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災區協助救災 換鏟子機器人上場?四大難題仍待突破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近日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紛紛前進花蓮馬太鞍部落協助震後清理,自帶鏟子、徒手搬石,無私投入災區救援。他們的身影令人動容,也再次印證了「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不過,也讓人不禁思考:在AI時代,如果有「鏟子機器人」,能不能進入災區、主動救援?當人力有限、環境危險時,科技是否也能派上用場?
這個想像,正是全球人形機器人公司近年積極推動的目標。他們承諾未來幾年內,機器人將「改變勞動的本質」,進而成為各類現場工作(包括災後處理)的可靠助手。
產業下注:鏟子機器人量產在即?
IEEE Spectrum報導,從美國Agility Robotics的「Digit」,到Tesla的「Optimus」,再到Figure AI的機器人平台,各家公司都端出雄心壯志。Agility表示2025年將交付「數百台」Digit,並擁有年產能達1萬台的工廠;Tesla則預估2025年可量產5,000台Optimus,2026年擴產至5萬台。Figure則宣稱,2030年前可實現10萬台人形機器人部署的「可行路徑」。
根據美銀(BofA)與摩根士丹利的預測,2025年全球將出貨約18,000台人形機器人,2050年市場規模可能突破1兆美元,機器人數量將超過10億台。
這些數據聽來令人振奮,但現實是:目前人形機器人仍主要部署於極少數的「實驗性專案」,多數應用在物流或倉儲中,環境固定、風險可控。距離進入如地震災區、土石流現場這樣複雜又高風險的場域,仍有不小的技術與應用落差。
鏟子機器人的三大難題:需求、續航、安全
前Agility Robotics產品長Melonee Wise坦言,製造這些機器人並不是難題,真正的挑戰在於「市場需求尚未明確」。她指出,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個應用場景,會需要「一次部署數千台人形機器人」。工廠與企業期待的不是萬能助手,而是能「穩定、有效、低風險」完成特定任務的設備。
就電力來說,以Agility的新一代Digit為例,它具備90分鐘續航力,並可在9分鐘內快速充電。為了應對突發狀況(如避讓人員、閃躲障礙),系統需保留至少60分鐘的電量備用。因此,機器人實際連續作業時間可能只有30分鐘,然後就必須充電,對需要長時間運作的救災現場而言,仍是一大限制。
此外,工業用戶最關注的是可靠度。現今工廠標準為「99%正常運作率」,但每月仍可能有5小時停擺時間。若人形機器人導致生產線中斷,損失將以「每分鐘數萬元」計算。Wise指出,若要真正落地,機器人必須達到99.99%以上的穩定性,這對目前的系統仍是極大挑戰。
機器人不能跌倒:動態平衡的安全問題
在人類工作環境中,「安全」是人形機器人另個重要門檻。Boston Dynamics 的自主研發主管Matt Powers表示,他們正與Agility、Figure等企業共同制定「人形機器人國際安全標準(ISO)」,尤其針對「具有動態平衡能力的雙足機器人」。
這類機器人若遭遇突發事件(例如地面塌陷),不能簡單透過「斷電」處理,因為關機就會導致跌倒,可能危害人員安全,甚至引發更大風險。Boston Dynamics目前的做法是「限制機器人可進入的場域」,僅部署在無人空間或低風險環境中,逐步驗證其穩定性與控制邏輯。
換句話說,現階段的鏟子機器人,如果遇到真實災區的泥濘地形、未整理的瓦礫堆、甚至人群穿梭的混亂現場,恐怕還難以確保安全作業,何況是主動投入救援任務。
鏟子超人與鏟子機器人:未來可能,但現在還遠
儘管全球正掀起一波人形機器人創業潮,且資金源源不絕,專家提醒:我們仍需務實看待AI技術的發展。現階段的AI尚未能讓人形機器人真正具備「多工靈活應對」能力,大多仍須在固定任務中反覆訓練與調整。
Wise也直言:「大家以為靠AI就能解決問題,但目前的AI,還不夠穩定到可以應對災區現場這種複雜環境。」更何況,若需要人工一一設置任務、監控機器狀態,那人形機器人就失去了原本「解放人力」的初衷。
從感動到想像,鏟子機器人還在路上
花蓮馬太鞍災後,我們看見了鏟子超人的無私與行動力,也引發了更多關於「AI能否幫上忙」的討論。技術正在進步,機器人產業也正在醞釀爆發,但離真正能在救災現場取代人力的鏟子機器人,還有許多關卡要翻越,包括電力續航、即時判斷、環境適應與安全控管,這些問題也許短期之內無法解決,但長期來看,目前我們的付出與努力,都是必要的過程。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拼現金!中石化處分凱基金股票逾3.6億元 占資產比重逾四成
新壽深夜發布重訊!將與北市府協議終止地上權
鄉土劇不是演假的!南部老董臨終交棒 一筆爛帳害億萬家業直接砍半
中文怪物爆紅!網紅稅制跟進 財政部出手規範直播收入、跨境課稅
其他人也在看

他救災半天才休息!竟遭阿姨酸「作秀」還塞鏟子:鏟2下給我看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花蓮光復鄉遭堰塞湖溢流重創,全台各地鏟子超人都前往救災,不少藝人也低調幫忙,其中男星嘻小瓜在當地幫忙了好幾天。沒想到,他近日被1名阿姨當面指責「作秀」,還塞鏟子給他並要求「鏟給我看」,讓剛剛才忙完回來的嘻小瓜難以接受,直接當面反駁。他事後把整個過程拍成影片,坦言至今還是氣到發抖、很想哭,「如果你認識這個阿姨,請把她帶走!」
民視 ・ 9 小時前特斯拉機器人Optimus 傳卡關 暫停生產計畫 不利盟立、亞光等後市
外媒報導,特斯拉工程團隊考量旗下人形機器人Optimus手部與手臂設計遭遇重大技術瓶頸,無法實現人類靈活操作,決定暫停今...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
郝龍斌拚縣市長選舉南部至少拿下一都 鄭麗文喊2026翻轉台南灣
國民主席10月18日改選,進入最後黃金周,候選人郝龍斌、鄭麗文今天在政見說明會聚焦2026年選戰布局,鄭麗文認為,未來擔任主席將穩住北北基桃,深入並翻轉南台灣;郝龍斌則喊話,只要台南、高雄拿不下一都,就辭職負責。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花蓮洪災善款破11.5億 進生活支持關懷照護階段 (圖)
賑災基金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統計至13日募得超過新台幣11.5億元,家園慰助金陸續發放,開始進入第2階段支持生活、關懷照護。
中央社 ・ 2 小時前
中文怪物爆紅!網紅稅制跟進 財政部出手規範直播收入、跨境課稅
開YouTube、當網紅,是年輕一代心目中最理想、最「酷」的職業之一。近期來自法國的YouTuber 「酷」以全中文自製節目《中文怪物》爆紅,內容創意十足,引發各界熱議。他本人更直言,為了籌拍這個節目,明知虧損也義無反顧投入超過新台幣500萬元,「這是我夢想要做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盧廣仲濕貼身材全看光!被挑釁罕見「脫了」 親揭真相:假髮不透氣
盧廣仲日前壓軸「潮派鹿港音樂祭」開唱,由於這幾天氣候相當炎熱,演出時他唱到全身溼透、汗如雨下,最後實在熱到忍不住脫掉外罩的白色襯衫,他上半身只剩一件白色背心,罕見露出精壯手臂引爆台下歌迷情緒,氣氛超嗨。盧廣仲事後一本正經地說:「假髮不太透氣。」逗笑所有人。
鏡報 ・ 3 小時前
財富自由沒那麼難?月存1萬1就好!達人揭「這方法」:退休不怕沒錢花!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物價不斷上漲,連續4年通膨超過2%警戒線,讓許多人開始焦慮退休後錢是否夠花。根據財經作家雨果的推算,想要過上有尊嚴又不...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胡瓜率團慶《綜藝大集合》雙料入圍!阿翔偷抱怨:到哪都被問瓜哥
節目《綜藝大集合》雙料入圍「2025亞洲電視大獎」最佳益智遊戲節目、最佳娛樂節目主持人,主持人胡瓜、阿翔、賴慧如、籃籃以及郭忠祐今(13日)外景齊聚一同慶祝,民視團隊特地送上喜糖讓主持群分送給可愛的鄉親,沒想到剛好場地限制,民眾不好靠近,主持群便現場灑起糖果歡樂又超可愛,全場氣氛high到最高點。
鏡報 ・ 2 小時前
吳思遠獲全球前2%頂尖醫師科學家
宜蘭縣羅東博愛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吳思遠教授,長年專注於腫瘤放射治療、癌症研究及跨國臨床合作,已發表超過三百篇國際學術論文。近期美國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二%頂尖科學家」名單,吳思遠教授上榜,為台灣放射腫瘤界唯一入榜者,不只展現台灣癌症醫療研究實力,也顯現區域醫院也能享有國際級醫療品質。台灣醫學具國際水準已毋庸置疑,但醫界認為,吳思遠教授能並列全球前百分之二頂尖醫師科學家,對羅東博愛醫院而言別具意義,證明了憑藉專業與努力,區域醫院也能走上國際舞台,也彰顯羅東博愛醫院具備世界級臨床與研究實力。得知獲選後,吳思遠教授表示,這不僅是個人殊榮,更證明了台灣的放射腫瘤學已獲得國際醫學界的高度肯定。他也希望未來能持續推動跨國合作與創新研究,為癌症病人帶來更好的治療選擇,也讓宜蘭鄉親享有 ...
台灣新生報 ・ 2 小時前
川普根本沒急著達成協議!專家驚「居然沒看出來」:習近平朝中無人
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將從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商品額外課徵100%關稅,理由是北京擴大了對稀土元素的出口限制,中國商務部12日則回應「我們不願打,但也不怕打」。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就表示「習近平對川普又誤判了,居然以為川普急於達成協議」,直言習近平及他身邊的幕僚一再誤判,也顯示習近平「朝中無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台北室內合唱團首名駐團指揮家 許瀞心出任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13日電)應台北室內合唱團之邀,許瀞心2025年11月起將出任合唱團首名駐團藝術家與駐團指揮家,許瀞心表示,她每次聆聽合唱團演出都很感動,期待與合唱團在當代新音樂的合作。
中央社 ・ 2 小時前
9月營收月增107%!十銓已連7漲今又飆漲停「千張排隊搶進」 記憶體股一片綠中逆勢勁揚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台股上市指數今(13)日以下跌539.32點至26762.6開低後,最低一度下跌831.48點至26470.44點,雖然盤中跌幅有所收斂,但仍維...
FTNN新聞網 ・ 10 小時前
花蓮縣府盼「中央主導撤離」 季連成怒:中央只是協助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嚴重災情,復原工作與制定新的疏散撤離計畫,都是災後重要工作之一,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上午在記者會前,與縣府代表對話展露嚴肅態度,他證實花蓮縣府的撤離計畫已經大致定案...
華視 ・ 5 小時前
MLB季後賽/「全壘打王」洛利炸追平轟 生涯在藍鳥主場14戰敲9轟
美聯冠軍賽首戰,兩隊得的第1分都是靠全壘打,藍鳥靠「春天哥」史普林格(George Springer)「首局首打席首球」開轟取得領先,水手靠本季大聯盟全壘打王洛利(Cal Raleigh)季後賽第2轟幫助球隊追平,在洛利帶領下,水手單局2安、1保送,2:1逆轉藍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輝達總部怎麼走?黃仁勳話中露端倪!北市新壽T17T18合意終止協商若破局…T12松南營區誰勝算大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今年5月,宣布海外總部要落腳北士科T17、T18,並與新壽簽訂MOU,卻沒想到時隔5個月進度是零,中間的紛擾一度讓輝達發函請北市府尋找替代方案,因此出現T12以及民生社區松南營區兩個備案。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5 小時前焦點股》0050:台股大跌 散戶閉眼搶進
台股大跌最佳選擇就是搶進元大台灣50ETF(0050)!面對中美在月底APEC會議前變臉,美股跳水、台積電ADR也重挫,市場預估今日跌幅恐逾千點,然不少名師昨日建議,開盤大跌時搶進元大台灣50ETF就對了,截至10:57分為止,0050成交量位居排行榜第二,成交量超過18.8萬張,暫報60.45元、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外資重砍563億 台股驚險止穩僅跌378點/國安基金未出手?專家指不與民爭利才是專業/稀土禁令升級 中美「礦戰」威脅全球供應鏈|Yahoo財經掃描
中國大陸於9日宣布擴大稀土出口管制,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宣布自11月起,將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並揚言取消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美中貿易戰火再起,引爆市場恐慌,避險情緒升溫。美股四大指數全面走低,道瓊指數大跌878.8點,標普500指數下跌2.71%,那斯達克指數重挫3.56%,費城半導體指數更暴跌6.33%。科技龍頭股成為重災區,輝達大跌逾6%、超微下滑逾5%,蘋果與微軟亦走低逾3%,台積電ADR同步回落逾4%,顯示市場對關稅衝擊與供應鏈風險的憂慮正急速升溫。亞股今日同樣走跌,日股下挫491點,韓股走弱,港股重跌400點,陸股則相對抗震小跌7點,顯示區域市場普遍承受中美角力升溫的壓力。台股今(13)日亦難逃震盪,盤中一度重挫逾800點,終場收在26,923.42點,下跌378.50點,成交值放大至5,853.69億元,仍展現一定支撐力道。權值股台積電(2330)收跌15元至1,415元,市值回落但跌勢收斂。盤面焦點部分,記憶體族群震盪走跌,華邦電(2344)爆出39.7萬張大量、南亞科(2408)、力積電(6770)亦交投熱絡。逆風中仍有亮眼個股逆勢上攻,綠能族群森崴能源(6806)亮燈漲停,軍工概念股雷虎(8033)、亞航(2630)、台船(2208)買盤湧現,顯示政策題材與基本面支撐的標的仍吸引資金進駐。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5 小時前
【9月ETF定期定額風雲榜】「主動ETF」00981A首度進榜! 0050月增5.2萬人破50萬大關新高
證交所公布9月ETF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元大台灣50(0050),單月大幅成長5.2萬戶,總人數突破53萬大關,再創ETF全新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主動式ETF統一台股增長(00981A)首度入榜。
Yahoo奇摩股市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