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會建議台灣出資升級菲基地 外交部:政策建議而已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建議台灣出資協助菲律賓或日本西南諸島升級其軍事基地,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今天(24日)在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答詢時表示,此事到目前為止僅是「政策建議」,他並強調台灣與美國在各領域的合作一向是我方一貫政策,相關合作討論也將有助台海的安全穩定。
媒體近日報導美國國會轄下「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在年度報告裡,建議引入台灣資金協助菲律賓軍事基地升級,藉此提高美國在台灣周邊的嚇阻能力,還建議台灣的資金也可為日本西南島鏈及太平洋友邦進行類似升級。
對於USCC這兩項建議,國安局副局長張元斌在答詢時都表示,「目前沒有接收到這樣的情訊」。
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則表示,「是有這樣的政策建議」,可以進行討論,吳志中說:『(原音)那是政策建議而已、現在目前為止,我想我們跟美國各方面的合作討論是有助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安全。』
另外,日本首相高市早苗11月7日在國會回應在野議員質詢「台灣有事」時的答詢內容引發中國不滿,要求高市收回相關言論,中國駐日大使館21日還在社群平台貼文引述聯合國憲章第53條,指聯合國創始成員國有權對德、義、日再次實施侵略政策直接實施軍事行動。
吳志中對此回應指出,聯合國成立時的簽署國是中華民國,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去引用中華民國簽署的條約,「好像也不太適當」。
其他人也在看

「院版財劃法」闖關綠擬3劇本 藍意見分歧.白堅決退回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邀集民進立委開會,要針對「政院版財劃法」如何在國會闖關,沙盤推演三套劇本。目前針對行政院版本,民眾團堅決退回,國民團尚未決議,立委賴士葆表示,希望看到試算表出來再討論。...
華視 ・ 1 天前
以色列轟炸貝魯特5死25傷 真主參謀長證實遭擊斃
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動自6月以來首次空襲,這次目標雖然是要狙擊真主,不過卻轟炸到住宅區,造成5人死亡25傷。以色列軍方證實,真主的參謀長 已經在這次行動中喪命。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2026新竹選戰他開第一槍!國民陳見賢將宣布參選縣長
2026地方大選逐漸展開,國民新竹縣部主委、新竹縣副縣長陳見賢,預定於27日正式宣布2026參選新竹縣長,他今(24)日先成立媒體群組,並向媒體表示,他長期深耕基層,不能辜負鄉親期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菲律賓基地升級要台灣出錢? 賴士葆:台灣真的是「盤仔」!
美國政府「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報告11月18日公布,建議由台灣協助提供經費,升級改造菲律賓軍事基地,以增強駐紮菲律賓的美軍實力,提升美軍在台灣周邊的威懾力。對此,國民立委賴士葆認為,台灣真的是「盤仔」!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回應,那是政策建議而已,我們跟美國各方面的合作討論是有助於維護台灣海峽的安全。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央視網媒點名"台日交流協會"培養媚日人士 林佳龍反擊
政治中心/林靜、 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總統賴清德為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照,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但中國矛頭指向"日台交流協會",央視新媒體指控,該協會專門培養媚日人士,外交部長林佳龍痛批"情緒性攻擊",不知道在講什麼。
民視 ・ 1 天前強化台、日、菲安全關係 林佳龍:未來推動重點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建議台灣出資協助菲律賓或日本西南諸島升級其軍事基地,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24日)晚間出席一場活動後受訪表示,如何加強台灣與菲律賓、日本的安全合作關係,確實是我方未來推動重點,因此,「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所提建議,外交部不僅重視也將予以研究。美國國會轄下「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在年度報告裡,建議引入台灣資金協助菲律賓軍事基地升級,藉此提高美國在台灣周邊的嚇阻能力,還建議台灣的資金可為日本西南島鏈及太平洋友邦進行類似升級。 外交部長林佳龍表示,「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有其權威性,我方會參考這份報告所提建議,因為台、美合作關係會擴及周邊國家,這就包括菲律賓與日本,林佳龍說:『(原音)所以我們怎麼樣去加強台灣跟菲律賓、日本在安全上的關係,這個也是我們未來要推動的一個重點,我們會參考他們相關的建議來進行研究。』 關於外界提出台灣與日本簽署軍事同盟條約之類的話題,林佳龍表示,目前沒有這方面的「制度性安排」,不過,在第一島鏈屬於同一戰區的概念下,如何透過美國來鏈結第一島鏈周邊國家,進一步增強民主韌性,則是我方樂於見到的發展方向。 除安全合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面對一個分裂的世界 二十國集團將何去何從?
本屆南非G20峰會是在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沖突和戰爭升級以及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召開的。悲觀者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認為二十國集團行將結束,但以巴西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則主張繼續推行多邊主義。
德國之聲 ・ 1 天前
政院翻車?今原要給「財劃法試算表」 賴士葆批:財長說算不出來
行政院版《財劃法》修法草案已於上周送到立法院,而今(25)日立院程序委員會將決定是否排入周五院會議程,攸關院版《財劃法》能否順利付委審查。不過政院原承諾25日提出各縣市試算表,藍委賴士葆今表示,昨天財政部長莊翠雲打電話給說算不出來。賴痛批是閉門造車,付委機率恐不高。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資助美軍在菲基地 外交部稱有待討論
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C)近日要求台灣資助美軍在菲律賓基地的升級,被藍委賴士葆質疑是「盤子」,外交部次長吳志中24日坦言「有這樣的政策建議」,但既是建議,代表可討論。此外,針對大陸與日本近期緊張情勢升溫,吳志中表示,目前台灣並未尋求與日本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並認為陸日間不會發生戰爭。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軍升級菲律賓基地要我們買單 賴士葆:台灣真的是盤仔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國會授權成立的機構在年度報告中,「建議由台灣協助提供經費,升級改造美軍菲律賓軍事基地」,外交部也證實有收到此建議。對此,國民立委賴士葆24日痛批直言,「台灣真的是『盤仔』」。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揭北京2027年完成武統!總統宣布2行動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今(26)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1時30分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以武逼統」、...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賴總統示警:中國全面推進2027武統台灣 2大行動方案應對威脅
賴清德總統投書外媒宣布將提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今天也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召開記者會。賴總統示警,面對北京當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我們已研擬兩大行動方案,具體因應中國併吞台灣、稱霸印太的野心。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中國致函聯合國怒控日本 外媒:要各國站隊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發表「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反彈,在約莫三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祭出經濟報復、民族主義抨擊和外交攻勢來表達強烈不滿。如今中國更將爭端升級,致函聯合...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直言謝龍介贏不了 醫:藍白合也沒用
[NOWnews今日新聞]藍綠備戰2026年九合一選舉,民進內綠委陳亭妃、林俊憲兩強相爭,國民雖有可能派出藍委謝龍介,但前立委陳以信也表態要參與初選。根據TVBS民調,陳亭妃目前支持度領先謝龍介1...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若被攻擊絕不投降!黃暐瀚: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
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擇手段的想完成兩岸統一。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說,只要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真的動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川普與高市通話確認日美合作 涉台言論引爆日中緊張持續升溫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約 20 分鐘通話,雙方確認持續強化日美同盟,並就印太局勢及近期美中互動交換意見。這通電話由美方主動提出,也是近期因高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國會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後,兩人首次直接對話。 高市僅表示,川普稱兩人是「關係親近的朋友」,她可隨時致電,但對談內容細節不便透露。 高市先前的涉台談話使東京與北京關係急速降溫,中國除口頭強烈抗議,還祭出反彈與抵制。北京批評,日本計劃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中程地對空飛彈部隊,並指責東京「製造緊張」。日本本週亦偵測到中國無人機在與那國與台灣之間活動,因而緊急派遣戰機升空應對。雖然高市並未收回相關發言,但日本政府強調,仍願透過多層級溝通與中方降低對立。 在美中關係方面,川普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習近平重申「台灣回歸中國」是北京全球秩序願景的重要部分。然而川普在通話後僅於社群媒體表示美中關係「極為牢固」,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日本政府內部部分憂慮。日本官員長期擔心川普可能為劇烈追求貿易協議而淡化對台承諾,使區域局勢更加複雜。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
新頭殼 ・ 1 天前
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水產?
政治中心/林靜、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禁只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為了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的照片,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狠狠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也說,國際挺台的朋友越來越多。總統賴清德:「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因應中國對日施壓,總統賴清德,日前在社群PO出大啖日本壽司影片挺日,獲台日網友一片好評。中國出身、旅居加拿大的網紅張堯看了不禁大讚,證明中國政府的行政命令、無法在台執行。旅居加拿大中國網紅張堯:「我就很想問,那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如果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不是中國禁止了,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嗎,那請問賴清德那個日本扇貝哪來的。」賴總統此舉證明台灣、中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狠狠打臉,台日友好情誼,展陸無遺,就連歐洲各國,近來也對中國對日施壓舉動,頗不以為然。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圖/民視新聞)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的外交官(薛劍),在日本的言詞,大家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我們在國際的朋友愈多愈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朋友愈來愈多,朋友多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不只歐洲挺台盟友越來越多,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也到鄰近台灣、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與那國島視察,盼在當地部署飛彈部隊,外界關注,我國是否打算與日本建立常態對話機制,甚至簽訂條約、建立軍事同盟?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圖/民視新聞)立委(國)黃仁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這樣子的作法。」立委(民)陳俊宇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日本強化在上面的軍事設施,我認為基本上是有幫助於,維護台海的安全,跟日本各方面對話一直在進行當中。」沒尋求正式簽訂軍事同盟、但實質對話持續進行,證明我國與民主盟友,溝通無礙。原文出處: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國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X新功能打擊網軍!他揭1悲慘真相:有些是囚犯黃國昌「做1事」恐害到阿北?柯文哲認了:我會很麻煩陸H3N2流感快速升溫!5至14歲陽性率最高 病毒新分支引關注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嗆爆國民!王義川霸氣喊「我是台灣國立委」 梁文傑回應曝光
即時中心/黃于庭、謝宛錚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日本有事」一說,讓中國氣得直跳腳,祭出多項制裁措施;民進政治人物則以支持日本觀光、大啖海產等行動力挺。綠委王義川先前赴日旅遊,在神社繪馬上寫下「來自台灣國桃園市」,卻遭國民立委王鴻薇、牛煦庭批評「台灣少1位國會議員」。對此,陸委會副主委兼發言人梁文傑今(26)日強調,這是委員個人發言風格,他們沒有意見。梁文傑表示「這是委員個人講話風格」,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沒有什麼意見。至於此說法是否合乎《憲法》,他則回應,中華民國就是在台灣,中華民國現在的領土也只有台灣,世界上很多國家都認為,台灣是個主權獨立國家。媒體提問,是否喜歡王義川的說法?梁文傑說道,這跟他喜不喜歡沒關係,畢竟他是政府官員,尊重立委講的話;那會不會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梁文傑再次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台灣的國名就叫做中華民國」。接著,有媒體追問「他(王義川)現在是哪國立法委員?」,梁文傑表態「根據《憲法》,他是中華民國立法委員沒有錯」;不過他要說是台灣國,那是個人語言的風格,我們沒有意見。原文出處:快新聞/嗆爆國民!王義川霸氣喊「我是台灣國立委」 梁文傑回應曝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日女星狂讚高市「很厲害」 小粉紅炸鍋:瘋了吧?藍白合等於重返執政?陳揮文批2:1個沒出息、1個沒誠信台灣隊出發日本踢館!世界盃資格賽首戰28日登場「12人名單下一場還能改」
民視影音 ・ 2 小時前
賴投書美媒宣布「追加1.25兆國防預算」 藍委轟: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提及政府將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5 兆)的追加國防預算,用於重大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此,國民立委許宇甄今(26日)痛斥,如此巨額,足以重塑國家財政結構與戰略路線的重大決策,不在國內公開說明,卻繞過國會、台灣社會,以對外投書的方式優先讓美國知情。難道在賴清德心中,向美國交心比向台灣人民負責更重要?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賴清德的投書內容,闡述台灣面對區域安全變局的核心戰略四大重點方向,包含:深化印太友盟與全球夥伴合作、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擴大國內國防軍工產業基礎、穩健堅定於守護國家主權。就軍事投資,台灣國防預算已近年翻倍,明年將提升至 GDP 的 3.3%,2030 年前目標達 5%。 許宇甄質疑,這筆軍購特別預算勢必要透過舉債籌措,但賴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具體需求項目,更沒有國防改革的整體藍圖。既無新戰略、無新兵力結構,也沒有新戰術與採購配套,卻端出一個如天文數字般的金額。這究竟是國防預算,還是對美「過境外交」的政治投名狀?賴清德是在向美國總統
新頭殼 ・ 5 小時前
賴清德籲赴日觀光 卓榮泰曝國旅明年3月起多項優惠
國策顧問透露總統賴清德指示組團赴日本旅遊,引發國旅業者不滿,行政院長卓榮泰說,總統的原意是要出國的國人多多到日本,但在國內旅遊則可幫助國內觀光,通部觀光署已研擬在明年要提升觀光旅遊,預計2026年3月就會上路。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