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戰開打,晶片戰升級:中美角力下的台積電關鍵角色與投資策略
稀土出口風暴再起,美中對峙升溫
雙十連假後,全球金融市場迎來突如其來的震盪。中國宣布將對稀土出口進行新一輪限制,美國前總統川普隨即高調回應,揚言對中國商品課徵「100%關稅」,引發市場擔憂貿易戰重演。
不過,風暴來得快去得快。中國官方隨後澄清,所謂「限制」僅針對部分高階技術用途的稀土產品,並非全面封鎖。消息一出,市場信心迅速回穩,台股指數止跌反彈。
主持人阿格力與詹璇依指出,這場「稀土風波」的背後,其實反映的是更深層的科技主權之爭。當全球產業鏈重組進入白熱化階段,台積電作為晶片製造的關鍵樞紐,也再度被推向美中對抗的中心。
晶片戰的戰略焦點:供應鏈自主化
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在節目中指出,美國近年來推動的「晶片法案」與「稀土出口管制」,都是圍繞同一個核心邏輯──戰略物資自主化。他分析:「美國在打造所謂的『民主供應鏈』,希望掌握鋼鐵、晶片、能源、藥品等核心產業,不再受制於中國。」
這也是台積電被美方高度重視的主因。原本僅規劃三座美國廠,如今已擴增至六座;川普更在公開場合表示「數量要再翻倍」,顯示美方對晶片製造的戰略渴求。
吳嘉隆進一步指出,這並非單純的投資擴張,而是國家安全的考量。「稀土、晶片、能源,這些都是現代戰略物資。掌握供應鏈就等於掌握權力。」他強調,美中科技競爭的焦點已從貿易轉向產能與技術主導權。
台積電的兩難:全球化與地緣政治的夾縫
隨著美國對台積電赴美設廠寄予厚望,外界也出現另一種疑慮:當台積電市占率持續攀升,是否可能引來美國的反壟斷壓力?
吳嘉隆分析,目前台積電全球晶圓代工市占率約為66%,先進製程更高達九成以上,「這種壟斷程度,從美國法律角度來看,確實可能成為監管焦點。」
他舉例,美國歷史上多次以反壟斷之名出手,例如當年Intel故意「不讓AMD死」,就是為了避免被指控壟斷。「如果美方要讓更多晶片製造分散在不同企業手中,台積電勢必得面對更多政治壓力。」
這樣的「地緣政治雙面刃」,也成為投資人必須理解的風險變數。
稀土戰的啟示:科技供應鏈的重新洗牌
中國是全球稀土供應的主導者,占全球產量七成以上。吳嘉隆指出,一旦出口政策收緊,將影響包括電動車馬達、AI晶片、軍用設備等高階製造業的原料供應。
他表示:「稀土問題看似小事,其實是中美科技戰的前哨。」而這場戰爭的勝負關鍵,不僅在於誰擁有資源,更在於誰能掌握製造能力與技術門檻。
台積電正好是後者的代表。透過不斷升級製程技術與維持高良率,台積電鞏固了無可取代的地位,也讓美中雙方都無法忽視其戰略價值。
「這就是台積電的護城河。」吳嘉隆強調,「誰都需要它,這反而是最強的安全防線。」
投資策略:從核心龍頭延伸到供應鏈布局
威良指出,投資人可採「核心+衛星」的配置策略:
• 核心持股:以台積電或含積量高的ETF(如富邦科技0052、新光半導體00904)為主,享受穩定成長。
• 衛星持股:可延伸至供應鏈廠商,例如中華化(1727)投資電子級硫酸擴產、新應材切入先進封裝材料領域,均為具潛力標的。
他強調:「在科技主導的新時代,不必猜美中哪一方贏,選擇技術護城河最深的企業,就能穿越風暴。」
AI革命延續,地緣政治成投資新常態
展望2025年,AI仍將是推動全球資本市場的主旋律。吳嘉隆認為,這場革命的效應至少還有五至六年,真正的泡沫破裂訊號仍遠在未來。「當央行升息時,才是警報響起的時候。」
在稀土戰與晶片戰交織的世界裡,投資人或許無法預測每一場外交攻防的結果,但能確定的是——掌握科技製造鏈核心的企業,將繼續是市場中最具韌性的力量。
正如節目最後主持人所說:「短線波動無可避免,但長線趨勢不變。只要看懂台積電,就能看懂台股。」
其他人也在看
台積電收1465元改寫歷史新高 外媒:AI晶片缺貨「需求勝過恐懼」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15日再次站上歷史新高、收在歷史高點1,465元,上漲40元,漲幅2.81%,成交量約4....
聯合新聞網 ・ 23 小時前
站上27200關卡!台股收漲482點 台積電漲40元報1645創新天價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美中局勢持續緊張,在中國發動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100%關稅後,雖然川普一度態度放軟,中國政府則是制裁南韓造船巨頭韓華海洋美國子公司,川普最新行動則是考慮以「食用油禁運」反制,美股週二(14日)漲跌互見,輝達下跌4.4%,台積電ADR下跌2.29%。台股週三(15日)開盤後一度下挫,但隨後翻紅上漲300點,收復2萬7關卡,台積電則上漲20元,報1445元,台達電重回千金股。
壹蘋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台積電供應鏈志聖1-3季營收及獲利都創同期新高 EPS 3.78元
志聖工業 (2467-TW) 今 (15)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自結 2025 年 第三季稅後純益 2.12 億元,季增 2.08%,年 28.23%,1-9 月稅後純益 5.69 億元,年 8.56%,每股純益 3.78 元。
鉅亨網 ・ 22 小時前Nscale與微軟簽約140億美元 供應20萬顆輝達AI晶片
英國AI集團Nscale在15日宣布,已跟微軟簽署價值140億美元合作協議,供應20萬顆輝達GB300 GPU,在歐洲和美國部署超大規模AI基礎設施。這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AI基建合約之一。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
台股洗三溫暖! 翻黑再漲逾300點 台積電1460元
台股今日走勢宛如洗三溫暖,開盤後震盪劇烈!台積電盤中再創歷史新高1460元,市場密切關注16日法說會將釋出的消息。面對中國稀土管制議題,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若長期實施將影響各行各業。台股航運股則出現明顯回檔,陽明、萬海跌幅超過5%,顯示前一日的漲勢可能僅是短暫現象。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外資前三季核准來台投資88億美元飆升5成 離岸風電、科技大廠成主力
經濟部投資審議司今(15)日公布 114 年 1 月至 9 月投資統計,最大亮點為僑外來臺投資金額呈現爆發式成長,核准金額達 87 億 7,735 萬 8,000 美元,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50.41%,主要由離岸風電、科技等重大投資案帶動,台商
鉅亨網 ・ 20 小時前艾司摩爾助攻 5檔台股原型ETF半年飆漲逾5成
台股15日開高走低收黑,但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ASML)訂單表現優於預期,帶領台股多頭反攻。15日台股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創高激勵下,終場大漲482.56點,來到27,275.71點,逼近歷史高位。而自4月川普公布對等關稅以來已過半年,加權指數反彈約4成,而市值型ETF如元大台灣50(0050)、富邦台50(006208),近半年報酬率更接近5成。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美斷晶片、中禁稀土! 專家:一場不會有贏家的掐喉戰
美國從2018年以來一直意圖透過限制出口,來阻撓中國大陸獲取半導體以及晶片製造的相關工具。而中國也持續加強對於科技產業、汽車工業以及國防工業來說至關重要的稀土礦產的出口管制力道。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如今再度浮上檯面,市場正密切關注,最終究竟會由哪一方會成為這次爭端的贏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企業財報須揭露碳排資訊 KPMG推數位化解決方案
KPMG安侯建業企管顧問公司今(15)日表示,全球邁向淨零碳排,各國監管要求也日益嚴格。隨著 IFRS 永續揭露準則 S1(一般揭露要求)與 S2(氣候相關揭露)正式上路,企業須在財務報告中同步揭露溫室氣體排放資訊,對數據治理與合規管理構成前所未有挑戰。為此推出全新數位化解決方案──碳管理系統 CAMS,協助企業合法合規。
太報 ・ 22 小時前
黃世聰解析台積電:市占率71%強到沒對手,最大敵人是自己
財經專家黃世聰在本週「聰明理財大小世」節目中分析,台積電即將於本週四登場的法說會預計將繳出亮眼成績單,第三季獲利可望達4154億元、折合美金135.5億元,創下今年新高並突破歷史紀錄,全年營收成長率預估將從原先的20多%上調至30%-35%。
品觀點 ・ 20 小時前今皓拍板私募價12.07元 法人董事金緻人工智能通吃
連接線廠今皓(3011)董事會拍板私募價12.07元,由法人董事金緻人工智能投資通吃該筆私募,股數達12,427,600股,今皓取得1.5億元資金之外,金緻人工智能投資持股比率升至近10%,成為今皓主要的大股東。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再迎國際巨擘 摩根投信在臺首檔主動式ETF將在證交所掛牌上市
臺灣資產管理市場再添新動能!全球領先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的摩根大通集團(JPMorgan Chase & Co.)旗下摩根資產管理在臺設立的摩根投信,正式插旗臺灣ETF市場。
中時財經即時 ・ 22 小時前《櫃買市場三大法人進出金額2-2》累計本月買超169.5923億元
時報-櫃買市場三大法人進出金額2-2 累計本月至今天止 外 資: 買超 228億7442萬1千元; 買進 3287億5614萬1千元; 賣出 3058億8172萬元. 投信基金: 賣超 12億9340萬1千元; 買進 146億3746萬元; 賣出 159億3086萬1千元. 自 營 商: 賣超 46億2179萬3千元; 買進 616億7292萬9千元; 賣出 662億9472萬2千元. (資料來源:櫃買中心)
時報資訊 ・ 1 天前汽車與礦業股領跌+避險情緒升溫,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二收低0.37%
【財訊快報/陳孟朔】在美中兩大經濟體各自放狠話,新一輪貿易戰山雨欲來之際,美股早盤一度急殺,歐股週二跟著低位震盪,道瓊歐洲600指數一度跌1.1%至560.31點的日低,終場跌幅縮至0.37%或2.09點,收在564.54點,與日高的564.83點相去不遠。消息面上,商務部將韓國造船商韓華海洋5家美系關聯子公司列入反制清單,市場擔憂供應鏈與航運端受擾,避險需求升溫;同時,投資人持續關注美國企業財報與貨幣政策訊號對全球風險資產定價的牽動。汽車類股下挫2.48%為二十大類股最遜咖,輪胎龍頭米其林(Michelin)下修全年展望、股價重挫9%,並指第三季北美營收近一成倒退,拖累整體車用供應鏈評價。同日,礦業類股跌1.62%為第二大賣壓中心,原物料價格回落、需求前景保守,壓抑族群表現。題材股上,英國石油(BP)更新第三季指引,預估與資產減值相關的稅後調整項目最高達5億美元、股價跌1.3%,投資人觀望11月初財報細節。金融股受美銀業績帶動相對抗跌,但未能扭轉盤面弱勢。主要股指分化,英國富時100指數逆勢小漲0.1%、德國DAX指數跌0.62%、法國CAC 40指數跌0.18%、義大利富時MIB指
財訊快報 ・ 1 天前《財政》台股熱絡!9月證交稅實徵312億元 創近14個月高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財政部今(14)日公布9月稅收統計,實徵淨額4152億元,年減1.9%。各稅目中,證交稅表現出色,受台股熱絡成交量增加影響,9月證交稅實徵312億元、年增52.6%,為近14個月新高,為歷年單月第三高,且是連二紅。 財政部統計顯示,9月實徵淨額與去年同月比較,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少143億元及土地增值稅減少30億元較多,證券交易稅大增107億元。 證交稅9月實徵312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07億元、年增52.6%;累計前9月實徵1983億元,較去年減少223億元、年減10.1%,仍為歷年同期第三高。 財政部統計處副處長劉訓蓉表示,9月台股受惠於聯準會降息、美股創高與台積電(2330)股價攀升,大盤月線勁揚6.6%,上市櫃股票單月日均成交值達6006億元為歷年次高,成交量熱絡,證交稅因此大幅增加。 營所稅9月實徵1753億元,年減7.5%;累計1至9月實徵8,175億元,年減5%。主要是7月營所稅結算申報自繳稅款增加,但延分期繳納措施及部分暫繳稅款尚未入帳影響。 累計前9月全國稅收實徵2兆8710億元、年減2.5%。與去年同期相比,營利事業所得稅減少426億元、證券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威脅加徵關稅 美貿易代表:視北京行動而定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14日接受財經媒體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仍可能在11月1日或更早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100%關稅,這一切取決於北京在稀土爭端的下一步行動。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
半導體爆熱!「它」觸漲停飆上2,500元天價 主權基金、外資同步搶進不手軟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半導體測試介面廠穎崴(6515)今(15)日股價再度衝高,盤中一度亮燈漲停,觸及2,500元新天價,但並未鎖住,終場上漲7.91%...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
ASML報喜+台積電寫新天價 這5檔台股ETF半年績效突破5成
雖然台股昨 (14) 日開高走低收黑,但半導體設備製造商艾司摩爾 (ASML) 訂單表現優於預期,帶領多頭展開反攻,今 (15) 日在護國神山台積電領軍創高激勵下,加權指數大漲 482.56 點,收 27275.71 點,逼近歷史高
鉅亨網 ・ 22 小時前
外資續賣超130億元 連兩日回補期貨空單 中止連5賣台積電
台股今日台積電 (2330-TW) 在法說會前走勢頑強,收盤並以 1465 元改寫歷史新高, 終場大盤上漲 482.65 點,以 27275.71 點作收,市場成交值爲 5001.09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 130.33 億元。
鉅亨網 ・ 23 小時前學者:美國能用的棍子比蘿蔔多很多 台積電壓力增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5日電)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牽動全球供應鏈,學者今天指出,台灣半導體原具備4項競爭優勢,但現在除了晶圓代工模式,其餘均已被破壞;而台積電正面臨美國政府越來越多壓力,「他(美國)能運用的棍子比蘿蔔多很多」,須妥適管理風險。
中央社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