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卡神!他「狂辦1638張信用卡」創金氏世界紀錄 背後原因超意外
印度坎普爾科技專業人士達梅加(Manish Dhameja)以驚人的信用卡理財術,顛覆人們對「刷卡等於負債」的刻板印象。他不僅靠信用卡賺取收入,還因此在2021年4月30日獲得金氏世界紀錄,成為全球擁有最多有效信用卡的人,共有1,638張。
《海灣新聞》(GulfNews)報導,達梅加並非為收藏而辦卡,而是透過精密的策略運用,靈活結合紅利點數、現金回饋、旅遊與飯店優惠,讓信用卡成為穩定的收益來源,同時維持「零負債」狀態。
他笑稱,信用卡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熱愛信用卡,靠它們享受免費旅行、貴賓室、住宿券、電影票與高爾夫體驗,這些全來自於里程獎勵與現金回饋。」
他特別提到,2016年印度政府宣布廢除500與1,000盧比紙鈔時,全國掀起現金恐慌,但他因依賴信用卡支付,完全不受影響,甚至形容那段時間「是數位生活的最佳示範」。
達梅加的成功不僅源自對金融規劃的熱情,也與他深厚的學術背景有關。他畢業於坎普爾CSJM大學,主修物理、化學與數學,並取得勒克瑙Integral大學的電腦應用碩士及印度國家開放大學的社會工作碩士學位。他強調,信用卡若運用得當,完全可以成為創造財富的工具。「這不只是理財,更是一種生活方式。」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魔女芝琳再現?滷味店生意太差 老闆竟加罌粟吸客
就你最聰明!海巡隊員請全薪病假去開燒烤店 「爽領10.5月薪水」遭記大過免職了
卓榮泰喊話「請記得法律怎麼保護你」 館長秀彈孔疤回嗆:你還有臉提
其他人也在看

回穩!無薪假最新統計8543人 微幅增加38人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3月宣布關稅政策以來,我國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頻頻反映。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統計為432家、實施人數8543人,較10月1日公布增加34家,人數微幅增加3...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最強9月!5大銀行信用卡刷破2887億元 中信銀33萬新卡登卡王
受惠蘋果新機及統一集團聯名卡等多家銀行發新卡,五大銀行最新公布信用卡數據,9月信用卡簽帳總額突破新台幣2887億元,較去年同月的2580億元年增近12%,續登最強9月;累計前三季更刷破2.62兆元紀錄依舊超越去年同期。其中與統一集團發行聯名卡中國信託銀單月發卡33萬張再登「卡王」寶座。
Yahoo奇摩股市 ・ 21 小時前公股銀信用卡 全面減碳排
因應永續及淨零的全球趨勢,公股銀行發行信用卡時,檢視信用卡整個生命循環包含製造、發行、運送、使用直到廢棄等各階段的碳排放量,透過購買碳權的方式抵銷碳排量,以達碳中和目標。兆豐銀行統計,截至2024年底累積發出超過133.5萬張碳中和信用卡,估計可減少143公噸的碳排放量,相當於1.2萬棵樹每年可吸收的量體。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校園社工批UCSF:工作危險、薪水過低
代表校園社工的工會正在跟舊金山加大UCSF的醫院談判,希望把校園社工列入醫院的編制。「前線社工」(front-line ...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高盛預計今年將進行新一輪裁員,借助AI節省成本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高盛集團通知員工,預計今年將進行新一輪裁員,以利進一步削減各項業務的成本、利用人工智能(AI)帶來的機會。外電週二上午所見到的致員工備忘錄顯示,總部位於紐約的高盛集團表示,將控制員工人數成長,直到年底,並計畫在全公司有限度地削減職位。儘管如此,高盛集團發言人Jennifer Zuccarelli在電話中補充道,公司預計,員工總數到年底仍將出現成長。截至9月底,高盛員工總數為48,300人,比去年同期增加近2,000人。高盛的高層在這份宣布啟動該行「OneGS 3.0」戰略的備忘錄中強調,AI帶來的效率提升將進一步推動成長。他們還表示,在客戶開戶、貸款流程、監管報告和供應商管理等各領域部署AI將是一項持續多年的工作。高盛首席執行長David Solomon、總裁John Waldron和財務長Denis Coleman在備忘錄中表示,雖然我們仍處於評估AI解決方案最佳部署方向的早期階段,但越來越清楚的是,我們的營運效率目標需反映這些變革性技術將會帶來的提升。這些高層人士還表示,要讓高盛充分受益於AI的潛力,必須在營運的各個環節提高速度和靈活性,這不僅僅意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招攬投資太陽能挨告詐欺!理財老師楊大業喊「自己也被騙」 北檢不起訴
理財老師楊大業多年前被爆料,與太陽能公司「鼎笙國際」負責人施慶鴻合作,透過免費理財講座的手段,誘騙學員投資蓋太陽能發電廠,吸金上億元,事後卻發現根本沒有建廠計畫,數十名投資人怒告楊大業詐欺。楊大業喊冤說自己也是受害者,高等法院去年認定,楊大業確實遭施慶鴻詐騙,將詐欺部分退回台北地檢署併辦,北檢今(10/15)日作出不起訴處分。
太報 ・ 1 天前《商情》中美貿易緊張局勢 10/14銅價回落
【時報-台北電】因市場擔憂全球最大消費國中國與最大經濟體美國,中美兩國貿易緊張局勢可能影響對依賴增長的金屬需求前景,加上,儘管供應面臨諸多挑戰困境,但實際銅需求並不強勁,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銅價回落下跌。 分析師表示,周二美國和中國開始對靠岸船舶互相加收港口服務費,全球最大金屬消費國中國,多用來反映銅進口需求的洋山銅溢價下跌8%,至兩個月低點的每公噸45美元,銅價自10月9日以來已下跌4%,之前由於印尼、剛果民主共和國和智利的供應中斷引發供應擔憂,銅價當時一度觸及16個月高位的11,000美元,另外,LME註冊倉庫中的鋅庫存處於自2023年初以來的最低水平,引發市場對LME市場鋅供應的擔憂。 終場周二(10/14)報價,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期錫下跌537美元,報每公噸35189美元;期鎳下跌71美元,報每公噸15135美元;期鋅下跌79.5美元,報每公噸2941.5美元;期鋁下跌25.5美元,報每公噸2737.5美元;期銅下跌242.5美元,報每公噸10578美元;期鉛下跌7美元,報每公噸1982美元。(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輝達落腳台北慎防1事?市議員示警:綠營恐「藉故杯葛」
AI大廠輝達原規劃在台北市北士科T17、18設立海外總部,然而擁有地上權的新壽不願輕易釋出,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已於13日發函給新壽,提出合意終止契約。新台北市議員侯漢廷直言希望能儘快過關,但要取得中央許可背書,他擔心有議員特意杯葛,不讓輝達留在台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商情》獲利了結 10/14鐵礦石止連6漲
【時報-台北電】因投資者獲利了結,此前焦點重新轉向對2025年剩餘時間內鐵礦石供應增長的預期,,加上,全球最大鋼鐵消費國中國的鋼鐵需求出現季節性放緩,致新加坡和大連鐵礦石期貨價格受挫回落下跌,終止連續6天的漲勢。 分析師表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應商力拓集團RIO.AX , RIO.L周二表示,需要強勁的年底業績才能實現其鐵礦石出貨量目標,前期價格上漲是由於對港口費用可能增加的礦石運輸成本反應過度,而港口費用實際上的影響非常有限,因此市場重新定價,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鐵礦石價格向下修正,供應增加和需求疲軟的迫在眉睫的逆風情勢,促使投資者清算一些多頭頭寸以兌現利潤,從而引發價格下跌。 終場周二新加坡交易所58%鐵礦石近月跌1.27%,報每噸92.84美元;62%鐵礦石近月跌1.69%,報每噸105.49美元;大連期交所9月交割鐵礦石跌1.15%,報每噸747人民幣。(編輯:呂方維)(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1 天前新光三越復業後徵才活動 中市府統計僅19人參與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15日電)新光三越復業後,市府昨天舉辦徵才活動僅19人參與,台中市議員江肇國表示,顯示氣爆後,勞工與民眾對企業的信任度明顯下降。市府勞工局表示,廠商職缺多兼職,部分民眾優先考量全職工作。
中央社 ・ 20 小時前《晨間解盤》美中關係反覆 台股高檔震盪
【時報-台北電】美中貿易戰干擾再起,美股跌多漲少,預料台股高檔震盪。 美中關係反覆,加上川普再次祭出可能中止與中國有關食用油的業務,美股跌多漲少,幅度介於-2.28%至+0.44%,台積電ADR下跌2.29%,台指期夜盤上漲58點。國票投顧預期台股於平盤附近開出,盤中或有科技權值吸引買盤進駐,挹注台股朝五日線靠攏。 國票投顧表示,美中港口費互徵報復行動開打,此事件並未如市場預期在最後一刻退讓,深化中美關係惡化的可能,此外當前台股位居高位,因此任何風吹草動容易引出調節賣壓,然台積電週四將召開法說,預期將釋出正向展望,有望挹注指數緩步回升。 操作建議:由於美中互相收取港口費,將導致全球航運面臨嚴重擾亂,運價有望緩步爬升,加上以哈停火協議正式啟動,因此散裝航運之災後重建題材,有望成為資金聚集要地,短線可留意切入機會。(編輯:沈培華)
時報資訊 ・ 1 天前《金融》英國數據疲弱 打擊英鎊走低
【時報-台北電】外匯評論: 1.USD/JPY 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國加徵關稅採取妥協語調,並可能本月稍晚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緩和市場不安,但美國和中國週二開始向對方船舶加收港務費,涉及節日玩具到原油等各類貨物,加劇緊張關係,激發投資人湧向日圓避險貨幣,而且日本財務大臣加藤勝信認為與安倍經濟學刺激政策時期不同,當前通貨膨脹而非通貨緊縮成為引人關切問題,日本需要制定符合形勢的新經濟戰略,提供日圓支撐,美元兌日圓自152.61高點下跌。 隨著國會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決定10月21日召開臨時國會會期,被普遍認為包括投票選出下任首相,但高市早苗以強硬保守議程牽動日本市場的機率降低,同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調今年日本經濟成長率至1.1%,並預期日本央行(BOJ)中期內逐步上調利率至1.5%左右,激勵日圓反彈;此外,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FIB)公布9月小企業信心指數三個月來首次下降達98.8,並據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威爾警告稱,企業招聘減少預示失業率上升,暗示繼續降息,而且中國與美國貿易緊張局勢再升級,促使投資人轉向公債避險,導致美國三十年期公債收益率降至4月8日關稅風波以
時報資訊 ・ 1 天前林岱樺胞妹助理薪資異常 檢方依貪污罪追加起訴
(中央社記者洪學廣高雄15日電)民進立委林岱樺等人遭查出涉詐領新台幣1400多萬元助理費,雄檢6月起訴9人。檢方另查出林岱樺胞妹也涉協助浮報詐領32萬多,月薪最高13萬,今天依貪污等罪追加起訴。
中央社 ・ 1 天前
不肖人士假冒檢查局人員詐騙銀行匯款金管會:請民眾小心查證
金管會近期接獲民眾反映,有不肖人士假冒金管會或檢查局人員名義,以電子郵件與民眾聯繫,謊稱民眾的銀行匯款資金有異常,資金已遭凍結,並宣稱可透過金管會或檢查局協助處理。金管會澄清,金管會及檢查局沒有民眾帳戶往來紀錄,更不會對帳戶資金進行審查、管制或凍結,請民眾小心查證,避免受騙。金管會及檢查局的職掌分別是制定法規監督管理金融機構與金融檢查之擬訂、規劃及執行,不會直接涉入民眾的金融交易,也沒有民眾的帳戶往來情形等資料,故金管會及檢查局均不會以電話、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與民眾聯繫處理銀行匯款問題,更無權審查、管制或凍結民眾帳戶資金。金管會及檢查局也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民眾繳交保證金、證明書規費、稅款或擔保款項等。民眾若收到以金管會或檢查局名義聯繫的電話、訊息或文件,宣稱匯款資金遭管 ...
台灣新生報 ・ 20 小時前
台股續創高!9月證交稅312億元年增逾五成 創歷年單月第三高
財政部今(14)日公布最新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9月實徵淨額4,15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82億元或1.9%。不過,證交稅在股市持續創高下顯著成長,9月實徵淨額達312億元,年增107億元或52.6%,連續兩個月成長,更創下近14個月新高,為歷年單月第三高。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安心了?無薪假人數微增38人 勞動部:11月廠商仍在觀望需「審慎看待」
勞動部今(16)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無薪假)人數來到8,543人、432家,其中受美國關稅影響占比約9成。勞動部官員表示,總體增加數量較先前平緩,部分企業因訂單暫時穩定因此停止實施,但廠商也說,11月是否通報也還會考慮,因此仍需審慎看待下一期。
Yahoo奇摩股市 ・ 4 小時前美中貿易戰陰霾困擾 港股再挫450點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025年10月14日電)在中國和美國可能再度爆發貿易戰的陰霾影響下,香港股市今天連續第2天下跌,恆生指數收盤下挫448點,跌幅1.73%,以25441點作收,全日總成交額為港幣3989億元(約新台幣1.58兆元)。受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威脅向中國商品額外徵收100%關稅的衝擊,恆指昨天已先下跌400點,今天未能止跌回穩,持續下挫,當中以科技股及晶片股的跌幅較大;恆指兩天來累計已下跌了848點。有市場分析師指出,美中近期互相實施經貿制裁,未知雙方最終能否達成貿易協議,這成為市場的不穩定因素,預期短期內港股仍會出現較大波動。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波音9月交付55架客機年內拚2018來最佳,MAX月產量目標年底升至42架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全美最大商用客機製造商--波音(Boeing,美股代碼BA)9月向客戶交付55架客機,其中40架為737 MAX,買家涵蓋瑞安航空(10架)、西南航空、美聯航、南方航空與租賃商AerCap。隨產線漸趨穩定、管理層規劃提高MAX產出,全年交付量可望創2018年以來新高。今年前9個月,波音累計交付440架,雖低於2018年同期的568架,但受惠窄體機需求與長程市場復甦,產能利用率回升帶動節奏改善。對手空中巴士(Airbus,空巴)年內迄今交付507架,龍頭之爭持續膠著。產能與監管方面,執行長Kelly Ortberg先前曾表示,目標在年底前把737 MAX月產量提升至42架,高於今年1月客艙門塞事件後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設定的「每月38架」上限;公司稱已就審批與品質節點與監管機構達成大致共識,正努力維持最終品質指標的穩定。接單動能亦同步回暖。波音9月錄得48架淨訂單(調整前總銷售96架),包括64架787「夢想客機」(其中土耳其航空下單50架)與30架挪威航空的737系列訂單;長短程機型並進,有助產線排程與現金流能見度提升。
財訊快報 ・ 1 天前工商業類股領漲,恆指週三勁揚1.84%,中國人壽保險、京東健康股價靚
【財訊快報/劉敏夫】週三香港股市走升,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呼籲擴大內需,加上新出爐的數據顯示中國9月份通縮有所舒緩,提振了投資人情緒。收盤時,恆生指數上揚469.25點或1.84%,成為25,910.60點;恆生中國企業股指數則是上漲171.75點或1.89%,成為9,250.91點。恆生指數四大類股指數悉數上揚,其中工商業類股指數上揚2.21%,表現最好,其餘類股表現分別為,金融類股指數上漲1.35%,公共事業類股指數揚升0.83%,地產類股指數則是上升0.61%。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週二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和企業家座談會,呼籲推動形成擴內需的新成長點。中國國家統計局週三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份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比值下降2.3%,為連續第36個月下降,並且符合預期。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比值下降0.3%,受訪經濟專家的預期中值為下降0.2%。有觀點認為,近期中美貿易爭端加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再度呼籲讓消費在經濟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中國9月通縮局面有所舒緩,也為消費的潛在復甦帶來轉機。不過,地緣政治局勢仍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美國總統川普威脅切斷與中國的食用油等貿易,以報復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