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炸物還可怕!研究揭「你每天都在做的這件事」做錯超傷心臟 很多人都中
你可能以為,動脈硬化是「膽固醇太高」、「吃太油」的結果。但2025年《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AHA)的一項研究,卻揭開一個令人頭皮發麻的真相——你沒刷乾淨的牙,可能正在慢慢堵住你的血管!
震撼發現:動脈斑塊裡有口腔細菌DNA
重症醫師黃軒分享,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分析了超過200份動脈斑塊樣本,結果發現:
.65% 的斑塊中檢測到細菌DNA
.其中 42% 竟來自口腔鏈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
這些細菌平時安分地待在牙齦縫裡,一旦牙周出血或發炎,它們便趁機潛入血液,黏附在血管內壁上。隨後形成「生物膜(biofilm)」——像是隱形的保護罩,不易被免疫系統察覺。
它們潛伏多年,慢慢釋放發炎分子,侵蝕血管壁。當壓力、感冒、或免疫力下降時,這些細菌就會「甦醒」,引爆局部發炎,使動脈斑塊破裂、血栓生成,那一刻,就是心肌梗塞爆發的瞬間。
研究者指出,這些細菌會啟動 TLR2受體信號通路,誘發免疫過度反應,是動脈硬化惡化的重要推手。
好好刷牙=好好護心
多項世代觀察研究指出,刷牙頻率過低(每天一次或更少)與心血管事件風險上升有關。例如在日本一項超過71000人的研究中,每天一次或更少刷牙:
.腦中風風險增加22%
.如果已經是冠心病的患者中,又不愛刷牙,其 重大心血管事件風險,增加了更高達到70%
多項大型研究也顯示,每天刷牙三次的人,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降低,且風險下降呈劑量反應關係。
頻繁刷牙(≥3次/天)與心房顫動、冠心病、腦中風等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降低相關,其平圴風險下降幅度約為10%-15%。
研究人員提醒,我們長期將心臟病歸咎於膽固醇與生活習慣,卻忽略了細菌在牙齒的角色。這項發現,改寫了心血管疾病的成因。
糖尿病風險、也跟著降
南韓2023年發表於Diabetes Care的全國性世代研究,研究團隊解釋不同年齡層刷牙頻率與糖尿病風險降低的關係。主要認為:
.年輕族群(51歲以下):因基礎炎症負荷較低、口腔微生物組較穩定,刷牙三次每日能更有效減少口腔致病菌、降低全身性慢性炎症,進而使糖尿病風險降低幅度較大(14%)
.年長者(52歲以上):因口腔及全身慢性炎症累積、牙周病及牙齒缺失比例較高,刷牙雖仍有保護作用,但降低幅度較小(7%),可能因年齡相關的免疫功能下降及既有代謝異常,使口腔衛生改善對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相對減弱
刷牙頻率提升可減少口腔鏈球菌等致病菌進入血流,降低動脈斑塊細菌DNA檢出率,減緩發炎反應,這一機制在年輕族群效果更顯著。整體而言,口腔衛生習慣的改善對糖尿病預防在不同年齡層均有益處,但年齡越輕,效果越明顯。
刷牙頻率與糖尿病間的連結,可能源於全身慢性炎症。口腔細菌會進入血液,影響胰島素敏感性、促進發炎激素上升,使血糖代謝失衡。因此,乾淨的口腔,其實就是低發炎反應的身體。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刷牙前牙刷要「弄濕or不弄濕」?醫給答案了 小心害你愈刷愈髒
·多數人都在做的「2潔牙動作」錯了! 把泡沫漱光光秒中
其他人也在看

陰道炎反覆感染1行為越洗越癢!新研究揭這種治療最有效復發率↓60%
最近在社群上,女性討論度最高的健康困擾之一,就是「私密處反覆感染」。很多女性分享自己明明衛生習慣很好、天天清潔,也已要求另一半徹底做好清潔,卻仍然反覆出現搔癢、...
早安健康 ・ 1 天前
發熱衣會過期?UNIQLO揭「保存期限」,從標籤1細節檢查生產年份...醫點名4類人不適合:越穿越癢
天氣逐漸變冷、冬季來臨,發熱衣成為台灣民眾禦寒必備單品。不過,你知道發熱衣其實「會過期」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發熱衣並非「用不壞就能一直穿」,而是存在「有效期限」與保養細節,甚至會影響保暖功能的關鍵。 以UNIQLO為例,官方曾說明發熱衣其實有「保存期限」,使用年限約為3個冬季,過期後保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民眾應注意發熱衣的製造年份、合身度,以及正確清洗方式,才能確保其保暖效果持續發揮。
今周刊 ・ 18 小時前
認真飲控、少吃體脂卻很高?營養師點名「6類食物」害的 水果也踩雷
就算平時的飲食總量較少,仍可能面臨「體脂過高」的窘境?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診間近期有一50歲中年女性患者,平時總量偏少,體脂肪卻高達40%。進一步問診後發現,雖然該患者一天僅吃兩餐、進食量也很少,但喜歡每天吃點餅乾、搭配含糖手搖飲的飲食內容,應是造成其體脂居高不下的主因。 吃很少不代表就會瘦 6件事讓體脂肪「默默飆高」 嫚嫚營養師解釋,男性與女性的體脂肪,若分別大於等於25%、30%以上,就算是超過正常標準,需要透過嚴格的飲食計畫加以改善。除了失衡的飲食內容,以下不良習慣同樣也是造成體脂肪過高的潛在因子: 1、攝取過多熱量:飲食內容中多餘的熱量都會轉化成脂肪堆積,同時增加「體重」及「體脂」。2、過多精緻澱粉:攝取過量的含糖飲料、餅乾甜食,以及多勾芡食物如羹飯、羹麵,都容易引起血糖飆升、刺激脂肪堆積。3、愛吃宵夜點心:「吃飽撐著」就馬上躺床休息,意味著能量消耗減少,容易增加脂肪堆積。加上大多數民眾的宵夜選擇往往為高熱量或重口味食物,像是鹹酥雞、雞排、烤肉、泡麵、洋芋片,熱量攝取容易大幅超標。 4、飲用過量酒精:1克酒精約等於7大卡熱量,而飲酒行為除了增加熱量攝取也會讓人「食慾大開」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快訊/法官判了!黃子佼二審刑期出爐
黃子佼因持有2259部未成年性影像,一審遭判8個月徒刑,經上訴後,其律師昨(24日)發布聲明已與全數被害人和解,為二審判決投下變數。二審法官今早依個資法,判處黃子佼1年6月,緩刑4年。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他打免費FaceTime「苦吞5700元帳單」 一票人不知慘中招
蘋果視訊通話軟體「FaceTime」在全球擁有龐大用戶,日前卻有民眾發現,只要將手機升級到iOS 26,系統會在未提示下變更設定,免費通話自動變成一般電信付費電話,害原PO慘噴5700元,連帶釣出一票苦主也在不知情之下荷包大失血,而解決方式也隨之曝光。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6 小時前
抗老、美白都靠它!維生素C+E是最佳保養拍檔
想要皮膚透亮、延緩老化,其實不一定要靠昂貴保養品。許多研究證實,從日常飲食攝取足量的抗氧化營養,可以幫助皮膚對抗紫外線、減少黑斑生成、促進修復,甚至維持身體年輕的生理機能。其中,維生素C與維生素E更被稱為「黃金保養組合」,有效幫助肌膚抵禦外力傷害、維持彈性與光澤。 維生素C:促進膠原蛋白、美白、防曬的平民級美顏聖品 維生素C能促進膠原蛋白生成,提高皮膚對紫外線的保護力,也能美白、淡化黑斑與雀斑。此外,它能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免疫力並強健骨骼,可說是身體內外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 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深綠色、黃色及紅色蔬果都含量豐富,例如:菠菜、青椒、紅椒、黃椒、奇異果、柑橘、檸檬、番茄。 維生素E:強效抗氧化、延緩細胞老化,維持肌膚彈性 維生素E具有強大的抗氧化能力,能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產生,而這些脂質正與老化、動脈硬化與癌症等有關。補充維生素E能延緩皮膚細胞衰老、讓膚質更有彈性、減少皺紋,也能強化身體細胞對自由基的抵抗力。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小麥胚芽油、大豆油、橄欖油、玉米油、全穀類、堅果、蛋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超人村長積勞成疾!膽囊炎發作像胃痛嚴重卻要命,兩個最大不同別輕忽
今年9月底,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而位於光復鄉大馬村的村長王梓安因為在第一時間就即時撤離居民,讓整個部落倖免於難,被稱為「超人村長」。然而長期在救災上勞心勞累...
早安健康 ・ 20 小時前
老了回春有解方!研究揭「它」能激活免疫系統:4個月見效
中年人常感嘆免疫力下降,但醫師張家銘表示,一篇今年新發表的文章指出,免疫系統老化到一個階段後,不只防禦力下降,還會引發慢性發炎,但此狀態可被「運動」逆轉,只要連續12週,每週3~5天,每天30分鐘運動,例如快走、有氧、慢跑或肌力訓練,免疫系統就會年輕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睡前在被窩滑手機,糖尿病風險增67%!醫揭「夜間亮光」影響血糖代謝
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一不小心沒關燈就睡著,小心夜間亮光影響,恐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手機裡的藍光會刺激眼睛,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優活健康網 ・ 22 小時前新型AI系統精準分析血球 有望改變白血病診斷方式
英國1項研究推出1種名為CytoDiffusion的新型人工智慧系統。該系統能比人類專家更準確、更一致地檢查血球形狀和結構,可能會顯著改變白血病等疾病的診斷方式。該研究發表於自然.機器智能期刊上。根據科學網站《SciTechDaily》報導,識別血球大小、形狀和整體外觀的細微差異,對於診斷血液疾病至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1 天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東南亞尋歡「打炮團」爆HIV感染 篩檢後又1人中鏢
台灣愛滋病毒(HIV)感染人數持續攀升,醫界對年輕族群感染率上升感到憂心。日前一群由香港、台灣人組成的「打炮團」因成員確診HIV而集體求診,最終另有一人確認感染。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6 天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1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日本研究證實!「1發酵物」能防失智:一週一次就見效
年紀越大,得失智症風險越高,但一項日本研究顯示,相較於完全不吃起司的老人,每週至少吃一次起司的老人罹患失智症的比例較低。日本學者認為,此項研究與過去觀察性研究的結果一致,都顯示吃乳製品有助於減緩老人的認知退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贏過地瓜!「這澱粉」抗老化、控血糖、改善腸道:還超級護眼
許多人擔心澱粉不利減重,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建議,不妨吃富含花青素與膳食纖維的「紫薯」,它雖屬澱粉類,但抗氧化能力強、纖維含量高,有助於抗老、延緩血糖上升,堪稱超級食物。國健署也表示,花青素能保護眼睛、降低發炎、改善腸道菌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木耳配3菜秒變養血管料理!醫教夏至養生2重點 1飲品過量超危險
酷暑季節如何養生?夏至時節的氣溫持續攀升,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不適,甚至引發焦慮與煩躁。中醫師指出,這時民眾可透過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功效的食材來養生,同時也要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不然容易加重心血管負擔
健康2.0 ・ 1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