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嘉士基金會 x 寶島陽光再生能源 捐贈節能冰箱助屏東弱勢家庭
【記者 洪美滿/台北 報導】畢嘉士基金會與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共同啟動「節能扶弱計畫」,於日前舉辦授贈儀式。寶島陽光再生能源捐贈總值30萬元的一級能效變頻冰箱,協助屏東經濟弱勢家庭汰換超過10年的老舊冰箱。透過這次合作,不僅減輕受贈家戶電費負擔、避免老舊電器可能造成的災害風險,也讓脆弱族群的生存權益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獲得支持。
隨著全球暖化與能源轉型的推動,「能源貧窮」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對許多經濟弱勢家庭而言,高昂電費與老舊耗能家電帶來的支出壓力,成為生活沉重的負擔。畢嘉士基金會長年陪伴年長者與弱勢家庭,更深刻看見能源永續議題與生存權益之間的連結。
冰箱屬於家中少數「全天候運轉」的高耗能家電,一旦老舊,不僅耗電驚人,更常出現漏水或溫度不穩的狀況。這些問題看似小事,對經濟困難的家庭卻是日常壓力。並且耗能的電器也間接增加碳排放,長期的影響不容小覷。計畫支持的弱勢家戶,由畢嘉士基金會篩選名單,共汰換10台老舊冰箱,換裝後每戶預計可降低約15%的總耗電量,減輕用電負擔,同時替地球減少碳排。
▲畢嘉士基金會攜手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啟動「節能扶弱計畫」,捐贈節能冰箱助屏東弱勢家庭。
在訪視過程中,基金會發現許多家戶的用電環境並不安全,延長線老舊、電源配置凌亂。因此在更換冰箱的同時,也額外提供安全延長線,讓計畫受益者在日常生活裡不只省電,更能安心用電。
根據歐盟對「能源貧窮」的定義,當一戶人家的能源支出(如水電費、瓦斯)超過總收入的10%,就屬於能源貧窮。對經濟弱勢的長輩來說,這並不是遙遠的名詞,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困境。夏天明明炎熱卻不敢開冷氣,冬天氣溫驟降卻沒有電暖器,只能忍受身體的不適;冰箱老舊故障卻無力汰換,不僅耗電量驚人,還讓食物保存成為難題。這些看似細微的不便,長期下來不僅加重生活壓力,也直接影響弱勢長輩的健康與安全。
例如受贈的孫爺爺家庭,由兒媳一肩挑起照顧臥床長輩與學齡前孫子的重擔,平時依靠零工維持生計。家中老舊冰箱長年漏水、溫度不穩,卻也無力更換。當新冰箱送到家中時,兒媳語帶哽咽地表示:「真的很感謝畢嘉士基金會和寶島陽光的幫助,讓我們換掉這台冰箱。」
▲畢嘉士基金會於據點推動ESG小學堂課程,帶領長輩一同參與永續行動。
除了綠色家電的更換,畢嘉士基金會的永續環保行動也落實在服務據點。例如屏東市永大樂林居與潮州幸福館推行「自備餐具」、「禁用一次性餐具」,並維持館內26度恆溫,透過日常行為落實節能減碳。今年更針對熟齡長輩開辦「小家電維修課程」、「ESG小學堂」,用互動方式推廣永續知識,甚至引入 AI 應用,讓長輩也能參與環保行動,成為永續生活的行動者。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能源脆弱族群的需求必須被辨識,並回應其需求。畢嘉士基金會期盼透過與在地企業的合作,讓能源轉型能真正實現平等、包容的永續未來。(照片記者洪美滿翻攝)
其他人也在看
金車千人走讀重返大松山 解鎖四獸山、礦坑歷史記憶
城市最動人的故事,不在觀光地標,而藏在日常街角。金車文教基金會自二0一七年起開始辦理千人走讀活動,致力促進在地文化認同與理解。八年來,已走過溫羅汀、大稻埕、臺北府城、艋舺及士林等地,於十八日重返松山區及信義區,與臺北市松山工農合作,帶領千位民眾和移工朋友們用腳步去感受、用眼睛去閱讀,解鎖藏在街角的城市故事。臺北市的發展脈絡由西向東推進,從清朝至戰後初期西區為政經中心,日治時期東區開始有工業設施,「大松山」一帶有機場、菸廠、四四兵工廠、養神院(精神病院)等。隨著都市發展重心逐漸東移、都市計畫與行政區調整,自大松山劃出信義區獨立設區。如今兩區雖各展獨特城市風貌,在歷史與文化上卻緊密相連,也因此形成在信義區街景與地名中,至今仍處處可見松山痕跡的奇妙景象。二0二五「大松山千人走讀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瞞天過海真實版?2千萬畢卡索名畫離奇失蹤
[NOWnews今日新聞]西班牙警方正在調查追查一起畢卡索畫作失竊案,不翼而飛的是價值60萬歐元、約台幣2143萬元的《吉他靜物》(StillLifewithGuitar),這是畢卡索的小型水粉畫,於...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 天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1 天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離壩頂僅剩4.8公尺!立霧溪堰塞湖恐潰決 林保署急發第4次警報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日前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河道上出現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9)日已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進行即時監測,並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第4次緊急通報單及CBS簡訊警示,請民眾切勿靠近或進入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以及立霧溪沿岸,以策安全。
民視 ・ 8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最新!大雷雨狂轟北北基 持續時間全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最新消息,中央氣象署今(19)日上午9時27分針對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0時30分。對此,氣象署請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
民視 ・ 17 小時前
「最美檢察官」轉戰律師!事務所今開幕 司法界人士齊聚
有「最美檢察官」之稱的陳漢章卸下檢察官一職,正式投入律師界,並以全新身分攜手志同道合的司法官夥伴成立「敦合法律事務所」。今上午開幕典禮除見多名檢察官、法官、調查官、律師及警察送花祝賀外,不少企業界人士也特地到場,足見其在司法圈深厚的人脈與良好人緣,更有曾與他合作辦案的警界人士笑稱,「少了一位檢察官,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勢更大!光復節連假「更強東北風」殺到 各地低溫剩20度
氣象署指出,明後天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東部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
CTWANT ・ 9 小時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風神共伴發威! 6縣市大.豪雨特報 大雨至少下一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風神颱風共伴東北季風,帶來秋颱效應,雨彈狂炸北部地區及宜花。氣象署針對北北基宜及花東,發布大雨、豪雨特報。週一隨著東北季風再增強,雨勢、雨區都還會再擴大,北部、東半部地區,須嚴防致災性大雨。週三颱風雖然遠離了,但低壓帶持續影響,換句話說,這雨,至少得下一個星期。
民視 ・ 10 小時前
共伴效應發威 氣象署曝「這時間」影響最劇烈
即時中心/廖予瑄、陳治甬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將產生共伴效應,並在今(18)日下午說明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間。氣象預報員張承傳表示,受到東北季風加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後(20、21)日將伴隨共伴效應,降雨最明顯;直到週三(22日)、週四(23日)時,颱風才會逐漸遠離台灣、強度減弱,但迎風面仍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因此降雨機率仍偏高;雨勢將在週五(24日)、週六(25日)趨緩,而後下週日(26日)又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報到,下雨機率有機會比本週減少。
民視 ・ 9 小時前
魯丹橋新畫面曝! 堰塞湖溢流滿出成大瀑布
花蓮立霧溪,因為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在魯丹橋形成「瀑布」,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經過一早的暴雨,瀑布範圍變得更寬,水量也明顯變多;立霧溪流速也變得相當湍急,大雨也讓原本要進行破堤工程的人員,部分暫時撤退,甚至有工人目擊短短10分鐘內,就掉了4次落石,不過前進協調所表示,目前流量都還在立霧溪可承受的範圍,對下游聚落也沒有危險!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1招讓勞保年金多領182萬!月領、一次領哪個好?達人教1算法
想要退休生活無虞,勞保年金可得領對,選錯方式可能少領百萬元!勞保達人張祕書提醒,勞保請領方式分為一次領、月領,選對方式領勞保年金,可以多領182萬元。 壯世代想提前退休 一次領跟分次領哪個好?
健康2.0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