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作戰部長直接挑明! 美同意助韓製核潛艦 條件是:加入全球戰力抗中
[Newtalk新聞] 美國日前同意推動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後,引起國際熱議。中國時事評論員吳學蘭指出,美國此舉看似滿足了韓國需求,但實際上更像是向李在明政府下達「任務」,希望韓國將未來的核潛艦直接納入美國在印太的戰略布局,用以牽制中國海軍。
上(10)月韓國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時提到,希望美國能釋出核燃料,協助韓國打造具備核動力的潛艦。美國這週正式拍板,在 14 日敲定的「聯合情況說明書」中寫明,美國支持韓國推進核潛艦建造。美國海軍作戰部長考德爾更直白點名,韓國應把這些潛艦投入「對抗中國海軍」,甚至強調韓國「有責任」在全球部署艦隊,從區域性海軍轉型為全球性軍力。
吳學蘭分析,美國的話外之音相當清楚:透過核潛艦將韓國安上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顆關鍵棋子,一方面補上美軍在區域布署的成本壓力,一方面讓韓國與未來的澳洲核潛艦形成南北呼應,強化美國的海上島鏈。
據文章引述消息指出,此前美國僅與英國、澳洲分享核潛艦推進技術,如今若連韓國也納入同一層級分享,韓國對美的戰略依附勢必更深。吳學蘭提到,核潛艦所需的高濃縮鈾濃度接近武器級,一旦美國開此先例,其他盟友若有相關開發需求,美國給或不給,都可能引爆新的不信任與風險。
文章指出,雖然考德爾點名「用來對付中國」,但真正最緊張的其實是北韓。若韓國真部署核動力潛艦,北韓極可能加速核武與飛彈計畫,以尋求反制,軍事對抗氣氛也勢必升高。
然而,吳學蘭認為,李在明政府不太可能照單全收美方的戰略要求。最明顯的跡象,就是首爾近期在外交語彙上突然「轉向」,尹錫悅時期刻意將「韓中日」更改為「韓日中」,暗示外交重心偏向東京與美國。如今新政府已決定恢復「韓中日」的傳統排序,象徵對中關係回到務實基調,也避免不必要的象徵性挑釁。
吳學懶表示,在這種氛圍下,韓國自然不會願意拿著美國提供的核潛艦,第一時間就去刺激中國,而是更可能選擇保持彈性,把核潛艦視為提升國防能力的工具,而不是美國亞太戰略的前線武器。
文章提到,韓國核潛艦一旦建成並部署在朝鮮半島周邊,美國的印太布局會自然把這項戰力納入盤算之中。換言之,即便韓國不主動接任「任務」,也難完全跳脫美國設計的戰略框架。反觀對中國而言,需要保持高度警戒也是意料之中。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影) 波蘭大使在俄遭圍毆! 波關閉俄使館 部署一萬兵啟動「地平線行動」
喪權辱國條款下周就要簽? 川普硬逼烏投降 美「這特使」氣到丟辭呈
其他人也在看

綠初選競爭激烈! 邱議瑩拋「高市挺高市」許智傑同框現身
民進 在南2都,初選競爭熱烈,幾位競爭者的 一舉一動都成焦點,21號一早立法院接連三場記者會,先是競爭高雄初選的許智傑、邱議瑩驚喜同框,再來是許智傑南高屏大串聯的記者會,台南的林俊憲不在名單上卻現身,讓臨時在隔壁獨自召開記者會的對手陳亭妃,被媒體問到是否有被邀請時,神情尷尬。 #民進#初選競爭#邱議瑩#許智傑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美軍派「薩爾沃號」打撈船進入南海!試圖打撈2架墜機
[Newtalk新聞] 20 日,美國海軍第七艦隊發言人科默(Matthew Comer)表示,由軍事海運司令部運營的「保障級救援打撈船 T-ARS 52 薩爾沃號」,目前正執行支援打撈任務。不過,科默未透露該船的精確位置,也未說明兩架墜入南海的美軍艦載機是否已定位或回收時間表。 船舶追蹤網站顯示,「薩爾沃號」最近一次定位在 11 月 9 日,位於菲律賓巴拉望島以東的南海,但目前的具體位置仍不明。有防務觀察人士指出,該船可能正前往事發海域,也可能已抵達南海某處執行打撈任務。 據戰區軍事網站 11 月 21 日報導,科默在 11 月 14 日的電子郵件中表示,美國海軍已動員部隊,核查事故現場並準備回收墜海的兩架艦載機。事故發生於 10 月 26 日:從「尼米茲號」航空母艦起飛執行訓練任務的 MH-60R「海鷹」直升機,以及掛載 AIM-9X 導彈與油箱的 F/A-18F「超級大黃蜂」雙座戰鬥機,相隔半小時墜入南海。美國總統川普指出,事故可能因「劣質燃油」所致,並否認有人為破壞。 美國海軍「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航空母艦。 圖:翻攝「X」@jacksonhink
新頭殼 ・ 1 天前

游盈隆點名蔡英文選台北市有贏面 王世堅:她心願應是清靜退休
各持續佈局2026選戰,面對國民台北市長蔣萬安尋求連任,民進初選目前僅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登記,至於外界頻點名的民進不分區立委沈伯洋,本人則是強調沒有選舉規劃,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20日)則提出前總統蔡英文「可能有點希望」,對此,民進立委王世堅今(21日)受訪指出,蔡總統就是希望退休時光清靜,直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鏡新聞 ・ 1 天前

受夠了美態度反覆! 德援烏金牛座進入最後協調 英「戰鷹聖騎士」已上前線
[Newtalk新聞] 歐洲近期加速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據多個軍事觀察帳號披露,德國已開始為提供「金牛座」(Taurus)長程巡弋飛彈做最後準備,而烏軍也確認接收了英國製造的「戰鷹聖騎士」(Terrahawk Paladin)機動防空系統。此外,德國內閣也通過首份國家太空防衛戰略,預計到 2030 年投入 350 億歐元強化軍事太空實力。 X 帳號「NSTRIKE」指出,烏軍目前已啟用「戰鷹聖騎士」系統,其核心是一套自主搜尋與追蹤模組,由光電感測器搭配小型雷達組成,可自動識別敵方無人機或低空目標,並由遠端操控的 30 公釐防空機砲直接開火。目前烏軍未公開數量,僅指出該系統能「補上密集防空網的空隙」,尤其適用於壓制俄軍 FPV 無人機的突破點。 英國製造的「戰鷹聖騎士」(Terrahawk Paladin)機動防空系統。 圖:翻攝自 X 「NSTRIKE」也指出,德國德國總理梅爾茨則證實,德國已進入向烏克蘭轉交「金牛座」飛彈的最後技術協調階段。由於該飛彈具備 500 公里以上射程,可直接威脅克里米亞與俄軍後勤樞紐,一直是德國最敏感的軍援選項。X 帳號「Astraia」則形容,這次德國動作
新頭殼 ・ 1 天前英國外勞獲永久居留權 等待時間將大幅延長
(中央社倫敦2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工政府持續緊縮移民政策,內政大臣馬穆德(Shabana Mahmood)今天宣布一項計畫,未來部分合法移民將要等待20年,才能申請在英國永久居留。
中央社 ・ 1 天前
蘇巧慧:李四川「當然強」 2026新北市長選舉以一對一備戰
獲徵召參選2026新北市長選舉的民進立委蘇巧慧,今(21)日上廣播節目《POP撞新聞》談到選情,表示自己是以「一對一」的心情做準備,並坦言國民呼聲高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當然強」。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試辦四年的新制14天教召變這樣 光步槍射擊量就比首年「多3倍」
國防部新制教召自2022年試辦首年便備受關注,從訓期延長至14天且不休假,到逐年精進課程、教練內容,也讓新制教召不枉外界所賦予它的「最硬教召」名號;隨著今年召訓來到尾聲,有近期剛完成新制教召的召員透露,他在兩周裡除接受戰傷救護、限制空間作戰等課程,步槍射擊更打了近150發子彈,比首年規劃足足多出三倍
自由時報 ・ 16 小時前
(影) 紅軍城巷戰激烈死傷慘重!烏軍無人機與F-16連環重創俄指揮網
[Newtalk新聞] 烏俄戰爭持續激烈,近期多則前線畫面曝光,從無人機精準打擊、F-16 空中任務,到頓涅茨克波克羅夫斯克激戰情勢,再到土耳其海軍武器測試,均引發國際關注。 烏克蘭「鳳凰無人機系統團」近日在頓涅茨克州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戰線以 FPV 無人機成功摧毀俄羅斯 PPRU-1「Ovod」移動防空指揮所。熱成像畫面顯示,無人機命中後引發爆炸並造成毀損,同時擊中兩輛卡車與至少 4 名俄軍士兵。 PPRU-1 為俄軍罕見的高價值防空協調平台,負責整合包括 Strela-10 在內的短程防空系統。該裝備被毀恐短期削弱俄軍在頓涅茨克方向的空中監控與反無人機能力。「鳳凰團」隸屬烏克蘭國境衛隊,於 2025 年 10 至 11 月已多次摧毀俄軍坦克與 Grad 多管火箭系統,凸顯無人機在消耗戰中對敵後勤與指揮系統的精準打擊效能。 俄軍動用了十多萬兵力猛攻紅軍城,遭到烏軍的強烈抵抗。 圖:翻攝自 @osintdefenderIT X 帳號 透過烏克蘭空軍 F-16AM 低空執行對地任務的影像顯示,戰機翼下掛載 8 枚 GBU-39 SDB 精準滑翔炸彈、2 枚 AIM-9L 空對空飛彈及 2
新頭殼 ・ 1 天前法新:美官員證實和平計畫 將提供烏「北約模式」安全保證
美國媒體曝光美俄28點俄烏和平計畫,重點包括烏克蘭割讓烏東土地、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提供安全保證,以及俄羅斯將不入侵歐洲與烏克蘭政策入法等。法新社報導,一名美國官員今天(21日)證實和平計畫草案內容,美國與歐洲盟邦承諾提供烏克蘭「北約模式」(NATO-style)的安全保證,承諾對未來攻擊做出回應。 根據美國媒體Axio日前披露的內容,「未來任何重大、蓄意且持續的武裝攻擊烏克蘭行為,都將被視為對跨大西洋共同體和平與安全威脅」,美國與其盟邦將相應反擊,包括動用軍事武力在內。 國際媒體陸續報導,美俄已商定俄烏和平計畫,根據美聯社報導的28點和平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確保烏克蘭主權、限制烏克蘭武裝員額等。在領土方面的協議內容包括,克里米亞、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將視為俄羅斯所有,美國亦承認;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Zaporizhzhia)依目前戰線凍結,以及烏克蘭軍隊自頓內茨克撤出,烏軍撤離區域為非軍事化中立區,國際上將承認領土由俄羅斯所有,但俄羅斯軍隊不得進入非軍事化區。 美聯社報導的草案內容還包括,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俄羅斯將不入侵歐洲與烏克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美最新研究報告 : 解放軍攻台會用「這4種」武器 中媒吐槽 : 放著福建艦不用?
[Newtalk新聞]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當地時間 18 日發佈2025年度報告,報告題目為《076 兩棲攻擊艦、殲-35 戰機…這些裝備被美國會報告點名用於攻台》。 在該文中,列舉了大陸一旦武力攻台,可能採用的主要武器裝備。分別是: 一 新型登陸艇。據演習測試,一定數量的該型登陸艇在一天之內可以卸載數百輛裝甲車,大幅提升登陸效率。 二 076 型兩棲攻擊艦服役以後,其上可以搭載戰機、直升機與無人機,有助於迅速奪取制空、制海權。 三 以殲-35A為代表的隱形戰機,既能支援兩棲登陸,也可在封鎖本島地區的行動中執行禁飛區任務。 四 民兵專業化能力的提升,有助其在衝突中執行關鍵任務。 076 型兩棲攻擊艦(又稱「玉蘭級」) 圖 來源 騰訊新聞網 對此,中國軍事專欄《止戈軍是我》今 ( 21 ) 日批評,經過仔細研究這份研究報告,可以看出,美國人根本沒有抓住問題的主線,他們也把攻台行動中大陸運用的進攻樣式想得太簡單。 《止戈軍是我》質問,解放軍的航母編隊、大量無人機和東風系列導彈,難道不用嗎?如果正如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所言「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從而行使「集體自衛權」,那麼中國為了實施反
新頭殼 ・ 1 天前
英首相施凱爾擬明年訪中 外界憂心「超級大使館」成間諜據點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根據英國媒體報導,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預計明年1月底訪問中國,一旦成行,將是近8年來首度有英國現任首相訪中。不過這項訪問行程尚未最終確認,取決於中國駐英「超級大使館」建案是否獲准。報導指出,施凱爾下月將批准這項爭議性建案。
民視 ・ 1 天前
文策院攜手金馬創投,原創獎兩大得主出爐! 獎項邁入第七年 過往得獎作品續創佳績
文策院攜手金馬創投,原創獎兩大得主出爐! 獎項邁入第七年 過往得獎作品續創佳績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文化內 […]
民眾日報 ・ 1 天前
軍學攜手培育無人機專才 弘光科大與陸軍第十軍團締盟 共創教育與國防雙贏新局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弘光科技大學與陸軍第十軍團於19日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協議簽約,代表學 […]
觀傳媒 ・ 1 天前
綠營需自己選北市? 王世堅「嚇」喊:差點寫錯字
2026年民進台北市長人選,尚未出爐,誰有實力,對戰具有連任優勢的蔣萬安?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如果是推立委沈伯洋出來,下場絕對很難看,民進如果真的想贏,提名前總統蔡英文可能還有點希望,話題引發討論,一直以來,參選呼聲很高的王世堅,也被問到看法。 #沈伯洋#綠營#民進#蔣萬安#王世堅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政院提出院版《財劃法》草案 黃珊珊轟:公然玩文字遊戲
總統賴清德依法於今(114)年3月21日公布中國國民、台灣民眾立法院團攜手強勢通過的《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而財政部依新版《財劃法》提出各縣市明年度統籌分配款時,因法條公式出現錯誤,導致許多縣市分配款不增反減,更出現「富者縣市越富」,與高達345億元預算被修法後法條卡住,中央及地方均無法動用等怪象。11月14日藍白再攜手通過新版《財劃法》再修法,又出現恐讓中央違《公共債務法》舉債上限15%規定,且更加擴大城鄉差距等問題。對此,因此行政院昨(20)日提出院版《財劃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函請立法院審議。不過民眾立委黃珊珊今(21)日在其Facebook批判,政院版《財劃法》草案公然玩文字遊戲,「把減少說成增加、把中央集權包裝成改革」。黃珊珊指出,政院版《財劃法》草案最直接的一點,原先的營業稅100%給地方,硬是改成85%,卻宣稱「地方會拿到更多」。「拿走15%叫增加?把立法院三讀的版本拿來比較,整整少了兩千多億,我想這不只是數學錯,更是態度錯,就是公然欺騙國人。」黃珊珊表示,更嚴重的是,在整個過程裡,政府從來沒有要跟在野團,或者任何地方政府善意地溝通,所有的動作都只在讓中央繼續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出國刷卡「2情境」要留意!誤觸1鍵恐噴5%手續費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出國刷卡時,結帳如果跳出「台幣結帳」畫面要選嗎?團購電商名人「486先生」陳延昶近日提醒,民眾若到日本消費不小心按到台幣結帳,可能會被加收手續費,甚至失去信用卡原本的海外回饋資格,對此他也給出建議,並整理出2個日本刷卡會遇到的情形。
民視 ・ 1 天前
印度已經失色了! 彎道超車GDP訂10% 亞洲經濟增速第一國家竟是「他」.....
[Newtalk新聞] 在世界貿易與全球分工的背景下,許多亞洲地區國家成功憑藉著製造業實現了經濟的快速增長,國民所得也持續提升。然而,近期有外媒發現,越南已經成功超越印度,成為亞洲地區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越南政府甚至將 2026 年的國內生產毛額實質成長率 ( GDP 增速) 訂為 10%,計畫進一步提升經濟的增長幅度。該媒體分析認為,越南成功「超車」印度的原因,可能與美國川普政府推動的關稅政策有關。 根據中國《時代周報》報導,越南政府近期公布 2025 年第三季度 GDP 數據,宣稱該季 GDP 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 8.23% 。針對 GDP 大幅成長一事,越南總理范明政接受國會議員質詢時,宣布該國 2025 年的 GDP 總增長率將達到驚人的 8% ,「我們計畫讓 2026 年的 GDP 增幅成長超過 10% 」。 富士康位於印度廠泰米爾納德邦的iPhone工廠。 圖 : 翻攝自芯智訊 與經濟大幅成長的越南不同,印度的經濟成長率已不如過去數年那麼亮眼, 10 月份甚至出現 416.8 億美元 ( 折合新台幣約 1.31 兆元 ) 的貿易逆差;印度央行估計該國 2025 財年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