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市府推動「環淨有你 桃園升級」計畫 張善政:跨局處打造市民有感潔淨城市
桃園市長張善政2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環保局「環淨有你 桃園升級」專題報告後表示,市容維護是城市門面,更是市府施政的重要一環。桃園在環境品質提升上已展現具體成效,市府團隊將持續精進、深化行動,讓市民切實感受到城市改變,並以具體行動推動潔淨城市的永續發展。
環境管理處副處長沈妙徽表示,「環淨有你 桃園升級」計畫自今(114)年7月1日啟動以來,以跨局合作為核心策略,針對民眾陳情熱點進行強力治理。中壢中平商圈每兩週辦理聯合稽查,有效改善街道髒亂與雜物堆置;大溪老街商圈導入公私協力與自主管理機制,陳情案件減少三成;蘆竹長興路段結合科技執法與志工通報,陳情下降近六成。整體而言,透過各局處共同努力,今(114)年度陳情案件數較去(113)年同期下降6%,展現跨域整合的治理成果。
環保局指出,為強化執法與制度基礎,市府自7月起全面調升六大類污染罰鍰至2,400至3,600元不等,並預計於11月送請市議會審議「囤積物處理自治條例」及「公共區域廢棄車輛清除及處理自治條例」,以補足現行法規不足問題,並提升執行效率。環保局同時持續推動智慧公廁與性別友善廁所建置,桃園讓清潔隊員票選「清潔隊員節」過節方式,對清潔隊員的多項福利也領先其他縣市,讓第一線人員在更安全、完善的工作環境中持續為城市清潔努力。
環保局進一步指出,桃園的環境治理成效也獲國際肯定,韓國梁山市長率團實地參訪本市資源回收細分類廠,對其高效率運作及完善管理表達讚賞,並肯定桃園在資源循環方面的先進經驗;澳洲洛根市長率團來訪,實地了解桃園市垃圾清運作業與智慧清運系統,對桃園在廢棄物管理及環境治理上的創新作為給予高度肯定。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推動大車加裝行人偵測設備 避免內輪差造成憾事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2)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警察局及交通局「智慧運用科技執法,永續提升行人安全」專題報告後表示,大客車及大貨車轉彎時的視線死角與內輪差為行人事故主因之一,市府除持續推動大型車輛加裝行人偵測系統,以降低內輪差造成的事故風險外,後續也將檢討相關法源並完善獎懲機制,提升大貨車及砂石車業
桃園電子報 ・ 18 小時前

民進通過2026縣市長首波提名 賴清德盼為地方創新局
2026選戰號角響起!民進中執會今天(22日)通過首波2026縣市長提名,兼任民進主席的賴清德總統親自宣布,提名立委陳瑩參選台東縣長、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立委王美惠參選嘉義市長,以及提名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賴清德期許這4位戰將加倍努力、勤走地方,為地方開創新局。 民進22日召開中執會,會中通過2026年縣市長首波提名案,包括徵召立委陳瑩參選台東縣長、立委何欣純參選台中市長、立委王美惠參選嘉義市長,以及徵召律師林國漳參選宜蘭縣長。 民進中執會後也召開提名記者會,兼任民進主席的賴清德總統親自介紹4位被提名人出場,並為4位戰將繫上競選背帶,展現團結氣勢。 賴清德一一介紹這4位戰將的豐富經歷,以及對家鄉擘化的願景,強調他們長期深耕地方,十分瞭解縣市發展所需,都是深受肯定的卓越人才。賴清德說:『(原音)4個縣市長提名人選,他們都是縣市的好人才,為台灣勇敢承擔,也已經捲起袖子準備為地方做事團結拚未來,其中3位是國會戰將、另一外是在地方備受推崇的法律人。』 賴清德也指出,他從政以來,深知成功的國家治理,可以造福人民,幫助國家整體發展,而一切的政治治理,都是從地方開始,有好的地方政治
中央廣播電台 ・ 18 小時前
桃園興建成功二橋一波三折 住戶不滿市府先斬後奏將陳情
桃園區三民路、成功路、長壽路五叉路口是往來桃園、龜山要道,多年來交通尖峰時段塞車嚴重,為此市府計畫興建成功二橋解決塞車問題,施工期間可能受影響的包含桃園高中、三聖幼兒園及山知間社區,工務局於9月25日與社區召開說明會,現場罵聲連連,工務局允諾2週後再度召開說明會也跳票,直接宣布28日動工,引發社區跳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
傳新壽決定合意解約 北市議員樂見:期待達成三贏發展
輝達預定在北士科T17、T18設置總部,但與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協商陷入僵局至今未解,不過22日傳出新壽內部已決定合意解約,將於今日下午4點半宣布。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希望新壽最後一刻真能釋出善意的球,「畢竟從頭到尾,都在一念之間」,她表示,雖然北市府有準備面積更大的備案基地,但程序都要時間,她期待新壽的決定,可達成市府、輝達、新壽的「三贏」發展。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豪雨狂炸!新北汐止傳多處坍方、崩塌 泥水淹民宅畫面曝光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豪雨下不停!今(22)日新北市汐止區長春里傳出多處路段坍方、崩塌,甚至有黃濁的泥水沖入居民的家中,民眾趕緊拿起掃把,將泥水掃出門,相關畫面也隨之曝光。
民視 ・ 18 小時前中國對美船隻徵收特別港務費 中國港口現擁堵
中美就港口船運掀起新一波交鋒。外媒22日引述船舶追蹤平台Kpler數據顯示,截至19日當周,船隻在抵達中國港口後,平均需要2.66天才能進入泊位,比此前一周耗時多出17%,創今年最長時間。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光復節連假「北岸兜兜」 3大觀光圈華山園區熱鬧開市
交通部觀光署每年一度的「區域觀光圈市集日」,由「北區」將於10月24日至26日接棒舉行,交接的在地長官們開心擺出主題「兜」的姿勢,宣布3天活動即將展開。主辦單位除了集結該區域內「三大觀光圈」山海風情外,並邀請72個攤位進駐綠色市集,規劃主舞台11組表演團隊不間斷演出,現場還設有「拍貼巴士」「沉浸式主題展」與「手作體驗」,完成「集章觀光護照」還有機會抽交通、住宿票券,歡迎民眾在都會區內一站式感受台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別再打卡了!太魯閣堰塞湖危險區被當景點 「外國人也來看」警全英文苦勸
玩命打卡看堰塞湖?近日因豪雨不斷,導致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形成堰塞湖,為防止意外,公路總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宣布持續封閉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路段,並實施交通管制,嚴禁車輛與遊客進入。然而封路消息傳出後,不少民眾與遊客前來「看熱鬧」,甚至駐足觀望立霧溪水勢,警方緊急升級戒備,加派人手在太魯閣閣口設立巡邏點,針對逗留民眾進行勸導與驅離。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3 小時前
以油充電續航325公里不焦慮!三陽「PE3增程式電動機車」亮相、四大關鍵技術全揭密
SYM三陽工業今日公開發表新世代「PE3增程式電動機車技術」,並亮相全新概念原型車;集結「ISG智慧整合啟動發電系統、軟碳鋰三元電池模組、多元充電模式、側掛馬達高效率驅動」四大技術,主打「以油充電、全時電驅動」核心設計,既能兼顧純電騎乘的寧靜平順,又能享有燃油車的便利性。
Zeek玩家誌 ・ 1 天前
連日豪雨何時放晴?氣象署曝這天「明顯趨緩」 今2縣市雨更大
雨彈炸不停!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天氣仍受到東北季風及低壓帶雙重影響,氣象署持續針對新竹以北、宜蘭及花蓮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大台北山區降雨劇烈,明顯趨緩可能要到週六。至於台灣東邊的低氣壓是否成颱,氣象署認為機率較低,不過會持續留意最新動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為何沒放假?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 災防辦澄清:未達標準
首次上稿:10/21 09:03更新時間:10/21 15:00(更新台北市災防辦澄清聲明)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北台灣持續降下大雨,但雙北市政府堅持正常上班、上課,引發民怨沸騰,網友灌爆蔣萬安、侯友宜臉書;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證實,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已超過350毫米的法定放假標準。對此,台北市災害防救辦公室稍早發布兩點聲明澄清,強調雨量預測皆未達停班課的標準,「北市平地最大降雨量428毫米」指的是10月19日18時至21日7時,共計37小時累積雨量。
民視 ・ 1 天前
豪雨警報明天解除!氣象署估雨勢將緩 未來一周天氣一次看
連日豪雨造成北北基宜桃多地傳災,好消息是明(23)日氣象署預計解除豪雨警報。氣象署資深預報員葉致均指出,雖然仍有降雨,但雨勢已明顯趨緩,今晚過後將停止加強作業。不過,他也提醒,東北季風仍強、沿海風浪偏大,民眾海邊活動務必注意安全。(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雨神不想走!最新雨量預測出爐 「雙北、桃園、宜蘭4地區」達停班課標準
連續豪雨襲擊北台灣,因為東北季風及低壓帶的雙重影響,台灣北部地區及東北部地區遭到雨彈狂炸,總雨量上看1100毫米。中央氣象署今天(10/21)下午4點公布最新雨量預測,今天晚間8時至明天晚間8時,有4縣市山區雨量仍達停班課標準,雙北市山區24小時雨量上看400毫米,宜蘭山區也有450毫米。是否停班停課,依照各縣市政府決策公布為準。
太報 ・ 1 天前
台北暴雨不停!氣象粉專揭「輸水怪獸」路徑 10/24前仍偏濕涼
受到東北季風及低氣壓影響,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也表示,台灣東邊近海的低壓擾動97W,不斷為東部、北部沿海輸送水氣,24日前仍會是偏濕涼的天氣型態。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吹啊! 擎天崗狂飆超大豪雨 韓國旅客:想下山
受共伴效應影響,陽明山擎天崗兩天雨量突破700毫米,成為全台雨量之冠。持續大雨強風導致現場霧濛濛一片,路邊號誌被吹倒,道路邊緣甚至形成小瀑布景觀。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世界首批土魠魚人工種魚!台灣養殖技術大突破 土魠魚可望人工養殖
土魠魚是每年過年常見的菜餚,不過因過度捕撈和氣候變遷影響,產量銳減。農業部水產試驗所在112年5月成功獲得土魠魚受精卵並培育魚苗至孵化後第50天,創下世界紀錄。近期更進一步掌握土魠魚陸上養殖技術,目前
健康2.0 ・ 1 天前
半路殺出程咬金!北部強降雨時間延長 大雨一路下到這時
半路殺出程咬金!今日(10/22)北部及東北部持續降下豪大雨,氣象署一早也針對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分析師廖于霆指出,受到台灣東方近海低氣壓影響,北部、東北部強降雨減緩時間將往後延,預估週四、週五雨勢略緩,但仍有大雨到豪雨,週六、週日水氣才會明顯減少。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