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維尼亞通過爭議法律 被指歧視羅姆人
〔國際新聞中心/綜合報導〕斯洛維尼亞政府17日通過一項法律,賦予警方在所謂「高風險」地區突襲與監控住家的權力,被指歧視羅姆人(Roma),要求歐盟介入。
這項被稱為「舒塔爾法」(Šutar law)的「維護公共安全緊急措施法」,是以阿萊什‧舒塔爾(Aleš Šutar)命名,他在接到兒子求救後趕往一家夜店時,與一名21歲羅姆男子爆發衝突而喪命。
這起事件上個月發生在斯洛維尼亞南部新梅斯托(Novo Mesto)的LokalPatriot夜店外,引發大規模街頭抗議,警方進駐羅姆社區,並導致2名部長請辭。
中間偏左的「自由」(Freedom party)總理高洛伯(Robert Golob)承諾推出新的安全措施,並強調這些措施「不是針對任何特定族群,而是針對犯罪本身」。
「維護公共安全緊急措施法」在舒塔爾死亡後2週首次提出,在17日最終表決前雖有調整,但仍保留多項具爭議的條款,包括警方在「安全風險區」內可在沒有法院命令的情況下,基於「為立即查扣槍枝、保護民眾而屬不可避免且必要」,
進入住宅或交通工具。
警方也可以在認定人民生命或財產面臨風險時,利用技術手段進行拍攝與錄影,例如無人機或車牌辨識系統。
至於何謂「安全風險區」,則將由警察總長或警察行政主管,依據安全評估在地理上劃定。
批評者指出,這項法律帶有歧視性,將整個羅姆人視為安全威脅。歐洲羅姆基金會副主席哈利提(Mensur Haliti)呼籲,歐盟執委會應審查其內容,「這項法律將整個社區變成安全區,將其居民變成安全分類,降低鎖定那些已被排除在自由與公平政治參與之外的群體,所需付出的政治代價。」
哈利提強調,斯洛維尼亞做了一件歐洲很少願意承認在歐盟內部發生的事:它通過1項將整個少數族群視為安全威脅的法律,「1個允許恐懼成為內部政策的聯盟,沒有資格向鄰國說教民主與法治。如果歐洲無法在內部維護其標準,它在對外要求時也失去可信度。」
一個左翼政聯盟拒絕參與國會審議,指稱這項法律具有壓制性,但斯國民間似乎呈現高度支持。斯洛維尼亞廣播電視台(RTV Slovenia)委託的調查顯示,超過6成受訪者表示認同政府的應對方式。
全世界的羅姆人數量並無官方統計或可靠統計,可確定的是大部分居住在歐洲,包括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塞爾維亞和斯洛伐克等地,估計人口約1000萬。羅姆人也因為流浪與貧窮的生活,長期遭受歧視和迫害,進而發展出與當地主流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參觀倫敦古蹟須通過中國警衛安檢 英國會議員批政府可悲
日官員為台海言論赴中溝通 中方「插口袋送客」
華爾街日報踢爆!法國售烏百架「飆風」戰機 雙方都沒錢
傳羅唯仁帶走2奈米以下大批先進製程機密資料 台積電蒐證中
其他人也在看
南星土方暫置場被質疑偷跑 陳其邁:經法定程序市府核備
高市議員陳麗娜今總質詢時,點名南星計畫部分區域規劃為土方暫置場不顧程序、偷偷摸摸。市長陳其邁答詢強調沒偷跑、沒問題,經過法定程序經市府核備。陳麗娜表示,高市府先前提出7處土方暫置場,因為地方反對全部取消,後來找到南星計畫區做暫置場,但昨天才開標、事前就開始作業,地方鄉親跟民代都不知道,不顧程序、先斬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馬公路口驚險翻車!小客車對撞小貨車 2名駕駛受傷送醫
澎湖縣消防局於上午9時37分接獲民眾報案,指稱現場有車輛翻覆,且疑似有人受困。勤務人員接獲通報後立刻出動救援。到場後,救難人員發現自小客車與小貨車於路口相撞,小貨車側翻於路旁,但駕駛已自行脫困並站立在路旁等待救援。兩名駕駛皆因撞擊受到不同程度傷勢,包括胸悶、...
CTWANT ・ 11 小時前
愛與希望重生的考驗 北榮新竹分院與阿忠攜手渡過
44歲阿忠患有高血壓與糖尿病,與年邁的母親相依為命,是彼此生命中唯一的家人。生活雖不富裕,但母子倆彼此扶持、平凡過日,平靜是一家最珍貴的幸福。年輕時,阿忠曾誤入歧途,因吸毒入獄五年,直到前幾個月才重新獲得自由。滿懷期待想展開新生活,沒想到命運卻再度給了一個沉重的考驗。在農曆春節清晨,母親發現阿忠昏迷不醒,緊急送醫後,在生死邊緣把阿忠拉回來,經過多日治療,病情總算逐漸穩定。但重生的代價沉重,住院期間阿忠身體極為虛弱,無法自行翻身、行動,必須依靠鼻胃管灌食。母親兩年前中風過,但要照顧臥床的兒子,實在力不從心。因經濟拮据無法負擔入住安養機構,只能無奈將阿忠接回家中照顧。為了協助這個家庭平安返家,臺北榮總新竹分院護理師與看護人員特地安排教學時段,耐心指導家屬如何正確照護,如何灌食與營養師一同討論合適的管灌奶粉,提供完整營養建議與照顧指導。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出院準備團隊曾怡亭個管師,了解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困難,即刻展開協助。並主動聯繫鎮公所,協助申請低收入戶政府補助。同時社工室蘇美玲社工師協助,將阿忠轉介至社團法人親慈慈善會,申請急難救助金,暫時舒緩家庭經濟壓力。考量阿忠尚未取得身心障礙證明,無法
台灣好新聞 ・ 11 小時前

新加坡榮董感恩會 以愛之名教富濟貧
新加坡慈濟舉辦2025慈濟榮董感恩會,來自不同社會背景的人,皆以各自的方式圓滿榮董,支持慈濟的志業。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迴盪在新加坡的慈濟人文青年中心的禮堂,近200位榮董和親友齊聚,參與這個善...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運將您累了嗎?小黃司機辦證後忘了車停哪 警耐心追查找回
楊姓計程車司機到台北市交通大隊辦理職業登記證換發手續,不知是否因看到平日經常接觸的交警過於緊張,抑或是工作太疲累,事後居然忘了自己的計程車停在何處,最後還是靠中正二分局南海派出所員警調閱街頭監視器畫面追蹤,才終於找回自己的謀生工具。楊姓小黃司機是日前下午前往南海派出所報案求助,表示當日上午到交通警察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包機突抵約翰尼斯堡 南非質疑以色列意圖驅逐巴人
(中央社約翰尼斯堡17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非今天表示,上週有一架搭載153名巴勒斯坦人的包機突然降落在約翰尼斯堡,質疑以色列意圖將巴勒斯坦人逐出加薩(Gaza)與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等地區。
中央社 ・ 1 天前
禁中央公園馬車營運案 紐約市議會否決
多起中央公園馬匹猝死事件引發爭議,將擱置已久的「萊德提案」(Ryder’s Law)再度推向台前。該提案擬禁止中央公園及...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2 小時前
文雅畜牧場移動管制蛋流入市面 4600顆問題蛋流入早餐店與散客
此外,彰化地檢署前天約談龍忠蛋行林姓負責人,訊後以詐欺及違反《食安法》以20萬元交保,昨再約談文雅畜牧場陳姓負責人,訊後依違反《食安法》以40萬元交保。盧秀燕昨指第二批不只流入台中,因不是台中的事權,不便說明。她強調做生意並不難查,一定有登記,相關人員有權責...
CTWANT ・ 15 小時前再批川普強硬移民政策 教宗指極度不尊重外國人
(中央社羅馬18日綜合外電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良十四世今天再度抨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行強硬的反移民政策,並表示在美國生活的外國人受到川普政府「極度不尊重」的對待。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罷免金流之亂 藍促修獻金法納管
大罷免期間,部分罷免團體變相對外募款,國民立委18日抨擊,這些罷團金流不明、剩餘款項也未交代,但《政治獻金法》僅規範選舉,對其他政治活動並無明確定義,造成主管機關無法可依,為此,國民團將提案修正《政治獻金法》第2條,將罷免納入規範,避免金流黑箱持續發生。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家庭背景曝!退休緬甸華僑殘殺妻子…家境小康「1離奇原因」犯人倫悲劇
原為緬甸籍64歲的李姓華僑跟妻子同住桃園市,上個月剛退休,疑因心情不好,於前天(17日)先持鐵鎚重擊她頭部,再拿菜刀割頸殺人,李男隨後騎機車到派出所自首,昨天(18日)遭聲押獲准。由於嫌犯無家暴、刑案等紀錄,家境小康,卻犯下殺妻的人倫悲劇,令人匪夷所思,詳細行兇原因,仍待警方釐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鄭黃會不談2026?陳敏鳳:傅崐萁有去也能談立院藍白合卡綠
論壇中心/李佳穎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預計19日會面,國民副主席蕭旭岑昨(17)日說,雖然不會談到2026選舉等太多合作細節。根據《聯合報》報導,國民出席者包含:秘書長李乾龍、副秘書長李哲華、立委兼文傳會主委吳宗憲,以及立法院團總召傅崐萁。對此,資深媒體人陳敏鳳在《台灣最前線》分析,國民大陣仗派出實力派出馬,就是為了防黃國昌出奇招!
民視 ・ 16 小時前
快訊/地牛翻身!日本青森外海規模4.7地震 多地明顯有感搖晃
地牛翻身!日本青森縣東方外海於當地時間18日下午5時21分(台灣時間下午4時21分)發生規模4.7地震,最大震度為3級。影響地區包括青森縣、北海道以及岩手縣均明顯感受到搖晃,所幸並未引發海嘯警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太帥遭盜圖15年!健身教練如「愛情詐騙代言人」 檢察官也上當
近年越來越多愛情詐騙,詐騙集團甚至有心人士盜用男性或女性照片,在網路編制悲慘、雄心壯志故事交友,騙取金錢,美國加州63歲的斯科特.科爾(Scott Cole)表示,身為健身教練的他,原以為只是幫助人們鍛鍊身體,卻在近15年來成了數百起愛情詐騙的「代言人」,無奈表示被冒用照片後,檢舉這些惡意帳號也沒有幫助。
鏡報 ・ 15 小時前

洪耀南觀點》反日民族主義:中國政治最廉價的興奮劑
[Newtalk新聞] 2025年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備詢時,首次明確表態:若中國以軍艦封鎖台海並伴隨武力行動,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下的「存亡危機事態」。她表示,「具體判斷將視當時情勢而定,但若出現武力攻擊,構成的可能性極高。」11月10日,她於國會再度重申這是政府既定立場,僅承認「具體舉例值得反省」。 《共同社》與《朝日新聞》皆指出,這番言論意在為自衛隊未來的區域安全角色預做鋪陳。而北京的反應毫不遲疑:外交部召見日本使節,發布赴日旅遊與留學風險警示,並暗示將啟動經濟報復。 更具象徵性的,11月16日,中國海警船駛入釣魚島(尖閣諸島)海域,宣稱進行「權益執法巡航」,在日本實際管轄區域直接展示中方存在。 這組對日動作,不論政策密度、動員速度或語言強度,都已超越常規外交摩擦,呈現高度制度化、程式化的民族主義動員。而關鍵問題是:這真是主權本能反應?還是用來轉移國內焦慮的政治戲法?北京此舉一石二鳥不僅對日本民意發動認知攻勢,也藉民族主義把內部矛盾重新包裝。 從外交反制到輿論動員:民族主義的標準劇本 中國利用民族主義作為政治槓桿已非首次。在2012年釣魚島國有化爭議中,中國各
新頭殼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