台「外圍環流灌更多水氣」!1原因共伴效應再升級
今(20)日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影響,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颱風雖不會直撲台灣,但它的外圍環流會拉更多水氣往北部、基宜花東地區灌入,且風神在南海的移動速度偏慢,水氣來源充足,這會讓共伴效應更有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