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農業局攜手海大研究團隊辦理「守護溪流生態系,找回原生魚的家」
▲新北市號召46位釣魚超人,齊力守護溪流生態。(圖:新北市農業局提供)
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的北勢溪水質乾淨,水岸植被豐富,是許多原生魚類的良好棲地。惟近年來發現有外來種魚類入侵,造成原生魚類生存壓力。故新北市農業局十九日表示,號召坪林在地鄉親,於十八日辦理「守護溪流生態系,找回原生魚的家」活動,清除外來種魚類合計108尾,還給原生魚類安全的棲地。
為了守護溪流生態系,農業局於七月先後在坪林舉辦二場講座,邀請到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的葉明峰助理研究員及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義雄教授,分享溪流生態保育與封溪護漁、北勢溪之溪流魚類資源現況及生態威脅,讓在地居民認識健康生態系的特性及封溪護漁的重要性、坪林在地有哪些珍貴的原生魚種,以及入侵的外來魚種。
建立起先備知識後,便號召坪林居民捲起袖子,親自參與「守護溪流生態系,找回原生魚的家」活動,同時再次邀請到陳義雄教授及其團隊協助參加者辨識外來魚種,並逐一為每隻魚做紀錄,不僅留下移除成果,也能更確切了解外來魚類入侵的程度。
新北市政府農業局更率六都首度啟動長達十四個月的原生魚類調查及外來魚類移除計畫,選定坪林北勢溪的其中1條上游金瓜寮溪當示範區域,委託陳義雄教授團隊持續監測坪林水域魚類族群動態,並計畫未來辦理在地生態復育活動。
農業局也製作坪林區常見外來種魚類簡介展板及宣傳摺頁,免費發送民眾介紹外來種魚類的外型特徵、習性、對原生生態系的危害,以及與易混淆之原生種的對照等,讓在地居民更認識家園的現況,不只看見河裡有魚,更能辨識河裡的魚種,激發在地居民對坪林的愛心與熱心,同心協力守護坪林生態。
例如常見的外來種魚類吳郭魚,其性兇猛,領域性強,以浮游生物、藻類、水生植物碎屑、腐植質及小型動物等為食,不僅會跟原生魚類競爭食物,也有捕食原生魚類的紀錄。且吳郭魚會挖掘巢穴產卵,造成水質混濁,環境適應性又強,耐汙染、低溶氧及混濁水,對疾病的抵抗性高;繁殖力也強,生長快速,對原生生態系實為一大威脅。
農業局長諶錫輝表示,坪林擁有山林水源與溪流生態,是新北市珍貴的自然資產,外來種魚類看似無害,實則對原生魚種與整體水質造成長期衝擊。政府不能單打獨鬥,更仰賴在地居民的參與與支持,希望透過這場清除行動,不僅移除外來種魚類,也能凝聚社區力量,培養大家對水域生態的認識與責任感,一起讓坪林溪流更加健康、清澈,成為市民驕傲的自然景觀。
其他人也在看

新北市美術館深化館校合作 以藝術共學打造創意教育風景
新北市美術館自籌備期間即啟動「館校合作計畫」,致力將藝術教育向社區與校園延伸,推動藝術生活化。今年持續深化計畫,並於十八日舉辦「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展覽開幕,邀請合作學校—復興國小、埔墘國小與成福國小的校長與師生共同出席,場面熱鬧溫馨。自新美館以「看得見看不見的美術課」為起點,邀請藝術家從創作經驗與新北地域特質出發,開發適合國小學生的課程,並實際於校園實施。拇指世代的學習想像延續多年教育實踐,今年館校計畫以「拇指世代:點擊以開啟」為題,由策展人蔡家榛、李佳霖共同策劃。「拇指世代」一詞源自法國哲學家MichelSerres的《拇指姑娘》(PetitePoucette),象徵新世代以拇指操作手機與世界互動的生活方式,亦反映當代學習與思考的轉變。策展團隊以此為出發,思考當代孩 ...
台灣新生報 ・ 10 小時前
台灣大賽/昨輸球中信變陣求勝王政順先發 樂天林政華取代何品室融
2025中職36年台灣大賽兩隊先發陣容都有變動,昨(18日)0:3輸球的中信兄弟,今天(19日)由王政順、詹子賢分別取代岳東華和曾頌恩在二壘和左外野的守備,樂天方面捕手改由宋嘉翔搭配威能帝,昨天扛先發中外野的小將何品室融今天改從板凳出發,由林政華先發。
太報 ・ 10 小時前
衛福部擬修法「消滅直美」 醫美產業支持:需有訓練的醫生把關
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日前宣示要消滅國內「直美」現象,要求醫師須經過2年完整一般醫學訓練(PGY)後,才能提供醫美服務,台灣醫用雷射光電學會認為,經過2年訓練,再提供民眾醫美服務是合理的,有安全保障,才能與韓國等國際競爭,衛福部公告相關修正內容後,學會一定支持。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鄭麗文當選新任主席 朱立倫:將以志工角色傳承經驗、盼國民更團結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在昨日(18日)晚間揭曉,由鄭麗文以過半得票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但內對於鄭麗文當選仍存有疑慮,國民主席朱立倫今日(19日)受訪時強調,國民現在「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不要讓對手見縫插針」,將以「永遠的志工」自許,讓經驗傳承下去。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由前立法委員、候選人鄭麗文以過半得票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依照務規劃,21日將公告當選名單,22日提報中常會核備後,並於11月1日召開全國代表大會,完成新舊任主席交接。 卸任在即的國民主席朱立倫,今日(19日)出席「台灣光復八十週年紀念歷史專題講座」前受訪表示,自己未來在國民的最佳角色是「永遠的志工」,將持續投入國民內服務,同時協助培養年輕世代參政,將經驗傳承下去。他強調,2026年地方大選即將展開,許多年輕人將投入選舉,他會全力協助,盼國民能一代比一代更強。 不過國民內對於鄭麗文過去立場上過於「紅統」,才剛當選就傳出「內互打」的聲音。對此,朱立倫表示,國民內「最重要的是團結一致,不要讓對手見縫插針」。他並祝福鄭麗文能帶領國民「更團結、更好、更強」,同時兼顧在野監督與朝野合作,以「中華民國」為
中央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
大媽逼孕婦讓座!怒嗆「別再生了」:反正也不會教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的大眾運輸交通工具上,因「優先席」引發的衝突事件層出不窮,繼日前1名台大高材生出腳踹飛婦人後,近日又有位孕婦在搭乘台鐵時,被1名老婦人要求讓座給另1位老伯,孕婦則以有孕在身拒絕讓座,沒想到老婦人被拒絕後竟脫口嗆「有沒有良心」,甚至要她不要把小孩生下來,開酸「生了也不會教」,影片曝光後引發熱議。
民視 ・ 9 小時前
災後重建路迢迢!新北耗資2.5億整治野溪 山陀兒颱風18處災損終宣告竣工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新北報導近兩年台灣各地受到颱風、地震等天災考驗,去年10月山陀兒颱風侵襲,就造成新北市萬里、金山、石門、三芝及淡水等北海岸地...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秋末虎頭蜂性情最凶暴 新北坪林7登山客遭蜂群襲擊
新北市坪林山區發生蜂螫事件,今中午11時許,坪林區鷺鶿岫4號之1的土地公廟附近,有7名登山客遭虎頭蜂群襲擊,消防人員獲報即刻趕抵,將7人送醫,所幸均為輕傷,經救治後無大礙。據悉,這6男1女共7名登山客,循登山步道一路走,經過土地公廟時疑似驚擾到附近的虎頭蜂窩,隨後竄出10多隻虎頭蜂對著7人就是一陣螫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離壩頂僅剩4.8公尺!立霧溪堰塞湖恐潰決 林保署急發第4次警報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日前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河道上出現堰塞湖,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9)日已會同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進行即時監測,並對高風險區域發布第4次緊急通報單及CBS簡訊警示,請民眾切勿靠近或進入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燕子口步道西口)以東路段,以及立霧溪沿岸,以策安全。
民視 ・ 6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最新!大雷雨狂轟北北基 持續時間全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最新消息,中央氣象署今(19)日上午9時27分針對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0時30分。對此,氣象署請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
民視 ・ 16 小時前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壩體恐突然潰決 下游居民估安置5天
[Newtalk新聞]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立霧溪上游「燕子口堰塞湖」情勢持續緊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昨(18)日晚間發出紅色警戒示警,指堰塞湖壩體短期內可能因滲流或溢流而潰決,不過經過連夜監測,觀測到水流從壩頂緩慢外泄,下游水勢暫未明顯變化,被撤離的居民今(19)日上午獲准在警方戒護下短暫返家取物。 林保署花蓮分署指出,17日晚間起立霧溪上游的堰塞湖水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再回流溪道,但18日觀察到壩底滲流量明顯增加,水位持續緩升,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專家研判,若降雨增加,恐在短期內發生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原規畫由機具降挖壩體引流,但因落石頻繁影響作業進度,工程人員仍正向上推進。 氣象署預報顯示,隨著東北季風增強、與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產生共伴效應,20至21日東北部與東部山區將有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立霧溪上游集水區若降雨明顯,恐再加劇壩體壓力,林保署強調,正密切監測堰塞湖水位與流量變化,視情況隨時通報與應變。 目前下游秀林鄉民樂、民有部落等居民仍暫時安置於秀林國中,秀林鄉長王玫瑰表示,居民撤離時倉促未攜帶衣物,經昨晚會議決議,今天上午在警力陪同下開放30分鐘返家取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風神+東北季風」雙重夾擊!專家:台灣正式換季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於昨(18日)凌晨正式生成,而據中央氣象署預報,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及一波帶有冷空氣的「東北季風」南下影響,自今(19日)起全台大變天,豪雨、強風大浪、轉涼一次報到。就有氣象專家發文宣告「正式換季!」,並示警此次雙重氣流夾擊台灣的影響,其中最新的「雨彈狂炸警戒區」也曝光了。
民視 ・ 17 小時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後天雨勢更大!光復節連假「更強東北風」殺到 各地低溫剩20度
氣象署指出,明後天桃園以北、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北部山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的機率,其中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東部山區有局部豪雨等級以上降雨發生的機率,竹、苗、東南部地區及中南部山區有短暫陣雨,並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其他地區亦有局部短暫...
CTWANT ・ 7 小時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風神共伴發威! 6縣市大.豪雨特報 大雨至少下一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風神颱風共伴東北季風,帶來秋颱效應,雨彈狂炸北部地區及宜花。氣象署針對北北基宜及花東,發布大雨、豪雨特報。週一隨著東北季風再增強,雨勢、雨區都還會再擴大,北部、東半部地區,須嚴防致災性大雨。週三颱風雖然遠離了,但低壓帶持續影響,換句話說,這雨,至少得下一個星期。
民視 ・ 8 小時前
共伴效應發威 氣象署曝「這時間」影響最劇烈
即時中心/廖予瑄、陳治甬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將產生共伴效應,並在今(18)日下午說明影響台灣最劇烈的時間。氣象預報員張承傳表示,受到東北季風加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後(20、21)日將伴隨共伴效應,降雨最明顯;直到週三(22日)、週四(23日)時,颱風才會逐漸遠離台灣、強度減弱,但迎風面仍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因此降雨機率仍偏高;雨勢將在週五(24日)、週六(25日)趨緩,而後下週日(26日)又有另一波東北季風報到,下雨機率有機會比本週減少。
民視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