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夯的「雙贏溝通法」!揭密日常閒聊「3大原則」贏得好人緣
美國人從小接受溝通訓練,懂得以對方為中心思考,到底溝通有哪些技巧呢?日本溝通教練、TEDx演說訓練師小林音子於《WIN-WIN!美國人的雙贏溝通法》一書中,實地考察美國的教育環境,以豐富的實務經驗為基礎,透過「4種尊重原則 X 6種附和方式 X 7種觀察秘訣」,教導讀者如何錨定心態,全方位提升溝通表現。以下為原書摘文:
STEP1:目的=變得熟識
首先要看心態。話說回來,為什麼要展開閒聊和日常對話?先從讓目的明確化做起,整頓心態。在不同的時候,每個人都有其展開閒聊和日常對話的目的。想以社會上發生的各種話題來炒熱氣氛、想確認彼此的近況,或是想一起共享某人的傳聞、想針對高尚的主題展開討論,或是針對共同的嗜好展開資訊交流、對彼此工作的辛苦產生共鳴⋯⋯
但這些目的背後更大的目的,不就是「想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彼此變得熟識」嗎?就算是從「早安」「今天天氣不錯呢」「最近過得好嗎?」這種安全的問候展開的閒聊或日常對話,其目的也是要與對方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對這點有明確的認識,便會發現這是很重要的溝通。就像這樣,重新認識「變得熟識」是真正的目的,調整好心態後,再往下一步「接受對方」邁進吧。
STEP2:接受對方
閒聊和日常對話的目的是「變得熟識」。為了與對方變得熟識,就必須展開對方會喜歡的溝通。不過,談話的對象擁有各式各樣的背景。
因此,STEP2要「接受」這各式各樣的人。要接受各式各樣的人,必須尊重對方,做好能抱持共鳴與對方應對的準備,同時以語言和非語言來接受對方。
對話的對象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所以嗜好不同,成長的環境也不一樣。信仰的宗教不同,工作也不同。熟悉的領域也不同,個性也不同。此外,就算我方想和對方變得熟識,但對方或許不這麼想。包含這些事在內,全部都得接受,要有這樣的心態。
為什麼接受多樣性很重要?不管你有沒有自覺,要是你自己認定「我的對話對象就應該是這樣」,便和大部分人都無法展開讓彼此變得熟識的有意義溝通。這感覺很理所當然,但大部分都會在不知不覺間期待對方擁有和自己一樣的想法、感性、行動模式。
但對方和你擁有不同的人格,而且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此理所當然的事,如果沒重新接受它的話,要展開與人變得熟識的對話可沒那麼容易。出門倒垃圾時,會與住同一棟大樓的人擦身而過,你很親切地向對方說「早安啊」,但對方卻沒回應。
因為這樣一件小事,你整天都不愉快。基於「他忽視我」「他故意不和我打招呼」等臆測,而自行認定是對方不對。這是因為你無法完全接受「我跟他打招呼,他不理我」的事實。
儘管只是打聲招呼,你心中也抱持期待,認為對方應該會和你一樣笑臉相迎,回一句「早安」對吧。是像這樣自我認定,而展開溝通,還是不管對方怎樣問候都會接受,而展開溝通,這會有很大的差異。
如果是「想變得熟識」,得做好接受多樣性的心態,要正向看待對方,避免擅自生氣。接著會心想「這個人是不擅長和人打招呼嗎?」「他無法跟人打招呼的原因是什麼?」「難道他在整我?」,在腦中浮現正面和負面的臆測,但這時候重要的是別自我認定。
總結來說,你要對對方抱持期待是無妨,但你擅自認定對方的想法,就是「無意接受對方」。
為了建立良好的關係,想要強行改變對方,這並非明智之舉。
將焦點放在接受對方的一切,這才是自己能做到的唯一自由。因此,需要有全力投入接受多樣性的態度。開始接受後,就能為了與各種人變得熟識而展開對話。說到接受多樣性,往往會以為是接受外國人,但儘管同樣是日本人,一樣具有多樣性。
STEP3:以語言、非語言來表現
接受對方的多樣性後,接著要以語言和非語言來表現,以回應對方的尊重需求。
接受來自對方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表現,如果對方的表現不論是在語言還是非語言上都很正向,就以正向的語言和非語言的表現來回應。但如果語言和非語言都是負面時,語言要以正向回應,非語言則是配合對方的情緒,此乃其要訣。
舉例來說,如果對方用負面的語言說「那個人不可原諒」,同時以負面的非語言嘆了口氣,你就要暫時先接受它,用語言正向地回答他「原來你對那個人有這麼強烈的情感啊。我們一起來思考解決辦法吧」,同時在非語言方面,要配合對方的情緒來表現。這給人的感覺,就像表情和聲調要更貼近對方的情感一樣。
如果這時候連表情和聲調都做出開朗的回應,對方見你沒對他產生共鳴,或許會覺得落寞。因此,表情和聲調這類的非語言雖然要配合對方的情緒,但在語言上則要回應一句「我們一起來思考解決辦法吧」。要是對方身子前傾,說出負面的話,我方也要以非語言表現來配合其前傾姿勢,但唯獨話語要改為正向來回應。
除此之外,說話的起伏和速度,也要盡可能配合對方。總之,以非語言配合對方,這點很重要。這時候要是連語言都配合對方,就會淪為說別人壞話,或是一場負面的對話。就算沒用語言來配合,還是以在接受方式上比重較大的非語言來配合,對方會覺得得到共鳴,應該不會覺得不舒服吧。
此外,與對方的關係性也要注意。舉例來說,當上位的人誇獎你「剛才發表得很好哦」,你雖然要用敬語很謙遜地說一句「謝謝,我得到很多練習的時間,所以才能展開綿密的準備工作」,但聲調和表情的非語言,要配合對方有開朗的表現。不管做什麼事,時間、地點、場合都很重要。
(本文摘自/WIN-WIN!美國人的雙贏溝通法:「說真話也不傷人」的聰明人際學!/平安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好好說話很難嗎?研究揭「認同威脅」不利於溝通:8成人會不歡而散
如何避免社交場合說錯話?教育家揭「4大溝通禁區」提問前先踩煞車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美國超夯的「雙贏溝通法」!揭密日常閒聊「3大原則」贏得好人緣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醫院「醫護超人」進駐光復 提醒志工、災民小心蜂窩性組織炎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情,衛生福利部第一時間啟動災民醫療站支援行動,部立桃園醫院也迅速派出醫師與護理師前往花蓮支援。急診護理師謝容萍自9月26日至29日進駐光復鄉臨時醫療站,與當地團隊共同守護災民健康,提供基本醫療處置與衛教指導,陪伴災區居民度過艱難時刻。 謝容萍表示,許多災民與志工在清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疝氣微創手術 助小病患快速康復
3歲男童小宥(化名)在哭鬧或跑跳後,右側鼠蹊部會鼓起一塊腫塊,就經檢查竟是俗稱「墜腸」的疝氣,嘉義基督教醫院安排進行微創手術治療,整個手術過程僅約30分鐘,術後住院觀察1天,隔日即可返家,一週後回診,小宥已恢復正常活動。嘉基泌尿外科醫師李亞哲說,疝氣是一種常見卻容易被忽視的疾病,主要原因是腹腔壓力過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林口某幼兒園女老師涉嫌虐童 新北檢訊後以3罪諭知3萬元交保
以開箱豪宅、網紅名人住宅走紅的YouTuber網紅,指控不到3歲的女兒遭幼兒園老師霸凌、虐待,「以膠帶封嘴」、「關進小黑屋」、「臉被輕拍很多次」,並前往警局控告該名老師,警方昨(10/9)日將涉案的李姓女老師約談到案移送新北檢偵辦,經檢察官訊問後,以涉犯《刑法》強制、傷害、妨害幼童發育等罪,諭知3萬元交保。
太報 ・ 15 小時前大阪世博台灣館導覽制服環保布料 含玉米、牡蠣殼
(中央社記者汪淑芬台北10日電)今年大阪世博的宗旨是實現永續發展,世博台灣館的導覽服就是使用可回收的環保布料,其中還含有玉米纖維與牡蠣殼。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連假後斷食減重 醫曝成功訣竅
連假一波接一波,免不了大魚大肉,不少民眾假期結束後,靠「斷食」急救。醫師表示,大餐過後斷食,確實能幫助身體恢復代謝平衡,但絕不能在進食時大吃大喝,否則血糖會像雲霄飛車般急速升降,造成血糖震盪,小心越減越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篩檢打疫苗 可換健康幣
癌症是國人十大死因中的第一位,年奪逾五‧四萬人,篩檢可以早期發現癌症或其癌前病變,經治療後可以降低死亡率外,還可以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我們的篩檢率一直撞牆,一直很難再提升上去,不只是乳癌,其他的癌症的篩檢也一樣,都碰到瓶頸、無法突破上去。在健康台灣的願景之下,如何提高國人對健康的重視、對自我照顧的提升,包含接種疫苗、篩檢等預防保健,將推出健康幣。現在講的都是說未來可能比較少生病,那健保費少支出,可是對個人來講,好像沒有那麼快可以兌現,那個是好像很久以後的事情,但是如果把健康幣變成一個可以即時的回饋,讓全民動起來,點數未來可作兌換折抵,希望在明年第一季上路。過去「健康存摺」只有數據,未來還可存「健康幣」、可做兌換。石崇良舉例,最近「左流右新」疫苗開打 ...
台灣新生報 ・ 18 小時前

清潔用品不能只看香味還要看成分!營養師分享天然成分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日常生活中,天氣潮濕時環境更容易滋生病菌,因此為了保持清潔與衛生,各種清潔用品幾乎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若能正確使用相關清潔用品,將能減少病菌傳染的風險。營養師林俐岑分享,自家最常用的3大清潔法寶就是洗手乳、洗衣精、洗碗精,除了洗手之外,平時也會要求孩子返家後更換髒衣,因為衣服可能會沾染病菌並帶回家中。 不過,在使用這些清潔用品時,許多人常會擔心化學添加、有害物質殘留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特別是洗衣精、洗衣膠囊等相關產品,因為洗過的衣物穿在身上一整天,加上氣候潮濕悶熱,病菌容易滋生,也提高長期接觸的風險。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清潔用品呢?林俐岑營養師親授自己的挑選撇步。 清潔用品未慎選恐危害健康 尤其洗衣產品更要留意 不好的清潔用品不只清潔力不佳,甚至暗藏著健康危害,像過敏就是相當常見的問題之一。林俐岑營養師指出,過敏其實有分成食物造成的過敏、環境因子造成的過敏,如果已經將食物的過敏原剔除了,但身上還是有過敏的情形,建議這時應檢視自己使用的清潔用品,看看是否有用到香精過度添加的產品,或是有螢光劑殘留的問題影響了皮膚健康。 像現在坊間有許多洗衣精、洗衣膠囊產品為了去除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居家潛藏危機 守護孩子安全從細節開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台北報導 兒童的日常生活中潛藏許多危險,為降低事故傷害的發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結合10月9日至12日在世貿舉辦的「臺北國際嬰兒與孕媽咪用品展」設置宣導攤位,向家長與照顧者宣導兒童事故傷害防制觀念。透過互動式體驗與實物展示,強化民眾對嬰幼兒安全議題的認知與警覺,共同打造安心的成長環境。 根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13年宣導活動認知調...
匯流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時力錄音檔外流疑為黃國昌組狗仔起點 溫朗東曝:「這2人」恐是第1組受害者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民眾主席黃國昌近日身陷「主導狗仔集團」醜聞,政治評論員溫朗東梳理時間軸發現,CTWANT於2020年9月2日至5日跟拍苗栗縣議員曾玟學跟前綠委賴品妤交往整整4天,背後的狗仔團可能是黃國昌找的徵信社,而曾跟監馮光遠的記者李承植當時剛好就在CTWANT當記者,整個故事兜起來:黃爸爸狗園,組成動機是黃國昌被爆出錄音檔,經外包徵信社報價,發現太貴,之後乾脆自己組團,而第一組受害者,可能就是曾玟學跟賴品妤。
民視 ・ 19 小時前
堅強單親媽媽 扛家計不忘讀書求上進
沒有學歷,沒有工作,沒有家人,更沒有依靠,帶著五個孩子在這個社會如何生存?馬來西亞、雪蘭莪,有一名單親媽媽,她用堅韌的生命寫下不同的故事。剛領取駕照數個月,如今芭瑪瓦蒂輕鬆駕馭電單車,到鄰近的幼兒...
大愛電視 ・ 8 小時前
賴清德國慶談話搶先看!強調台灣六大關鍵力 四元素延續執政基礎
總統賴清德將於明(10/10)雙十國慶大會發表就職第二年的國慶演說,以「前進的力量、六大關鍵力」為核心元素,描繪台灣歷史從威權走向自由的「豐沛民主力」、在國際諸多挑戰下仍成功突圍的「創新經濟力」、經濟果實全民共享的「均衡照顧力」,以及結合國際友盟立足世界的「外交夥伴力」、加強自我防衛能力的「國防堅韌力」、無私大愛的「公民良善力」,完整勾勒當代台灣最在地的故事。
太報 ・ 18 小時前台南第12例登革熱境外移入 柬埔寨發病返國確診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9日電)台南市政府衛生局今天公布台南今年第12例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個案是東區自強里一名40多歲男子,長期在柬埔寨工作,9月16日發病後返國就醫確診。
中央社 ・ 1 天前
挺台灣 貝里斯、聖露西亞訪台出席國慶大典
為慶賀我國國慶,貝里斯總督察芙拉(H.E. Dame Froyla Tzalam)及聖露西亞總督查爾斯(H.E. Sir Cyril Errol Melchiades Charles GCSL, GCMG)今(9)日凌晨先後抵台。察芙拉說,貝里斯堅定支持台灣人民有權決定自己的未來,將持續在國際場域為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中國商務部將反無人機技術公司等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商務部將反無人機技術公司等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中國商務部發布公告指出,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決定將反無人機技術公司、TechInsights公司及其分支機構等外國實體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並採取處理措施。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外國實體還包括,迪傑恩技術公司、伊比魯斯公司、聯合技術系統運營公司等。處理措施包括,禁止上述實體從事與中國有關的進出口活動。禁止上述實體在中國境內新增投資。禁止中國境內的組織、個人與上述實體進行有關交易、合作等活動,特別是向上述實體傳輸數據、提供敏感訊息。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
印度斥資142億向英國採購多用途飛彈 深化國防工業合作
英國政府9日表示,印度已同意採購由英國泰雷斯公司(Thales)生產的多用途飛彈,合約金額達3.5億英鎊(約142億台幣)。英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這筆供應「輕型多功能飛彈」(LMM)」的合約,於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對孟買進行2天訪問期間簽署,為雙方正在協商的更廣泛武器合作夥伴關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