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終迎春燕!以哈停火戰後重建需求強…3檔概念股漲停噴出 貨櫃三雄「這2檔」也燈了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3日與多國領袖在埃及共同簽署加薩宣言,終結以色列與哈瑪斯長達2年的戰事,使今(14)日散裝航運股迎來漲勢,中航(2612)、新興(2605)、四維航(5608)漲停表態,裕民(2606)、慧洋-KY(2637)強漲破半根;貨櫃三雄萬海(2610)、陽明(2609)也雙雙漲停。
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川普的推動下,成功結束了長達2年的戰火,人質也都獲得了釋放,法人預期雙方重建成本高達300億美元,重建需求帶動商機,激勵波羅的海海峽型指數(BCI)最新報價狂飆逾21%,並推動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也大漲10.7%。
市場認為,BCI大漲意味著重建商機龐大,激勵散裝、貨櫃個股在加權指數翻黑承壓的情況下逆勢揚漲。散裝股中航(2612)、新興(2605)、四維航(5608)3檔亮燈漲停,分別以中航55.2元、新興24.8元、四維航18.95元作收;裕民(2606)盤中一度觸及漲停60.2元,終場收59.0元,漲4.20元,漲幅7.66%;慧洋-KY(2637)則收66.6元,漲4.30元,漲幅6.90%。
除此之外,業界表示,散裝船的供需相當吃緊,但隨著以哈停火重建,以及全球都期待著的俄烏停火,長期重建題材需求相當龐大。
貨櫃三雄部分,受惠於川普揚言將對中國船隻開徵港口稅,美中航運大戰再度開打,台灣、日本、南韓海運公司反倒有望受惠,萬海(2610)、陽明(2609)分別以83.3元、56.7元漲停價作收,長榮(2603)則收189.元,漲10元,漲幅5.59%,也有著不錯的漲勢。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年增158%!「這檔」9月、Q3雙創高…盤中股價突破80大關 法人看好營收月月增
不演了?「這PCB大廠」9月營收年月雙減…股價一路跌慘淪弱勢股王 網哀:轉型還未看到成果
沒人要接了?三大法人無情砍「這檔」慘收黑…外資倒超兇 台積電、南亞科也淪刀下魂
其他人也在看

證實川普、習近平將如期會面! 美財長揭中國再打稀土牌「3大動機」:錯誤的策略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將於10月底在南韓慶州登場,屆時美中將進行會晤,不過中國9日突然宣布,將擴大收緊稀土礦物出口管制,...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美中今起互收港口費!新興、裕民等散裝航運全亮燈 分析師:比貨櫃更值得介入
因應美中航運大戰再度開打,航運族群全面啟動,散裝航運更是強勢,加上以哈停火題材,在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BDI)強漲10.74%,包含新興(2605)、裕民(2606)、中航(2612)、四維航(5608)通通亮起紅燈,分析師表示,散裝相對貨櫃族群價低、且籌碼相對乾淨,更值得介入。
Yahoo奇摩股市 ・ 8 小時前學者觀點-大愚若智的川普總統 從H1B簽證風暴談起
美國總統川普再簽行政命令,H1B簽證費用提高到10萬美元,引起軒然大波。此項高額簽證費用新政,將使美國企業聘用印度、中國、韓國、台灣等地人才的成本上升,尤其是利用H1B簽證聘僱人數最多的印度人,可能重創印度的科技及外包服務業、美國的科技產業。美國由於服務業高度發達,科技人才的培養相對有限,川普此一作法若長期實施,肯定不利於美國吸引海外科技人才。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川普關稅誰買單? 高盛說話了:「這些人」要扛5成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 自今年8月7日起,對各國課徵10%至41%「對等關稅」,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最終將由美國民眾自行買單。高盛經濟學家預估,到今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承擔約55%的關稅成本,美國企業吸收22%,外國出口商因削價競爭僅負擔18%。
EBC東森財經新聞 ・ 5 小時前貨櫃三雄股價飆 多檔散裝股亮燈漲停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10月14日電)運價指數結束連4跌,貨櫃三雄今天股價強勁反彈,長榮勁揚約8%,陽明、萬海攻漲停,多檔散裝個股裕民、新興等也亮燈攻頂;相較之下,軍工概念股今天疲軟,台船、亞航、漢翔股價均下挫。美國總統川普13日宣布,以色列與哈瑪斯長達2年的以哈戰爭正式結束,預估重建成本高達300億美元,激勵波羅的海海峽型指數(BCI)最新報價大漲逾21%,波羅的海綜合指數(BDI)也勁揚10.7%。BCI和BDI飆漲激勵,台股今天散裝族群漲勢凌厲,中航(2612)、新興(2605)、四維航(5608)、裕民(2606)亮燈漲停,正德(2641)股價漲逾8%,慧洋-KY(2637)、台航(2617)均漲逾6%。運價指數結束連4跌,上海航交所運價指數(SCFI)漲逾4%,其中歐洲線漲幅最多,漲幅近1成,美東線、美西線也跌深反彈,帶動貨櫃三雄今天股價狂飆,長榮(2603)今天勁揚約8%,陽明(2609)、萬海(2615)放量漲停。展望第4季,長榮表示,維持審慎樂觀看法,看好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長榮布局多元市場,包括南美洲,東亞近洋區間和印度市場等都會健康成長。萬海預估,看好年
中央社財經 ・ 8 小時前
南亞攜手日商可樂麗集團 展化纖高機能產品厚植技術與創新
南亞 (1303-TW) 攜手日公司可樂麗 (3405-JP) 商事株式會社,首度於今 (2025) 年台北紡織展 (TITAS),聯合展出最新的化纖產品。南亞表示,此次展出不僅是台灣厚植技術力與高機能創新合作,更展示供應鏈整合典範。
鉅亨網 ・ 2 小時前美中「以牙還牙」互徵海運港口費 貿易戰延燒公海
(中央社北京/洛杉磯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與中國自10月14日起對海運公司課徵港口費用,涵蓋範圍從節慶玩具到原油等各類商品。這使得公海成為這全球兩大經濟體貿易戰的關鍵戰線,恐為海上貿易帶來更多動盪。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台股堅挺沒股災!投資人全認「川普一定會TACO」搶接盤 專家卻揭另一隱憂:跟4月差很多
美中貿易戰硝煙再起,中國宣布祭出嚴厲稀土管制措施,而美國總統川普雖第一時間威脅以100%關稅反制,不過後續態度又軟化,對此,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outube頻道中指出,為何這次股市反應與4月崩盤時不同,原因就在投資人早有預期,川普一定又會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退縮)了。蔡明彰表示,川普1.0時就對中......
風傳媒 ・ 8 小時前川普聲稱關稅代價外國承擔 初期跡象顯示美國買單
(中央社法蘭克福/華盛頓2025年10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初期跡象顯示,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正在承擔美國總統川普加徵關稅的代價,這與川普之前的說法相矛盾,也使得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對抗通膨任務更形錯綜複雜。路透社報導,川普曾聲稱外國將為他的保護主義政策付出代價,認為出口商會為了保住在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的立足點而自行吸收關稅成本。但學術研究、調查與商界看法顯示,在川普新貿易政策的前幾個月中,是美國企業在付這筆帳單,並將部分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漲價。哈佛大學教授卡瓦洛(Alberto Cavallo)指出:「大部分成本似乎由美國企業承擔…我們觀察到成本逐漸傳遞到消費者價格,呈現明顯的上升壓力。」白宮發言人表示,「美國人可能會經歷一段關稅造成的過渡期」,但最終成本「將由外國出口商承擔」。●誰吞下關稅?卡瓦洛與研究員亞馬斯(Paola Llamas)及瓦斯蓋茲(Franco Vasquez)追蹤美國主要線上零售商與實體零售商,從地毯到咖啡等35萬9148項商品的價格變化。他們發現川普加徵關稅以來,進口商品價格平均上漲4%,國產商品則上漲2%。其中漲幅最大的進口商品,包括咖啡
中央社財經 ・ 23 小時前《國際經濟》稀土危機 范斯警告:川普手中牌遠多於北京 盼理性因應
【時報-台北電】中國9日宣布擴大管制稀土礦物出口,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輸美貨物加徵100%新關稅,中美緊張關係再升溫。美國副總統范斯週日上電視節目為川普辯護,稱北京在關鍵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是國家緊急狀態的典型例子。他警告,如果北京採取極具攻擊性的態度,「我保證,美國總統握有的牌遠多於中國。」 綜合福斯新聞、彭博等媒體報導,川普對中國徵收關稅的威脅及中方的反制,也讓原訂於今年稍後舉行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的可能性蒙上陰影。川普政府週日展現對與中國大陸達成協議以緩解新一輪貿易緊張關係持開放態度,但同時警告北京最近宣布的出口管制措施是談判的一大障礙。 范斯(JD Vance)在福斯新聞節《週日早晨談未來》(Sunday Morning Futures)節目中說:「這將會是一場微妙的舞蹈,而情勢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的反應。如果中國採取極具攻擊性的態度,我保證,美國總統握有的牌遠多於中國。但如果他們願意理性應對,那麼美國也會展現理性。」 川普則在「真實社群」(Truth Social)寫道:「別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備受尊敬的習主席只是心情不好。他不希望自己的國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日本真的只適合旅遊?台灣網友揭日本生活難處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日本因為距離近、文化親近、與台灣交流頻繁等原因,成為許多台灣人出國旅遊的首選。不過近日有網友在PTT上發文提問...
FTNN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說好的外國買單呢?高盛:美國消費者扛55%川普關稅成本 企業22%
以 Elsie Peng 和 David Mericle 為首的高盛 (GS-US) 經濟學家團隊周日 (12 日) 發布研究報告指出,到今年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承擔川普政府關稅
鉅亨網 ・ 7 小時前《台北股市》10月14日股市備忘錄
【時報-台北電】10月14日股市備忘錄: *股東臨時會:聯嘉投控、安格 *除權息:普鴻 *法說會:大台北、特力屋、力泰、東浦、遠東新、百和、聖育 *注意股票:士電、台達電、達欣工、健策、十銓等 *處置股票:榮科、鑫聯大投控、晶呈科技、德宏、邑錡 *降融資比率一成及提高融券保證金一成:華邦電、豐謙、裕國、博磊、加百裕 *恢復原融資比率及原融券保證金成數:天鉞電、勤凱(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證券新聞中心輯)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台達電、印能和旭隼跌破1000元大關 台股剩22千金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新竹14日電)台股今天衝高27500點後震盪走低,終場下跌130.27點,收在26793.15點,高價股漲跌互見,台達電、印能和旭隼同步跌破1000元大關,表現相對疲弱,台股剩22檔千金股。
中央社 ・ 4 小時前川普釋善意,滬指小跌0.19%遠離日低,科創50大漲1.4%,稀土永磁股強勢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10日宣布,自11月1日起對自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且不排除提前生效,衝擊全球風險資產情緒。惟隨川普釋出「願與中國達成協議」的緩和訊號,兩國貿易緊張氛圍稍轉,A股三大指數週一收盤跌幅急縮,創業板一度急瀉逾4%、終場僅跌1.11%,滬深股市分別縮小至跌0.19%與跌0.93%,科創50指數翻紅上漲約1.4%。半日跌1.3%的滬指收盤只跌7.53點或0.19%,報3,889.50點;半日挫2.56%的深證成指報13,231.47點,跌123.96點或0.93%;創業板盤中一度急瀉4.44%至2,975.03點的日低暨9月11日以來的新低,終場收低34.50點或1.11%,報3,078.76點。上日暴跌5.61%的科創50指數逆勢收高20.34點或1.4%,報1,473.01點,近日高的1,476.13點,該指數半日小跌6.27點或0.43%。整體個股跌多漲少,逾3,600檔收黑,但結構性亮點明顯,科創與資源走勢相對抗跌。在中國限制稀土的情況下,稀土永磁類股全天強勢,九菱科技漲逾25%,銀河磁體、新萊福、惠城環保20%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蔣經國後誰還看得起國民?」 張亞中轟:馬英九對不起中國國民
國民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13)日炮口對準內怒轟,國民從蔣經國以後誰還看得起中國國民?國民已經很久沒有執政,離開年輕人已經很久了。他更怒指,前總統馬英九對不起國民,課綱沒有撥亂反正,兩岸關係沒有結束敵對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爆張亞中參選國民主席意義重大!林濁水曝2秘辛:被無情冷落
國民主席選舉進入白熱化階段,候選人、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今(13)日砲口對準內怒轟,國民從蔣經國以後誰還看得起中國國民?國民已經很久沒有執政,離開年輕人已經很久了。對此,前立委林濁水也指出「張亞中這一次參選國民主席,意義重大」,並曝光2重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川普宣布11/1起對陸貨加徵100%關稅,並禁「關鍵軟體」出口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週五(10日)宣布,美國將自11月1日起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徵100%關稅,且為「在現行關稅之上」再加碼。同日並將對「所有關鍵軟體」實施出口管制;若中方有進一步動作,相關措施可能提前生效。川普表示,中國在貿易上採取極其強硬立場,計劃自11月1日起對幾乎所有中國製造品,甚至部分非中國製造品,實施大規模出口管制,影響「所有國家」。他並提到該計畫已醞釀多年,在國際貿易上屬前所未見。事件出現在「川習會」前夕。川普表示,原訂於兩週後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期,他「暫無理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但並未明言徹底取消場邊互動的可能,為後續溝通保留空間。若依「在現行關稅之上再加徵」的解讀,等於對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的終端產品與零組件全面抬價。首先承壓的將是電子與工業鏈:半導體設備與零件、消費電子、通訊網通、工業自動化與電動車零組件的成本與交期不確定性同步升溫。倘若「關鍵軟體」出口管制同步落地,雲端與AI平台、EDA/工業設計軟體與關鍵作業系統的跨境授權恐受限,軟硬整合的商業模式面臨二次割裂,影響企業在多法域的部署與維運效率。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殺人嫌犯想來台投案 陸委會立場一貫
針對香港媒體又報導殺人嫌犯陳同佳有意來台投案一事,陸委會今天(13日)簡單回應指出,政府立場一貫。回顧此案,陸委會、法務部、內政部在2019年10月就曾召開記者會說明我方立場,基調至今未變,港府應務實回應我方提出的司法互助請求,且陳嫌入境問題,也應由台、港雙方政府談好相關事宜。香港星島日報引述牧師管浩鳴的說法,指在台灣涉嫌殺人逃回香港的男子陳同佳想來台灣投案,因為陳嫌現在的生活「比坐牢更不堪」,可是投案一事「視乎台方立場」。 陳嫌想來台投案之類的報導每隔一段時間便出現在媒體版面,上次是2024年10月,同樣是港媒的報導;當時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回應表示,陳嫌是殺人嫌犯,投案一事絕非我方發個簽證讓他來台這麼簡單,因為這牽涉兩岸之間公權力的行使,必須由台、港政府談好包括證據如何處理在內等相關事宜後,才有可能讓此人入境,梁文傑說:『(原音)關於這個案子,我方的立場一貫。』 我國政府在2019年就對此案表達立場,之後幾乎每年都會重申,最主要的就是為確保案件後續偵查、審判順利進行,且基於證據的完整性及合法性不容被挑戰,港府仍應務實回應早先我方提出的司法互助請求,協助提供在港相關證據。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