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長壽基因!醫師教「3招」讓身體進入修復模式 生活節律是關鍵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想讓身體維持年輕狀態,其實不需要複雜做法,從日常作息就能著手,包括規律睡眠、適度斷食、少糖飲食、增加運動量等,這些都能啟動身體內「長壽基因」的修復模式。他強調,只要生活節律穩定,細胞會自動進入更有效率的運作模式。
長壽基因是什麼?Sirtuin蛋白啟動細胞修復模式
李思賢在臉書專頁指出,所謂的「長壽基因」指的是一組名為Sirtuin的蛋白家族,能夠活化細胞最底層的機制,如能量代謝、發炎反應、線粒體運作等,當它們活化時,細胞就會變得更有效率、更會自我清理、也更能延緩老化。
斷食16小時血糖穩 醫:不只是因為少吃熱量
在臨床上,他觀察到開始實行每天禁食16小時、在8小時內進食的民眾,普遍出現血糖更穩定、精神更集中的變化。這並非只因為吃得少,而是因為長壽基因在斷食時被啟動。同時搭配有氧或阻力運動,更能促進長壽基因活性,讓線粒體更有效率地產生能量。
多酚食物助提升基因活性
營養補充方面,他表示目前研究最一致的方式是補充NAD⁺前驅物,如NMN(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或NR(Nicotinamide Riboside)。但他提醒,不建議與高劑量菸鹼醯胺(Nicotinamide)同時攝取,避免抑制長壽基因活性。日常飲食中如藍莓、可可、橄欖油和紅酒也含多酚,能自然促進相關基因的活性。
抗老需生活節律 睡眠、運動、飲食是關鍵
李思賢強調,長壽不靠單一補充品,真正重要的是睡好、飲食節律、運動、壓力穩定。他建議可以從間歇性斷食開始,搭配運動與營養干預,讓長壽基因慢慢啟動,當精神變好、睡眠變深、體能恢復加快時,通常代表身體的修復已開始作用。
更多鏡週刊報導
週六小雪!「4生肖」恐小病不斷 命理師揭開運養生祕方
挑戰人體極限!男腹痛3天無法排便 照X光驚見肛門塞6CM陶瓷杯
言情小說時代落幕!席絹《最後一封情書》宣布封筆:我們輝煌過,我們不抱怨
其他人也在看

它是超級堅果!補腦、降血壓血脂、防糖尿病 還能抗癌
堅果有益健康,核桃更是首選。營養師薛曉晶表示,最新的臨床研究與大型觀察研究顯示,核桃的健康益處極多,不只能降血脂血壓、護心血管、降低慢性發炎、調節腸道益菌生態、降低失智風險,還能預防糖尿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美新制遭反彈!恐千家診所受影響 學會批:粗暴、不合理
針對衛福部近期出手禁直美,要求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灣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發出聲明抗議。學會常務理事邱正宏直言,此舉恐影響上千家診所,過去一些家醫科醫師很會隆乳、割雙眼皮,新制上路就不能做,等於「失業」,工作夥伴的家庭都會受影響。對於要接受醫策會的認證,他也認為不合理,且不知醫策會2年內有沒有辦法全部認證完,「如果沒辦法,是不是就不能做?」。對於衛福部預告30天,而非60天,他們也認為太突然,學會預計下周二向立委陳情。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高雄男情緒失控持刀街頭咆哮 鄰居嚇壞急報警送醫
民眾拍下,1名男子手上持有一把刀,走到巷口對著一名老婦人大聲吼叫,鄰居見狀全嚇壞,直呼趕快報警,隨後男子又轉對另一名男子大聲咆哮,雖然有家人上前安撫他的情緒,但該名男子仍相當激動,過沒有多久警方與救護人員隨即到場。經了解,47歲蕭姓男子疑因情緒狀況不佳,手持...
CTWANT ・ 1 天前
南投埔里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啟用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南投埔里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19日開幕啟用,代理秘書長簡青松、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長陳柏熹、衛生局長陳南松、南投縣各醫事公會董(理)事長、醫療院所代表、社福團體、各級民意代表與學...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北醫研究外洩百億利益蒸發!教授夫妻遭2罪起訴還反控校方 北醫罕見強硬回擊
[Newtalk新聞] 涉嫌將珍貴幹細胞研究私有化,甚至造成校方高達122億元的潛在新藥利益蒸發,台北醫學大學爆發嚴重學術醜聞。針對台北地檢署起訴教授黃彥華及其丈夫林泰元一案,雙方隔空交火;被告指控檢方受校方誤導,北醫大則強硬回擊,痛批對方聲明根本是空話,將全力配合司法捍衛權益。 檢方調查指出,黃彥華與林泰元雖向國科會申請經費進行研究,卻涉嫌違背職務,將相關成果擅自洩漏給民間生技業者。檢方認定,此舉導致北醫大錯失新藥上市後的鉅額分潤,損失金額估計達122億元。台北地檢署依背信及洩密等罪名將兩人提起公訴,並建議法院從重量刑。 面對檢方指控,黃彥華與林泰元隨即透過律師對外發聲。聲明中強調,檢方起訴的內容受到北醫大提供的片面資訊左右,許多推論是基於拼湊解讀,證據連結薄弱。兩人表示,將在後續的法院審理程序中極力釐清事實,維護自身法律權益。 針對被告說法,北醫大發布聲明反駁,直指黃彥華夫婦宣稱「檢方受校方誤導」的言論純屬推託,意圖混淆外界視聽。校方強調,全案早在111年6月29日便由檢調發動搜索,經過長時間縝密偵查才偵結起訴。學校將全力配合法院審理,堅定捍衛校方資產與國家法益。※Newtalk提
新頭殼 ・ 1 天前
立冬進補補錯「血脂」恐飆升! 怎麼補才健康?進補該注意什麼?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 吳儀文11月7日立冬來臨,許多人會在這時進補以強健體質,但心血管中心主任曾國翔醫師提醒,冬季補身的同時,民眾也別忘了「血脂平衡」與「血管健康」的維持,特別是習慣外食、日常飲食偏油或重口味的上班族,進補如果沒有節制,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加劇心血管負擔。冬天進補切勿補過頭!以免造成血管雙重壓力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心臟疾病與腦血管疾病已長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5名,而且20歲以上國人血脂異常盛行率已達3成。不過,高血脂的症狀並不明顯,初期不易發現,因此約有4-7成民眾並不自知,若未獲得良好控制可能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風險,對國人健康而言是一大威脅。而且曾國翔醫師提到,氣溫下降易使血管收縮、循環壓力增加,導致血壓隨之上升,這也讓冬季成為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若此時又大量食用麻油雞、燒酒雞、羊肉爐等高脂進補料理,或是因為天氣冷而減少活動量,更會對血管造成「雙重壓力」。立冬怎麼進補才正確?該吃什麼才好?立冬若要進補,小心別補錯,如果補過頭、補得太油反而會導致血脂飆升,影響自身健康。曾國翔醫師提醒,進補時應以少油、少鹽、清淡、高纖為原則,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22 小時前沙丁魚斷食爆紅缺貨!一天吃5罐能狂瘦?有副作用嗎?專家警告:3族群不宜
沙丁魚罐頭在網路爆紅,引發搶購熱潮,一度造成超市缺貨。沙丁魚富含Omega3、營養價值高。有研究指出,「沙丁魚斷食法」能幫助減脂,還能有效維持體能表現。但有副作用嗎?哪些人不適合? 沙丁魚罐頭近期在社群媒體上爆紅,成為討論度超高的食物。初日診所減重暨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Facebook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大家聽到斷食最擔心的2件事,就是掉肌肉、沒精神。但沙丁魚斷食剛好反過來。」 沙丁魚斷食法怎麼做? 沙丁魚斷食法(Sardine Fast)是短期內只吃沙丁魚、不吃其他食物。李思賢在Facebook發文中提到,根據牛津大學生理學、解剖學與遺傳學系博士Nick Norwitz的建議,每50磅(約22.7公斤)的體重可吃1罐沙丁魚。換算後,一般人每天大概要吃3~5罐橄欖油浸泡的沙丁魚罐頭。 不過,李思賢提醒,食用整尾魚才能吃進最多營養,因此關鍵在於「能不能吃到皮、骨、內臟都還在的整尾沙丁魚」。李思賢指出,沙丁魚罐頭提供了高品質的胺基酸、EPA/DHA、維生素B12、輔酶Q10、肌酸,熱量不高,卻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鈣及微量礦物質,「從營養密度來看,沙丁魚真的稱得上是『海裡游的
康健雜誌 ・ 1 天前腸道菌影響胺基酸代謝 AI助找糖尿病腎病變關鍵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國內洗腎患者45%是糖尿病腎病變。國衛院、基隆長庚、宏碁與陽明交大運用AI分析,研究發現腸道菌Gemmiger減少,會影響人體必需胺基酸代謝,首次驗證「腸-腎軸」跨體學機制。
中央社 ・ 1 天前
「3習慣」活化長壽基因!醫大推:吃可可、紅酒逆齡
真的有長壽基因!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長壽基因是一組名為「Sirtuin」的蛋白家族,活化它們不只使細胞更有效率,也有助於延緩老化,若想強化長壽基因,可嘗試間歇性斷食,與營養干預,多攝取藍莓、可可等,如果再加上有氧或阻力運動,效果更明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3C低頭族必學!「夾肩胛」、「下巴內收」兩招救頸椎
現代人沉迷3C產品,長時間低頭姿勢已成為生活常態,陳顥文醫師提醒,長期低頭與頸肩痠痛、頭前傾姿勢及頸椎退化息息相關,嚴重者可能出現手部精細動作變差、步態不穩等神經症狀。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撞倒單車男再撞20輛汽機車! 7旬伯肇事後腿都軟了
台南驚悚車禍!70歲駕駛暴衝撞單車騎士再撞20輛汽機車,監視器拍下驚險過程。肇事男下車腿軟站不穩,關切問:「有人受傷嗎?」目擊者直呼:「差一點就輪到我!」警方調查,駕駛無酒駕,但恐面臨龐大賠償壓力。
TVBS新聞網 ・ 20 小時前台北往台東火車最晚8時發車 民眾盼增開晚間班次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1日電)台鐵平日自台北開往台東的列車,目前最晚班次為晚間8時發車,若趕不上就要到隔日才有列車。台東縣議員董昌華盼台鐵能再增開一列更晚班次。台東縣政府回應,會向台鐵反映。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一文看懂】院版《財劃法》終出爐!再掀政治風暴還是理性討論契機?
行政院院會今(11/20)通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中央對地方的補助,包含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計畫型補助3項合計除不低於今年,整體挹注地方經費將達1.2兆元。依照設算,全國22個縣市補助總額都較去年增加,16個縣市成長27.4%、直轄市成長15.2%。若順利三讀,中央、地方搶錢大戰有機會暫告一段落,《太報》整理本屆《財劃法》修法爭議,帶領讀者看懂中央地方、朝野團爭論點。
太報 ・ 1 天前
看清中國風險!日業者不怕水產禁令:早開拓新市場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調造成後續大震盪,中國先是發出旅遊、留學警示,再到宣布暫停辦理日本水產品進口手續,認為此舉能施壓日本,不過日媒報導指出,這對日本造成的衝擊有限,因為日本水產品早已開拓其他的新市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中國參加德國醫療器材展 逾100人食物中毒
(中央社台北21日電)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20日表示,近日赴德國參加2025年杜塞道夫醫療器材展的中方人員,有超過100人出現食物中毒症狀,至少4人需入院治療,原因是當地一家中餐館在製作團餐過程中,對肉品解凍和煮製時間不足所致。
中央社 ・ 1 天前
風雨後的陽光 蘇澳安心家訪入戶關懷
天氣寒冷,但是彼此互助的那顆心,卻是暖的,慈濟志工在鳳凰颱風淹水過後,展開宜蘭安心家訪,一連三天,每天動員250位志工,60條動線,預計走訪超過三千戶,從受災嚴重的蘇澳,蘇西里、蘇北里開始,希望盡...
大愛電視 ・ 1 天前
日職/「肉體的援助」走入歷史!棒球規則爭議用詞刪除
日本棒球規則委員會今(20日)修改明年度的規則,其中最受爭議的是將刪除「肉體的援助」這個用語,改以「協助(アシスト,assist)」取代,這項改變源自今年6月羅德對軟銀之役所發生的爭議判決。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天冷不保暖意外恐上門!醫授6招遠離「心臟猝死」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冷空氣持續南下,氣溫下降,天一冷就忍不住流鼻水、打噴嚏,醫師黃軒提醒,這不是小感冒,而是可能引發心臟猝死的警訊!若是加上平時熬夜、抽菸壞習慣,更不巧有高血壓、心臟病史,更要注意,小心急性心血管死亡找上門。
民視健康長照網 ・ 2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