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已成重要物資 台灣如何衝刺自有產能?
中國日前宣布擴大管制稀土,台灣半導體產業雖非首當其衝,但仍有間接影響。為確保稀土安全,經濟部提前啟動回收廢棄電子產品精煉稀土計畫,希望點廢棄物成金,然而當前台灣技術能否跟上?衝刺產能之際又有哪些「眉角」需要留意?
稀土戰一觸即發 經濟部啟動因應
稀土廣泛應用在半導體、與高效馬達相關的電動車、無人機等產業,甚至戰機、潛艇等國防領域也有應用,雖然用量不多,但有其需求,堪稱「高科技產品的味素」。由於傳統稀土提煉純化需使用強酸強鹼,提煉過程不但耗能,又會產生大量廢棄物,在全球化專業分工思維下,歐美各國紛紛退出這種高污染、高耗能產業,使得中國在此領域逐漸坐大。
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稀土逐漸成為焦點,中國繼今年4月宣布對7類中重稀土及相關永磁材料進行管制後,10月9日再宣布擴大管制5類中重稀土金屬、合金及相關製品,管制範圍還包括最終用途、設備等。
儘管此事對台灣半導體影響屬於間接影響,但仍會對無人機、電動車等產業帶來衝擊。經濟部長龔明鑫表態,除了會與國際合作因應外,也要將2028年的循環經濟稀土精煉計畫提前至明年啟動,希望將工研院技術技轉給廠商,鼓勵民間回收廢棄電子產品精煉稀土,趕緊衝刺產能,確保台灣稀土安全,且目前也已有廠商有技轉意願。他說:(原音)以目前來預估,我們一年稀土的需求量大概是1,500公噸,那我們希望就是說至少到2030年之前,我們可以自己自足的部分是可以達到500公噸。』
經濟部提前布局技術 公斤級提煉純度達99.9%
由於台灣並無自產稀土,眼見稀土逐漸捲入美中對抗及地緣政治紛擾,有武器化的趨勢,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提早布局,自2023年起投入新台幣10億元,委託工研院執行「稀土原料自主化關鍵技術與應用開發計畫」,希望以4年時間開發稀土提煉技術,並技轉給國內廠商擴增稀土產能。
工研院說明,這項計劃鎖定磁石裡面的釹、鏑等兩種稀土金屬,試著從低純度的稀土礦、電子廢棄物中提煉,透過三道製程,接連生成高純度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最後生成稀土合金,也就是釹鐵硼永磁材料(NdFeB) ,目前已可做到從5%的低純度素材,提煉出純度99.9%、公斤級的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屬。工研院材化所組長曹申說:『(原音)因為單獨這個稀土的元素不能變磁石,很多原因它不能變磁石,所以要把它變成一個現在市面上最受歡迎的釹鐵硼的永久磁石,然後往後去運用。我們現在做後面這個磁石配方的東西,做出來的材料也開始有在跟國內廠商跟一些重要的學術單位在做合作測試。』
工研院強調,經濟部交辦的任務除了技術開發外,更要著重環保,因此本次計劃導入工研院先前應用在半導體、光電產業的廢水、廢酸循環技術,目前成果已能降低一半的廢水、廢酸等廢液產生,能耗則降低20%,希望在明年計劃期滿前將能耗降低至30%。
需完備回收環境 確保稀土提煉產能穩定
除了技術逐步成熟、廠商有興趣投入之外,台灣衝刺稀土產能之前,也得完備各項環境與流程。尤其一般廢棄物拆解場對於廢棄物中的稀土項目不熟悉,其傳統思維都是趕緊將廢棄物打碎、拆一拆後,分類整批賣出,不見得能針對特定稀土項目拆解回收,因此在缺乏「原料」的情況下,下游的提煉業者也難擁有穩定的稀土產能。
有學者建議,跨部會應設法將稀土回收的流程、項目系統化,相關法規調和也需留意,以確保提煉原料來源穩定、產製流程清晰,才能增加經濟誘因,完備產業鏈。成功大學資源工程系助理教授李政翰說:『(原音)對於上游的這些拆解場廠商來講,他們比較不會在乎哪邊還有哪些稀有金屬,下游的廠商他們可能會比較知道。廢棄物在未來要如何收集、有效進入到我們的提煉程序,會是一個比較需要去琢磨的地方,透過這個經濟誘因的方式,上游拆解場他們就比較知道他們要怎麼樣去做處理,而不是東西來了,毫無目的地可能就是把全部東西都碎一碎、然後就把它處理掉、販賣這樣。』
當前許多國家意識到稀土管制隱憂後,紛紛重啟探勘、開採與提煉,但相關技術水準仍需要時間才能提升,台灣一方面要與相關國家合作因應,另一方面在建構國內產能時,除了技術研發精進之外,也要以前瞻思維,搭配各項配套,提前布局。
其他人也在看
碰!信徒點起馬炮遭炸頭部血流如注 張麗善急幫止血
雲林縣土庫鎮今(18)日早上7點多發生鞭炮炸傷意外,23歲郭姓男子為順天宮賜福遶境投下第二門起馬炮引信時,疑似炮管溫度過高,砲藥點燃「碰」一聲,朝郭男頭部竄出,導致郭頭部立即血流如注。縣長張麗善見狀後,立即先以毛巾為他止血。郭男頭部撕裂傷、左眼疼痛,送往彰化基督教醫院。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南庄山水悠遊行起跑 吸引6千國內外運動好手
二○二五南庄山水悠遊行十八日及今十九日在南庄鄉公所河堤公有停車場登場起跑,活動結合山水馬拉松及仙山自行車登山賽,有超過六千位國內外跑者及車友參加,共同感受慢城南庄的好山好水,縣府秘書長陳斌山頒獎馬拉松跑者,並為活動開幕啟動。今年活動由南庄鄉農會、南庄鄉公所及苗栗縣政府共同主辦,山水節系列活動「山水馬拉松」分為半馬、休閒組及悠遊組等多項賽程,仙山自行車登山賽則規畫全長約三十一公里,從南庄市區一路攀升至仙山登山口。活動為期兩天,共有六千多人參加,其中有來自日本、加拿大、保加利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韓國、泰國的選手。縣府秘書長陳斌山以及地方民意代表等人歡迎運動好手及遊客到南庄,秘書長頒獎表揚馬拉松名跑者,稱讚他們跑馬拉松的意志力與體力。苗栗縣政府秘書長陳斌山表示,活動為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防豪大雨威脅 馬太鞍溪堤防多重防護
在馬太鞍溪溪床,怪手持續疏濬砂石,挖掘深水槽。吊車用太空包增加堤防高度,築成一道將近3公里的防線,趕在風雨前,做好防災整備。 28吊車一輛接著一輛,載來滿滿的太空包。5公尺高的堤防,還要加上太空包...
大愛電視 ・ 1 天前9月中國稀土及其製品出口年增7.6% 中美將舉行貿易會談
大陸海關總署18日公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月大陸稀土及其製品出口10,538噸,年增7.6%;1~9月累計稀土及其製品出口95,875噸,年增3.1%。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9月稀土產品出口下滑 收緊稀土出口管制
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再度加劇,中國9月稀土產品出口量出現回落。中國海關總署18日公布的資料顯示,9月稀土產品出口量為6,538噸,少於8月的7,338噸。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國際政治》G7大團結 應對稀土出口管制
【時報-台北電】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於美東時間16日表示,七國集團(G7)財政部長同意團結起來,協調應對中國加強稀土出口管制的措施,並實現稀土供應多元化。 外電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向全球發起的關稅戰,一度疏遠長期盟友,並為中國提供向世界示好的機會。但中國稀土出口的強硬策略,卻引發多國抗議,川普或借勢修復「朋友圈」。 綜合外媒17日報導,東布羅夫斯基斯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會議時表示,很明顯,G7成員國對中國最新的出口管制措施有共同的擔憂,這些措施不僅擴大了涵蓋的礦產範圍,還涵蓋了價值鏈,並具有相當廣泛的域外條款。 東布羅夫斯基斯續稱,「我們一方面協調推進供應多元化工作,另一方面有共識與中國官員合作尋求一些短期解決方案」。 報導另引述加拿大財長商鵬飛(Francois-Philippe Champagne)認為,面對中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G7能夠「從依賴走向韌性」。 美國財長貝森特稍早針對中國加強稀土管控,暗示聯盟正在「成形」。他指出,美國正與歐洲盟友、澳洲、加拿大、印度及亞洲民主國家溝通,以形成全面應對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稀土管制做過頭?外媒指北京在缺乏明確理由下傷害許多國家:給川普贏回盟友機會
貝森特先前接受金融時報專訪時批評:「這顯示他們的經濟有多麼疲弱,而他們想把其他國家也拖下水。」
放言 Fount Media ・ 13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 天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1 天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離壩頂僅剩4.8公尺!立霧溪堰塞湖恐潰決 林保署急發第4次警報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日前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河道上出現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9)日已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進行即時監測,並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第4次緊急通報單及CBS簡訊警示,請民眾切勿靠近或進入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以及立霧溪沿岸,以策安全。
民視 ・ 10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最新!大雷雨狂轟北北基 持續時間全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最新消息,中央氣象署今(19)日上午9時27分針對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0時30分。對此,氣象署請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
民視 ・ 19 小時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勢更大!光復節連假「更強東北風」殺到 各地低溫剩20度
氣象署指出,明後天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東部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
CTWANT ・ 11 小時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